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emotional quotient,ΕQ)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ΕQ)又稱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ΕΙ)。
情緒智力(情商)指一個人識別情緒,了解其強大效應並使用這些信息來指導思維和行為的能力。由於EQ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他人,因此高EQ可以增加個人成功地實現自己目標的機會。
有些人智商雖很高,但缺乏高情商,往往在單位裏卻得不到重用。即一些智商高的專業人士因情商低而毀掉了本該是前景光明的職業生涯。
工作場所顯然是與他人之間進行邏輯和情緒交流的場所。高智商的人常常傾向於高估智商的重要性而低估了情商的作用。
有時候,甚至他(她)會問自己,為什麽自己比老板更聰明,卻在為老板打工?換句話說,許多公司都是基於智商而聘用入門級的職位,然後卻根據情商來選撥人才。
再換句話說,人們需要有聰明的智商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但要成為工程師的領導者,情商則比智商更為重要。
當無法培養與他人間恰當的關係時,就會很難讓別人來推銷你,或很難得到提拔重用。
所以當你有高智商去做出明智的決定,並且有高情商與周圍的人建立關係時,你成功的機會就會很大,用美國人愛說的話—天空才是極限。
那麽如何有意識地提高情緒智力(情商, EQ, EI)呢?怎樣盡量做的更好呢?
提高EQ的第一步是什麽?答案是要意識到EQ的重要性。
在人與人之間交談,會議或電子郵件中,溝通發生在兩個層次。
如果您隻注意到第一個層次—即交談,會議或郵件的邏輯組成部分,那麽請注意認識到其中的其它一些重要部分--即那些你也許沒有意識到的部分,即第二個層次。
當觀看一部好電影時,在銀幕上看到的和體驗的內容與劇本中寫的內容會有很大的不同。
劇本是演員說話的文字轉錄(文本)。在銀幕上看到的表演傳達的是演員的意思(潛台詞),這往往不同於劇本的文字。
在好萊塢,腳本中的單詞被稱為“文本”。演員實際上在情感上要表達的東西稱為“潛台詞”。
高智商和高情商皆有的人能敏銳地知道自己正在傳達的文本和潛台詞,也能意識到他人正在傳達的文本和潛台詞,能看到了會議或組織中人員之間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完整畫麵,而不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而應是“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高智商(聰明)的人往往隻知道“文本”,而沒有意識到潛台詞要傳達的信息,因此常常會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因為他們傳達的文本在邏輯上是正確的。所以常常會有如下問題:“為什麽其他人對我有這樣的消極反應?為什麽人們不喜歡我?為什麽人們不要試圖和我一起工作?為什麽那些沒我聰明的人反而能繼續得到晉升而我卻不能?” 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情商還不夠。
情商定義由Peter Salavoy和John Mayer首先提出,由Daniel Goleman大力推廣,指的是能夠:
能認識,理解和管理我們自己的情緒, 並能認識,理解和影響他人的情緒。
這意味著要意識到情緒可以驅動我們的行為並影響人們(積極和消極地),並學習如何管理這些情緒 - 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其他人的情緒 - 尤其是當我們麵臨壓力時。
我們人類是情緒化的生物,我們經常依據情緒來做出決定並對刺激做出反應。因此,EQ對處理生活上所有的關係,對如何製定決策,抓住機會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要學會理解能影響你自己的思想和他人思想的方式,並通過每天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做的事情上增加情商。
1. 共情或移情(empathy, 也有翻譯為同理心)
共情就是理解或感受另一個人在他們的參照係內所經曆的能力,即能夠把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簡單地說換位思考一下,設身處地地思考。
1)“情感共情”是指我們為回應他人的情緒而獲得的感受。這可能包括反映那個人的感受,或者當我們發現別人的恐懼或焦慮時而感到的壓力。
2)“認知共情”有時被稱為“視角取向”,指的是我們識別和理解其他人情緒的能力。
幾年前泰國發生的13個兒童足球隊員被困入山洞的故事也許能用來解釋共情與同情的區別。
聽到那不幸的13個被困入山洞裏的兒童足球隊員故事後:
我們吃瓜群眾都會說:“這些孩子們好可憐啊,不可思議,竟然困在洞穴裏了,上帝保佑平安。”—這是吃瓜群眾的同情。
而50個泰國海豹突擊隊員,英國,澳大利亞等國潛水員不僅有同情,而且會感覺到他們的恐懼,求生的欲望,他們也爬入洞裏,與他們在一起,然後設法幫助他們救了出來—這就是一種empathy(共情)。
