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心腸

我思故我在,我書故我行
正文

兩種知足的心態

(2018-08-09 08:50:41) 下一個

知足如果按事按時算,能有無數種說法。但我此時隻想從正反兩方麵說說。

正向的就不用多說了,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指的這一種。事業發展到某個程度,感覺很難繼續進步了,或者生活富有安逸到一定時候,感覺疲倦勞累了,這些時候,眼光從別人的成績和生活圖畫上收回來,安心地給自己放假放鬆一下----也許這種放鬆立馬能使人感到格外的輕鬆與愉快。

負麵的呢,主要指抱怨和疑惑這兩類情緒,如果養成習慣性的了,也需要勸自己“知足常樂”一下。

習慣性的東西是很難改變的。首先,已經養成了抱怨和生疑習慣的情況,如何去自知呢?

自己覺得“總有理由”就是一個明顯的現象。理由如何也許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總覺得總相信自己能有理由去抱怨或懷疑他人。因為有理由,就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是好人,可以理直氣壯憑借所謂理由去慣性地抱怨或懷疑。

要知道,想找理由很容易啊!這個世界上天天,時時到處都有很多負麵的消息,隨便找幾條不就足夠讓人去抱怨,懷疑和批評他人的嗎?

如果人發現自己很多理由去抱怨或懷疑,也許就應該指引自己去做進一步的思考。問自己一些問題,諸如這條理由是真實的嗎?它與今天的事情有關嗎?它與我個人的生活有關嗎?除了抱怨懷疑和批評之外,我能真實地做點什麽使情形變得更美好嗎?

把自己的理由放在事實,當下和相關性這三類條件下一檢驗,我估計,大部分按習慣找來的理由都站不住腳了。人如果能夠這樣去做,就等於在自我化解慣性心理的作用。

當然,除了化解之外,舊慣性心態還需要以新的習慣去替換。從何做起呢?

先從學習平衡開始吧。比方說,如果我今天不自覺又找到抱怨和懷疑的事情,那就要求自己也去找一些份量大致相當的使人溫暖,使人有動力幫助自己或他人的理由吧。也許剛開始會比較難,但如果能夠堅持,慢慢人就會有能力看清:哪怕一個不好的理由,同時也可能就是一個好的理由。

人如果能夠說服自己用平衡的眼光看待人事,人就能走出慣性的局限,使自己眼界開闊起來。而人隻要能走出自我慣性的局限,心情也就自然會更開朗愉悅些的。

2018.08.0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