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楠楠

一屆草根 留學美帝 胡說八道
正文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2016-02-22 00:40:49) 下一個

 

文| 王玥嬌 編輯| 黃旻旻


猴子從來都很忙

似乎是為了應景,猴年還沒開始,猴急的人們就已經有些鬧騰,先是央視春晚發布的吉祥物“康康”因為太醜被瘋狂吐槽,接著是“幫六小齡童上春晚”的群眾呼聲驚天動地。因猴子而起的任何風波都可以理解,畢竟十二生肖裏很難找出第二個與人類如此相像的動物了。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根據古籍《白虎通》的說法:“猴,候也。”猴子看到人設置機關誘捕,就登高四望、等著中途截獲獵物,因此得名。猴子聰明、機警、善於應變,不少民族將此物種視作祖先,《西藏王統記》裏的神話認為,藏人的先祖就是由獼猴變來的。

 

在古人看來,猴子有奇效。在馬廄中養一隻猴子,能幫助發現馬病,防止瘟疫擴散,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官封為“弼馬溫”就被認為取自“避馬瘟”的諧音。與“猴”諧音的“侯”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爵位,“猴”加“馬”寓意“馬上封侯”,一隻猴子騎在另一隻猴子的背上,是“輩輩封侯”,這樣風格的年曆掛畫備受官宦人家喜愛。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東方的猴子才封“聖”

在中國,猴子可以成為眾多動物中格外不同的那一個,得益於明代小說《西遊記》。有人將這部作品總結為一個關於秩序的故事,托孫悟空的福,猴子因此成為秩序挑戰者的化身,它們生性頑劣、無視規則,就如同五月天在《孫悟空》裏唱的那句:

 

齊天大聖是我
誰能奈何了我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日本人同樣偏愛猴子,有不少“猴子”主題的神社,其中最著名的是號稱“天下第一猴子神社”的日吉神社,猴子作為“山神的使者”雕像林立。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泰國則直接賦予“孫悟空”門神屬性,春節時,不少泰國華人會把“大聖靈符”請回家並高高地貼在門前,祈盼齊天大聖保佑自己全家平安、身體健康。

 

印度有隻神猴哈奴曼,比孫悟空早誕生一千多年,哈奴曼和悟空一樣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但它擁有4張臉(也有說是“五張臉”)、8隻手,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他解救阿逾陀國王子摩之妻悉多,與羅刹惡波那大,完全是英勇的化身。胡適考據後得出的結論是:大聖的原型取自於此。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雖然人人都愛孫悟空,但在中文表達裏,帶“猴”的詞大多是貶義,猴子也因為自身“淫邪”的形象留下不少語帶輕蔑的俚語,台灣一些地區會用“抓猴”來表示逮到男女通奸,介紹色情生意的人被叫做“牽猴仔”。

 

英語世界中的猴子幾乎沒有正麵形象,帶monkey的詞組大多關於戲謔或危險。《美國俚語曆史辭典》中用monkeyon my back來表達芒刺在背,後來演變為對某事上癮,尤指毒癮;想說耍花招、搞鬼,就用monkey business;make amonkey out of則代表讓某人出醜、難堪……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二次元跟孫悟空才是真愛

受《西遊記》影響頗深的日本在漫畫上創造過無數個孫悟空。極具個人情懷的《我的孫悟空》出自畫出了阿童木的漫畫大師手塚治蟲之手,這部作品畫風可愛,但比起猴子,他筆下的孫悟空似乎更像老鼠。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另一部影響巨大的同主題漫畫是《七龍珠》,主角賽亞人一身的肌肉線條,在外型上找不到猴子的任何影子,但不守規矩、無法無天的“內核”是相通的。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哆啦A夢之父”藤子·F·不二雄筆下的孫悟空完美展現了漫畫家強烈的個人風格,他讓一個男孩穿著猴子樣式的太空服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拯救三藏法師,並表示這個男孩就是孫悟空的原型。腦洞值得表揚,但孫悟空的造型基本等同於“長毛版大雄”。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除了請大聖“親自出鏡”,更多作品用借鑒孫悟空人設和能力值的方式以示致敬。《火影忍者》中的主角漩渦鳴人最擅長的變身術、影分身術乃至替身術被認為是借鑒了孫悟空的能力,而劇中人物猿飛能召喚猿魔、如意伸縮金箍棒、背金箍棒扮酷的橋段,或多或少地暗示它就是孫悟空的“化身”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火影》主角鳴人和他的影分身術

 

至於《銀魂》的作者空知英秋,人家出現在印刷品上的那幅著名頭像其實是個如假包換的猩猩,就別硬往猴子上扯了。

 

加上二次元,東方人更愛孫悟空了

俺...俺...俺...並不是老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