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大導演的“長城 ”熱映,電影我還沒看,光看了個超長版的預告。看了我就很興奮,這片子必須看啊,那場麵多鬧騰,五種不同的軍種,熊,鷹,鶴,虎,鹿,正好五樣,對齊了奧運會的五個吉祥物,北北,晶晶,歡歡,迎迎,妮妮。奧運會的敲鑼打鼓和煙花炮竹據說也搬過來了,嚴肅八卦說是“奧運開幕式之景甜拯救世界”,很切題!
具體的內容不知道,據說是打怪獸,各種打法,再加上給甜妞各種特寫。總之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景甜為中心,除了洋帥哥別的男主基本不露臉,露了臉也也基本不說話。有統計說是,林更新 :5句台詞,彭於晏:3句台詞,黃軒:2到3句台詞,嗬嗬,我隻能嗬嗬了,這醬油打的。
看來戰國三個帥哥給景甜做綠葉還不過癮,這回增加到5個,劉德華,張涵予,彭於晏,黃軒,鹿晗,都是響當當的名字啊。
不得不說,這個景甜背後的男人絕對是真愛啊,為了這妞不惜血本,中外帥哥都給她捧場,這得多牛掰的背景多深的愛才能力挺狂瀾誓死要大甜甜壓陣。據說長城必須賣到10億票房才能拿回成本,可是人家景甜背後的男人不在乎,有錢就是任性,明知景甜是沒演技,沒粉絲的票房毒藥也要挺她,糞土各路男女明星,萬花叢裏隻愛她一個。愛她,哪怕她要天上的星星,也要幫她摘下來,真愛啊,不服不行。
隻可惜萬裏長城永不倒,千年景甜永不紅,不過,人家有錢,活得肆意,而有些人活著,卻已經死去。
這個影評是一篇舊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阿甘正傳和張大導演的活著,三部電影我都很喜歡。我至今記得在UT Austin的圖書館看“活著”哭得稀裏嘩啦的情景。
2009一開頭就忙亂得一塌糊塗,然而居然抽空看了幾部電影。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和Amy一起去看的,Amy是我的同事。是從台灣來的,我們很談得來。電影院就在家旁邊,走路就到。我們看的是日間場。人不多。
一開頭我就被吸引住了,被一種強烈的視覺和聽覺衝擊。警察在追趕貧民窟的孩子們,灰色的天空,肮髒的貧民窟,奔跑的孩子,懶洋洋地躺在那的小牛,緊促富有節奏感的音樂,一切都是那麽fresh,那麽eye catching, 那麽的醇厚,那麽的鮮明,且帶著一份沉重。它的情節並不複雜。生長在貧民窟的Jama參加印度版的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一路過關闖將,即將回答最後一道題目,主持人懷疑他有詐,把他抓起來拷問。Jama的昨日穿差在每一道題目中,他每前進一步,都與可能致他與死地的經曆息息相關。他的知識不是來自書本,而是來自他心酸的成長經曆。
一部成功的電影,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前幾年李安的臥虎藏龍在西方社會大獲好評,譚盾的作曲和馬友友的演奏功不可沒。尤其是開頭,厚厚的大紅門打開,沉重的大提琴緩緩而入,接著長笛也悠然而至,真的是東西方音樂巧妙結合的典範。還有他們在屋簷上飛行打鬥那段,上海打擊樂團的演奏太棒了。貧民窟的音樂也是東西方音樂又一次完美的結合。我太喜歡貧民窟的原創音樂了,幾乎每一首。它們以印度文化為底調,加上極富節奏感的打擊樂,非常扣人心弦,非常富有蘊味。尤其是開頭那段“O,Saya”和最後Jama和Latika 在車站跳舞那段。到最後Jama要去參加最後一道題的時候,萬人空巷,音樂一陣比一陣緊湊,把電影推到了最高潮。
