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個痛字了得(三)
就是到最嚴重的時候,抑鬱症,它讓人無所畏懼,無所畏懼到去仰藥,去吞槍,去跳樓,去上吊,去割脈,去臥軌,去撞車,去開煤氣……哪一種痛抵不過抑鬱痛?哪一種痛不讓人不寒而栗?長痛不如短痛,說著容易做著難,可有人何等勇敢,何等衝動,義無反顧的去做了,沒有經曆過的人永遠體會不到。喝藥上吊同墜樓吞槍又不同,喝藥上吊若被發現,或有一救,起死回生,墜樓和吞槍則屬黃泉路上無歸途。
癌症痛是一種痛,看得見摸得著,可用嗎啡止痛;抑鬱痛也是一種痛,抑鬱可以使人從頭皮痛到腳後跟,可隱痛,可鈍痛,也會銳痛,看不見摸不著,旁人體會不到,可是卻沒有合適的止痛藥來止痛。嚴重抑鬱症大多伴有軀體痛,無傷而痛,不明原因的痛,絕不是5-羥色胺一種神經遞質所能解釋得了的。
子非魚,不知魚之樂;子非抑鬱,不知抑鬱之痛也。
有誰肯拿命來“作”?
抑鬱痛,怎一個痛字了得?
有誰不怕死呢?人在本能上都不想死。可是抑鬱症的人求生欲上哪兒去了?調控求生欲的激素或者神經遞質是什麽呢?它在哪呢兒?生死由不得自己個了,人是激素的奴隸,一切聽激素指揮,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不以人生觀為轉移,自己個不知道罷了。所以到這個階段,對死有一種無比向往的執著,對死有一種痛快淋漓的想象,什麽難以想象的舉動都有可能發生,防不勝防,二十四小時監護是應該嚴格遵守的。
“霸王別姬”裏的程蝶衣一直等唱完最後一句才拔劍自刎,似乎專等著這一刻,和他情同手足的師兄渾然不覺,這是蝶衣一句一句向他告別,一扭身,眼錯不見,小豆子人沒了。抑鬱症者尋死,既是“蓄謀已久”,也是一時衝動;既是“長期策劃”,也是一念之差,。四月一日愚人節,四月五日清明節,張國榮是否有意擇期而亡?每時每秒監護 並不能治療抑鬱症,但是可以預防自殺。
不要以為性格內向,軟弱的 人才會得抑鬱症,性格開朗,堅強的人同樣會得抑鬱症,而且可能更嚴重,因為性格開朗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會得抑鬱症,根本不會在意,別人也不會相信他會得抑鬱症,隻有到了症狀很嚴重的時候才會引起重視;不要以為失敗的人才會得抑鬱症,成功的人同樣會得抑鬱症,有時候越成功越抑鬱,越有才華越抑鬱。一項針對英國作家和藝術家的調研發現,成功人士罹患抑鬱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八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