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58)
2017 (64)
2018 (55)
2020 (123)
2021 (83)
2022 (83)
2023 (75)
2024 (85)
北歐三國(2):哥本哈根市內有個“自由城 ”
在哥本哈根市有一塊”自治區,自由城”,那裏人們實行自治,某種程度上獨立於丹麥與哥本哈根。
從哥本哈根市中心乘坐地鐵M1/M2 Christianshavn站下,走上6-7分鍾可以很方便地到達此處。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社區,社區內有著自己的規則和文化。可以在這裏感受到與哥本哈根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氛圍,也是一個推薦的旅遊打卡地。
網上建議最好在天黑前參觀,並請遵守自治區當地的規定(區內有些區域不讓拍照),所以我們也在下午六七點鍾到那裏(這兒夏天日落是晚上9點30)。
自治區的英文是Freetown Christiania(自由城克裏斯蒂安尼亞),占地約34公頃。
故事還得回到50幾年前的1971年9月26日,當時一群嬉皮士和自由主義者拆除了一處軍營的圍欄,占領了這片當時廢棄的軍事基地,宣稱其為“自由城”,成立克裏斯蒂安尼亞 (Christiania),旨在創造一個沒有等級製度、強調自由和社區共享的社會實驗,看來他們是一群理想主義者。試圖建立一個不受傳統政府管轄、基於自治和集體主義的社區。
克裏斯蒂安尼亞長期處於法律灰色地帶,丹麥政府對其存在既有容忍也有爭議。居民與政府多次協商,最終在2011年達成協議,克裏斯蒂安尼亞獲得特殊地位,部分土地由居民集體購買,但仍需遵守丹麥法律。
克裏斯蒂安尼亞以“自由、創意、平等”為核心價值觀,居民自行管理社區事務,擁有自己的規則(如禁止硬性毒品、暴力、汽車等)。社區強調生態環保、藝術創作和反主流文化。
進入社區就見這裏以色彩斑斕的塗鴉、DIY風格的建築和創意雕塑聞名。許多房屋由居民自建,風格奇特,充滿個性。
地麵是高低不平的磚鋪就的,“城”裏麵空氣中充滿了大麻味,房屋像是破舊不堪的舊房。
下麵是村裏掛在路邊的地圖,地圖左上角標有三種文字寫的“歡迎來到Christiania“。
村裏的路標,指示大家的街名和方向:
戶外商攤:
這張畫和木雕像是在入口不遠的牆上,上麵用英文寫的"世界在我們手中”。這是一個內部遊樂場地。
綠地街(Pusher Street):克裏斯蒂安尼亞因大麻自由交易而廣為人知,盡管軟性毒品在社區內被容忍,但在丹麥法律下仍屬非法,因此綠地街常成為爭議焦點。綠地街不讓拍照。
克裏斯蒂安尼亞也是哥本哈根的文化熱點,擁有音樂會場地(如Loppen和Den Grå Hal)、藝術畫廊、劇院和手工市場。每年吸引大量遊客,體驗其獨特的波西米亞氛圍。
社區治理方式由居民通過共識決策管理,沒有傳統政府結構。所有重大決定需通過社區會議討論。
自治城內約有850-1000名居民,包括藝術家、音樂家和自由職業者。其經濟依賴旅遊、手工藝品銷售和小型商業,如咖啡館和餐館。
社區注重可持續發展,使用太陽能、回收材料建房,並推廣綠色生活方式。
盡管克裏斯蒂安尼亞在丹麥享有一定自由,但政府不時試圖規範其活動,尤其針對大麻交易。近年來的警察行動和法律壓力使綠地街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克裏斯蒂安尼亞每年吸引約50萬像我們這樣的遊客,這為社區帶來不菲的收入,但也引發過度商業化和文化侵蝕的擔憂。
克裏斯蒂安尼亞被視為社會烏托邦的試驗場,展現了另類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同時也暴露出自治社區在現代社會中的挑戰。
大約逛了半個小時,俺們就離開了,克裏斯蒂安尼亞是哥本哈根的“城中之城”,以其反主流文化、藝術氛圍和自治實驗聞名於世。它既是自由的象征,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地方——在理想主義與現實法律、旅遊經濟與社區精神之間尋求平衡,不知道裏麵居民有沒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感覺?我又聯想到了幾年前的美國西雅圖,如果當時沒有被阻止,那裏估計也會出現這樣的的“城中之城”。
對於遊客來說,這裏是探索另類生活方式和丹麥多元文化的絕佳地點,我覺得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