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了。把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提上來再說一下。強力推薦,以史為鑒。
在附近幾家圖書館借這本書的時候,驚異地發現所有紙書,電子書,語音書,都借出去了,waiting list上也有幾個人。我看這本書是因為憂心美國的現狀。從去年大選開始亂象紛呈,“美國是衰落的帝國”的說法不絕於耳。希望這本書能從過去的曆史預言未來,帶我們一窺水晶球裏的秘密。一想到在這個小城,還有若幹人和我一樣憂心忡忡,不知是喜是悲。後來在網上找到電子版,和大家分享一下: http://norayr.am/collections/books/Why-Nations-Fail-Daron-Acemoglu.pdf
這本書其實主要是講世界曆史,但是是從政治結構的角度看曆史。讀完後感覺美國形式依然嚴峻,然而中國更糟糕。
這本書500多頁,反複講了幾點:
書中舉了特別多的例子。
(一)
從曆史來說,從繁榮富強到衰敗的國家很多:
(二)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趕上工業革命這班車,繁榮的國家基本一直都還在繁榮,首推的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而當今西方發達國家的民主製度也是由英國流傳開的,這中間有曆史原因,也有幾個關鍵的節點:
而在extractive的國家裏,這三點都失效。法律失效的作用最為嚴重,不能限製獨裁者的權利。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普京大帝,從他修改憲法,不斷連任那一天起,他就已經步入無數獨裁者的後塵。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現在得加上中國的了。
(三)
以工業革命為分界線,沒有跟上工業革命和政治經濟變革的國家,大部分今天依舊貧窮。對於拉美和非洲國家,作者毫不猶豫指責殖民者:
(四)
說到這裏,就可以說一說中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那一段被書中當作例子,說明中國的社會發生了巨變,是可以從極度的extractive社會變得inclusive。自從粉碎四人幫,政策變化,經濟開始騰飛。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發展證明中國的社會製度是最優越的。然而,作者隨後用大量篇幅說明,中國社會的extractive本質並沒有變化:私人財產權得不到保護,媒體沒有自由,法律得不到執行,這種經濟發展不能持久。蘇聯就是前車之鑒。
西方媒體唱衰中國很多年,幾乎成了“狼來了”的故事。然而在2017年這個冬天發生的幾件事情,讓人感覺有點冷,已經清楚說明了中國extractive社會的本質,讓人茫然恍惚到底會不會退回到從前。再次提醒人們的是,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地位,在extractive社會裏,精英會阻撓社會進步,會不惜阻止經濟發展,因為怕會失去對社會的控製優勢。而在這樣的社會裏,人民擔心失去私有財產,也沒有改革創新,沒有前進的動力。中國到底會怎樣,作者說可能要幾十年才能看出端倪,最後斷言中國隻能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真相如何,未來自有答案。
現在看來,中國的發展前途不用幾十年就能看出來了。誰也擋不住自己要作。
(五)
那麽說到從extractive變成inclusive,我覺得書中所舉例子很不讓人信服,除了中國,還有非洲國家Botswana,和美國南方。Botswana真是非洲社會的清流,沒有被英國殖民(所以沒有臭毛病),五六十年代獨立後飛速發展,國家的民主係統相當完善,沒有非洲常見的腐敗獨裁。然而,作者明明說這個國家即使沒有被殖民,在獨立以前處理日常事務,也是比較民主的。讀完書以後我思考了幾天,覺得extractive和inclusive兩種政治循環都是死循環。非洲國家怎麽樣才能像Botswana那樣?好像隻能指望出現一位智慧無私的偉人,才能領導非洲國家走向富強。然而如果民智未開,這種民主能持久嗎?再說指望強人出現改變命運,也和民主是悖論。
直到幾天以後想到從extractive 到inclusive比較成功的例子是亞洲四小龍(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我才終於信服,從extractive到inclusive確實可能發生, 但是並不是什麽關鍵事件,而是經濟發展推動政治變革。這四個國家都深受儒家文化影響,都是強人統治。六七十年代,四小龍經濟開始起飛,之後 伴隨經濟發展,有越來越強的民意推動政治。於是到了今天,韓國台灣都是非常成功的民主;新加坡是有限民主;而香港本來是有限民主,現在已經失去了民主自由。回想起當年許諾說香港社會製度50年不變,那個時候,大家都還認為民主製度是優秀的製度,鄧小平是不是也期望經濟進步能帶來政治的轉變呢?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年之後,大家卻信心膨脹,民主似乎不是那麽美好,50年不變的諾言也不必再保有。如果鄧小平活到今天,不知道他又會有什麽樣的評價。
(六)
最後說一下美國。作者說美國還有澳大利亞,被殖民的時候,幸而沒有像西班牙對待墨西哥一樣被對待,因而得到民主的精髓,後來獨立後的政治結構也是inclusive,從此經濟大步發展。其實這裏麵是很明顯的種族歧視的例子。歐洲殖民者在亞非拉殖民,都是用大屠殺的高壓手段,隻不過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白人麵前物傷其類,不好意思用而已。如果也是殺光搶光的策略,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今天又是什麽樣呢?這本2012年出版的書並沒有討論美國的現狀。
那麽美國發展到今天,是不是符合精英手握重權,形成extractive的社會,去年的大選這是不是extractive和inclusive的鬥爭?根據十月份讀的兩本書,美國已經形成了精英統治的社會,精英不能體察民情,才造成民眾反彈,用選票反映民意。而今年,兩黨之爭越演越烈,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美國的未來還是讓人憂心。
美國社會今天的危機並不陌生,羅馬帝國的衰落也不新鮮--中國過去兩千年來,大約每三百年一個朝代,都是因為貧富差距太大,不得不通過內戰一切歸零,財富重新分配。而美國今天這樣的貧富懸殊的局麵(全球化也加劇了這種財富的不均等)。未來如何要取決於怎樣重新分配財富。財富能否和平地重新分配,對此我保持懷疑的態度。而美國建國以來,每百年都有一場大戰爭 (獨立戰爭,內戰,一戰recession二戰),財富重新分配,才能繼續走下去。當曆史來到另一個百年,這個帝國是已經腐朽,還是民主國家可以不朽,隻能等未來證明。
看完這本書以後,我和小夥伴們反應兩級。小夥伴很樂觀認為隻要不斷教育,讓大家知道民主的好處和獨裁的危害,未來都有希望。而我則悲觀認為,知識也改變不了人們對於權勢的渴望。有很多獨裁者還是從歐美留學回去的呢,但是還是會成為人民的敵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如果一些國家的未來隻能寄希望於一位還不知道在哪裏的智者能放棄貪婪的欲望,為於整個社會的福祉而奮鬥,這希望很渺茫啊。其實就是在民主國家,也還有試圖變成extractive的有權勢的人,比如我們這位說新聞都是fake news,屢屢挑戰司法的Trump總統。Inclusive和Extractive的鬥爭任重道遠,然而人類社會總是螺旋上升,明天會更好的希望永遠都在。
PS. 好多人都說大大也沒說要稱帝呀,沒準再幹兩三界就下去了。隻能說: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