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找到了,一個好朋友;
我緊緊拉住了祂的手;
在過去的日子裏我不認識祂,而是祂早已知道了我。
(女獨):從前無知追求痛苦,從前愚昧傷心哀愁,
是祂伸出了慈愛的大手,引領我走光明路;
是祂緊緊的拉住我的手,因為祂知道迷途中的我,
在我生與死、苦與樂中徘徊的時候,是祂把慈愛給了我。
我真的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我緊緊拉住了祂的手,
在過去的日子裏我不認識祂,而是祂早已知道了我;
(女獨):從前無知追求痛苦,從前愚昧傷心哀愁,
是祂伸出了慈愛的大手,引領我走光明路;
神啊!神啊!我的慈父;神啊!神啊!我的朋友;
我本是個卑微貧苦的人,祂竟把生命賜給了我。啊!
李思琳,美國耶魯大學本科學生。她出身於音樂世家,她的父母都是音樂人,也是基督徒。她5歲登台演唱,10歲出版首張原創童謠專輯《幸福》。她小學五年級成為央視少兒頻道《音樂快遞》特約節目主持人。2007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專業。
2012年高中未畢業就被美國耶魯大學提前錄取。2008年出版了中國首張讚美詩發燒大碟《奇異恩典》。2013年出版全部由李思琳自己作曲的唱片,專輯《單純時刻》,頗受好評。她在音樂作曲與鋼琴演奏方麵,獲多項國內外大獎。
本刊特別采訪了這個“耶魯女孩”,讓我們一同來了解這位音樂天使成長的奧秘,和她心靈中的歌。(編者按)
李思琳:我父母於2003年受洗,並帶我做了決誌禱告。但我覺得,我真正成為一名ChristFollower(基督的跟隨者)應該是從高中才開始。那時,在申請大學的壓力下,我明白了一切都要交托給主耶穌。然後,慢慢懂得什麽是信靠;懂得什麽是“一切事情的背後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而無論我認為是好是壞。
此後,我讀經更加勤快,也更加用心,在教會的服侍也感覺充滿了意義。上大學後,我認識了許多基督徒朋友。在參加耶魯大學的團契和小組活動中,我感覺自己的屬靈生命,前所未有地快速成長起來。
這個信仰成長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隨著我的心智慢慢成熟,我對上帝和教會的依賴也越來越深。我知道,我對這個世界或者人生,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聖經裏麵找到答案。
李思琳:我的信仰,為我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導航。因為信仰,我知道我的人生目標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了上帝的榮耀;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上帝為中心。
在設定所有目標之前,我都要問自己:是不是為愛上帝而想做這件事?是不是為愛鄰舍而想做這件事?上帝是不是讓我在這個地方做這件事,來彰顯他的榮耀?
信仰對我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影響。我確保自己,每天都要有時間跟上帝天父接觸。除了禱告以外,最重要的是跟主內肢體的聯係,要有團契的生活。
每周的禁食禱告、查經、排練、團契、主日禮拜,和朋友們一起思想上帝的話語,這些都是最重要的時間。我可以借此在真理上紮根,獲得心靈的滋養,讓自己更有活力和動力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去鍛煉身體、做功課、參加課外活動,等等。
做最好的自己,是因為上帝愛我這個個體,他對我的生命有一個美好的計劃。每一件小事,都是我和上帝阿爸合作實現計劃的機會,而這個計劃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榮耀他。
所以,在每天的生活中,我都主動地和上帝親近,以他為中心。由此,我感受到的喜樂和平安,是任何事都無法取代的。
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和生活方式,這種力量又是無限的。隻要想到能夠越來越親近上帝,沒有界限,我就特別開心,特別有動力。從我的感受而言,上帝就是這世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根源。
李思琳:我覺得,音樂是讚美上帝最直接、最單純的方式。2008年我上初二,發行了讚美詩發燒唱片《奇異恩典》。聽眾給了我很多鼓勵,很多人告訴我,這些歌曲帶領他們認識了上帝。
當時我就覺得,能用音樂傳福音是很奇妙的事。演出的時候,我會通過自己的見證和分享,介紹我要演唱的歌曲及其背後的故事。它們往往更能打動觀眾,可以更直接、有效地傳福音。
我希望將來寫出的讚美詩,不僅琅琅上口,而且風格上更多元化,可以觸及到不同年齡的聽眾。我也希望能有高水準的歌詞、旋律和編曲製作,甚至唱片的平麵設計,來打動更多的人,引起更多人對基督的關注。
