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又飛了,早上降落裏約,飛機上可以看見這城市是個盆地,周圍的山雲霧繚繞,好像山水畫。進城裏才意識到迷迷蒙蒙的更可能是空氣汙染。
終於可以住五星酒店了! Amazon lodge沒有熱水洗澡,總算能痛快洗個熱水澡了。JW Marriott下麵就是著名的Copacabana Beach。不過這個酒店除了地點好,別的都非常一般,房間小,早餐一般,服務也很一般,我覺得隻有價錢是五星標準,強烈不推薦。
出門前去打黃熱病疫苗的時候,護士讀了一遍去巴西的注意事項: 生食,沙拉不能吃;別人給你香蕉如果是沒有剝皮的可以,剝皮的不能吃;水隻能喝瓶裝的。還向我強烈推銷各種治腹瀉的強勁藥。在lodge那幾天吃的很不錯,沙拉每頓都有很多,水就是喝他們的飲水機裏的,不知道是過濾還是煮過,都沒有事。倒是今早在五星酒店吃的早飯,腸胃一天都有點不適。
Amazon煩人的是防蚊蟲,不過同住的很多人說沒有感覺到蚊子,我們就都被咬了。女兒腿上隔著褲子咬了很多包,我從身上還拉下來一個稗蟲。我們都查了半天在Amazon被蟲子咬的後果。女兒還說還想再來amazon參加個野外活動更多的,我就算了吧。
下午去了植物園,是1808年由葡萄牙當時的公主建立的,珍稀植物八千多種。季節可能不對,沒有見到很多花,雖然有個很大的蘭花園。我要是住在裏約就辦個植物園的年卡,經常在裏麵走走,非常非常治愈。不過裏約周圍的山很多,在這裏爬爬山估計也挺好的。感覺這邊健身的人很多,不論什麽時間都能看到大街上有人跑步。
植物園有個茶園,國內投資了,宣傳中巴友誼,介紹中國的茶文化。這樣的文化宣傳挺好的。植物園有很多sponsor,包括兩個中國公司:建設銀行,還有巴西電網。
想起了丹麥哥本哈根的植物園,也是皇家建立的,那個我也很喜歡,勝在有錢,有個巨大的溫室。巴西這個勝在自然環境好,什麽植物在這裏都長的非常狂野。就說這仙人掌,我們AZ也不缺,但是沒有見過這麽瘋狂一大叢,還能長成爬藤一樣。
竹林, 棕櫚樹,芭蕉樹,樣樣都是參天大樹。我覺得在野外看見這些東西會讓人恐慌。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麽智人是從非洲起源的,而不是南美?就南美這肥沃的土地,充沛的資源,物種的多樣性也不差啊。兒子說是因為非洲猩猩和猴子的種類多。那為什麽南美就沒有這麽多猩猩呢?回去再找找書看。
這種蓮葉很讓人失望,不是說可以站人嗎,特別小。池塘裏的魚倒是特別大,跟豬一樣。
豬籠草專門有個房子展出,看來在這裏也是稀奇的。林子裏到處都是菠蘿蜜,或者類似,掉在地上都爛了。可是我在巴西這幾天都沒有見過菠蘿蜜水果啊。
回旅館的Uber司機特別健談,有一顆愛巴西的心。他說達賴喇嘛站在基督山上往下看風景,說“這是世上最美的風景“。有可能啊。我們在城裏到處都能看見巨大的基督像,仿佛把裏約都籠罩在他的光芒裏。
米其林兩星Oteque,隻約到了晚上八點半。
地點不起眼,對麵就是一家加油站,想象不到這裏隱藏著一家fine dining。店麵也小,隻有二十來個客人,晚上十點還有人來吃飯呢。
這個跟聖保羅的對比鮮明,正好是兩種風格。我家也分兩派,有人喜歡聖保羅晚餐的故事性,亞馬遜文化。而我更喜歡這家,食物味道豐富但是沒有過於複雜,還能吃出原味。飯後和chef聊了一下,問他是不是受過一些東方訓練,有些食材是東方的。他說是在倫敦受的訓練,受到一些日式菜的影響。
鄰桌一進來我就感覺到他們是photographer,他們並沒有背相機,但是就是有那個感覺。果然他們是來拍照的,帶了一個燈,每道菜就用手機左拍右拍。女兒說也送我一個這個燈,我要是帶著這個去餐廳吃飯,能不能給打個折呢。
吃完飯在餐廳門口,又看見了基督像在遠處山上發著光。
第二天參加了一個十幾個人的旅行團。去了Lapa Steps, 聖母教堂,體育館,基督像,suger loaf 坐纜車。
Lapa Steps,是一個智利藝術家的傑作。他1990 年開始在自己家門口的台階上鋪彩色瓷磚,本來隻是業餘愛好,後來成了主業。他到處搜尋瓷磚,沒錢了就賣畫,很多時候都沒錢付電話賬單。後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回家後從全世界各地給他寄瓷磚。今天這些瓷磚來自七十多個國家,100 多米長。可惜這位藝術家十年前就過世了,他說這是他給巴西人民的禮物。熱烈城市的熱烈藝術。
