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嚐波多黎各

(2015-08-27 12:10:45) 下一個

波多黎各人以愛吃著稱。氣候溫暖,陽光燦爛,溫度總在75度和85度之間,一年四季短褲T恤,穿衣服沒什麽講究的。美國政府收買他們,福利好稅收低,旅遊的人們還愛在這兒花錢。他們的日子過得鬆閑,當地的物產又豐富,食物自然多姿多彩。

上回坐船路過,主要是在船上吃飯,隻是在老城總督府附近的皮呐可拉嗒發明地拍了一張照片。

這回出來之前,小女兒問聖胡安的同學要玩什麽。同學在給她列了一大串景點後,說,你一定要嚐這個嚐那個,又是長長一串。烹調屬於文化的範疇,要有曆史,有傳統,有沉澱,有氛圍,有物質基礎和群眾基礎。同學對吃的這麽熱情,多好的群眾基礎啊。

到達是下午,租了車,租好房子,立刻趕到富甲多的碼頭邊,六點半有一組舢舨出發去看螢火灣。女兒發話,先找一個叫灣畔人家的流動食品車買點風味小吃充饑,玩完舢舨再吃正式晚餐。

可是那輛流動車沒出來,女兒十分失望。我們還是聞到一股烤肉的香味,幾個小夥子支著一個大烤爐賣肉串。其中一個跟我說,道地的波多黎各“品廚”,今天撈的、今天殺的,嚐嚐吧!女兒問他“灣畔人家”,他說,那家架子大,禮拜一不出來,我們比他們味道不差。我就點了兩串烤鱸魚。女兒固執,不點。小夥子從冰桶裏拿出魚串放火上烤,快熟時告我,魚5塊一串帶麵包,加一大勺炒飯多一塊。這時女兒有點餓了,願意吃點米飯。烤好的魚大概兩寸立方,七八塊,每塊之間用洋蔥和青椒隔著,烤得剛剛熟,外脆裏嫩,略帶鹹辣,一點不腥,真正新鮮。揪一塊給女兒,評論是“能接受”。

玩舢舨的規矩是兩人一條。女兒跟教練坐領頭船。玩好回家的路上,孩子指揮停在一家叫“火車站”的餐館前。說是教練強烈推薦的。餐館停車場滿了,街上前一百米後一百米也都停了車。老公讓我先下去排隊,他等了一刻鍾才停好。我問接待員要等多久,她說院子裏桌子,70分鍾吧。吧台估計半小時。問說我們餓了,她說廚房邊上偏房還可能早點。這時偏房的侍者過來,說起碼四十分鍾。折騰半天,終於把我們放到院子裏正式桌上去了。

侍者一來就說,對不起,全魚賣光了。我們就要了磨坊糕、烤豬肋排和雞肉串。這家肉燒得爛熟,調料放得狠,而且是邊燒邊放調料的。量很大,總體感覺比較幹脆,比較豪爽,味道直接,沒有保留。老公點了肋排,照美國標準就是烤得有點過頭了,邊角黑呼呼的。

第二天,上午參觀莫若城堡,下午菲利浦城堡。中間坐觀光車,繞著老城的街道、市場和碼頭兜風。挨著女兒坐的是本地大學的一位人類學教授,熱情、健談,給她介紹了好多本地的風土人情,還給出三個吃中飯的餐館和菜的名稱。

到了第一家,是個麵包房。櫥窗裏的點心很誘人。教授讓點蝦湯和肉卷餅。看看別人桌上的盤子,一律黃色。再看網上的圖片,也沒一點綠。點點第二家的網頁,每隻盤子裏都有一些青菜,決定去第二家。第二家好像就是吃午飯的地方。餐廳不小,裝飾比較簡單。一半桌子空著,大概過了午飯時間的緣故吧。菜單分三部分:飲料、主盤、配菜(也就是主食)。飲料要了菠蘿汁,女兒的主盤是雞,老公要牛,我要豬。配菜女兒要了炸芭蕉,老公要芋頭芭蕉和涼薯做的三合一磨坊糕,我要由香泥。這頓飯的亮點是菠蘿汁,老公那塊磨坊糕和我要的燉豬肉。孩子的炸芭蕉以前吃過。我的由香泥沒什麽味道。他的三合一磨坊糕是把三種食料分別蒸熟,用石頭或木刻的搗罐搗爛,加鹽胡椒和勻,放模子裏壓成鳥窩狀,再下油鍋炸。表皮酥,裏麵糯,有芋頭的香和芭蕉的甜。給我那碗燉豬肉塊,口感既筋道又軟嫩,味道豐富,是用了大量調料燒了很長一陣子,又盛在小罐裏烤了一下。最後把小罐、配菜和一大把生菜沙拉擺在大盤子裏端上來。真舍得給,一盤能把倆人喂飽,標價七塊九毛九。

