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裏仁》
孔子一生曾經屢次遠遊。他不但遠遊,而且長遊。其中兩次周遊列國,前後累計達十四年之久。這樣的人,嘴裏說出“不遠遊”的話,格外耐人尋味。
不過,加上“父母在”三個字,孔子便可以“大言不慚”了。因為,父親叔梁紇於孔子三歲上死去,母親顏征在於孔子十七歲上去世。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今河南洛陽),向老子請教禮儀,向萇弘請教音樂,算是他的第一次遠遊。這一年,孔子已經三十四歲了。次年避難到了齊國,在齊國待了兩年。五十五歲那年離開魯國,到了衛國,一年後回到魯國。第三年再一次離開魯國,開始了長達九年的列國周遊。可見,孔子遠遊,都是他父母不在人世之後的事。
據此,我們不妨作如下解讀:如果孔子五六十歲的時候,父母還活著,他就可能不會去周遊列國,老老實實待在魯國,或者做官,或者授徒。他之所以幾度遠遊,父母不在人世,是重要條件和原因。仿佛,這是晚年結束周遊回到魯國的孔子,在對一位父母健在的朋友或弟子,不無心酸地說:“要是我的父母多活些年頭,我才不會走那麽遠,那麽久呢。”這位友人或弟子,正準備離開父母去遠方漫遊。孔子說這一番話,是為了規勸其放棄遠遊的念頭。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求生存,圖發展,稱霸天下,爭相延聘人才。因此,出現了一個高端、巨大的國際人才市場。加上諸侯國之間的穿行往來,十分自由,並沒有今天這樣嚴厲的國境管理製度。有誌之士,隨時可以離開本國,到別的國家去尋求安身立命、飛黃騰達的機會。換言之,遠遊乃是當時士人的家常便飯。在這樣的環境下,孔子勸他人謹慎出遊,除了孝道的原因之外,可能還有他自己的辛酸經曆——十餘年的列國周遊,顛沛流離,一無所獲,回到魯國故鄉時,仍是“空空的行囊”。
孔子所說的“不遠遊”,當然並非絕對的不能遠遊的意思,而是“不輕易遠遊”“不動輒遠遊”的意思。不然,就跟“有朋自遠方來”自相矛盾了。告誡他人不要遠遊,同時卻又指望他人自遠方來投奔自己,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利己主義。
“遊必有方”中“方”字的意思,曆來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遊曆的方向(線路),有人說是常(固定地方),有人說是安身立命的方法,有人說是安頓、照應父母的辦法。《禮記·玉藻》的“親老,出不易方,複不過時”,朱熹稱“遊必有方”是“如已告雲之東,則不敢更雲西”,都是方向、線路的意思;鄭玄注謂“方猶常也”,皇侃引《禮記·曲禮》雲“為人子之禮……所遊必有常,所習必有業”,是固定地方的意思;牛澤群認為孔子這是在批評避世隱者——隱者遁跡山林、離群索居,是無法尊親、複禮、施仁的——則是把它理解為安身立命的方法;南懷瑾認為方指方法,他說:“父母老了沒人照應,子女遠遊時必須有個安頓的方法,這是孝子之道。”
哪一種說法,較為合理呢?我傾向於第一種即方向(線路)。“方”是針對“遊”而言的,說它是自己安身立命、安頓照應父母的方法,未免太迂回曲折、深文周納了;“遊”字有遊曆、移動的意思,固定地方,兩者搭配,語法上不太講得通。
為什麽父母在世,遠遊就應該有一定的方向、線路呢?這可以作兩種理解:一是方便父母思念自己時知道該朝哪一個方向翹首盼歸,減輕憂愁;二是萬一有事,也可以托人捎信,及時趕回家。
公元前485年,孔子周遊列國待在衛國時,夫人亓官氏去世,孔子未能及時返回魯國奔喪——他是次年才返回魯國的。或許,孔子說這一番話,也有為此表示遺憾、懺悔的意思。表麵上說的是父母,內心卻有追念妻子的心意,這也合乎情理。
當今人世,通訊發達,交通便捷,天涯若比鄰;不像古代社會,生離近乎死別,遠遊即是音信杳然。因此,父母在也不妨遠遊。但是,天涯遊子倘能於心中時常默念孔子“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話,也是一種孝的表現,對遠方的父母,也是一種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