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 相傳始自春秋。
說是魯班受鷂鷹盤旋的啟發,“削竹為鵲,成而飛之”。最早的風箏稱為“鳶”。漢代時,我國發明了造紙術。人們開始用紙糊風箏,自此又出現了“紙鳶”一詞。據明人陳沂《詢芻錄》說,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人作聲如箏”。從此才開始叫“風箏”。
民間有分別在三月及九月放風箏的習俗,但相較重陽放風箏,春分時放飛風箏的傳統似乎傳承得更好更廣些。
那為什麽老百姓喜歡春分時節放風箏呢?
從節氣上講,農曆二月稱為‘如月’,在這裏,如是順從的意思,意為‘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
此時陽氣推動為震,春風融和,春暖花開,代表著不可抗拒的新生力量,天地間因此而充滿著浩蕩春意。
人是萬物之靈,在此春風裏,也與自然界一樣,機體的升發到了最旺盛時期,為了更好適應體內陽氣的變化,也為清除體內瘀積了整個冬季的寒邪,運動就是對身體最好的保健方法了。
但是中醫不提倡這個時候的劇烈運動,諸如當下流行的馬拉鬆、有氧操等等。尤其在此萬物複蘇、生長之際,運動過度隻可能對陽氣造成耗損而違背春夏養陽原則。
而春分時清氣上升,微風飄蕩,春風借驚蟄春雷後滋茂而升的陽氣,正是欣欣向上的自然力量,此時去到曠野放飛風箏,借助這股升發的陽氣,實在是順應自然的最有益運動啊!
想想放風箏時的形態,挺胸抬頭、舒展向上、張口遠眺,正如《續博物誌》說:“春日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以泄內熱。”這個內熱就是體內積聚一個冬季而沒有代謝掉的‘垃圾’,大張其口,排除濁氣,順暢清氣,使體內氣息順暢,還能降血壓呢。
當下,擎著風箏,遊走在萬紫千紅、百花爭媚中,感受大自然美好的饋贈,能不身心舒暢焉?哪裏還會有抑鬱丫!
極目遠眺,看風箏乘風高飛,隨風上下而飄忽不定,豈不是最佳眼保健操。
針對這個時代的通病——‘ 低頭一族病 ’,放風箏反其道而療之,實在是當代人過度使用頸椎以後的一付良藥哇!
正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快趁東風放紙鳶。”
另,民間尚有放風箏即放晦氣之說,這就無從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