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民海軍之前的人民海軍

(2019-04-16 11:21:20) 下一個

人民海軍之前的人民海軍

 

今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的第七十個紀念日。七十年前的那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省泰州白馬廟成立,作為一個軍種,人民軍隊有了海上作戰建製。

為什麽解放軍的海軍首先建立華東軍區海軍?為什麽又選在江蘇省泰州地區?一般的答案是那時解放戰爭已經開始進入解放全中國的階段,為此必須攻占東南沿海的數千島嶼。這些任務被指派給第三野戰軍,也就是一直在華東及鄰接地區作戰的主力部隊。在同一地區,建立一支海上作戰力量,是完成解放東南沿海島嶼的艱巨任務所不可缺少的。當然沒錯。可是,這不是答案的全部。此中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在這個地區,早已活躍著一支人民軍隊的海上武裝力量,即蘇中海防大隊。由於蘇中地區是新四軍一師的抗日遊擊根據地,這支海上武裝力量有時也稱作新四軍一師海防大隊。這支部隊,比起同時期其它海上抗日遊擊部隊,形成建製較早、較完整,曆時較久,活動範圍也較大。為什麽會這樣呢?

來龍去脈

皖南事變中,新四軍軍部幾乎全部損失。按照中央的指示,新四軍於1941年1月在鹽城重新建立軍部,新四軍的各部隊也重新規劃建製。原蘇北指揮部所屬的部隊,即原二支隊、三支隊過江到達長江以北的部隊,劃歸於新四軍第一師。部隊由粟裕任師長,隨即向東開進,在蘇中地區建立抗日遊擊根據地。蘇中地區大致覆蓋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揚州、淮安以東,直到黃海邊的區域。這是一個軍事上日本軍隊、汪偽軍隊、國民黨軍隊和新四軍相互犬牙交錯的地區。地形上又是一片平坦,無險可守的區域。當時,新四軍一師的力量還很薄弱,要在這裏建立抗日遊擊根據地,任務是十分艱巨的。那麽,建立一支海上武裝力量,是不是就能解決一師所麵臨的困難呢?這倒未必,因為問題不這樣簡單。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被國民政府宣布為非法武裝,因此決不會再得到任何武器彈藥和軍餉,而是要麵臨更多一重的攻擊。而要建立抗日敵後根據地,並不是簡單的軍事占領。而是必須建立起相對完整的政治、軍事、經濟體係,自給自足地發展壯大。在一師開辟的根據地,由一師和其所屬部隊建立並兼任了蘇中地方政府和蘇中軍區、各軍分區,形成了由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地方政府所管轄的抗日敵後根據地。一師和所轄的根據地,要有供給、生產、醫療、財金、軍工機構。具體的說就是倉儲、被服廠、後方醫院、銀行、印鈔廠、軍工廠等等。按照遊擊戰爭的原則,一師的部隊能集中又能分散,有戰鬥力又有機動能力,可以應付並打擊比自己強數倍的敵人。可是那些後勤機構不光有沉重的物資和設備,又有大量的非戰鬥人員。過於分散就不能有效地遂行任務,一旦集中就又成為敵人襲擊的目標。如果使用較大的部隊作警衛保護,那麽一師就會失去遊擊戰的優勢。為此,一師的後勤機構選擇了駐紮在唯一較為安全的區域,那就是海灘。

蘇中地區的海灘是黃海邊的衝擊平原,地勢非常平坦。奇怪,平坦地形怎麽又成了比較安全呢?是的,這就是因為它太平坦了。正因為平坦,那裏的海灘有非常寬的潮間帶,就是漲潮時被淹沒,退潮時又露出水麵的灘塗。寬到什麽程度呢?它的寬度不是以米來衡量,而是以公裏來衡量,最寬時有十幾公裏寬。而且,在廣闊的灘塗、潮間帶長滿了蘆葦和茅草,高達一人多。一師的後勤部門有一些海船,是當地的平底船,叫做沙船,能夠在沙灘上擱淺。後勤部門把不便移動的物資、設備放在船上,把船當成日常工作的場所。從陸地上來的小股敵人,麵對處處蘆葦和茅草堆,膽戰心驚,沒法在退潮的數小時內快速到達船邊。從海上來的小股敵人,如果乘機器船,那必定是尖底船,一擱淺就翻船,失去作戰能力。如果敵人用平底船,一旦退潮前來不及駛回海上,反而自投羅網。如果敵人組織大量軍力來犯,事先必然顯露跡象。灘塗上的後勤部門連人帶設備物資乘夜開船轉移,敵人隻能撲空。這樣一來,一師後勤機構所需要的武裝保衛壓力就小得多了。可是問題又來了,他們與外界的聯係,人員流動、物資來源和產品外送就會大部經由海上運輸,他們的應變轉移也必須經海路。海上的安全必須要由海上武裝力量承擔。是不是有點要爭奪製海權的意思?

