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理逝世後的一段日子裏(上)

(2016-01-08 06:55:24) 下一個

那天,中央廣播電台的哀樂聲起,震蕩了幾乎每個人的心,人們對總理的愛戴是發自內心的。這悲哀中多少也帶著對國家和各人自己及家庭命運的擔憂。對父母來說,總理的逝世似乎意味著一個為被打倒的老幹部平反的希望破滅。

那時我正在醫院裏實習。藥劑、檢驗、護士三個班有20來人被安排在徐匯區區級最大的醫院——中心醫院實習。我和護士班的好友紅是這三班實習人員的學生帶隊人,紅為主,我為副。

那日一到醫院,紅就來找我,說醫院明日要開悼念大會,要求我們實習人員中推一代表上台發言,要我擔當起寫稿和發言的任務。作為學校團總支宣傳委員的我,自然義不容辭。

第二天一早,帶隊的老師找到我,要看看我寫的悼念稿。邊看稿,她竟邊哭泣起來,看完後連聲說寫得好。上午,悼念大會在醫院的禮堂召開。我坐在前排,等待輪到我上台。

聽著前麵發言人邊讀著稿子邊不時地哭泣,我漸漸地擔憂起來。為何而憂?因我很難流淚。感動或悲傷時,隻會眼眶一熱而已。我能感覺到自己為總理逝世有悲哀,卻不覺得自己能流出眼淚。與前麵的發言人相比,這不顯得我太缺乏革命感情了麽?可越擔心越出不來眼淚,這如何是好?抬頭仔細看了一下那禮堂的台,燈光暗淡,花圈挽聯挽幛挽幅鋪天蓋地,根本看不清發言人的臉部表情,我才放下心來。

到我上台發言時,我學著前麵發言人,用沉痛的語調,半低著頭讀稿。讀到心知會感動人(如今叫煽情)處,就停頓幾秒,似有點泣不成聲的效果。讀完後下來,大鬆一口氣,如釋重負。那坐在前排邊上的醫院宣傳部負責人,特地過來和我握握手,說了聲“真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一片閑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毛去世時,隻感覺到要有大變,不知會向何處去。

沒想到變得那麽快,且朝著好的方向。:)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周恩來去世時我還在農村下鄉,記得特別清楚,時突然聽到隊裏大廣播,當時我的腿都軟了,很傷心,那真的是發自心底的那種悲傷至極的感覺,毛去世我在公社的醫院裏實習,不但沒有哭,那天我們還玩撲克來著,隻是上麵有人調查,我們沒承認。
不妨迷糊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樓主分享。現在在網絡上,如果不是明確知道是作者的經曆或者可考的聽說,實在不敢相信一般的傳言了。
一片閑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妨迷糊' 的評論 :

我描述的是76-77年的皖南山區,在安徽是相對富裕之地。

我姐在73-74年間,曾參加學校組織工農兵學員搞的淮北農村社會調查。農民們憶苦思甜時,總要訴到60年代初是他們經曆過的最饑餓年代,餓死很多人。我姐她們聽了為之大驚。
不妨迷糊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樓主的回複。我在國外的早期曾經在網上專門搜尋過描述從三反五反開始到文革的文章,就是為了了解那段曆史。我一直對早年自然災害餓死了多少人心存疑問,感覺是肯定死了不少的,但是又是不是如有些網上所說的那麽多呢?你描述的是比較後來了吧?這樣看來不同地方應該有很大的差別的。
我小時候跟著父母搬過好幾次家,在國內很多不同的地方和城市待過。總的感覺是,一直相對富裕的地方,人們之間會相對更友善些。可能就是因為固有的倉稟實而知廉恥,相對富裕的地方受儒家影響的人多,文革的後遺症也小些。
一片閑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妨迷糊' 的評論 :

毛去世時,我已在安徽小三線醫院工作。我曾有一小段文寫出了周圍的環境;

“那樣的日子裏,我們也增長了不少見識。當年醫院除了一批支援三線的老醫護人員和幾個來自醫大的工農兵學員外,主要是我們三屆從上海各區醫護衛校畢業或受過培訓的青年。醫院主要為三線眾多兵工廠人員服務,常有下廠巡回醫療。同時也兼顧附近山區百姓,我們因而得以較深切地了解了山區人們的貧困和艱難。

還記得老鄉們在醫院附近廉價兜售山雞、大米和香菇,為得是籌錢看病或住院;忘不了那山民獻(賣)血隊翻山越嶺、頂風冒雪來送血,所得酬勞隻是三線工人中獻血人的60%;更可恨那獻血隊長是一麵慈心貪的吸血鬼,隊員們得靠賄賂隊長才能多得幾次獻(賣)血機會。不合理的工貴農賤現象和巨大的城鄉差別震撼著我們,衝刷去我們對世間人事看法的單純和幼稚。”

巴烏力 回複 悄悄話 一個能在中共黑幫屹立不倒的人被忽悠成“人民的好總理”完全是中共掩蓋曆史真相,用謊言欺騙大眾的結果,隨著曆史真實的逐漸披露,周就是一個助紂為虐的偽君子,他為了舔毛的菊,為了自己的利益,親自批示了殺死養女和自己親弟弟的命令。
不妨迷糊 回複 悄悄話 是經曆嗎?想知道毛去世的時候樓主、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感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