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奧本海默傳記 - 2

(2023-08-20 14:37:15) 下一個

奧本海默傳記 ( 2)
奧本海默在伯克利期間,可以說是被共產黨員包圍著。當時本來就有很多青年人支持左翼,探討共產主義是不是美國的未來。德國入侵蘇維埃之後,有更多的人同情蘇聯的處境,也支持共產主義。
奧本海默的前女友和妻子都是黨員;他的弟弟夫婦倆也是;他有很多學生是,在實驗室裏開會;他還有幾個好朋友是黨員。有一位朋友在他的長子出生後,幫他照顧過幾個月,因為他和妻子丟下兒子去度假。顯然關係非常親厚了。不過這位朋友後來也給他製造了終生的大麻煩。
書裏花了整整一章討論奧本海默是不是黨員這個問題,因為這是他反複被FBI拷問多年的焦點。結論應該不是,他隻是人道主義者,關心西班牙內戰局勢,通過黨給西班牙難民捐錢;他也關心國內局勢,關心在美國衰退時期高企不下的失業率,和農民工人的現狀。
同時奧本海默也缺乏對黨的狂熱和忠誠,畢竟他是個聰明人,很難被manipulate。1940年,他漸漸也和黨疏遠了。因為有兩個朋友去蘇聯住了幾個星期,回來和奧本海默談到了他們親自觀察到的斯大林社會的現狀。奧本海默相信朋友所說,心裏產生了警惕。同時,也是因為他的好友Ernest Laurence的勸說,如果他和政治劃清界限,Laurence就可以延攬他進入政府製作原子彈的項目。奧本海默急於為美國贏得二戰做出貢獻,所以他也非常希望能加入這個項目。

1938年,兩位德國化學家發表核裂變的論文。奧本海默和學生朋友都讀到了這個消息,並且在實驗室複製成功。美國科學家們都意識到這可以被做成超級大炸彈。他們產生緊迫感, 擔心德國會搶先實現,並且用在戰場上,這其中逃離納粹德國的科學家們特別恐慌。
此處跑題一下,德國小鎮Göttingen的物理盛況在奧本海默讀完博士之後,十幾年之內就灰飛煙滅。科學家被迫害,紛紛逃離納粹德國。這真是悲劇!科學和政治很不幸地密切相關。同時美國得益於二戰,收攬了不少歐洲人才。

1939年匈牙利一位流亡物理學家就聯合愛因斯坦等名流,寫信給羅斯福總統,警告有人可能要研發一種“極為強力的新型炸彈”。英國也開始研究,並有了重大進展,對美國政府施加影響。美國拖了兩年才開始嚴肅考慮這個事情。1941年項目成立,1942 年奧本海默作為理論物理學家開始領導這個項目。


電影裏由Matt Damon飾演的Leslie Groves是軍方的曼哈頓計劃項目的負責人。Groves是一位隨軍牧師的兒子,和富二代奧本海默的人生非常不同,但是他也有一些academic經驗。他曾經考入MIT工程學校,又從那裏考入西點。他參加過一戰,一直從事軍中的各種建設工作,有豐富經驗和很實際的領導才能。1942 年10 月,Groves就認為奧本海默理解現實中展開這個計劃的種種難處,同時他還知識淵博,這都是其他科學家缺乏的,而曼哈頓計劃需要跨越很多領域。他還認為奧本海默也有野心,這對這個艱難的項目很重要,可以提供動力。他認為奧本海默是唯一的science director人選。此觀點並未被廣泛接受,對奧本海默的顧慮包括他沒有諾貝爾獎,可能難以領導若幹有名的科學家;他隻領導過十幾個學生的團隊,缺乏大規模項目的領導經驗;另外奧本海默和共產黨的關係也是安全隱患。不過Groves的直覺占了上風,最後事實也證明,Groves將軍在任人唯賢上是個天才。
在伯克利的時候,奧本海默就已經展現了他的領導氣質。而在接手曼哈頓項目之後,他又從物理學家迅速轉變成人人愛戴的領導者。“Oppie never dictated what should be done. He brought out the best in all of us, like a good host with his guests.”這是對一位領導人的最高評價 吧。 奧本海默鼓舞人心的領導力促進了設計和製造炸彈的實用方法。
奧本海默是如何在生命之中展現多種才能,並且迅速轉換身份?害羞內斂的理論物理學家,和領導幾千人的實幹家,說不好哪個更難,但是能同時在一個人身上把這兩種都做到極致,現代社會大約Elon Mask可以勉強比得上。 我想到我以前有個manager,總喜歡問我未來打算,是繼續留在工廠,還是去公司在紐約的研究基地。這也說明在很多人心中做研究和實幹家,是個either , or,而不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再說一遍,奧本海默是個不世出的天才。

