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表揚當然是不夠的,舜賜給棄一塊封地叫“邰”,舜做的其實是無本買賣,棄和族人本來就住在邰。《生民》說“即有邰家室”,這說明棄是和母親住在一起的,因為他母親薑原便是“有邰氏女”。舜所要做的隻是口頭上宣布一下,不掏一文錢,相反棄得繳納稅收,當天子果然爽得緊。除了宣布封地外,舜還賜給棄榮譽稱號“後稷”,再賜姓姬氏(“號曰後稷,別姓姬氏”)。司馬遷再次犯了技術錯誤,姬是姓,而不是氏,上古之世,姓與氏是分開的,棄的氏應該是“有邰氏”。戰國之後,姓與氏才慢慢混為一談,司馬遷很明顯沿用了當時的社會習慣用語,“黎民”的誤用也是同樣的原因。
總之,後稷在堯、舜、禹三代聲譽鵲起,深受人民愛戴,當個帝王綽綽有餘,隻是陰錯陽差沒當上,隻好千年之後由其後人來彌補那份遺憾。《周本紀》為後稷總結道:“ 曆史悠久,三朝不倒翁,美名傳天下”,翻譯成文言文是這樣的“後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棄的兄弟契也不遑多讓,《殷本紀》如是說“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兩兄弟的蓋棺誦詞幾乎一模一樣,真是絕代雙驕啊,後世再也找不出這樣一對無比牛叉的龍兄虎弟了。
後稷死後,他的兒子不窋承繼香火(“後稷卒,子不窋立”),這之間有個過不去的時間鴻溝。大禹到相至少有四十年,堯駕崩到大禹登基有五十年,堯據說活了一百一十六歲,假設棄和堯一樣都有長壽基因,也活了一百多歲,就算棄在百歲高齡生下不窋,不窋立的時候也有一百歲了。當然這跟商候冥和王亥“父子”比起來又小巫見大巫了,亥老一百一十八歲還能搞出“一個平肋有易女引發的血案”。我們可以拿契的後代做個比較,契的兒子是昭明,昭明的兒子是相土,相土和不窋都是夏朝廢帝相也即寒浞當政時的人物,相土做契的孫子已經很勉強了:他爺爺必須在七老八十時生下他爹,他爹又要在七老八十是生下他,才能確保他有機會以清醒的頭腦在夏後相時代發明馬車。
針對百來年的時間差,有種自作聰明的解釋,說“後稷卒,子不窋立”裏的後稷不是棄,而是指棄的後代,棄的後代都叫後稷—農官的官名,就像工師被稱為共工一樣。乍一聽言之有理,可是前麵寫了一大堆棄成長為後稷的經曆,讀者津津有味地看著,突然發現“後稷”換角了,這麽寫文章是要被人罵死的。我如果看到有人這麽吊兒郎當地寫東西,一定會慈眉善目地對作者說“你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其實原因沒有那麽複雜,上古史的資料本就不多,後稷與不窋之間有斷代很正常,用不著大費周章解釋得貌似天衣無縫。
《山海經·大荒西經》則說“稷之弟為台璽,生叔均”,後稷居然還有一個叫做台璽的弟弟,看來帝嚳有“小五”,台璽的兒子叔均那便是後稷的侄子了。《海內經》則說“稷之孫曰叔均”,我被《山海經》弄暈了,為了不暈,我隻好不計較它到底說了啥。
不窋在夏朝繼續擔任農師之職,可惜他生不逢時,居然和後羿、寒浞兩個亂臣賊子共處一朝,日子不好過。不窋忠於夏後相,於是被寒浞攆走。不窋當時的處境肯定相當危險,否則他不可能帶著一家人奔赴西北戎狄之地,路途遙遠不說,還很凶險,這說明寒浞比戎狄凶險,不窋才兩害相權取其輕。
不窋是個術有專攻的人才,他教會了隻會放牧的戎狄農耕技術,戎狄人接納了他們一家人。不窋和他的兒子們在那好遠的地方,遇見好多好姑娘,於是繁衍生息下來。少康複興夏朝後,召回不窋,但他的兒孫們仍然留在“邊疆”,戎狄之地成了不窋的第二故鄉。
不窋無意中扮演了民族調和者的角色,其影響深遠得出人意料。西戎、北狄一直是五帝和夏初的重大邊患,動不動跑過來打秋風,風一樣來,風一樣去,很難搞。可是自不窋之後,整個夏朝和戎狄相安無事,履癸(桀)在位第六年,歧踵戎還主動來賓成為臣屬國。甚至一直到殷商初期,戎狄和中原的仍然互動良好,太戊時代,西戎派遣使者前來文化交流。不窋可謂功德無量,這個一身農業技術的人,憑一己之力減少了無數血光之災,我鄭重提名不窋作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