Sanctuary of Our Lady of Lapa,一個基督教堂,據說聖母在這裏顯過靈。外觀用了藍色瓷磚,裏麵正在做周日禮拜,是個女牧師領做的。
cathedral,1979 年落成。外觀奇特,有說是受到阿波羅計劃的船隻的啟發,作為未來的象征;也有說靈感來自金字塔 瑪雅人。 我覺得外形確實像金字塔,巴西天主教允許這樣形狀的教堂,也挺開通的。
然後到著名的基督像下麵,上山的時候還能看見基督像。
奇跡發生了: 山頂霧氣籠罩,連基督像我們都看不清,更別提站在山頂眺望裏約風景了。此基督像是二十世紀初建立的,葡萄牙王室主導,法國藝術家雕塑。這山高隻有七百多米,雕像將近四十米,昨天在城裏還看見雕像很多次呢,沒想到到了山上反倒看不見。
山頂有個小小chapel,裏麵四個藝術家淺吟低唱,安撫了我看不見基督像和達賴所說風景的受傷的心。
看見了浣熊的正臉,果然和北美圓滾滾的浣熊長得不一樣。
上下山路上看見雕像下麵的一些風景,貧民窟就在雕像下麵,當時說這幅景象有點ironic啊,基督為何允許貧民區就在眼前? 一直等到參觀貧民區之後才知道這句話特別不正確,難怪基督不愛搭理我們。
行程到此本來都挺好的,旅行團安排的緊湊但是自由活動時間也不少。午飯有個buffet,選擇很多,但是不太吸引人。生魚片之類的不敢吃,隨便吃了點。裏麵坐的全是旅遊團,各國大媽們都非常粗魯。有點後悔是不是搞個private tour更好點呢。
下午去了suger loaf坐纜車。
奇跡再次發生了,在山下風和日麗 ,一切都好,上山就雲霧繚繞。Rio和我們氣場如此不合嗎! 太氣人了。隻能在雲霧飄散之間看看風景,看見海灣裏的點點帆船,或者海邊的大樓,都是一片繁華景象。裏約應該是個很好玩的地方,有海有山有森林。
纜車裏的可愛寶寶。
這兩天沒來得及下海,隻在海邊走了走,裏約的美女比例太高太高了。
晚飯吃了海鮮OCYA。這邊幾條街都是餐館,人潮洶湧。OCYA評分高,但是客人不多,可能嫌貴? 其實和美國比起來,什麽都便宜。
今天全家都有點腸胃不適,我們猜測是酒店的早餐問題。晚上還堅持吃飯,真是身殘誌堅啊。好在今天不用吃三個小時晚飯了。
早上起床就跑到藥店買腹瀉藥。感覺越來越嚴重了,就是會肚子疼,過一會也就過去了,並不是非常嚴重的腹瀉,但是足夠煩人。打疫苗的時候護士送了一個travel kit,都是常用藥,我就沒有自己帶腸胃藥,在包裏翻了半天卻沒有帶腸胃藥,隻能當地買了。
藥店像CVS,離旅館很近就有一家,門臉不大,卻有藥劑師。我用Google translate問他腹瀉藥。排在我前麵有個人說他同伴食物中毒,高燒,疼痛。都這樣了去看看醫生吧,還來買藥。而且很神奇,藥劑師給了他藥他還不滿意,要換一個。他說英語,問題是那藥啥我也看不懂,他怎麽還能看懂呢。藥劑師給我什麽藥我都拿著了,吃了藥感覺好多了。
早飯我不敢吃了,家裏就我最嚴重,雖然大家都吃一樣的東西。
然後導遊來接了,今天上午參觀貧民窟。
貧民區入口處的漂亮塗鴉,下麵就是成堆的垃圾。每周兩次收垃圾。
這兩天的導遊也有意思。提前一天我都會問旅行社幾點接,昨天那個tour旅行社說8:40 接。昨天早上導遊說她的車壞了,要推遲半個小時。所以我就問,你要九點到嗎?她也不回答,發了個定位,最後8:30 到的。今天這個旅行社說9:00 接,然後導遊又發消息說他的車壞了,要遲到十分鍾。我就問你要9:10 到嗎?他也不回答,發了個定位,最後8:58 到的。這些人都是什麽神經病,我被他們搞糊塗了。
今天變成private tour了,一個司機加導遊。兩個人都是貧民窟長大。導遊60 歲,說他九十年代在紐約開了好幾年出租車,後來又跑到田納西住了幾年。最近十七年回到巴西了。
貧民區葡萄牙語叫Favela,裏約這個Rochinha南美最大,有兩百多萬人口,裏約才隻有六百萬人口,等於三分之一的人住在貧民區。我們坐車先要經過富人區,深宅大院牆上都是鐵絲網。一家美國學校也是高牆大戶的樣子,導遊說這家學校每年有20 個獎學金名額給貧民區小孩。然後車轉過拐角,貧民區就到了。導遊說“歡迎來到裏約的現實世界!“ 其實裏約的豪宅美景和貧民區,都是這個城市的現實。
而神奇的是,這兩個世界還緊挨著。不過我們這邊貧民區也和富人區緊挨著,可能就是要去富人家做工的工人需要在附近住?
