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楠楠

一屆草根 留學美帝 胡說八道
正文

毛開雲:政府工作報告是創新的典範

(2016-03-15 00:05:59) 下一個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由此可見,創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分量、地位和作用。其實,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是創新的典範。
 
    政府工作報告如何,普通人的感受或許不太深刻,人大代表的理解無疑更具代表性和權威性。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長李小鵬用“五個新”來評價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新理念、新動能、新空間、新福祉和新方式。這“五個新”的說法,本身就是對政府工作報告敢於創新的肯定。
 
    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實有很多創新的提法,有媒體歸納了“十大新鮮詞”:大眾旅遊時代、“人地錢”掛鉤、容錯糾錯機製、“四眾”平台、互聯網+政務服務、分享經濟、工匠精神、光網城市、海外倉、相機調控。說句實在話,不是專業人士,要吃透這“十大新鮮詞”恐怕不可能,學識淺薄的筆者不怕別人笑話,好幾個新鮮詞連意思都不太懂,比如,“人地錢”掛鉤、“四眾”平台、相機調控。
 
    提倡人們創新,國家首先帶了創新的好頭。既然國家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廣大群眾就要跟上國家的步伐,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勇於創新,否則就會落伍,就會被時代淘汰。
 
    創新這個詞,有點高大上。其實不然,人人都可以創新。愛因斯坦說過:“若無某種大膽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識的進展的。”是的,如果連想法都沒有,何談創新?哥德巴赫猜想肯定算是創新,正是有了這個猜想,無數科學家才在這個問題上不斷創新、不斷探索、不斷取得新成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了創新的想法,關鍵要有創新的行動。說一尺不如做一寸,創新的想法再多,創新的點子再好,如果不付諸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隻要有了創新的行動,一定能結出創新的果實。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科技領域一批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國產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有了創新的成果,還要大膽推廣和運用。隻有讓廣大群眾共享創新成果,群眾的創新熱情才能充分激發,創新激情才能洶湧迸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麵才能真正形成。
 
    政府工作報告是創新的典範,踩著創新的節奏,跟上國家的步伐,把個人的人生價值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每個人既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出彩,也可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maokaiyun1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