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楠楠

一屆草根 留學美帝 胡說八道
正文

慈禧至愛菊花背後的隱秘玄機

(2016-01-28 19:13:01) 下一個
慈禧太後位高權重,但總歸也還是肉體凡胎,也是逃脫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慈禧一生患過各種各樣的疾病,這些病跟普通老百姓的病沒啥區別,但隻因她是太後,所以給她治病的過程就充滿了玄機,她老人家每病一次,就有一個不同凡響的故事發生。
 
慈禧最愛是菊花   療卻眼疾麵如花
 
慈禧多年患目疾和一些兼有眼目症侯的內傷雜症。所以,慈禧醫案中的處方很多都有菊花且菊花還常當作為主藥。除常用作湯劑服外,有的用法還顯得“特別”。可以搞個菊花火鍋,吃吃肉喝喝湯;也可以搞個菊花枕,不但治失眠還提高睡眠質量;可以用來洗眼、洗腳;還可以泡茶喝,這個大家都知道,還可以製成膏方,光緒31年11月初四,禦醫張仲元等為慈禧製作“菊花延齡膏”。該方獨菊花一味,用水熬透,去渣濃縮,後用蜜收膏,每服三、四錢,白水衝服。此方針對“老佛爺脈弦數,肝經有火,肺胃蓄熱飲,氣道欠舒,目皮艱澀”等症狀。膏丸中的菊花主要起清熱、平肝、明目之效。
 
火腿鍋巴烏梅湯  慈禧喝了睡得香
 
慈禧太後有打呼嚕的毛病,一次慈禧失眠打呼嚕很嚴重,書上說她是“不得眠而鳳鳴多刺”,你看看這些寫書做記錄的馬屁精,打呼嚕就打呼嚕,還叫什麽鳳鳴,由此可見史籍之類的玩意兒真是不能全信的。且說慈禧太後這呼吸暫停綜合征一時半會兒好不了,宮裏的禦醫可就忙壞了。慈禧太後日理萬機的,讓她天天臥床休息肯定是不可能的了,用藥,又怕傷了“鳳體”。禦醫絞盡腦汁,翻遍《黃帝內經》,終於找著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食療。
 
大家都知道,中醫最講“精氣神”,精氣神沒問題,身體就沒問題,精氣神某一環節不通暢了,身體就會出毛病。就失眠而言,一般是“神”出現了問題,導致生理活動發生紊亂,心煩意亂心神散失,結果就會輾轉反側在床上烙烙餅了。而導致打呼嚕也就是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是因為脾氣虛損造成軟齶部位肌肉鬆弛,那大肉錘子代替聲帶上了崗,一旦有氣流通過,動靜不可能小了。
 
禦醫根據慈禧的症狀結合中醫理論,給整出了一套妙方,他們用火腿、鍋巴、烏梅、大棗這些好東西,每天給燉湯喝,雖然呼嚕還是打,失眠很快就治好了。別看這方子簡單,裏麵可是有學問的。其中的火腿是養腎氣的,鍋巴養脾胃之氣,烏梅調節肺氣和肝氣,大棗是行氣血助安眠。你要是有失眠的毛病不妨谘詢一下身邊的老中醫,要是適合你的體質的話也可以拿這個方子試試。反正都是好吃的,不治失眠也可以解解饞。
 
白鶴子呈漢秘方  慈禧糖病終無恙
 
據傳,慈溪晚年患上了糖尿病,但嚐試了多種藥物仍不見起色,禦醫也是束手無策。光緒昭告天下,尋找遺失的漢武帝治療消渴症的秘方。最後在江南有一個叫白鶴子的人呈上了這一秘方。白鶴子被召入宮中替慈禧調理身體,經過幾個月後慈禧太後的糖尿病也有所好轉。
 
中藥治消渴症宮廷禦方是:巴戟天、紫河車、大蛤蚧、大海馬、海龍、甘杞、金錢板、鹿茸、熟地、粉光蔘、晉耆、當歸、覆盆子、女貞子、鎖陽、黃精、起陽草、配合飛鼠的胰髒,經過精製而成內服藥。此方確實可以治療晚期下消型腎氣虛的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因為這些藥方,大部分都是補腎藥方,服用此方必然有補腎氣的作用。
 
