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歌曲: 哈利路亞 Hallelujah by Leonard Cohen

(2025-05-02 16:33:29) 下一個

Hallelujah 是Leonard Cohen在1984年發表的歌曲。那時候他50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經曆了人生的高峰低穀,飽含著對生命的深情,Leonard Cohen寫出這首經典。有人評價說“這是一首即使被過度傳播,變得平凡,仍然抱有某種崇高氣質的罕見歌曲”。2022 年,有一部紀錄片,“ Hallelujah, Leornard Cohen, A Journey, A song“,講訴了Leonard Cohen創造這首歌曲的過程。裏麵說”這首歌是美國音樂史上最扣人心弦,最多變,也最常被演繹的歌曲之一。“這是對這首歌極高的評價,也揭示了它為什麽能穿越時空,每一個唱它或者聽到它的人,都能從中唱出/聽到自己心裏的一聲哈利路亞。

 

Leonard Cohen是加拿大的一位歌手,詩人,作家。 他15歲就出詩集了,三十多歲才轉向音樂創作。他的母親是猶太拉比的女兒,他從小就受到家庭濃厚的宗教氣氛熏陶。在他摸索創造的許多年,他也飽受抑鬱症的折磨。後來他轉向佛教禪宗,跟一位日本和尚學習冥想,拯救了他的抑鬱症。哥倫比亞大學教授Lisa Miller說,抑鬱症是開啟靈性的一道門。宗教學習,抑鬱症,靈性轉變,這些大概都是讓他的作品融合宗教、愛情、欲望;充滿靈魂的掙紮的原因吧。這樣的掙紮深深打動了同行在靈魂路上的人們。

 

那句話“ 萬物皆有裂縫,裂縫中有光” ,“There are cracks in everything, but there is light in the cracks”也是Cohen 的歌Anthem。

 

 

因為這首歌的名字”哈利路亞“,總會有人討論這是不是寫給上帝的歌。哈利路亞是聖經中用來表示歡呼的感歎詞”讚美上帝“。 他也確實在這首歌裏引用了聖經故事。每個人理解不同。與其是唱給上帝,我更認為,這是給平凡人的溫柔頌歌。

 

哈利路亞這首歌,引用聖經故事和音樂術語,探討了人類在愛情、信仰與生活中的掙紮與追求。每一節都充滿了深刻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在破碎與困惑中仍然發出的“哈利路亞”——對生命的讚美與接受。是給在人生旅途遊子的溫柔呼喚和祝福。人生並不完美,愛情會帶來傷害,信仰不總是堅定無疑,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願意發出一聲顫抖而真實的 Hallelujah。這首歌裏有無奈的歎息,有質疑的激昂,有被欺騙背叛的破碎蒼涼。當我們走過很多路,犯過很多錯,宇宙依然溫柔的說,哈利路亞,我們可以從頭開始。那是遊子經過漫長山路找到家的欣喜,是經曆靈魂暗夜找到無條件的愛的釋然。原來不管經曆了什麽,我們依然值得被愛。原來失望之後不是絕望,而是絕地重生的希望。

 

Leonard Cohen創造這首歌,經過了一個痛苦的階段,多番修改。即使發表以後,他也不斷更新歌詞,仿佛把人生的體會不斷融入歌中。我最喜歡他2010 年在倫敦的演唱的版本,是我聽過最長最完整的。這首歌是一個76歲老人, 不再憤世嫉俗,平和地把人生所得娓娓道來。即使人生的激烈情緒,迷茫憤懣,他也唱得非常克製。我覺得這更貼近他的歌曲的本意:哈利路亞,哪怕我曾跌倒、憤怒、迷失,我依然值得被溫柔呼喚。他唱出了那種又苦又甜的酸澀。

Susan Cane有本書《Bittersweet: How Sorrow and Longing Make Us Whole》,這本書深入探討了 “苦樂參半”(bittersweet) 的情感狀態,以及這種狀態如何成為一種深層的人類經驗與靈魂轉化的入口。Bittersweet 是一種苦中帶甜的感受,是麵對失落、孤獨、遺憾時,依然選擇溫柔麵對的能力。它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深層的感知力,是靈魂覺醒的重要入口。Susan Cain 說:“Bittersweet is the hidden source of our compassion, our creativity, and even our longing for the divine.“苦甜交織,是我們同理心、創造力,甚至對神聖渴望的隱秘源頭。”

在書中,Susan Cain 提到了《Hallelujah》這首歌,她說:“Leonard Cohen’s ‘Hallelujah’ may be the ultimate bittersweet anthem.”“科恩的《哈利路亞》也許是終極的苦樂交織讚歌。”

 

YouTube上有很多這首歌的版本。過去四十多年,無數歌手翻唱過它。很神奇的是女歌手都唱得比較激昂,仿佛從這首歌裏汲取了力量。男歌手的歌則更低沉溫柔。

 

我最喜歡是Leonard Cohen 2010 年的那首,時長七分。很多歌手都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了幾個小節,一般時長就三四分鍾。

 

另外廣為流傳的是Jeff Buckley的版本。配上了電視劇“荊棘鳥“的劇情,forbidden love with priest, 應景。

我也喜歡Air Force Band這個版本, 軍人的陽剛給這首歌賦予了不同的含義。那是勇敢,倔強,不放棄的歌聲,他們仿佛在說不管怎樣,我也對信仰忠貞堅定。

 

Bon Jovi的版本,他唱哈利路亞,最後兩個字的拐彎和別人不一樣,有點別扭。但是我最喜歡他用了Viola,viola低沉豐富的聲音和這首歌是絕配。


 

哈利路亞的歌詞如下,用CHatGPT翻譯的。

第一節. Now I’ve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That David played, and it pleased the Lord

But you don’t really care for music, do you?

