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與總結。’多像我們班主任說的!得好好學習、學習!按定義講:‘概括’是種分類方法、‘總結’是種曆史;前麵的知識好像分別來自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計算/邏輯科學;當然,也可能來自宗教(因為並沒有說這些知識是怎麽來)。聽著哲學就像曆史什麽的,並不指導什麽。
其實不然。在科學方法未成熟之前,早期的哲學由於思辨的性質,開創了許多認識論、美學、倫理學、以至對自然的研究。
但從19世紀中期起,由於科學的發展,歐洲進行了工業革命。西方哲學就進入現代哲學階段。除了一、兩個學派宣稱自己的理論體係具有科學性,認為哲學可以成為科學的一部分外;多數人認為,哲學以語言邏輯為基礎進行思辨,已很少討論科學能研究的問題了。
中國人對‘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的對立統一規律’再熟不過,以它為例,大概能說明些問題。我們先來看一段文字:“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對矛盾組合而成(例如,有光就有影,有正就有負,有生就有死,有得就有失,電現象中包含有正電荷和負電荷,等等)。矛盾著的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從而推動著事物的發展。”這話聽著還行,但如果用同樣話來描述寫這些似是而非文章的人的腦子,他們非嚇暈了不可。既然一個事物有了清楚的數學模型,描述它用得著這種辦法嗎!
在科學上,要展示你的研究,最普通的格式為論文。正文的第一段要講的就是這個問題的曆史。難道這也需要他人來總結嗎?我記不得任何例子:某某科學會議在某次請了某個有名的哲學家來幫助概括和總結某個科學問題?!(科學論文裏是見不到驚歎號的)
有人始終堅信老祖宗說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這話要是一點兒不變說出來,未免太老套了。‘中學’是什麽?當然不是老祖宗的科技,而是哲理。說白了,是想用哲理來概括一切。這在老祖宗時都像癡人在說夢,今天,就能用嗎?比比今天的神經生物學和哲學對思辨的研究,誰都知道什麽更真實了。
看到這兒,有人說我有意貶低哲學。其實,一點兒都沒有。我自己就需要哲學方法來概括和聯係科學知識,因為科學本身並不具有這種職能。──難道我會把自己坐著的樹杈鋸斷嗎!
我隻是討厭那些拿著哲學當幌子來忽悠的人:有人見到物理學家說:他是在研究哲學;而見到哲學家說,他是物理學家。對哲學和科學都很有信心。我開始胡塗了,一個是‘想’和‘說’的學問;另一個則是方法而已,倆兒說不到一塊。你看他,今天上了一個哲學班兒、明天又跟人討論起科學……。我後來才明白過來。這人所有的興趣都在利用他人上,什麽哲學、科學的,無非就是一種手段而已──能忽悠倒的人越多越好。
當然,我也會被反咬一口、被說成忽悠人。但我的法寶是:讓他拿出實驗的證據來,而不是聽他說哲學上的看法──這也是我唯一不被忽悠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