拍打帶脈治便秘   而且捎帶減了肥
 
慈禧68歲時患上一種嚴重的便秘,太醫給她開了一副中藥,慈禧嫌中藥太苦而沒有服用,後來一位精通道家養生術的太醫教她一個方法解決了太後的便秘,這個方法就是拍打帶脈,拍打帶脈不僅很快治好了太後的便秘,而且還消除了她腹部的贅肉,經過從古自今許多人的實踐,拍打帶脈不論是對減肥排毒美容還是婦科病都有良效。
 
禦醫研發抿頭方   慈禧頭發長得長
 
據說慈禧太後有掉發的苦惱,禦醫們認為,頭發的營養來自於腎和血,慈禧頭發不好,源於她的腎血虛弱。於是禦醫們先從溫腎補血開始調治,加強慈禧的腎髒功能,補足血氣,從而達到養發效果。
 
同時,禦醫們還研製了不少洗發護發的方劑來對慈禧的頭發進行養護。其中有“菊花散、抿頭方、令發不落方”等。
 
菊花散清香、幽涼,用九種藥草研成粗渣,加入漿水,煮沸之後,去掉渣子,用湯藥洗頭。西太後對菊花的香味很喜歡,她還經常吃一些鮮菊花做成的小吃。用菊花散後,慈禧的油性頭發大為改觀。
抿頭方是將菊花、牙皂、薄荷、荊芥穗、香白芷、白僵蠶、藿香葉、零陵香八種中藥,加水煮沸,晾涼之後,加入冰片製成抿頭水。在梳頭時,可用梳子沾上抿頭水梳理。慈禧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頭發的確比以前變得柔軟,也有了光澤。慈禧從45歲開始,直到七十多歲一直都使用抿頭方。
 
精心研磨八珍糕   解饞還把病治好
 
光緒6年的一天,慈禧病倒在床上,整天鬱悶不樂、食少不飲、惡心嘔吐、大便稀溏。眾多的禦醫在太後的病榻前,經過反複會診,一致認為慈禧太後的病是因為肝火不舒、脾胃虛弱所致,時有聰明太醫李德立在諸多太醫的推薦下,提筆擬方。他將茯苓、蓮子、山藥、芡實、扁豆、薏苡仁、藕粉等8種食藥兼備的食品研磨成細粉,加白糖1克和麵粉酌量蒸製成糕,命名為“八珍糕”。慈禧吃後感覺口感很好,幾天後竟食欲大振,大便也開始正常起來,諸太醫們無不欣慰,自此以後,慈禧太後不管有病無病總叫手下人備好八珍糕,以便她隨時服用,可謂“糕不離口”。
 
八珍糕香甜可口,極少藥味,更可貴的是它“饑時可以食用,病時可以治病”。此方的茯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功效,它與養心益腎、神脾止瀉的芡實,健脾益肺腎、補虛勞的山藥,清熱生津、涼血散瘀的藕粉等中藥配伍,確實是治療心脾不足的理想之物。
 
 
懸絲診脈是傳說   診脈還得親手摸
 
有一次慈禧患病臥床,一陳姓禦醫為其診治是隔著帷帳“牽線切脈”:讓宮女將一根彩色絲線的一端扣在太後的手腕上,陳禦醫牽著另一端。慈禧太後服了陳禦醫據脈象開出的幾劑藥,病好了。實際上,陳禦醫事先已從宮女和太監那裏獲得慈禧的病情,牽線切脈隻是做個樣子。
 
慈禧鼻血流不止   治療全靠蘿卜籽
 
慈禧太後有一段時間臥床不起,不能處理政事。禦醫們開出了一些藥給慈禧服下。慈禧吃過藥後不但沒見好轉,反而開始流鼻血。
 
禦醫們慌了,趕緊張貼皇榜,請高人進宮給慈禧治病。有一天,一個江湖郎中揭下皇榜,被人請進宮去。在簡單診脈之後,他拿出隨身帶的三錢蘿卜籽,研磨成細末,又加了一些麵粉,然後用茶水調和均勻,讓慈禧太後早上一丸、中午一丸、晚上一丸,連服三次。慈禧服下第一粒藥丸時不流鼻血了;第二丸服下,頭暈腦脹的症狀消失了;第三丸服下,慈禧太後神清氣爽,症狀皆無。
 
