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看重自己的自在,並且認為這是我覺得輕鬆,同時能夠盡量享受自由的主要原因。
人和人的自在觀有很大不同。也許有的人需要形式龐大的支持,才會覺得自在得比較有份量,美觀或是穩定而有安全感。或許從這種視角去衡量他人,有可能誤判他人的存在價值。
就我而言,自在的內容總是比形式重要的,它們至少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說到自在的內容,我首先看重自己的普通性。在我看來,我若不喜歡自己的普通性,便可能剝奪我的簡單快樂,還可能把自己引向鑽牛角尖的方向,可能脫離實際情形,可能眼高手低等等。喜歡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存在,保證了自我的一部分始終穩定有根基,並且在任何時候都能讓我處於安心的境地。
其次,我覺得自在肯定是自找的,不是老天爺或是什麽人恩賜的。這層意思一方麵指在了解自我的前提下,為自己選擇安排合適的環境和其它有益因素,另一方麵包括自我與環境和相關因素相處方式的考慮。前者是自我的發現與實踐過程,後者呢,代表我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
我對於我之外的世界,也是力圖盡量客觀的。我努力不勉強我以外的人和事物,而當我置於被勉強的環境中時,我的考慮是給那些非自我因素能夠自已的機會。
每個人的去向都由自己的關注(focus)所決定。因為好奇而過分關注他人,因為個人經驗而誤解他人,或者意圖壓製他人而采取某種“聰明”的手段,雖然可能導致他人如你所願而有所改變,但同時也把自己陷入那個方向用力的圈套裏----如果還執意堅持下去,人可能置己於真正的偏執而不能自覺。這些勉強他人的方式,其實都是人們自我囹圄的不同方式而已,它們全都屬於浪費的範疇。換句話說,不想他人自在而隨意小自在,自己便心甘情願舍掉了大自在,以後醒悟時便怨不得他人。
按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人之所以能夠樂觀麵世,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在的空間。而且我也相信,不論一個人處在怎樣的位置,哪怕他覺得孤立無援,現實乏味枯燥或是完全沒有方向感,這些情形都可以由自己去隨時轉換。人在轉換自我的過程中,往往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我”在這個世上從沒有真正孤單過!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