一師在蘇中地區的海上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麵。首先是日寇。日軍在蘇中沿海的主要城鎮港口設立了據點,那裏的駐軍裝備有武裝汽艇,速度快、火力猛,對新四軍海上的船隻造成了威脅。其次是汪偽的水警和稅警部隊,他們人多裝備好,常會攔截過往船隻,登船檢查,扣留船隻。破壞新四軍的部隊轉移和物資運輸,也對漁民船民敲詐勒索,破壞根據地人民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在沿海一帶還有好幾股海匪,他們雖然沒有特別強的武器裝備,但會混在民船之中,乘機搶劫漁民船民,甚至襲擊單獨的新四軍船隻,截取軍用物資,傷害新四軍軍人的性命。

跟隨一師後勤部門行動的警衛部隊,雖然有一定的海上活動能力,但通常人數不很多。他們隻能對付敵人小規模的騷擾,也顧及不了新四軍所有的海上運輸和老百姓的海上漁業生產、運輸和貿易。為此,粟裕很早就根據部隊的海上活動和老百姓海上生產的需要和下屬部隊的提議,準備籌建專門用於海上作戰的武裝力量。1942年5月28日,粟裕向新四軍軍部報告了組建海上遊擊部隊的情況。最初組建的是海訪團,任務主要是保衛在海岸附近的和在海上活動的後勤部門。海防團由一師三旅旅長陶勇兼任團長,蘇中軍區供給部長、一師軍工部部長兼政委羅湘濤任政委,蘇中軍區保衛處處長吳福海任副團長,駐地選在如皋縣何家灶。隨後一年裏,海防第二團和第三團成立,三個團合並為蘇中軍區海防縱隊,陶勇兼任縱隊司令員。作為人民戰爭的另一部分,蘇中軍區和海防縱隊發動了根據地的船民和漁民組織了“漁民抗敵協會”,建立和聯絡了“鹽民自衛隊”等武裝自衛的民兵組織。蘇中海防團的活動範圍除了蘇中地區沿海,有時還包括北麵相鄰的鹽阜地區海麵,與鹽阜地區的海防大隊和民兵取得聯絡。這樣,地方部隊和民兵配合一師主力部隊,形成了完整的人民戰爭的武裝體係。

各海防團的“軍艦”都隻是木製海船,部分是一師和蘇中軍區由捐獻、購買、自製而來的,其餘大部分是“漁民抗敵協會”征借的。船上的武器就是步槍、機槍和手榴彈。防護裝甲就是沙袋。即便武器低劣,海防團和海防縱隊卻相當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配合了部隊的海上活動。騷擾敵人,牽製敵人,配合主力部隊和正麵戰場,保護根據地軍民的生產和生活。這就是海防團所實踐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


遊擊戰精髓體現

日軍在蘇中地區沿海,並沒有很強的海上作戰能力,可是作為根據地的地方部隊,海防團和民兵必須騷擾敵人,不讓敵人的肆意擴張。

1942年2月,日軍試圖把在射陽港的一個停靠幾艘軍用汽艇的碼頭擴建成一個軍港,用以向內河入侵。由於射陽港海區水淺灘多,日軍駛來的一艘軍艦吃水較深,隻能暫時停泊在港外的海麵上,等候對航道的測量。經過測量,日偽人員用毛竹竿和浮筒在海灘上標出了可供軍艦進出港口的航道。為了阻止日偽在此建港,鹽阜地區的海防大隊發動了一次秘密破壞。由當地民兵中的幾位熟悉海況的漁民,穿著漁民在海塗上生產時用的橡膠皮叉褲,乘夜色和適當的潮高,從幾裏外偷偷摸進航道,猶如蛙人特種部隊一般,把作為航標的毛竹竿和浮筒拔除破壞掉。天亮後,日艦沒了導航標誌,無法循航道進港,不得不冒險冒進。結果在淺灘處擱淺。為了保障航道,日軍派出部隊,要在港口附近建炮樓。還沒開工,海防大隊瞅準機會偷襲了日偽軍,造成一名偽軍被擊斃,一名日軍被淹死。取得了俘虜數十名偽軍和數名日軍的戰果。日軍對射陽港的擴建最終告吹。

蘇中地區沿海曾有幾股海匪,力量較大的有三股,分別以孫二虎、陸洲舫、袁國祥為首。他們把鹽民、船民和漁民被海匪搶劫和騷擾得叫苦連天,就連新四軍也受其危害。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的指導下,海防團開始設法以政治教育和政治攻勢團結這些海匪。隻要他們不與新四軍為敵,不搶掠民眾,就可以收編他們。經過幾次武力碰撞,使海匪受到重大損失和教訓。再經過政治交涉,孫二虎部和陸洲舫部被收編。孫二虎任海防團特務營營長,後任海防二團團長,陸洲舫任海防三團團長。其餘幾股海匪或被消滅,或被驅散流竄到其他地區。