據養生專家說,慈禧本來就有鬱熱,可她又吃了禦醫們開的補品,遭“內外夾攻”,所以才流下鼻血來。蘿卜籽又稱萊菔子,有理氣下氣之功效,可以把壅滯的氣血通順開。慈禧服了蘿卜籽,氣血一下子變得通暢,自然不流鼻血了。
 
良藥苦口加點糖   慈禧大喜給官當
 
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後患了一種怪病,大內名醫皆束手無策,可見大內名醫也不能包治百病。吳門名醫曹滄洲奉旨進京為老佛爺診脈。經過一番辨證論治後,曹滄洲擬出治病良方,但因藥味甚苦,恐惹老佛爺不悅。曹靈機一動,於是將隨身攜帶的采芝齋貝母糖奉慈禧助藥,一則給太後進藥時解藥味之苦,再則因采芝齋糖果中含有川貝等藥材,也可以助藥治病。
  
幾貼藥下去之後,老佛爺病情頓見好轉,大悅之下,特授曹滄洲七品頂戴並任禦醫,而貝母糖也因此被列為“貢糖”。而自此以後,采芝齋便有意將製作糖果時都放些薄荷、甘草、川貝、鬆子等能食用的藥材或藥汁,使其具有“藥食同源”的特點,這樣既滿足人們的食欲,又能健胃醒腦,益氣化痰,收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珍珠粉末和人參   幫助慈禧葆青春
 
 
慈禧十天服一次珍珠粉,珍珠粉份量很重,可以使人的皮膚柔滑有光。經常服用珍珠粉的老年人,可以和年輕人的皮膚媲美。通過幾十年的服用,慈禧還總結出了服用珍珠粉的有效劑量和時辰及多食無益、不按時服用無益的經驗。 
 
再有,慈禧還每日含化人參來保養皮膚。據《神農本草經》載,人參“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久服人參可以達到一般藥物達不到的效果。 
 
化妝品裏加點屎    治病美容養身體
 
慈禧一生極愛美,以美受寵。但美中不足的是,自年輕時起常患麵部痙孿症,麵部左側自眼以下連額肌肉時作跳動,經禦醫醫治總不見效,時有反複,慈禧大為傷心。
 
“光緒六年禦醫李德立、莊守和等參考曆史上金代宮廷女子洗麵用的‘八白散’配方,為慈禧皇太後配製了‘玉容散’。八白散即為八種中草藥——白丁香、白僵蠶、白牽牛、白細辛、白蓮蕊、白芷、白附子、白茯苓,一同磨為細末,每日用其數次洗麵,麵如玉潤。”因八味藥第一字都是白字,故稱“八白散”。慈禧使用的“玉容散”,取原八白散中的六白,也就是白芷、白牽牛、白丁香、白僵蠶、白細辛、白附子,又加上白蓮蕊、鷹條白、鴿條白、防風、甘鬆、三奈、白斂、檀香等八味藥,磨成細末,用水調濃。用時按搓麵頰良久,再用熱水洗淨。每日兩至三次。“玉容散”中白斂、白芷均為美容要藥,《神農本草經》明確地指出它能“潤澤顏色可作麵脂”;白牽牛、甘鬆、檀香、三奈,芳香宜人,專治氣血失於流暢所導致的疾病;白附子與白僵蠶具有祛風之功,能疏散內侵邪風,能除麵上的百病。
 
還有三樣,白丁香、鷹條白和鴿條白,你能想象它們是什麽材料麽?它們分別是麻雀屎和雄性鷹、鴿的糞便。別小看了這些動物糞便,它們均有化積消黯的作用和防皺滅痕的功能。“玉容散”集治病、美容、營養於一體,有效地祛除了慈禧的麵部疾病,又使皮膚得到滋養,使其白嫩、細膩、柔滑而富有彈性,慈禧自然十分高興。她見病情得到緩解,又確有神奇功效,特下諭旨,重賞禦醫,並將“玉容散”長期使用,成為她終身的化妝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