去洗手間要通過後院。後院地上堆著兩大串芭蕉,一串能有一百斤。芭蕉是綠的,比香蕉大一倍。他們用芭蕉,相當於中國人用米,美國人用土豆。

回家路上去沃爾馬超級中心,買點早飯食品。蔬菜價格貴得簡直沒譜。黃瓜三塊一根,生菜三塊一顆,米麵糖蛋奶都比美國貴一倍以上。隻有番茄和芋頭便宜。

第三天我跟領導六點起床去排隊買船票到火烈鳥海灘。票買好了七點半,在碼頭小店買個肉餃子當早飯。餃皮是一層層的油酥麵,餡是豬肉洋蔥土豆泥鹹豆醬碎花生。一個大約四兩重。不知是炸熟的還是烤熟的,油漬幾分鍾就把包裝的紙袋子浸透明了。皮脆、餡香,領導同誌三口兩口就把它消滅了。女兒後來在小攤上買了一個類似的餃子,一邊抱怨油多,一邊把它塞進肚子。臨了,彈彈紙口袋,仰起脖子,把碎渣全都倒進嘴裏。

晚餐的館子女兒已經提前訂好位子,是富甲多排名第一的。桌子椅子挺舒服,服務員的英語沒有口音。領導要了馬提尼,我不懂,讓我嚐嚐也嚐不出名堂。我倆點了一個雙人份的海鮮籃子,孩子要深炸西大西洋笛鯛。深炸笛鯛是排在波多黎各名吃的第一名,那天火車站因為賣光還給我們好一陣道歉呢!海鮮籃上來,粗看就是一盤炒飯。西班牙風味,鱔段、魚粒丶蝦丶鮮貝、青口、蛤蜊等等,醃好,跟米飯攪在一起,再燜好了端上來。第一次吃,因為料新鮮,不腥氣,不難吃。但是量不夠大。不點開胃菜和甜點的話,不夠兩個饑餓的人吃。笛鯛要了一個大的。炸得極酥極脆。顏色紅得耀眼。口感和味道好極了。我們把最後一片骨頭都吃光了。

 

第四天,我們去波多黎各島西山區看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

去看望遠鏡的公路邊,一對老夫妻賣現榨的果汁。我們車一停,老人就一人倒了一小杯甘蔗汁讓嚐嚐。還讓老公操作榨汁機。

老太太支著簡易桌子,擺著幾桶半加侖榨好的橙汁,桌邊立著幾大口袋的橙子。老太太說橙汁和甘蔗汁都是5塊一瓶。老公聽錯了,跟我說20塊一瓶不貴,各買一瓶吧。人家隻收他十塊錢,嚇他一跳。

我家附近有家港人經營的洋人早飯店,有架榨橙汁機擺在前台,壓擠的機構玻璃罩著。顧客喜歡看橙子一個個進去,果汁一股股出來;標價$3.75一杯。周末每次去吃飯都要等一個小時才會有座位。經常想要第二杯但是不好意思。那天被我逮住了,喝了一個夠,好好地過了一把癮。

甘蔗汁剛榨出來是奶白色的,顏色慢慢變深。一小時後像奶茶,到下午就成咖啡色的了。橙汁一直沒有變色,大概含酸高的緣故吧。

付了錢,回到車上,老人招呼 “等等!” 他拿了兩隻大點的杯子,放冰塊,各放一半橙汁一半甘蔗汁,追過來告訴我們混合果汁更好喝。山裏的人們真實在!

 

第一天的魚肉串留下的印象太好了,我決定不吃中飯,就找老百姓的貨郎擔子。鄉下路邊小攤頭很多,可就是沒找著我們要吃的“品廚”。找到下午,肚子餓了,隻好在一個正要關門的家庭廚房買下所有的剩飯。有鷹吃邋遢(肉豆卷餅),掃窩克勞(醃酸圓白菜),烤雞,炒飯和烤黑豆。粗糙得很,也就饑不擇食的時候能吃。吃完以後車裏全是蒜味。

回程閨女要去超級市場體察民情。去的一家叫econo。看到好幾種從沒見過的水果。

 

 

 