經過幾次較量,海防團已經顯示了力量。加之國際形勢的好轉,蘇中沿海形成了大致穩定對峙的局麵。除了保護漁民、鹽民、船民的生產外,作為經常性的任務,海防團承擔了為新四軍的物資采購、武器運輸、人員交通的保衛和護送任務。蘇中地區的物資大量的是從上海采購的,而且包括了很多禁運品。從鹽阜地區根據地和山東解放區到蘇中和上海采購物資的船隻也要途徑蘇中海區。這些載有新四軍、地下黨人員和裝有物資的船隻,多半是單獨或零星航行的,沒有武裝護衛就很危險。為此海防團會在途中對這些船隻護航,在港口保護船隻的補給和向內河船隻的轉載。後方機構從海上轉移時,海防團的掩護和護衛尤顯重要。這條解放區的海上命脈就由海防團來維護。

1944年3月,由於蘇中形勢趨於穩定,新四軍一師的軍工部要由海路從鹽阜地區的廢黃河口出發回蘇中的東台縣苦水洋。此時軍工部已經發展到相當的規模,共裝了好幾條船,每條船都分配了約一個班的警衛部隊。軍工部政委,就是曾任海防一團政委的羅湘濤在一條最大的船上指揮整個船隊。船隊出港後向南航行,尚未到達蘇中海區,就見從射陽港開出一艘日軍汽艇,直接朝軍工部的船隊駛來。正在危急時刻,從指揮船上接連射出了三發炮彈,在日汽艇周圍炸起水柱。敵汽艇急忙轉向,停留在遠處對船隊掃射,但已經形成不了威脅了。海戰獲全勝,船隊繼續前進,安全到達目的地。說到指揮船上的炮,那是一門因炸膛而被日軍丟棄的37毫米戰防炮。一師部隊繳獲後交給軍工部,看能不能修好。雖然炮膛膨大,損壞太嚴重,軍工部還是像寶貝似的帶著它到處轉移。等到琢磨出了辦法,收縮炮身,研磨炮膛,補拉膛線後,勉強可用了。他們又用繳獲時撿到的幾個空彈殼補充生產了炮彈。這一次是首次使用,就在火力上對日軍形成了優勢,擊退了日軍。此時就連一師軍工部這樣的後勤單位都可以在海上戰勝日軍了。

到了同年春季,漁情比較好,蘇中漁民期望能有一次豐收。此時海防縱隊得到情報,汪偽稅警大隊集中了力量,由日軍撐腰,要前來漁場“收稅”,實為搶劫漁民。為此,海防縱隊出動主力,加上漁民的自衛隊,共三十多艘船,前往漁場保護漁民,隨即在漁場正麵遇敵。稅警大隊的船大帆多,武器精良,還有鐵殼船。海防縱隊準備充分,還把迫擊炮搬上了船。交火中首先擊沉敵船一艘,重傷二艘。天氣突變,風急浪高,在海防縱隊船隻的衝擊下,伴隨稅警大隊一起行動的三艘日軍鐵殼船先行撤離,導致稅警大隊的船隻全數逃竄。慌忙中又有一艘船在浪中翻覆。海防縱隊大獲全勝,汪偽軍警在海上的氣焰一掃而光。


壯大成軍

抗戰勝利時,鹽阜地區的民兵自衛武裝已經改編為蘇北海防隊,集中了指揮。抗戰勝利後,華中軍區成立。曾打過海島攻防爭奪戰的浙東海防大隊在完成了運送浙東部隊到長江以北集中後,也到了黃海海邊。1945年10月,華中軍區把轄區內的海防力量重組成為華中軍區海防總隊,由吳福海任司令員,王治平任政委。下轄第一、第二兩個大隊。華中海防總隊在1947年1月改稱蘇北海防縱隊。在之後配合主力部隊粉碎國民黨軍的進剿中擴大到三個大隊。第三大隊還俘虜了國民黨軍的美製“合永”號登陸艇。

到了1948年年底,蘇北海防總隊受命向南進發,參加渡江戰役。此後邊征集民船,邊修理被破壞的船隻,還動手在木船上加裝汽車發動機,改成機動船隻。加上征集到的機帆船,形成了共有70多條機器動力船隻的汽艇大隊。在1949年4月21日打響的渡江戰役中,蘇北海防縱隊和汽艇大隊戰鬥在第一線,出色地完成了突擊和運輸任務。

兩天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成立,蘇北海防縱隊改編為華東軍區海軍第一縱隊,由吳福海任司令員。成為海軍這個獨立軍種的第一支作戰部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