金蟬脫殼楠楠

一屆草根 留學美帝 胡說八道
正文

兩會看什麽?讀這篇你就心中有數了

(2016-03-16 01:02:25) 下一個

看了今年兩會的首場新聞發布會,感覺和往年相比,味道似乎變得“平淡”了。新任政協發言人王國慶有著深厚的新聞從業經驗,非常了解記者們抓新聞的心理,回答問題淡定從容、不溫不火,事情都坦誠地聊了,又沒留下什麽“話把子”。所以,今年全國兩會的開場,就不像往年那麽“火爆”。

前兩年的首場聞發布會之所以熱鬧非凡,都是由反腐話題而起。2014年的熱詞是“你懂的”,2015年的熱詞是“鐵帽子王”。圍繞政協發言人呂新華的這兩個措辭,媒體曾經下足了索隱的工夫,雖然最終並沒有得出確切的結論,但那種眾說紛紜的景象讓人記憶猶新。今年,王國慶同樣也談到了正風反腐問題,媒體的提問中規中矩,發言人的回答則像教科書一般無懈可擊。為什麽問答雙方如此默契地放過了一個熱門話題呢?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反腐敗鬥爭確實已經形成了壓倒性態勢,曾經的懸念已經一一揭開,新的謎語還沒有形成。所以,反腐敗已經由大熱話題變成了常規話題,歸於平淡也就理所當然。

我在場外觀察過很多年的全國兩會,有一個模糊印象,就是十八大以來的兩會確實總體上變“平淡”了。這種平淡感不是說沒有焦點話題,也不是說它的重要性不複以往,都不是。以前的兩會報道,不知道什麽緣故,總是被很多花邊所裝飾。要麽是“明星”般的衣著,要麽是雷人雷語,要麽是與兩會宏旨無關的花絮,總之傳播最廣泛的都是“熱鬧”,而不是真話題。有些代表委員之所以得到高頻曝光,不是因為他們提出了非凡的政治見解,而是因為他們的會外身份。兩會報道的這種娛樂化傾向,其實是有損於兩會的嚴肅性的。

有人說,讀懂了全國兩會,就能讀懂中國。這個說法大體上雖然不錯,但是,要真正讀懂兩會並不那麽容易。變得“平淡”的兩會,有利於真話題浮出水麵,為“讀”兩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怎麽去尋找並理解真話題呢?這就需要一幅政治大圖。

從十八大以來的政治邏輯去觀察,今年的全國兩會有如圍棋術語中的“天王山”,位置很重要。2016年的曆史定位,叫做“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讀起來有點繞,但意思很明確。麵朝宏偉目標隻差一躍,這樣的“開局之年”不僅頭緒繁多,而且任務很重。保持經濟的必要增速,當然是重中之重,中央經濟工作會為此開出的藥方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論你懂還是不懂,“供給側”注定會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詞之一,其中包含的諸多子話題也會吸引足夠的眼球。比如說去產能,會讓一些地區的部分人員麵臨就業安置問題,又比如去庫存,就又和房價聯係在一起。隻有看清了全景,才能準確地理解這些問題的走向。

“獲得感”同樣也是真話題。增加收入和降低稅收,能夠給人民群眾帶來獲得感,這個好理解。但王國慶說,要讓正風反腐給人民帶來更多獲得感,這又是什麽意思呢?這其實是一個信號,意味著今年的正風反腐工作會有一個“變線”,高舉高打還會持續,但針對老百姓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可能會加大懲處的力度。如果不能讓老百姓看到明顯的轉變,獲得感當然就無從談起。除了這些,獲得感還有一個重要來源,就是社會的公平正義。司法改革的順利推進,對於“決勝階段”意義重大,司法界的代表委員們對這個話題的見解、提出的意見建議,無疑都值得特別關注。

“共享”可能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真話題。今年的兩會上,“共享”肯定會大熱,原因就在於,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不允許有人掉隊。精準扶貧的任務很重,但中央的政策如何落到實處,對地方是個很大的考驗。來自中西部地區的代表委員如果能夠就此提出良策,肯定會得到媒體的著力報道。

兩會是參政議政的場域。對政治的每一次叩擊,都會切實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這也是全國兩會的公眾關注度越來越高的原因所在。撇開話語的泡沫,直麵真話題,就能摸到時代的脈搏、看清社會的方向,個體的道路也會因之變得更加清晰。

(文/蔡方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