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話說涼州

(2015-06-15 10:35:10) 下一個

   說起涼州,人們往往會記起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仿佛那裏終年朔風,飛沙走石,寒山蔽日,人煙荒蕪,植被稀少。涼州,會不會象《新龍門客棧》一樣,是荒漠之中的一座座城;抑或就是我們印象中,絲綢之路夕陽映襯下有胡人的駝鈴隱隱傳來。也有人會想到今天的甘肅,中國的大西北,仿佛很遙遠,仿佛默默無聞。

   讀《晉書》和《通鑒》的魏晉南北朝史,對涼州有了不同的認識。是的,涼州是有絲綢之路上胡人的駝隊在沙漠中跋涉,但是也有河西走廊上冰川綠洲中絲路花雨在華音中漫天彌漫;有“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惆悵,也有敦煌莫高窟歎為觀止的經卷史籍。涼州,其實是華夏文明在遭到重創時的避難之地,也是北魏拓跋氏吸取華夏文明的珍貴的來源。

   西晉惠帝年間,賈後幹政,八王兵爭,中原就不太平了;八王之亂的直接後果,就是劉元海在離石(今山西離石,汾河和黃河之間)起兵,之後永嘉之亂,洛陽傾覆,衣冠南渡。中原士族躲避戰亂去了這麽幾個地方,大部分過長江居於江左,另一部居於荊襄,沔水漢水流域,一部分去了平州遼西之地(大約戰國燕國的位置),還有一部分,就是往西北方向去了涼州。

   《晉書》張軌傳說:“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通鑒》卷123謂:“涼州自張氏以來,號多為士。永嘉之亂,中州之士避地河西,張氏禮而用之,子孫相承,衣冠不墜。”這裏的“衣冠不墜”,就是說華夏文明,中原文化得以保留傳承。後來在北魏與南朝劉宋對峙時期,拓跋氏就是吸取的在涼州存續的中原文化。

   此處“地處西方,常寒涼也”,秦漢魏晉於斯設立了涼州;而義渠,匈奴,鮮卑,羌人,氐人,吐穀渾的金戈鐵馬也曾使這裏烽火不息。涼州見證了秦國的崛起,霍去病的開辟河西走廊,張騫的鑿空西域。兩漢更替亂世之際,竇融於涼州一隅偏安。魏晉短暫的安定之後,匈奴劉元海和羯人石勒南下,洛京傾覆,神州亂離,張軌於斯獨守六十年,興文教,涼州成為中原士人的“避難之國”。然而之後終不免十六國紛爭,前涼,後涼,前秦,後秦,南涼,北涼,夏,氐等政權紛然交替。如果這些十六國政權太難記的話,我們就看看這些政權首領的族氏:張,苻,姚,呂,禿發,沮渠,乞伏,赫連,楊,拓跋。然而在這片紛亂中,在政治的,種群的,階級的,地緣政治的鬥爭中,在“中華的崩潰與擴大”中,有一個微小的身影,一個以微不足道的血肉之軀承載著的偉大靈魂,雙手合十,天地間清音回響,動蕩的世界霎時安靜下來,卑微易逝的生命肅然感到充盈與堅強,他就是自從西域走入涼州的鳩摩羅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