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正文

深度文章:拒絕沒有信心的行為:讀馬丁路德《論善功》筆記

(2015-11-12 06:10:05) 下一個

拒絕沒有信心的行為:讀馬丁路德《論善功》筆記

 

文/漫波

生命季刊

 

前一段時間讀了路德的《論善功》,很受益,也很感動,最近陸陸續續整理了一些讀書筆記,與大家分享,相信用心的讀者也會受益。許多學者認為《論善功》是路德登峰造極之作,乃至優於他同年稍後所寫的改教三大名著(《致德意誌基督教貴族書》、《教會被擄於巴比倫》、《基督徒的自由》);雖然這後三部書我尚未拜讀,但我認同本書實在是非常精彩,建議大家可以進一步找來原著來讀。本書中的論述與思辨是與路德個人對神的經曆緊密交織在一起的,並且充滿激情:這是路德著作的一大特點,這也使得路德的書可讀性都很強。我得說,路德的作品雖然都具神學性,但也實在是每個成聖的基督徒所能經曆的靈修作品。

 

1)什麽是真正的善功?

 

路德寫這篇論文的背景是為了批駁天主教自己所設立的各類善功,因為他們輕看信心,卻妄圖借著自己以為好的行為方式來建立在上帝麵前的功勞。雖然此文是針對天主教的錯謬而寫,但對於我們今天生命成長中的基督徒來講,實在是非常必要的提醒。

 

路德的推理很清楚了當--我們該如何定義善功呢?不是按著人的標準,而應當按著上帝所立的標準。而上帝所立的標準是什麽呢?就是誡命。路德說:“首先我們應當知道,除了上帝所命令的以外,沒有善功……所以凡要知道並行作善功的,除認識上帝的誡命外,不需要別的。”

 

路德進而闡明,最高的誡命就是信神、信靠神,事實上,這也貫穿在一切誡命之中,是誡命的根本:“諸般善功以相信基督為第一,最高,最寶貴,正如基督在約翰福音6章所說的。當猶太人問祂說:‘我們當行什麽,才算作上帝的工呢?’祂回答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作上帝的工。’我們一聽到這道或傳講這道,便忽略過去了,認為這是一件很小易行的事,實則我們真應當在此久留深思。因為諸般善行必須在這一善功中行出來,也從這一善功接受源源而來的良善。”

 

而第一條誡命(“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的核心就在於對神的信心與信靠。路德清楚地闡明真正遵守第一條誡命並不在於“你用嘴唇稱祂為神,或用屈膝和軀體其他的姿勢崇拜祂”,而是在於“你誠心信靠祂,盼望從祂得諸般好處,恩典,和眷愛……‘凡拜上帝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這種心底的信仰,信實,信靠,乃是真能成全第一誡的。”路德進而說,正如第一誡是十誡中最先,最高和最好的,其他各誡都從它發出,在它裏麵生存,並以它為標準,同樣,對上帝的信心與信靠,乃是最先,最高和最好的,其他行為都必須從它發出,在它裏麵生存,並以它為標準。

 

對於在信心以外所行的,路德說:“它們算不得什麽,全是死的。”這是對天主教的當頭一棒。

 

這樣,路德很清楚地把信心擺在善功的頭一位,並且看它為一切善功的根基。

 

善功必須是按著上帝的標準,而不是按著人的標準,就這一點,布雷克也在他的《理所當然的事奉》中開宗明義地說:“事奉的核心就是上帝所啟示的旨意,這是事奉的規範。作為上帝的仆人,必須以上帝所啟示的旨意為標準。人並沒有權利自行決定事奉上帝的方式,否則,他就站在上帝之上了。任何這樣作的人,都是高舉自己在上帝之上,不管他作什麽,都是上帝所不悅納的。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9)。上帝親自確立了事奉的規範,並啟示於人,表明祂要求人作什麽,並且祂希望人以什麽方式完成。”

 

加爾文也講述了同樣的道理(《基督教要義》第4章):“他們應該以聖潔的生活和敬虔的心來服事神,但他們卻憑空捏造一些膚淺、毫無意義的行為和毫無價值的儀式想討神喜悅……妄想藉著玩一些可笑的贖罪遊戲而盡他們對神的本分。”