我還喜歡它的攝影,Jama 和Salim 站在奔馳的火車上,火車駛入灰靄靄的天空的那副場景一直回旋在我的腦海。而最打動我的,是它的情節,這部電影,和另外兩部我非常喜歡的電影,阿甘正傳和活著,是如此的相似。它們講述的都是那些生長在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故事。他們的執著和隱忍,讓人們一次次感動,感動於人性的真善美,感動於他們接受命運的坦然。他們無聲無息,堅忍不拔,質樸誠懇, 他們讓我感概,讓我流淚。讓我回味。 我一直以為,活著是張藝謀最傑出的作品。而他以後的作品,譬如英雄,都無法再讓我感動。我以為,所謂人性,因該是以人為本,以尊重每個也許渺小但絕不卑微的個人的生命為根本,而在以每個個體的幸福為前提的基礎下,所謂的民族國家大義都是如此的飄渺空洞,如此的蒼白無力。我因此同意English patient裏的觀點,男主人可以為了拯救他的愛人而出賣國家地圖。而cold mountain的男主人也因該為了愛情而作戰爭的逃兵。
構思精巧也是這三部電影的共通之處。阿甘正傳裏智殘的阿甘一次次親曆曆史,活著裏的人物命運一環扣一環,福兮禍兮。而貧民窟裏,Jama最後獲得200萬盧布的同時,Salim也倒在了成堆的紙幣裏。象歌裏所說,“someone win, someone lose。 ”我們在歎服導演精妙構思的同時,也不得不懾服於命運的強大和無奈。我想起了王菲的流年,“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幸免,上帝在雲端,隻眨了一眨眼,所有的結局都已改變。”可歎命運弄人!
三部電影對於小細節的處理也同樣出色。阿甘正傳裏白色的羽毛,飄呀飄,最後飄向了未知名的遠方。阿甘把他的孩子送上黃色校車也和他媽媽當年送他上黃色校車的情景遙相呼應。而在活著裏,解放軍戰士用刺刀高高地挑起皮影戲道具的情節,讓我記憶猶新。而最後,男女主人公帶著孫子上墳,告訴他舅舅喜歡吃餃子的那一幕,真是讓人心酸。在貧民窟裏,最後一題居然是三個火槍手裏第三個火槍手的名字是什麽。Jama笑了,多年前擁擠的教室裏老師把書摔在他們頭上的一幕再現,多年前那個雨夜Jama請求Salim收留Latika為第三個火槍手的一幕再現。主持人以為他知道答案,然而Jama居然不知道,Latika也不知道。多麽富有諷刺意味!
再回到貧民窟, 一個非常smart的腳本,感人至深的情節,加上動人美妙的原創音樂,一流的攝影,出色的剪輯和音樂處理,造就了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難怪這部電影得了11項奧斯卡提名。我希望它得最佳影片獎,沒有什麽獎比這更有分量了。而這樣,該會有更多的人看到它了吧。
另外看的一部電影,the reader,也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老G從網上下載的。我們把孩子哄睡了,坐在計算機前看的。這也是一部上乘之作。流暢唯美,發人深思。老G的評價是不錯。對於從不輕易誇讚的他來說,這已是相當不錯,然而我還是偏愛貧民窟。 對於我喜愛的東西,我永遠無法理性冷靜地評價,我太容易把自己的情感混雜在裏麵。覺得它和貧民窟比起來,情節不夠緊湊,主題不夠突出。我沒有被太多地感動。但是對於女主角精湛的演技,卻印象深刻。 同樣是她,在Titanic裏的表演卻沒有太多記憶。看來不同的角色,好比不同的平台,適當的平台,可以讓演員有更多餘地發揮自己的實力和才華。我想,她應該能得最佳女主角獎吧。
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果然不負眾望,得了8項奧斯卡大獎,分別是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原創歌曲,最佳攝影,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樂合成。
The reader的Kate Winslet也得了最佳女主角獎。
本文首發作者個人公號“二湘的六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