奧本海默和Groves選定在新墨西哥州 Los Alamos建立實驗室。奧本海默終於把他熱愛的新墨西哥州,和他熱愛的物理結合起來。幾個月之內,Los Alamos就憑空起了一個小鎮。果然還是戰時效率高啊。再次羨慕那個火熱的年代!在這個小世界裏,奧本海默受到絕對愛戴,年輕的科學家們把他當神一樣崇拜。做原子彈當然有各種的不易,這裏麵不僅僅有Los Alamos幾千位科學家,技術工人的貢獻,還有美國各地科學家,和英國加拿大的貢獻。

不到三年,奧本海默在1945年7月進行了成功的核試驗,8/6 和8/9 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關於原子彈的爭論已久,我這還是頭一次知道前因後果。爭議就是在日本扔原子彈有無必要?日本已經在討論無條件投降了,但是美國想加快這一進程,因為蘇聯在戰勝納粹德國後也馬上要加入日本戰場。美國不想日本向蘇聯投降。另外8/6 號投下廣島原子彈後,是否又有必要投下8/9 的原子彈?
在曼哈頓項目中間,丹麥物理學家,量子物理的奠基人波爾從歐洲來參觀。他加入了英國的核武器計劃,他還和德國核武器的領導科學家曾經有過一個著名的交談,所以他也急於和盟友分享這次會麵,借此評估德國研究原子彈的進展。
他在Los Alamos和奧本海默談到了他對於大國將會對核武器展開競爭的預見,後果是可怕的。為了避免這種現象,他建議美國和蘇聯分享核武器的秘密,放棄一國獨大的心態。因為這種保守心態隻會刺激蘇聯加入競爭。他還建議建立國際間對核武器的管理。他的觀點影響了奧本海默,曼哈頓項目成功之後,奧本海默不遺餘力呼籲對蘇聯公開透明的討論,大力提倡成立國際原子能管理協議。遺憾的是,科學家在這方麵的影響和建議微乎其微。奧本海默甚至都不能決定原子彈會不會被投下。科學家成功幫助軍方實現野心,然後就被軍方無情拋棄了。

在奧本海默搬到新墨西哥州開始項目之前,蘇聯大使館就通過他的密友詢問是否可以分享曼哈頓項目。奧本海默驚訝指出這是叛國。但是出於對密友的保護,他並沒有立刻匯報這件事。過了一段時間,他帶到Los Alamos的學生因為曾經參加過共產黨,或者在los alamos也試圖建立工會,被紛紛調離。這才警覺到奧本海默,他不想對項目產生任何危險,他終於上報此事。這件事也成了後來他被反複拷問的一件事。
在Los Alamos,科學家們開始討論原子彈的道德問題。原子彈本來計劃是投入德國戰場。全體人員努力工作,都是為了搶在德國人前麵。但是原子彈還沒有造出來,納粹就投降了。原子彈還要繼續下去嗎?後來決定投入日本戰場也有很多爭論。夾在科學家和軍隊之間的奧本海默,努力平衡這種關係,同時繼續推動原子彈項目。科學家們出於對奧本海默的信任,也都繼續工作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