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
2022 (16)
昨天在同學微信群,有人上了雍和宮前人們為吉祥的原因排長隊領臘八粥的視頻,才知當天是臘八。中午打開文學城,首頁關於臘八粥的推薦博文也上來了。文學城名博主xiaxi不隻寫她如何給她家娃們做臘八麵,而是從驅車去城裏的中國菜場買蒜做臘八蒜說起。還寫到母親做的臘八粥。有甜有鹹並給出了甜、鹹兩種粥的不同的配方。。。感謝西西令我長見識,我在此前從沒聽說過鹹臘八粥。哈哈哈。不過 如果由我的話,臘八粥,不要甜也不要鹹,原料多種,白味就好。就是我老媽年年臘八做的那種粥,再+幾種當下流行的更‘貴重’點的料~~。
那時一到臘八前後,我媽也會泡臘八蒜,正好春節開封吃餃子時用~~。還會做豆醬。就是用黃豆或青豆、土豆、豆腐幹、胡蘿卜和豬肘子一起燉。
我還想起小時候,每年一到這個時節,我會被吩咐把蒜剝光皮,用細竹皮串起來圍成圈,放在深底平盤裏,每天換水養蒜苗,也是供吃餃子用的。除此之外,泡水仙也在此時。以水仙頭的體積,所用器皿得比養蒜苗的盤子深三倍。做法很簡單,把花頭直接泡浸在清水裏,隔幾天添換水。與蒜盤一起擺在有陽光的玻璃窗前。到春節前,水仙花在不意間忽然盛開,屋裏清香繚繞。
—-這大概是我很多同伴都有過的經曆,推而廣之,相信有臘八情結的不會僅是我們這幾位‘個別’人。
中國的節日總是與節氣有關,節氣的根據是農耕生活,也是農耕文化的自然框架。冬天,固然長夜漫漫,但也是收獲後的農閑之際。此時,在家對春聯,剪窗花,修農具,整院牆,串親戚,辦喜事……—-這些或許在一般化後多少染上了瑰色,但毫無疑問,這段悠悠的有趣時光是農人幾個月來期待的。此後節日連連,那種盼望中的愉悅,已夠讓普通凡人心中柔軟且‘卑微’的滿足感油然而生了。
因此緣故吧,中國極少有感歎冬季長夜如何壓抑的民間歌謠和古詩文(我不記得見過)。前篇博文說了,我非常喜歡這個季節。有人會在這段時光抑鬱,在我難以理解,細想是文化背景的饋贈。~~
上麵的照片是目前的季節(但不是今年)拍於我們的鎮外的水塘。
2022年1月12日
拍這照片時確實有靈機一動的感覺。多虧那隻糊了的長腿鳥。
這張照片很有靈感!看好久……
——
我天天‘漂洋過海’上文學城,哈哈。
多虧網絡和文學城,讓我們分散在世界上不同大陸的‘同鄉’能有真正同鄉意義上的交流。
我也是總記不起去海博。那天是無意中看見你在那邊發的博文。
我有時間時會把Coco在你帽裏睡覺的影像做成剪紙。
Coco前日去打預防針,低溫下,我們小心用羊毛毯覆蓋在籠子上。我與廚師長一同去。她開始緊張,進診所時叫了兩聲呢。我們去接時,她很乖。
她真是一隻好喵咪。我們很幸運得到她。
這這文先是以真事真情隨筆寫了一下刷微信朋友圈的。還借用了你的那碗麵,忘了事先討許可呢。後來晚上靈機一動出了博。
室內養蒜苗在我們這邊很難。我試了幾次都不成功。不知道是蒜還是水的緣故。長出一點點綠芽就不再長。開始蔫掉。
我們這邊長得如水仙模樣的花,是室外早春時出現,一點香味也沒有。不過再過幾周,大約也就是春節前後,這裏超市有賣小盆土生球類花,是室內養植類,開花時也是滿屋飄香。可謂不是水仙賽水仙。~~
甫田文筆細膩,親情濃濃,好溫暖啊!
這次做臘八蒜,我也水種了一小盆要養蒜苗。看你說到水仙花,提醒了我要去買兩頭,期待春節開花。
祝願甫田新春快樂,安康吉祥!
也許 鹹臘八粥是上海或江浙一帶特有的?你和西西都是美食高才,俺常對著你們曬出的手藝 ‘望洋興歎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