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風城黑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法國凡爾賽宮是在“低調炫富”嗎?

(2025-05-16 10:09:05) 下一個

法國凡爾賽宮是在“低調炫富”嗎?

 

到巴黎,大家都想看看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在某個時間點的中國網絡文化中,曾流行用“凡爾賽”一詞,指一種低調炫耀的修辭策略,如“抱怨”"豪宅太大”以暗顯財富。其命名源於法國凡爾賽宮的奢華象征。住在凡爾賽宮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以宮殿為舞台,展示其絕對君權與無盡財富,表麵低調地稱凡爾賽宮為“狩獵小屋”,實則炫耀國力。凡爾賽宮作為17世紀的“低調炫富”的典範,被聰明的中國網友借用,將其轉化為幽默的文化符號。網友以誇張表達(如“我不小心買了私人飛機”)戲仿這種低調的奢華,反映了當代消費文化與社交媒體的表演性,於是凡爾賽宮的曆史意涵,便在現代漢語語境中煥發了新意,一個不錯的中外合資的網詞。

那現實的凡爾賽宮是在低調炫富嗎?那我們就要親自去看看。

凡爾賽宮位於法國巴黎西南約20公裏的凡爾賽市,是法國乃至歐洲最宏偉的皇家宮殿之一,建於17世紀路易十四(XIV)時期,它不僅是法國王室的象征,還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宮殿以其奢華的建築、精美的裝飾和廣闊的花園聞名。

要想更好地了解凡爾賽宮,那必須先了解路易十四。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活到77歲),法國波旁王朝國王(1643年-1715年在位年),被稱為“太陽王”(le Roi Soleil, 英文Sun King),是歐洲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在位72年)。他生母為西班牙公主安娜·奧地利,生父當然是路易十三。路易十四5歲登基,由母親攝政,紅衣主教馬紮然(Mazarin)輔政。凡爾賽最初是其父路易十三於1623年建造的一座小型狩獵行宮,當時法國皇宮在盧浮宮。

1661年紅衣主教馬紮然去世後,路易十四親政,他宣稱“我就是國家”。就在這一年,路易十四決定將凡爾賽宮擴建為宏偉宮殿,部分原因是-從政治上講,當時巴黎的盧浮宮不夠安全,且他希望遠離巴黎的喧囂和貴族陰謀。他為了削弱貴族權力,將他們召至凡爾賽宮生活,讓他們每天參與繁瑣的禮儀(如“起床儀式”),借此剝奪貴族們的政治影響力,同時通過官僚體係和常備軍加強中央集權。凡爾賽不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和社交中心。路易十四在此舉辦盛大舞會、戲劇表演和焰火晚會,宮廷生活奢華但嚴格受禮儀約束。不過宮殿雖華麗,但生活條件卻不佳:冬季寒冷,衛生設施落後,貴族常在走廊大小便,導致惡臭。

凡爾賽的建造和維護耗費了法國國庫的巨額資金,約占年財政收入的10%-25%。這加劇了財政危機,有壓迫就有反抗,這為後來的法國大革命埋下伏筆。路易十四晚年意識到過度奢華的後果,但凡爾賽已成為他統治的永恒標誌。凡爾賽宮不僅是路易十四的個人遺產,也是法國君主製的巔峰象征, 不過既然是巔峰,就說明要下落了。凡爾賽在18世紀繼續作為王宮,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革命群眾從凡爾賽帶回巴黎送上斷頭台。1919年《凡爾賽條約》在此簽署,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大早,我們就乘坐RER C線到Versailles Château - Rive Gauche站,然後步行約10分鍾就到達到宮殿前廣場的榮譽庭院(Place d’Armes)。路易十四的騎馬雕塑就聳立在廣場前,雕像呈現路易十四騎馬的英姿,身著古典風格的盔甲,手持權杖,展現其作為“太陽王”的威嚴與權力。馬匹動態生動,象征力量與榮耀。

 

抬望眼,前麵就是金碧輝煌的柵欄和屋頂,似乎已經看到了炫耀的凡爾賽宮。這是去A入口的路標, 有中英法文指示

這是金門

 

我們按預定的時間,在凡爾賽宮的A入口排起了長隊,經過安檢和門票驗證。凡爾賽宮的主宮殿參觀路線通常從A入口(主要散客入口)開始,在這裏,遊客可以通常會領取免費的語音導覽設備(或使用官方App)。遊客會按照固定的參觀路徑逐步遊覽主要展廳和區域。隨後進入皇家庭院(Royal Courtyard),看出四周金碧輝煌的樣子。