李思琳:我感覺身邊信主的朋友普遍都很喜樂,而這種喜樂又很容易傳染給別人。這種氣質上的不一樣,就是有信仰和沒信仰的年輕人之間的差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耶魯讀書,很容易壓力大,每個人減壓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會選擇喝酒、派對,有人會選擇找人哭訴,或者把自己藏起來,假裝很好。
我的舍友Alison是個基督徒,也是我的好朋友,她是一個忙得不得了,又臉上常常帶笑的女孩。她的減壓方式,就是邀請大家來我們宿舍,她彈吉他,我們大家一起唱讚美詩。
我問她,你怎麽麵對壓力那麽淡定啊?她回答說,因為耶穌很大啊,超級大啊!所以,差別就在於:無信仰的人承受壓力是為了給自己定位,而Alison已經在上帝的愛裏找到了定位,所以壓力對她而言,反倒是服侍上帝的動力。
李思琳:我將自己看作是上帝的女兒,被放到“耶魯”這個地方,這是他給我的計劃的一部分。或者說,我是上帝的仆人,被他放到“耶魯”這個地方,去服侍他。
未來,我還要被他放到別的地方,無論那些地方的名字會不會像“耶魯”這麽讓人感覺“好聽”,那都是上帝的決定。
我對未來還沒有具體的規劃,我想給自己留出很多可能性,希望自己具備一些能力,可以當外交人員、當音樂人,或者到基督教非政府部門做工作人員,等等。
我的想法和父母沒有衝突,他們希望我過得開心、有意義,他們也知道所謂的開心和意義就是看是否有上帝掌權了。如果我們之間有什麽問題,相信通過溝通和禱告也一定能解決。
李思琳:人與社會的關係,其實就如人與許多的“另一個人”之間的關係一樣。我覺得,年輕學子應該認識到,自己跟社會打交道,就是跟其他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服務並樂觀地影響身邊的人,以及共事的人,就是在服務和樂觀地影響這個社會。至於怎麽和人打交道,聖經說要“愛人如己”。當然,不是用同樣的方式愛所有的社會裏麵的人,因為畢竟社會裏的人都不一樣。所以,需要思考怎麽用不同的方式,去愛不同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人會慢慢地認識自己。
比如,我曾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或想法,在認識了更多與我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之後,我開始思考怎麽去愛、去聆聽、去包容他們。在這同時,我就更加認識了自己,也更加樂於思考,自己該怎樣在社會的不同場合裏,扮演我的角色。
從另一個角度講,我是社會的一分子,我的行為在社會上,必然會產生相應的影響。無論是傷害,還是有益,都是由許多因素連接造成的結果。所以,我覺得,對待社會和對待自己的態度要平和,要有信心,要樂觀。我們要對個人能夠積極地影響社會這個信念,抱有希望。
李思琳:我最希望對家長們說:要帶著愛,誠實地和孩子溝通;無隔閡地討論任何事情,無論生活、觀念、文化,還是信仰。此外,和孩子在一起要多些幽默感。
中國家長可以通過聊天和聆聽,來更好地了解孩子。重要的是,在聊天中,家長要以引導的問題,讓孩子多說話。對待孩子,尤其是那些有獨立思想的青春期孩子,父母平等的定位和真誠的態度很重要。這樣,他們給予的引導,在孩子看來才會具有可信度和意義。
感謝上帝,我的父母能以身作則,在各方麵給我以好的影響。比如對音樂的熱愛,對書本、對旅行的熱愛,對世界的好奇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教我對人文的關懷。
有了愛和尊重,自然就會加上禮儀和素質的細節培養。我爸爸喜歡和我交流流行文化、傳統文化,甚至搞笑文化。我媽媽則喜歡和我交流生活細節、工作細節。
歌詞: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奇異恩典 何等甘甜 我罪以得赦免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 am found ,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前我失喪 今被尋回 瞎眼今得看見
it 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that fear relieved
如此恩典 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初信之時 即蒙恩惠 真是何等寶貴
奇異恩典溫暖心田思念歲歲年年
告別昨天迷茫雲煙暢飲美妙甘泉
你的雙眼愛撫人間跨越千難萬險
你的恩典鋪滿天邊有心人看得見
你的話語注滿心間歡喜代替恩怨
天長地久我心不變傳誦你的恩典
奇異恩典降落人間和平友愛綿延
天涯海角感恩祝福同回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