It goes like this, the fourth, the fifth。The minor falls, the major lifts

The baffled king composing Hallelujah


 

我曾聽說有一個神秘的和弦,那是大衛所奏,取悅了上主。但你並不真的在意音樂,不是嗎?它是這樣進行的,第四,第五。小調下沉,大調上揚。困惑的國王譜出了哈利路亞。

開篇就引用了聖經中大衛王用琴彈奏取悅上帝的故事,象征著音樂與神性的聯係,以及人類通過藝術與神溝通的可能。但是對方對音樂(或者靈性追求)冷漠。而曲調的變化象征著情感的低穀與高峰,人生的悲喜交加。大衛王在困惑中創作讚美詩,象征著在混亂中尋求信仰和意義。

 

第二節. Your faith was strong but you needed proof

You saw her bathing on the roof

Her beauty and the moonlight overthrew her

She tied you to a kitchen chair

She broke your throne, and she cut your hair

And from your lips she drew the Hallelujah

你的信仰曾堅定,但你需要證據,你看見她在屋頂沐浴。你被她的美麗與月光征服。

她把你綁在廚房的椅子上。她打破你的王座,剪去了你的頭發。她從你唇間引出了哈利路亞

你曾相信愛、信仰、人生有秩序,但你渴望真實的感受與體驗,哪怕這會帶來試探或危險。引用聖經典故:大衛王站在宮殿屋頂,看見美麗的拔示巴洗澡,欲望油然而生,最終引發了通奸與謀殺的悲劇。這句象征一個人在神聖信仰與肉體欲望之間的動搖與下墜。

另一個聖經故事——參孫與大利拉。參孫因愛被背叛,力量的象征(頭發)被剪掉,喪失神賦予的力量。性、屈服、羞辱、迷失的畫麵感強烈,描述的是愛或欲望讓你失去掌控,甚至放棄自尊。即使你在屈辱、欲望、失落中,她仍讓你呼喊“哈利路亞”。有時候,我們是在跌落的那一刻,才真正喊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哈利路亞”。它不是聖潔的,卻也是最真實的。

 


 

第三節: You say I took the name in vain

I don’t even know the name

But if I did, well, really, what’s it to you?

There’s a blaze of light in every word

It doesn’t matter which you heard

The holy or the broken Hallelujah

I did my best, it wasn’t much

 I couldn’t feel, so I tried to touch

I’ve told the truth, I didn’t come to fool you

And even though it all went wrong

I’ll stand before the Lord of Song

With nothing on my tongue but Hallelujah

There’s a blaze of light in every word

It doesn’t matter which you heard

The holy or the broken Hallelujah

你說我妄用了聖名,我甚至不知道那名字。但即使我知道,那又與你何幹?每個詞語中都有光芒閃耀。你聽到的是哪種並不重要。是神聖的,還是破碎的哈利路亞。我盡了全力,雖然微不足道。我無法感受,於是嚐試去觸摸。我說了實話,我不是來欺騙你的。即使一切都出了錯。我將站在歌之主麵前,嘴上隻有哈利路亞。你聽到的是哪一種並不重要。每一個詞裏都燃著光。無論是神聖的,還是破碎的哈利路亞。

這段表達了對宗教信仰的質疑和對神聖事物的反思。但是經過這些懷疑,我還是堅定送出祝福哈利路亞。我的話語中有我的真心,無論它多麽粗糲。你可以聽見苦澀,也可以聽見信仰,但它們都是真實的,都是人性的一部分

 

第四節 

There was a time you let me know

What’s really going on below

But now you never show it to me, do you?

And remember when I moved in you

And the holy dove was moving too

And every breath we drew was Hallelujah

Maybe there’s a God above

But all I ever learned from love

Was how to shoot somebody who outdrew you

It’s not a cry that you hear at night

It’s not someone who’s seen the light

It’s a cold and it’s a broken Hallelujah

 

曾經你願意告訴我,你內心真正的感受。但現在你從不再讓我知道了,不是嗎?還記得我走進你身體的那一刻嗎?那時神聖的鴿子也在其中飛翔。我們呼吸的每一口氣,都是哈利路亞。也許天上真有神。但我從愛中學到的唯一事情,是如何開槍射殺比你快的人。夜裏你聽到的,不是哭泣。也不是那個已得啟示的人,這是一聲冷漠而破碎的哈利路亞。

那時候,我們有親密,有理解。我們曾經靈魂交匯刻,我們的結合仿佛獲得了神聖認可—愛、靈、肉融為一體時的至高體驗。我曾以為愛是救贖,愛也教會我競爭、背叛、恐懼。這不是勝利者的讚歌。愛有時是疼痛的,但依舊值得發出這一聲禱告。

他還有一節,很多歌手選這節

I have been to this room, 

I have walked on this floor

I was living alone before I knew you

I’ve seen your flag on the marble arch,

Love is not a victory march,

It’s a cold and it’s a very lonely Hallelujah.”  

 

我曾在大理石拱門上看到你的旗幟。愛並不是一場勝利的遊行。它是一聲寒冷而孤獨的哈利路亞。

 

所以愛是什麽? 不是圓滿,愛是在破碎和孤獨後,仍然有一種深沉的讚美和接受。那就是無條件的愛吧。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