並通過主入口進入宮殿內部的大廳。

 

從入口進入後,遊客首先會經過一些底層展廳,如介紹凡爾賽宮曆史的展廳(History Galleries)或臨時展覽區域。這些展廳展示路易十四及其宮廷的相關文物和曆史背景。 這些區域通常位於主宮殿的一樓,沿著引導路線前行。

皇家禮拜堂(Royal Chapel):

 

繼續前行,遊客會經過皇家禮拜堂的入口(通常隻能從外部欣賞,無法進入內部)。這座巴洛克風格的禮拜堂是路易十四時期的標誌性建築,俺就拍了兩張門外照,樓上還可看到皇家禮拜堂。

國王大居室(King’s State Apartments):

 

接下來,登上樓梯進入二樓的國王大居室區域。

國王大居室由一係列以希臘神祇命名的廳組成,按照參觀順序包括:

 

海格立斯廳(Hercules Salon):裝飾華麗,展示路易十四的權力象征,牆上有大幅壁畫。

豐收廳(Salon of Abundance):以豐收為主題,裝飾有金色浮雕。

維納斯廳(Venus Salon):以愛神維納斯為主題,展示巴洛克風格的裝飾。

還經過狄安娜廳(Diana Salon):以狩獵女神狄安娜為主題; 瑪爾斯廳(Mars Salon):以戰神瑪爾斯為主題,過去用作衛兵室;墨丘利廳(Mercury Salon):以商業與藝術之神墨丘利為主題。

 

 

阿波羅廳(Apollo Salon):以太陽神阿波羅為主題,是路易十四的覲見室,象征其“太陽王”稱號。

到達鏡廳(Hall of Mirrors):

 

穿過阿波羅廳後,遊客直接進入必看的鏡廳(Galerie des Glaces,Hall of Mirrors):),這是凡爾賽最炫耀的部分之一,是凡爾賽宮最著名的房間,也是遊覽的一個重點。鏡廳長73米,寬10.5米,一側是17扇巨大的拱形窗戶,另一側是17麵巨大鏡子,陽光折射下呈現出夢幻般的輝煌景象,裝飾有357麵鏡子和勒布倫繪製的天花板壁畫,展示路易十四的統治成就金色裝飾與水晶吊燈使整個大廳顯得奢華無比。鏡廳麵向花園,窗戶提供壯麗的景色。鏡廳也是法國曆史上重要事件的發生地(如1871年德意誌帝國的加冕儀式、1919年《凡爾賽條約》簽署)。

 

 

鏡廳朝外看,可見大運河:

 

從鏡廳出來就到達戰爭廳:鏡廳是國王大居室與戰爭廳之間的過渡區域。

 

戰爭廳(Salon de la Guerre / War Gallery):

鏡廳的西端連接到戰爭廳,這是一個裝飾華麗的沙龍,以戰爭為主題,象征路易十四的軍事勝利。

這而又有一張拿破侖加冕油畫 ,據說是第一版的,盧浮宮也有副本。

 

廳內有勒布倫繪製的壁畫和浮雕,中央有一幅路易十四的騎馬浮雕。戰爭廳是國王大居室與後續區域的過渡空間,遊客通常在這裏稍作停留。

 

國王寢宮(King’s Bedchamber):

國王寢宮是路易十四的私人臥室,位於宮殿的中心,麵向皇家庭院。寢宮裝飾華麗,中央有一張四柱大床(複製品),周圍有金色裝飾和壁畫。

 

寢宮是路易十四進行“起床儀式”(Le Lever)和“就寢儀式”(Le Coucher)的場所,象征其絕對君權。

 

 

和平廳(Salon de la Paix / Peace Salon):離開國王寢宮區域後,遊客會經過和平廳,這是鏡廳東端的對稱沙龍,與戰爭廳相對。和平廳裝飾以和平為主題,壁畫展現路易十四的和平成就。

 

王後寢宮(Queen’s Bedchamber):

和平廳之後,遊客進入王後居室(Queen’s Apartments),其中最核心的是王後寢宮。這是瑪麗·安托瓦內特等王後居住的地方,裝飾以絲綢、鍍金和洛可可風格為主。

 

王後寢宮的床鋪、家具和牆壁裝飾反映了18世紀的奢華風格,遊客可以看到王後進行日常活動的空間。

 

出來後,看到凡爾賽花園的小部分:

 

離開之前在宮內餐廳吃了法式三明治快餐。

離開凡爾賽宮時,俺感得凡爾賽宮不是低調,而是在高調炫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若敏 回複 悄悄話 圖文並茂的導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