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58)
2017 (64)
2018 (55)
2020 (123)
2021 (83)
2022 (83)
2023 (75)
2024 (85)
——美國心髒協會2025年最新研究引發關注
褪黑素(melatonin),一直被認為是“天然、安全”的幫助睡眠的“神器”,許多人因失眠而長期服用它。然而,一項將在 2025年美國心髒協會(AHA)科學年會 上公布的研究,卻給這種“天然助眠”敲響了警鍾。
他們的研究發現:
長期服用褪黑素補充劑的慢性失眠患者,其 1)罹患心力衰竭、2)因心衰住院以及 3)全因死亡的風險,明顯高於未服用者。
這項研究將於 2025年11月7日至10日 在美國新奧爾良舉行的 AHA 科學年會上發布。該會議是全球心血管領域展示最新科學進展的重要平台。
褪黑素是由人體 鬆果體 分泌的一種激素,能幫助調節“生物鍾”——夜深時分泌上升,天亮後下降。
如今,市麵上銷售的褪黑素補充劑多為化學合成,與人體自身的褪黑素結構相同,常被用於:
改善入睡困難;
緩解時差反應。
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褪黑素可在藥店 非處方購買。然而,美國的非處方補充劑監管並不嚴格,不同品牌在劑量、純度等方麵可能差異很大。
研究人員利用國際數據庫 TriNetX 全球研究網絡,分析了超過 13 萬名慢性失眠成年人的五年健康數據。
他們將人群分為兩組:
“褪黑素組”:電子病曆中連續使用褪黑素一年或以上的人;
“非褪黑素組”:從未使用褪黑素的人。
同時,研究排除了既往有心衰病史或使用其他助眠藥物(如安眠藥、苯二氮卓類)的患者。
心衰風險高出約90%:在五年內,長期服用褪黑素者罹患心力衰竭的比例為 4.6%,未使用者為 2.7%。
處方使用者風險仍高:在英國等僅憑處方獲取褪黑素的國家,至少間隔 90 天開過兩次處方的人群,心衰風險增加約 82%。
心衰住院率高出約3.5倍:褪黑素組 19.0%,對照組 6.6%。
? 全因死亡風險幾乎翻倍:褪黑素組 7.8%,對照組 4.3%。
研究者 Nnadi 醫生指出:
“褪黑素通常被認為安全又天然,但我們的數據卻顯示出令人擔憂的健康風險,即便控製了其他因素,結果依然顯著。”
哥倫比亞大學睡眠與晝夜節律研究中心主任 Marie-Pierre St-Onge 博士(未參與本研究)表示:
“我很驚訝有醫生會讓患者長期服用褪黑素。美國並未批準褪黑素作為失眠治療藥物。公眾應意識到,它不應在沒有明確醫學指征的情況下長期使用。”
研究也有一些限製:
數據庫中包含不同國家,有的需要處方、有的無需處方,研究者無法確定患者所在地。
許多在美國自行購買褪黑素的人並未記錄在電子病曆中,可能被誤歸入“未服用組”。
無法得知失眠嚴重程度或是否合並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
因此,研究顯示的是“關聯”,並不能證明褪黑素直接導致心髒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因果關係。
這項研究納入了 130,828 名平均年齡 55.7 歲的成年人(其中女性占 61.4%)。
研究團隊指出,雖然褪黑素被視為一種溫和的助眠方式,但其 長期安全性仍然存疑。
Nnadi 醫生總結道:
“如果未來研究證實這些結果,醫生在為患者提供助眠建議時,可能需要重新考慮褪黑素的使用。”
短期、低劑量使用通常是安全的。
? 但長期服用(超過1年)可能帶來潛在心髒風險。
建議:若失眠持續,應尋求醫生幫助,關注睡眠衛生、心理狀態及生活方式改善。
結語:
褪黑素或許不是“萬能的天然助眠劑”。科學正在提醒我們,
“天然”並不等於“無害”。
在追求好睡眠的路上,謹慎永遠是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