 

這對我們今天的應用是:我們不要以自己所臆想出來的一些行為方式來討上帝的喜歡,仿佛在與上帝之間做著某些“遊戲”(甚至帶著某種迷信的色彩)。我們若要蒙上帝喜悅,就要明確地遵行祂向我們顯明的旨意,就是遵守祂的誡命,而誠如路德所說,誡命所根本要求的、並且能真正成就誡命的,是我們對上帝的信心、信靠和順服。而單單這第一條誡命,路德說,就足夠足夠我們遵行的了,“因為人受了命令,要在生活動作凡事上時時信靠上帝,不信靠別的,隻要有獨一真神,別無其他”。

 

“我們今日在這裏所行的,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你們將來不可這樣。”(申128

 

2)信心之於行為

 

正如使徒雅各拒絕沒有行為的信心:“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7),路德在書中旗幟鮮明地拒絕沒有信心的行為。他寫到:“這樣,你就可看出,我為何大大高舉信(faith),將一切行為都歸入信,並且拒絕凡不從信心發出的行為。”

 

基督徒的行為必須是基於信心的,這帶來一個推論,就是我們不應高舉某一種特定的行為,因為使行為真正有價值的乃在於它背後的信心。所以路德說:“他的心若確信他所行的討上帝悅納,那行為雖是微如俯拾稻草,也就是善的;若缺乏信心,或心懷疑惑,那麽,雖使一切死人複活,又舍己身叫人焚燒,也是不好的……其實唯有信才使其他一切行為良善,蒙悅納,有價值,因著信投靠上帝,不懷疑凡所作的,都是好的。”又說:“因為信心既對行為一視同仁,那麽把一種行為高舉於另一種行為之上,就不能見容於信。”

 

這個推論與路德提出的“人人皆祭司”的改教觀點是相關的,也是路德對“聖俗二分”的批判的基礎。在這裏,路德不是把“屬靈”這條線劃在形式上,而是劃在心裏麵,也就是在信心上判斷--如果一個傳道人在教會服事,但是他是為著自己的名利和地位,動機是出於自己的私欲,那麽,這一切的事即使是在教會的圍牆內做的、以神職人員的身份做的,這樣的行為也是屬肉體的,不是屬靈的。如果有一個泥瓦匠,他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著上帝的榮耀,也是靠著上帝的能力做的,那他做的一切就是屬靈的。在今天的教會中就存在著路德所批判的這樣的“聖俗二分”的觀念。

 

路德進而說,正是信不足、或缺乏真信心的人,才會熱衷於在行為上劃分等級,以圖獲得心裏的慰籍:“但人一有疑心,便要尋求什麽是最好的;要想像出行為的區分來以求寵愛;可是他忐忑不安,百無聊趣;他好似被擄之人,灰心絕望,醜態百出……凡不與上帝同心或懷疑的人,就要擔心自己當怎樣才可以作得夠多,才可以用許多行為感動上帝。”“他們竟照他們所想的,去行些善功,卻不省察自己的不信。”

 

我們今天參與各種教會服事、做義工、定期參加聚會、禁食、按計劃要求讀經等,這些事都是好的,但是我們要查驗,我行這些事都是出於信心嗎?是對十字架的回應嗎?是被主的愛激勵嗎?還是隻是做在外表,是在上帝麵前積攢功德的方式,是與上帝討價還價的籌碼?

