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風城黑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雪域高原西藏裏尋覓(9):羊卓雍措-不能錯過的秀麗聖湖

(2024-12-01 05:30:01) 下一個

在雪域高原西藏裏尋覓(9):羊卓雍措-不能錯過的秀麗聖湖

 

今天(10/22)我們要從拉薩啟程去日喀則,開始“後藏”之行。關於前後藏是這樣區分的:前藏指以拉薩為中心的區域,包括今天的拉薩市和周邊地區(如山南市、林芝市的一部分)。這一地區是西藏政治、宗教和文化的核心,“前” 的含義:前藏位於西藏地理的東南部(靠近內地),因此被稱為“前”,是較早受到中原文化影響的地區。後藏(阿裏與日喀則一帶):指以日喀則為中心的區域,向西延伸,包括日喀則市、部分那曲市,以及更偏遠的阿裏地區。後” 的含義:後藏位於西藏地理的西北部,相較“前藏”更偏遠,地勢也更為高寒和遼闊。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日子,海拔會越來越高,空氣中的氧含量會越來越低,人的感覺會越來越疲乏,空氣也會越來越幹燥,物資供應會越來越缺乏,人煙會越來越稀少,山上的樹木越來越少,廁所,餐館也越來越少,質量也會越來越差,一般來說要到縣城才有稍好一點的消費。

 

但是,這才是真正的, 原汁原味, 未加修飾的西藏。我們團隊已準備好了,車上已備好兩個大氧氣罐以備急需。

 

我們離開拉薩時走了旅程中最後一段318國道,拉薩河一路相伴到達雅魯藏布江和拉薩河在曲水縣交匯處。

 

我們看到了畫在山腳下的天梯,這是給去世的人們靈魂登天的梯子,而對麵就是水葬台。

 

 

 

既然開到水葬台,那就提一下藏族喪葬的方式有哪些吧。藏族喪葬文化深受藏傳佛教和西藏原始苯教的影響,體現了獨特的生命觀和宇宙觀。以下是藏族主要的喪葬方式(每種喪葬方式都有嚴格的儀式和規則,通常由喇嘛主持,包含誦經、超度等過程,以幫助亡者解脫輪回):

 

1)天葬:是藏族最具代表性和最常見的喪葬方式。死者的遺體被送到特定的天葬台,由天葬師剖開,讓兀鷲將遺體啄食,象征將靈魂送往天界或輪回。大多數普通民眾都會選擇天葬,尤其是在高原地區。

 

2) 水葬:遺體被放入河流中,象征著將生命回歸自然,融入生命輪回。通常在水源豐富的地方進行,比如靠近河流或湖泊的藏區。青藏高原的河流(如雅魯藏布江、怒江)常作為水葬場所。

 

 

3) 土葬: 遺體埋入地下,類似於漢族的傳統土葬。土葬在藏區相對較少,通常適用於病死者、未成年人或那些不適合進行天葬的人群。

 

4) 火葬:遺體火化後將骨灰撒入聖湖、河流或保留在佛塔中。火葬在藏傳佛教中象征淨化,通常用於高僧、喇嘛等地位較高的人。高僧圓寂時通常選擇火葬,普通人較少采用。火葬常與宗教儀式結合,在寺院內或附近進行。

 

5)塔葬:僅用於達賴喇嘛、班禪喇嘛等高僧。將高僧或宗教領袖的遺體或遺物(舍利)供奉在佛塔內。塔葬是最崇高的葬禮形式,象征著宗教領袖圓滿涅槃,是藏傳佛教聖地的重要象征。如布達拉宮內的達賴靈塔、紮什倫布寺的班禪靈塔

 

6) 崖葬:將遺體放置在懸崖上或投擲到山崖下。多在偏遠山地或苯教傳統區域中見到。

 

7) 胎藏(嬰兒葬):嬰兒去世後,用陶罐或布包裹遺體,將其埋入地下或藏於山洞。寓意新生命的循環,尊重嬰兒的純潔性。專用於夭折的嬰兒。

 

從318道轉向349國道,在到達羊卓雍措之前,我們經過雅江河穀觀景台,停下打卡。

雅江河穀觀景台又叫4280觀景台,位於山南市貢嘎縣江塘鎮崗巴村崗巴拉山半山腰處。平均海拔是4280米,在4280觀景台眺望雅江河穀,山巒疊嶂,雅魯藏布河穀悠悠,景色唯美壯觀。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景象,這兒離尼泊爾很近。

 

 

這裏可以購買精美的民族手工藝品,也可以與藏獒,小羊羔,白犛牛來個親密的合照。

 

 

 

交點費(可以討價還價),便可與藏獒同框合拍,照片中左邊棕色是母性叫卓瑪,右邊白色為雄性叫紮西。

 

 

從拉薩出發: 沿中尼公路向南行駛約2小時,100公裏路程,經崗巴拉山口到達位於山南市浪卡子縣的羊卓雍措,這裏也是一日有四季,十裏不同天, 中午是晴天,然後有多雲加小雪。羊卓雍措是我們今天的一個高光景點,不容錯過。

 

 

羊卓雍措,簡稱羊湖,藏語的意思為“碧玉湖”或者叫“天鵝池”,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位於雅魯藏布江的南岸山南浪卡子縣的境內。湖麵的海拔是4440米,東西長是130公裏,南北寬是70公裏,湖岸線總長是250公裏,總麵積638平方公裏,大約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平均深度是20到40米,最深處有60米,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湖水來自周邊喜瑪拉雅及念青唐古拉山脈的雪水,湖岸線蜿蜒曲折,幽藍或碧綠靜謐的湖麵,呈現婀娜多姿的珊瑚形狀,在不同時刻的陽光照射時,湖水顏色會千變萬化,厚積溢翠,顯現出極為豐富獨特的藍色氣質,是西藏最美的地方之一。重要事情說兩遍:此處不要錯過。