女兒找一種水果糕。一位女士大力推薦兩種切好的奶酪和糕相間的盒裝零食。並且帶我們去擺那個糕的貨架。我從盒裏拿出一塊啃一口嚐嚐,酸酸甜甜,跟山楂糕一模一樣。女士說標準吃法是奶酪和糕疊在一起咬。試了,也好吃,多了一份臭臭的奶香。我還是喜歡單吃山楂糕的味道。我們總共買了10包山楂糕,背回來分給大家吃,引起朋友們兒時的回憶。古狗包裝上的字,知道那是番石榴做的。還買了幾包13塊一磅的西班牙火腿片,除了鹹,平淡無味。貨架上擺著標價幾百塊的火腿,應該好吃吧。

第一天租車的時候女兒就說,“著名的燒烤店在車行旁邊。還車時早來一小時,吃烤肉。”

超級市場出來,正是交通高峰,到哪兒都堵,不如先在城裏吃好飯再回家。這樣烤肉的指標提前一天用掉。燒烤店是自助形式,烤好的肉擺在櫃台上玻璃櫥裏。顧客排長隊,指點營業員挑好之後稱重量、交錢、找座位吃。這家店,隻好用“粗獷”和“野蠻”來形容了。裸露在燈下那大塊的肉、大個的雞堆成小山,令人想起梁山好漢,膽小的人看了就不敢吃了。吃客裏當地勞動人民居多,好些是買了帶回家裏去的。老公幾乎每一種肉都要了一點,隻要最小量的。雞鴨牛、豬兔羊、血腸、烤肝之類的,都試試。風格還是下料狠,火力猛。

 

 

離開波多黎各那天中午,女兒找了一個頗具當地特色的餐館“都市風”。第一它有酒吧,我們要喝名為“皮呐·可拉嗒”的雞尾酒。該酒配方是在聖胡安發明的,風靡全球,幾天都沒找到機會嚐試。第二它以上菜迅速、中飯菜單物美價廉著稱。我們下午要乘飛機,時間不多。耶浦上好評如潮,4.8個星。

坐下來一人先點一份“皮呐·可拉嗒”。然後研究菜單。網上是英文,可店裏隻有西班牙語的。翻過來掉過去還在雲裏霧裏。跟侍者要英文的,他說:“我就是你們的英文菜單。”

他耐心地講解半天,不得要領。最後指著隔壁桌子上一盤菜,問我老公,喜不喜歡羊肉?看看老公眼神,說:“這樣吧,我幫你點,保證滿意,不信打賭。”

他給我要一份“古巴盛宴”、給閨女要“莫芳糕”、老公羊肉。

雞尾酒很好喝,裏麵菠蘿汁和椰子汁都是鮮榨,朗姆酒也是本地釀的,冰塊打得碎碎的,整個感覺綿綿軟軟,甜味適中。慢慢嘬著,醇鬱的酒香飄在空中。混著剛烘好的蒜蓉麵包香味,讓人食欲大增。

快喝好的時候菜來了,果然快。女兒的莫芳糕是波多黎各最著名的菜。芭蕉肉做熟了,搗成泥,和肉或其他食材調料拌起再燒,或蒸或燜或烤或炸,上桌時倒扣在盤子中,周圍配蔬菜、米飯、烤豆。今天她要的是牛柳。烤得很嫩。吃掉大概三分之一,剩下的打包當晚飯了。

老公的羊肉來了,主盤上裝著兩隻烤羊小腿!美國法國的烤羊腿我們都吃過,一份一隻,這裏給倆!另外還有倆盤子放配菜,一大碗米飯,半盤子烤黑豆。這量,也太誇張了吧!一個人一天也吃不完。難怪波多黎各盡是大號身材呢。都說那裏物價比美國貴,但老公這三大盤,標價僅17塊。感覺他們基本上是按法國規矩做的。出水,油烙,加蔥蒜煸,烹紅酒,待外表微焦後放鹽孜然羅勒豆蔻等等調味品,一半紅酒一半高湯大火煮半熟。泡在湯裏24小時之後,原鍋進烤箱再烤5個小時。吃之前大火收湯。這兩隻羊腿看上去又紅又亮,叉子一戳一塊,入嘴即化,口留餘香。相比之下,上回在法國吃的就顯得文雅精致,放蜂蜜多些,裝飾得更漂亮些。

我那盤古巴盛宴,有8樣東西,鹹肉菜飯主打,加各種當地以及古巴特有的肉菜,每樣一小塊,就是給你嚐嚐新,放一起也堆了整整一大盤。因為我們三人集中力量對付那兩隻羊腿,大部分古巴菜都打包了。剛到的時候吃這盤更合適,哪種好吃下頓就單點了。

女兒這時把手機打開,對照同學所列的美食單子一條一條地查證。除了蝦湯以外,我們試了所有她推薦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惠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Quickstart' 的評論 : 人各有愛吧。
Quickstart 回複 悄悄話 那地方我不會再去第二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