密密麻麻的電線,是偷電的。隻有一半人付電費。
巴西的貧民區曆史非常久,和當年土地兼並,農民起義,廢奴,都有關係。裏約的貧民區在六十年代經濟奇跡時候隨著經濟一起成長。因為擔心communism傳播,肯尼迪總統時期美國還出錢幫助巴西消滅貧民區,把居民遷移到別的地方。後來軍人政府更野蠻對待貧民區,暴力焚燒房屋。到了八十年代,政府改變策略,轉而提高現存貧民窟的基礎設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貧民窟的改造被納入城市整體規劃之中。
今天的貧民區有幼兒園,公立學校,醫院,教堂。警察現在駐入了,但是居民和警察並不太合作。維持秩序還是靠黑幫吧。
在貧民區眺望海濱和鄰近的富人區。神奇的是貧民區的人幸福感很高,即使這樣看著富人區也不會心裏酸楚嗎。據說有更底層的人更慘,幸福感高低全靠你怎麽比較。
房子上都有藍色儲水桶,每周兩次供水。所以水也不是隨時都有。
這兩幅畫正好是基督像下的兩個世界。至此我也忽然明白了昨天說基督像下的貧民區ironic,還是覺得貧民區是恥辱,這也是巴西政府幾十年治理貧民區最初的心理。其實基督光芒籠罩之下不代表都是光鮮亮麗富裕繁華。接受貧民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趕盡殺絕,反而可以更好的管理。
小孩出來表演了柔術。這家的主人在某個基金會工作,教小孩足球以使他們遠離毒品和暴力的影響。天下人都是期望下一代過得更好的. 從巴西回去,女兒也報名上了巴西柔術課。
是幼兒園,免費。小孩們都有校服穿。也是社區自助辦的。幼兒園可以容納250 名兒童,為了增加容量,還有上午一批,下午一批。
一家教堂的壁畫,最後的晚餐,基督是黑人。
菜市場。
導遊說這個地方五十年代是F1賽車的地方,後來被貧民占領了。
導遊是個南美大E人,街上沒有他不認識的,聽見音樂就要跳舞。和他一比,我們都變成了I人。感覺這個工作就是他回來敘舊的。甚至在街上騎摩托的都能被他拉住聊兩句。這邊還有摩托出租車,穿著特製馬甲。導遊還會說中文的“貧民區“呢。
我問他現在住那裏,他說住在前麵。後來車開過一看根本就已經脫離貧民區了。所以不管多愛,有了錢肯定不會再住貧民區了。
巴西政府有六個月失業金,然後就沒有什麽補助了。要不是美國的welfare係統好,南美人也不會移民美國吧,不過美國的welfare也是搖搖欲墜,美國也有區的問題,隻是不像這裏這麽直觀罷了。
貧民區的人很多也是在城裏有工作,隻是無法負擔城裏的居住。貧民區據說平均每家住八個人。最好的辦法還是發展需要很多人工的工作。就比如我們在Amazon的lodge就雇了好幾個導遊,盡量給我們private體驗,不會把旅客輕易合並在一起。但是大部分資本家主要問題就是削減人工,AI的發展對貧民就更不友好了。貧民區如何發展,是每個國家的困局。
中午閨女請客。她點了一杯腰果雞尾酒。腰果我估計有一陣子都不會吃了,上次腰果殼中毒後果嚴重,嘴都裂了,這幾天使勁塗lip balm還沒有好呢。我現在對腰果有PTSD。
午飯我吃了一碗燉豆子,現在隻配吃這個了。
下午終於在海邊泡了泡,覺得這海灘不怎麽樣啊。海水很冷,沙灘也一般。不知道為什麽如此出名。
晚上預訂了巴西烤肉,Churrascaria Palace。這家烤肉店七十多年了,是一家比較好的店。我完全是陪孩子去的,自己根本不敢吃,也沒有胃口。但是他們倆也說不太餓呢,最後好多肉都沒有吃。感覺這些waiter被人拒絕都有點受傷,後來根本不往我們這桌來了。他們是喜歡食客的大吃大喝吧,可惜我們辜負了這個美食。
吃完晚飯,就去機場了。再一次坐紅眼航班回美國。巴西好好玩,沒有玩夠。還有好幾個地方沒來得及去。要是像那些歐洲人能在這裏度一個月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