 

這裏的藏民認為羊湖具有占卜和預知未來的功能,羊湖被認為是掌管生死輪回的女神多傑吉瑪的化身,湖水有淨化靈魂的作用。

 

西藏的另外兩大聖湖分別是納木措和瑪旁雍措,納木措因大雪封路而未能看到,而瑪旁雍措則是未來幾天要去的。

 

我們分別在1號和4號觀景台停下拍照打卡,其他時間隨車沿湖走。羊湖太美了,以為是到了加拿大的班芙,結果這兒的山水氣度,海拔高度,幅員廣度,人文深度要比班芙多出很多呢。

1號:崗巴拉山口: 海拔 4,998米,是俯瞰羊湖全景的最佳位置。站在山口,可以看到湖水如藍色綢帶蜿蜒在群山之間。

 

 

 

 

此處號稱全球最高海拔的許願台, 總得許個願吧。

 

集體打卡正是時候, 要把大家集中一起打卡還不總是那麽容易。:

 

在5000米海拔高度,大家來一首合唱《瀟灑走一回》,當然海拔高度誇張了2米,應該為4998米,搭個2米高台還算行!

4號:4號觀景台在349國道旁邊,海拔是4441米觀景平台有當地村民提供的犛牛,藏獒等旅拍服務,也可以和紅嘴鷗近距離拍照。遊客可以步行到湖邊近距離接觸羊卓雍措。

 

 

 

 

 

 

 

 

 

在浪卡子縣午餐後,我們前往卡若拉冰川。卡若拉冰川(Karola Glacier)也在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交界處。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其它兩個大陸型冰川是米堆冰川和羊卓雍錯冰川),冰川從山頂直掛而下,是浪卡子到江孜之間公路上的一大景觀。

 

《紅河穀》和《雲水謠》等著名電影曾在此取景,使其聲名遠揚

 

 

 

卡若拉冰川海拔高(頂峰7191米,冰舌約5,560米),麵積約9.4平方公裏,冰舌蔓延至山腳,形成懸掛式冰川,形狀優美,景色壯麗。冰川壯觀,被譽為“掛在懸崖上的冰川”,卡若拉冰川的冰舌直達公路附近(300米遠),是西藏汽車旅行中最容易抵達的冰川之一。

 

 

 

 

 

在此打卡了, 海拔5020米,好像隊伍裏大家沒什麽明顯高反。 至此我們距離日喀則市大約隻有71公裏,而我們已經離開拉薩約300公裏了。

但旁邊不乏正在吸氧的遊客。

 

 

 

在距離江孜縣城約10公裏處,有一個滿拉水庫,還挺上鏡頭的,位於年楚河上遊,靠近著名的,剛去過的卡若拉冰川,海拔約4,000米。滿拉水庫位於日喀則市江孜縣境內,是西藏高原上一座具有重要經濟、生態和旅遊價值的人工水庫。滿拉水庫建於1990年代,是西藏自治區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水庫碧波蕩漾,與周圍連綿的山巒和雪山冰川遙相輝映,宛如一顆鑲嵌在高原上的藍寶石。車上抓拍的幾張如下。

 

 

 

 

 

在江孜縣要通過邊防檢查,這裏是印度,尼泊爾,西藏交界處。

 

江孜縣的城牆,特別是以宗山抗英遺址為核心的部分,承載了近代西藏曆史上最悲壯的抗爭故事-這裏發生過江孜抗英保衛戰。1903年,英國殖民軍以“擴大貿易”為借口,發動侵略西藏的戰爭。次年,英軍越過亞東口岸,逐步將戰線推進到江孜縣。

藏軍依托圖中的宗山城堡和周邊的城牆展開防禦。宗山城堡位於高約4,300米的山頂,四周懸崖峭壁,是易守難攻的天然要塞。守城士兵主要由江孜本地的藏軍和民兵組成。

 

然而,英軍裝備的是先進火炮,而藏軍武器落後,多為冷兵器甚至石塊。盡管如此,守軍誓死保衛城池,與敵人展開了長達數月的激烈戰鬥。

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守城的藏軍最終寡不敵眾,宗山城堡被攻陷,英軍占領了江孜。當城池被攻破後,不少人選擇跳崖殉國,誓不做英軍的俘虜。

 

宗山城堡圖下麵的寺廟是白居寺。過了江孜縣,便徑直去日喀則了。

 

在前往日喀則的路上, 我們看到了美麗的晚霞日落,這兒真是“一抹斜陽駐餘暉,兩匹駿馬溜不歸”。

 

 

有了遠方,但是缺一點詩,於是使勁地查一下,發現範仲淹寫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似乎在此時此景有些感觸。

 

 

 

 

 

不久,秦係(唐)寫的“那邀落日醉,已被遠山迎”(原想與落日同醉,卻不知早已被遠方層巒疊嶂所擁抱) 如此地被印證了。

 

 

 

 

李商隱寫的“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雖有些悲觀,卻也是現實的寫照,沒一會兒,美好之景就被夜幕替代, 告訴我們,日喀則到了。

 

 

 

日喀則是西藏重要的文化發祥地,從古到今都是“後藏”重鎮,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這裏有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風景秀麗的原始森林帶,交相輝映的山湖、草原,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名寺古刹,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一想到珠穆朗瑪,即使今天旅途奔波勞碌,但是內心卻帶著一種希望。晚上住日喀則市Hilton。

 

——————

1022日: 拉薩——日喀則;裏程:300多公裏,4小時   住宿:日喀則(海拔3800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