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詠燕她爸爸

(2015-12-30 10:13:39) 下一個

張詠燕她爸爸

   前些日子跟我媽通電話,媽說:“二蛋死了,白血病。”

   聽到熟人去世的消息,總是讓人震驚的,尤其是還年輕的人。二蛋是他的小名,小時候出了名的調皮。他夫婦倆跟我都是小學同學。女同學叫張詠燕。二蛋的去世卻教我想起張詠燕她爸爸。

   我六歲的時候,不到上學年齡,那時候學校也管的不嚴,我就提前一年入了學前班,我們那時候叫紅小班。跟我同桌的就是張詠燕,比我大一歲,個子高,人瘦,紮著兩個長辮子。 她家才搬來不久,就住在教室門口馬路對麵。 她爸爸有個外號叫“假丫頭”,身材魁梧高大,皮膚黝黑。她媽媽也有個外號叫“假小子”,長得白細高瘦。

   我們不久就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下了課, 張詠燕邀請我到她家玩。一進門我就眼前一亮,她家正對門的牆壁上貼著四張美人圖。這在我們那個地方從未見過。 一般地,那時候幾乎每家家裏牆上都貼的是“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要麽就是“南京長江大橋”。象這種貼古代美人圖的 屬於絕無僅有。張詠燕告訴我說這是四大名旦。 我趴近了看,每張畫下麵都有名字,可惜我沒學幾個字,隻認識一個美人叫“*(尚)小雲”。張詠燕說這是畫的,她還有他們的真人照片呢。 她就拿出一個精致的厚厚的相冊,一頁一頁翻給我看。我很失望,照片全都是黑白照片,遠沒有牆上的畫色彩鮮豔。

   她指著一個穿著西服的男人照片說:“這是梅蘭芳,就是她。”她又指了一下牆上第一幅美人圖。

   我奇怪男的怎麽起的名字象女人,照片上明明是一個男的,畫上卻是一個散花的仙女。

   她又指著一個穿古裝的美麗小姐說:“這是我爸爸。”

 “你爸爸怎麽穿古代衣服?”我問。我根本無法把這個漂亮的古代小姐跟她頭戴礦燈帽,身穿帆布做的勞動服的爸爸聯係起來。

 “我爸爸過去是唱戲的。”她回答說。

 “那你爸爸為啥穿小姐裙子?”我又問。

 “我爸爸是扮小旦的。”她又回答。

 “小蛋? 小蛋是啥?”我又問。

 “小旦就是女的呀。”張詠燕露出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表情。

   可是我家鄰居家有一個叫小蛋的明明是一個小子,班裏最調皮的二蛋也是一個男孩子。我真鬧不懂。

   整整一本相冊,全都是她爸爸的舞台照和生活照,有他一個人的,還有就是跟其他人的合影, 有人穿戲裝,有人穿長衫,有人長袍馬褂 ,有的打領帶,還有生旦淨末醜的臉譜。我看得眼花繚亂, 尤其看到有一個人穿著戲裝,脖子周圍插滿了小旗旗,心想這麽多小旗旗是怎麽站到肩膀上的,別是插到到衣服裏麵吧,那該有多紮的慌啊。張詠燕還說什麽“梅派”,“程派”。

 “那你爸爸是什麽派?”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派”。

 “我爸爸是梅派傳人。”張詠燕驕傲的說。

   看完照片,張詠燕就小心翼翼的把相冊又放回原來的地方,說這是她爸爸的寶貝。她說她爸爸是北京人,可她從來沒有去過北京。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注意她爸爸了。她爸爸確實跟別人的爸爸不太一樣。走路又輕又快,沒有聲音。挑水的時候尤其特別,好像全身都在忸怩,一隻手扶著扁擔,另一隻手用來平衡, 揮動著,翹著蘭花指。最絕的是他的“換肩”,能把扁擔在後領部的頸椎從一個肩膀“磨轉”到另一個肩膀上,原來在前麵的水桶掉轉到後麵,原先後麵的水桶調轉到前頭,腳步並不停下來,水桶也不落地,裝得很滿的水桶裏一滴水都不會濺出來。我很驚歎他 有此種功夫。是從小練京劇的功勞?聽人說她爸爸會織毛衣會繡花,會縫被子會補衣服, 家裏的女紅活屬她爸爸專有。這可能是“假丫頭”的由來。說一口京片子,聲音不大,也不多言語 ,偶爾抿嘴一笑。後來她爸爸從井下調到井上工作,在大食堂為煤礦工人做飯。 人們經常看到他一個人一邊剁著白菜幫子或是削著蘿卜纓子,一邊唱著京戲。唱得忘情,淚流滿麵, 有時候就舉著菜刀,用雪白的袖套往臉上一抹,算是擦淚。我很好奇,很想看到他一邊唱一邊哭的樣子。

   機會終於來了。有一次張詠燕爸爸求木工給他做一個什麽家什。木工房就在我家隔壁。 兩個木工絕不放過機會,非得讓他來一出。她爸爸沒辦法,紅著臉就擺開了架勢。地上都是鋸末刨花,旁邊就是些木料, 電鋸和刨子之類,她爸爸就在一方空地上唱將起來。真是無歌不舞,每一個唱腔都配有相應的動作。仿佛條件反射一樣,隻唱不做,一定唱不好;隻做不唱,一定做不到位。所以兩樣必須齊活。沒有水袖,也做出甩水袖的動作。唱到後麵,真的就流眼淚了。 看熱鬧的人都在笑,隻有她爸爸一個人哭。現在回想起來,觀眾裏麵並沒有一個真正懂戲愛戲的人。她爸爸每唱必哭, 不知是哭戲裏的人,哭自己年少時學戲的辛酸,哭自己已逝去的舞台青春,還是哭他自己這錯位的下半生?

    他爸爸教張詠燕和她妹妹都唱京劇, 姐妹倆都沒有學出來。後來張詠燕就跟二蛋結了婚。再後來他爸爸得了腸癌,當地醫生說治不了,到北京上海去看看吧。他爸爸就上北京去了,找了他原來的師傅, 師徒二人三十年未見麵,一見麵抱頭痛哭。 師傅幫忙找了最好的醫院,最好的大夫,手術醫好了。他爸爸就又回到了我們那個地方。都說他師傅救了他一命。

   她爸爸叫張京生,她爸爸的師傅叫杜近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