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疫情中骨折的父親站起來了
(2020-07-17 04:39:59)
下一個
都說庚子年多災,這一點都不假。一月份除夕時武漢突然封城抗新冠,武漢居民都必須居家不能出門。一月底,春節剛過沒幾天。這應該是一個最無聊的春節,武漢人民隻能呆在家裏,不能出門拜年。父親有多種疾病纏身,包括帕金森病,中風,心梗及記憶力減退,年輕時便有中耳炎致鼓膜穿孔,聽力減退等。在華中農業大學上大學時,同學戲稱他為聾子。平常走路都是碎小步,平衡差,卻固執地不肯用拐杖,即使我遠道從美國帶去一枝拐杖他也還是不肯用。就在一月底時,父親在床邊摔了一跤,其實這是他眾多摔倒的不幸的一次。多次告誡他要防摔,卻屢次爬起來再摔,可見如何地玩固。這次摔得終於爬不起來了。電話中,媽媽說怎麽辦?城又封了,醫院又充滿了新冠病毒,去醫院又怕傳染新冠。再說,那個時候也沒有醫院會接受病人了。父親今年81年,對於這個年齡,又有多種疾病的人來說,所以武漢家人決定父親隻能夠呆在家裏,聽天由命了。父親的右腿完全不能動彈,隻能癱在床上吃喝拉撒。給母親及家人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然父親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平時不願用拐杖的人,一夜之間臥床不起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但命運似乎是沒有選擇的。父親這一躺就是五個月,因長時間地沒有任何運動,全身肌肉都痿縮了。看上去非常地虛弱。背上也長了褥瘡。右膝蓋肌肉攣縮,所以不能伸直,彎曲成90度直角。![](/upload/album/03/84/2a/29dfacf43507Llldp1hC.jpeg)
這樣等到了六月份,武漢終於開放了。各個醫院開始消毒,開始收治病人。六月底,父親終於住進了武漢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骨科,順便說一下,同濟醫學院是筆者的母校)。這兒父親幸運地碰到了一位好醫生。之前父親已在武漢市一醫院神經內科住下,以為是中風,結果片子發現是右股骨頸骨折並錯位,當然幾個月過去了,當屬陳舊性骨折。老人家真不容易。這位骨科醫生是許偉華教授。許教授是同濟八年製畢業,看他的職業照片,感覺到他正處於年富力強的階段。下麵他的簡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骨科醫院副主任,關節科負責人《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雜誌編輯部主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第八、九和十屆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關節外科學專業委員會關節數字化研究學組組長聽說他做事心細,術前準備充分,術中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想的周到。許教授親自安排父親哪一天入院,哪一天手術。他自己忙,會安排年輕醫生照顧病人。父親年邁體弱多病,手術會有較大的風險。一般骨科醫生也許就不會為他做手術了。許教授看了父親及讀了片子後,親自要與在美國的我越洋電話聯係。我們按時通了微信電話,我給許教授通報了一下父親基本情況,電話中許教授聲音很鎮定,他也詢問了我們的想法,準備。他考訴我父親是一個複雜病人,術中危險會有,但他不太擔心,更擔心的是術後有否有能力在家進行康複治療,不致關節再脫位。聽了後,我心裏有譜了。但告訴母親及弟弟後,他們因不學醫,還準備打退堂鼓不手術了,但經過許醫生的術學談話,我說服家人,有信心在許教授的主持下,爭取父親術後能坐起來與家人吃飯,聊天,在走步器上走上小段距離,我們的期望值也不太高,隻要讓老人家生活質量比臥床不起要好就滿足了。知道預期徝後,許醫生也告訴我手術的大致方法,以及預後。時間長短一小時左右,很快確定了手術時間。術前檢查一切順利,手術當天,麻醉科的餘永華教授做的硬膜外及腰麻聯合麻醉,減輕了高風險手術病人的麻醉意外。手術進行的很順利,第一時間就收到許教授的微信並隨後收到了手術前後關節影相對比片,人工關節對稱,到位,連我這一不是手術科室的都感覺到成功。我懸著的心一下就放下來了。許醫生在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過程做到了細心,耐心,責任心,體現了真正的醫者仁心。術後重要的是康複,父親聽力很差,我告訴了許醫生團隊,他們不厭其煩地教他鍛練。許教授團隊同時請到康複科協同合作進行術後加速康複,黃琴醫生在這方麵既具有骨科博士的培訓,又有十餘年康複科經驗,帶領康複團隊與骨科團隊合作,效率明顯提高。![](/upload/album/03/84/2a/29dfacf434529e97LqCT.jpeg)
幾天後,父親可坐起一小時了。他們又教家屬回家後如何護理鍛練。許教授團隊中特別指出的有金鑫醫生(骨科),黃琴醫生(康複),幾乎每天在微信中告訴家父術後進展,把家父照片隔天傳來,讓我覺得非常放心,這是一個令人放心的團隊。此時想起了去逝了老校長著名外科醫生裘法祖院士的一句話,“病人麻醉躺在手術台上,他把生命交給你了。”這是對醫生何等的信任啊!![](/upload/album/03/84/2a/29dfacf43428BR9xHZPy.jpeg)
![](/upload/album/03/84/2a/29dfacf434112dPY46Fa.jpeg)
家父昨天出院了,在走步器幫助下能站起來,走幾步了。感謝許教授,精諶技術,溝通能力,膽大藝高心細,感謝麻醉餘醫生,骨科金醫生及康複科黃醫生,及其他醫護人員,這是一個出色的團隊,作為校友,也為母校傳承優良的傳統,培養出色的醫生而驕傲,代表站起來的父親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