同情是對某人表達同情和關心。而共情則是和某人一起感受,或者說是親身去體驗某人的感受。
自我意識是認識自己的藝術,認識到你麵臨的是什麽樣的刺激,然後準備以主動和被動的方式來管理自己。自我意識不僅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而且也是如何對待別人看待我們。
專注於建立內部和外部自我意識的領導者,會尋求來自善意批評者的誠實的反饋,並且常常問些問題。
對於自己,要常常問自己一些問題,保持求知渴望並且有好奇心。
3. 好奇心(好奇商,Curiosity Quotient, CQ)
愛因斯坦曾說:“我沒有特殊的才能,我隻是充滿好奇心。“
當你好奇時,你會充滿激情,當你充滿激情時,你會被驅使想成為最好的自己。
好奇商(CQ)較高的人通常更能容忍不同意見。CQ導致更高水平的智力投資和知識獲取,尤其是在科學和藝術教育等領域。
最具情感智慧和果斷的人是那些深入思考的人,他們能夠分析和處理來自周圍的所有新信息。他們繼續分析舊信息,習慣和做事方式,看看這些能否能夠進一步改進。
我們都是“分析師”,因為我們有意識地思考所有以我們的方式出現的新信息。
高情商者是解決問題的人, 高情商者是每天都在思考“為什麽”存在的哲學家,思考為什麽我們要做我們所做的事情,思考為什麽要熱衷於過好生活。擁有一個分析思維意味著不斷改進的思維方式,善於改善自己,並始終保持開放的新想法。
維持情緒自我控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信心的力量,對自己保持信心。相信生命中的人和事物出現是有原因的,而且一切都會最終成功。
當然,僅有信心是不夠的,重要的是采取行動。但是當將信心與強大的價值觀結合起來時,如努力工作,堅強毅力和積極態度,就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高情商的人的能夠知道哪些是他們必需要的東西(無則不行),哪些是想要的東西(有則更好)。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指出安全,生存和食品營養等是基本層麵的需求。一旦這些事情得到滿足,那麽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滿足其他需求。
“想要的”可以是大房子,豪車,最新版的iPhone, Coach包, Louis Vuitton。但我們並不需要這些東西來生存。
熟知你真正需要的生活,完成目標並支持自己和所愛的人。確保你清楚地區分你需要什麽和你想要什麽。
具有情感智慧的人知道這兩件事之間的區別,並始終在滿足需求之前確立需求。
有領導力的領導和對所做的事的熱愛源於對某個主題或人的激情。情商高的人用他們的熱情和目標來作為驅動力,去引導做他們所做的事。這種熱情是具傳染性的 - 它滲透到生活的所有方麵。
激情就是這樣,隻有當你覺得它,或其他人看到它時,你就會知道。激情是對某個主體或某個人的自然欲望,本能,動力,野心和動機的愛。激情帶來積極的能量,有助於維持我們,激勵我們保持繼續前進的欲望。
要想增加機會,改善關係,並且清晰而有建設性地思考,最好的方法便是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在試圖控製和影響的事情中,我們的態度是始終最主要的。我們應選擇每天積極地生活—就這麽簡單。
當我們快樂時 - 當我們的心態和情緒是積極的 - 我們更聰明,更有動力,因此更成功。幸福是中心,成功圍繞著幸福。
這就理解為什麽前南斯拉夫米魯教練讓中國國足踢快樂足球了。
聖雄甘地說過:“適應性不隻是模仿。它意味著抵抗和同化的力量。“
高情商的人會認識到什麽時候能夠繼續他們的既定路線,以及何時該做出改變,向另一個方向前進。
這種極其重要的認識和能力可以促使你以最佳利益做出明快的決策,稱為適應性。
當一個策略不起作用時,就要去嚐試評估並確定其他策略是否可行。
這種適應與改變包括對待自己的方式,到如何對待別人,遵守日常生活,始終保持開放態度,並願意適應和引入新的元素。
在整個人生中,如果認識到你可以隨時改變,你總是可以重新開始。也許這個決定並不總是最謹慎或最明智的決定,但隻有自己才能真正了解內心是什麽。
最後一點,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高情商的人對整體成功/成就感興趣 - 不僅僅是為了他們自己,而是為了他們的同事/夥伴。
他們所擁有的充滿激情的領導力和熱情,加上他們的樂觀精神,促使他們想為自己和他人做最好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會非常自私,隻關心“對我有什麽意義?”我們必須關心這一點。這也是必須的。
但就像我們應該關注我們的自身利益一樣,我們也應該保持一種願望和希望,希望看到我們身邊的人獲得成功。
這種幫助他人,成全自己的想法不僅是防止嫉妒和貪婪的絕妙保障,它還能激發我們的激情,並推動去實現下一個目標。它幫助我們獲得盟友,並建立強大的關係網,到頭來達到互惠的目的。
舉個例,我公司的經理,情商很低,但是能力很強。自己是工作狂,也逼著別人猛幹。沒有人喜歡,最後還是升職了,原因是活幹的好,至於你們喜不喜歡,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