 

“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馬書1423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複活的主活。”(林後51415

 

然而,在講了這番話以後,路德卻也高舉了一類行為:就是患難和逼迫,原因在於,這些行為格外顯出一個人的信心,即,在磨煉中對上帝的慈愛和恩典的信靠;這顯出很高貴的信心。路德說:“信仰在這些行為中還是微弱的;我們要進一步問,當他們遭受身體,財產,榮譽,朋友,或其他的損失時,他們是否相信他們還是蒙上帝喜悅,並相信上帝將大小的困苦分派給他們,是出於慈愛。當我們的知覺和理智都顯明上帝惱怒我們時,我們還是信靠祂,並且對祂有大於我們所感覺的信靠,那才是真力量……因為信仰和信靠足以將別人看為最羞辱的都在上帝麵前變為寶貴的,所以詩篇116篇甚至論死寫道:在主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正如在這一階段的信仰和信靠,比在第一階段的要好些,高些,強些,同樣,在這信仰裏所忍受的苦難,比信仰的諸般行為要優越些。”

 

自然會有人指責路德說:“那麽人隻需相信,絲毫不要行善了嗎?”路德回應說:“當我們傳揚唯獨信心,若有人說我們禁止善功,這就等於我若對一個病人說:‘你若有健康,你便可運用你的四肢,但你若沒有健康,你就不能運用四肢’,由是他便推斷說,我禁止他運用四肢;其實,我的意思與此恰恰相反,我是指他必須先有健康,才能運用四肢。所以信仰在一切行為中必須作首領,否則行為就算不得什麽。”這其實也就是雅各說的:“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這是千真萬確的。

 

那麽,我們自然會問,什麽才算是在信心裏去做呢?路德的回答很清楚,就是“信靠祂的眷愛,恩典和善意”,並且心裏沒有疑惑所作的蒙上帝的悅納:“除非他存著確信必蒙上帝悅納的心去行,不懷疑他在所行的事上都討上帝喜歡,隻以這種工作為他信仰的宣告和活出,並信靠上帝,仰望從祂得福蒙恩;若缺少這種信仰,任何行為都不能存在,都不是善的,可蒙悅納的”。路德的名言是:“信心就是對接受的接受。”(the acceptance of acceptance)第一個接受就是上帝在基督裏對我們的接受、悅納和父愛,第二個接受就是我們對這一事實的接受。從此以後,我們一切的目的、動機與行為都要以此為根基和出發點去做,這就是在信心裏去做了。

 

我們如何確知上帝對我們的愛、並由此對上帝有絕對的信靠和盼望呢?那就讓我們去思想和仰望十字架吧。“信必須從基督的血,傷和死發生,流出來。你若在這些裏麵看見上帝以恩慈待你,甚至把祂的兒子為你舍了,你的心就必也要以愛報答上帝。”

 

“隻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羅馬書45

 

“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麽,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

 

“無論作什麽,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歌羅西317

 

3)信心之於禱告

 

在論文中間,路德也插入了大量的篇幅論及信心與禱告的關係,這也是我讀了最受益的段落之一。

 

路德同樣強調,一個禱告之所以被上帝看為有價值,是因為禱告裏存的的信心--就是信靠上帝的眷顧與慈愛,毫不懷疑祂喜悅我們尋求祂,並必要幫助我們。“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麵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116

 

路德說:“口中喃喃,乃是易事……但要言出由衷,即心裏存著信和渴望,誠懇地盼望口中所說的,不懷疑必蒙聽允,那才是上帝看為偉大的行為。”

 

而魔鬼的工作,就是要挪去我們在禱告中對上帝所存的真實、由衷的信心和信靠。路德說:“魔鬼在這裏要竭其所能阻擋人……屢屢使人懷疑自己是否配向尊嚴的上帝有所求告,並且使我們混亂,不知自己是否真在祈禱,自己的祈禱是否能蒙悅納,並使我們發生其他這類奇思怪想。因為邪靈很知道,一個人真有信心的祈禱,是多麽帶著能力,怎樣傷害它,怎樣造福萬人。所以它絕不甘心人禱告。”

 

這時,路德給出的建議是:“當一個人這樣受試探的時候,誠然他應當聰明,確知他和他的祈禱在這麽無限尊嚴的上帝麵前實在是不配的,他決不敢倚靠自己的價值;但他也不敢因自己不配而灰心……‘我不因配而作什麽,我也不因不配而停止作什麽’。我祈禱,我工作,隻是因為上帝以祂純全的慈愛已經應允垂聽,恩待所有不配的人,而且祂不但應允了,也警告我們,極其嚴格地吩咐我們要祈禱,要信靠,要接受。假若至高的主不厭煩我們這些不配的蟲子,嚴肅地命令我們去祈禱,信靠,並從祂領受,那麽不管我是怎樣配與不配,我怎能不歡喜快樂地領命呢?我們必須這樣用上帝的命令來驅除魔鬼的暗示,使它罷休,此外別無他法。”

