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楠楠

一屆草根 留學美帝 胡說八道
正文

解決“號販子”問題應多在意民聲

(2016-03-15 00:15:57) 下一個

3月5日,在全國政協醫療衛生界小組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北大醫院院長劉玉村分析了熱門的“號販子”問題,指出“號販子”問題根本在於醫療資源供需失衡,建議提高掛號費診療費用,降低藥費檢查費,並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製度。(3月6日國際在線)

由備受社會輿論關注的醫院“號販子”問題引申出來的一係列行業改革呼籲,再次成為今年兩會熱點。事實上,無論是重構三級醫療體係還是所謂的提高掛號費診療費、降低藥費檢查費,均有著一定的科學道理,也是從業界專家角度去分析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的。

衛計委主任李斌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部長通道”受訪時,就“號販子問題”表示,“我要感謝那位姑娘,一聲吼(發網帖怒斥號販子),推動了老大難(號販子)問題的解決”。事實上,“號販子”問題由來已久,但在當下醫院叫苦、患者喊不易的就醫環境下,似乎“號販子”的存在成為了掛專家號難的“有益補充”了。

就目前中國的現狀,不僅僅是醫院叫屈,其它行業都不易,比如公務員隊伍,近年來的輿論關注還少嗎?再拿旅客運輸市場來說,過去,由於集中出行和運力不足的矛盾,春運年年都被“抱怨”:抱怨車票難買,抱怨“黃牛”猖獗,抱怨路況不好,抱怨服務欠佳……。然而我們不難發現2016年春運,民眾對於運輸部門這種“抱怨”聲卻越來越少。出現這種變化,一方麵依靠的是路網的完善、高鐵的普及、運力的擴充、應急的有序和服務的提升,另一方麵也折射出社會的理解、輿論的理智和旅客的理性。

這說明,要解決好社會民生問題,除了借鑒好國外發達國家的一些經驗作法外,更要尋找到符合國情的切入點,將百姓的感受放到第一位。同樣,解決“號販子”問題,醫療主管部門和業界專家把脈問診必不可少,但現階段該以什麽為抓手、步子邁多大,還要多聽聽民眾的聲音,而不能完全依靠大幅提高掛號費、住院費、床位費等方式來“堵”住求醫潮。

春江水暖鴨先知,醫院“號販子”問題解決的好不好,民眾最有感受。這就要求除了科學邁開醫療改革步伐之外,對打擊號販子應該保持高壓態勢,正如人大代表劉忠軍建議那樣“應該對醫院周邊的號販子做一個摸底,不要運動式執法,把打擊號販子形成常態化”。如此,民眾才會感受到來自醫院、政府對民聲的重視。(謝曉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