 

“你這可憐人哪!你若折斷了一條腿,或遭遇了性命的危險,你便呼求上帝,並不要等到你的腿痊愈以後,或危險過去以後……那麽你為什麽如此愚拙,非到你已經除去一切不信,疑惑,驕傲,悖逆,不貞,怒氣,貪婪和不義以後,就不肯祈求信,望,愛,謙卑,順服,貞潔,溫柔,和平和公義呢?其實你發現自己越缺乏這些德行,就應更加殷勤祈求。”

 

“我們真是瞎了眼。身體若有疾病和需要,我們便跑到上帝那裏;靈魂若有疾病,我們便從上帝那裏跑開,不到我們痊愈之後不願意回轉……好象在屬靈的需要中--這是大於身體的需要--我們要自助一般。這種辦法乃是出於魔鬼的。我的朋友,你錯了!你若願意使罪惡得醫治,你就必須不離開上帝,反要跑到祂那裏,又要比在身體有需要時更用信心祈禱。”

 

麥克謙在他的日記中也寫過類似的話--每一次當他在罪性中掙紮的時候,當他要跑到上帝那裏尋求幫助與饒恕時,他心裏卻有一個聲音對他說:“你還好意思跑到上帝那裏去嗎?你難道不害羞嗎?”麥克謙說:這是魔鬼的謊言!

 

“我們因信耶穌,就在祂裏麵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神麵前。”(以弗所312

 

“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麵前。”(希伯來1022

 

“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麽,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一514

 

4)假善功與驕傲

 

至此我們已經說明,沒有信心的“善功”乃是假善功,其實不是善功。那麽,路德進一步指出,這樣的假善功與驕傲自義,即尋求自己的榮耀,是天然孿生一起的。

 

路德精辟地寫到:“世俗的書徹頭徹尾充滿了追求讚美和尊榮的毒素。這些書用盲目的理性教訓人說,凡不為讚美和尊榮所激動的人,既不是、也不能作有勢力和有價值的人;凡不顧身體和生命,朋友和財產,以及一切去努力追求讚美和尊榮的人,才算為最優秀的人。諸聖教父都因這罪惡而訴苦,都認為這是尚待克服的最後的邪惡。聖奧古斯丁說:‘其他一切邪惡都是行在惡行中,唯獨自我尊榮和自滿是在善行中並藉著善行而行。’”實在是這樣的。這樣的善行,其實不是善行,乃是離棄上帝的自義之舉。

 

路德又寫到:“肉體追求快樂和安逸,世俗追求財富、恩寵、權柄和尊榮,邪靈追求驕傲、榮耀,叫人自己受重視,使別人被輕看。”那永不休息的邪靈若不能引我們偏左作惡,便藉著我們自己看為正的事引我們偏右,“因為我們的惡根性不僅作惡,而且妄用百善”。“這惡是非常普遍,陰險,防不勝防的……其邪僻不像殺人一樣昭彰,因它是隱蔽微妙的。它不是在肉體中,而是在心靈中行出來的。”

 

這和幾個世紀後C. S. Lewis所寫的如出一轍:“驕傲常被用來驅走較小之惡:教師就常常用自尊這種字眼來勸學生檢點行為。其實,自尊就是驕傲。不少人能夠克服懦弱、貪欲、壞脾氣等等,是由於視這些有損自己的尊嚴,用的也是驕傲。魔鬼會大笑,他非常高興一個人能做到貞潔,勇敢,自製,隻要在後麵指揮你的是驕傲。這就好像他不在乎你把凍瘡醫好,隻要你願意接受癌來交換。”

 

這對我們今天的基督徒來說實在是令人倒吸一口冷氣的儆醒之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