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的小鎮文化與美國精神 zt

(2015-07-21 11:58:00) 下一個
美國的小鎮文化與美國精神 z

 

初次來美國的人,可能並不會為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的繁華喧鬧所震撼,因為這是在人們預料之中的,它們早已成了現代化美國的一種象征。然而,美國小鎮留給人的印象往往會比較深刻,那些掩映於幽林樹叢之間,那些坐落在曠野平原之上的一座座寧靜的小鎮,使人有種如遇世外桃源的錯覺。

記得第一次來美國,初見傳說中是天堂也是地獄的紐約,走在高樓聳立的曼哈頓第五大道上,除了感到壓迫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以外,也沒覺得有什麽特別的東西令人流連。倒是從紐約到費城途中經過的普林斯頓小鎮,使我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小鎮古樸的建築,典雅的布局,象座花園一樣,透著淡泊恬適的氣息。這便是我對美國小鎮的最初印象,它讓我感受到了另一樣的美國。

在美國住得久了,逐漸體會到,美國小鎮確實是美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麽美國小鎮文化有著怎樣的特征呢?回顧曆史,最早從歐洲遷移到北美洲這片新大陸上定居的人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那些英國的清教徒家庭。這些清教徒都有著虔誠的信仰,他們舉家搬遷到美洲不是出於功利的考量,而是為了躲避宗教的迫害,實現自由生活的理想。這在托克維爾的名著《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有著比較詳盡的描述。

清教徒所依托的新教倫理精神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不盲目追求物質享樂,而更重視精神世界的完美。他們諾守清教信仰中的虔誠、謙卑、憐憫、獨立、順從、公義等倫理基礎,嚴格個人的道德操守,注重自律。這種倫理道德觀念在著名的小說《紅字》中得到了最全麵深刻的解讀與詮釋。正如富蘭克林總結的那樣,世上有十三種美德:不喝酒、沉默、有條理、果斷、節儉、勤奮、真誠、公正、溫和、清潔、安寧、貞節及謙遜。而這些美德被承載於美國的小鎮文化當中,形成了以節儉自律的傳統價值觀為主調的美國文化。

直到二十世紀初,這種小鎮文化一直是主宰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然而,隨著工業革命的迅猛發展,以及消費主義和現代主義文化的衝擊,小鎮文化所倡導的樸素節儉的生活方式受到了以冒險精神和享樂主義為標誌的都市文化的嚴峻挑戰。小鎮文化與都市文化的對峙, 不僅反映了美國人對於生活方式選擇所呈現的迥異的態度,也反映了美國社會價值觀念的兩種根本性的對立衝突。

事實上一直到今天,小鎮文化對於美國人社會生活的影響仍然隨處可見。比如,美國的室內裝潢總是以舒適實用為原則,很少講究豪華氣派。美國的商場(Mall)從外表看都那麽普普通通,普通得象座大倉庫,沒有一點藝術性,但是裏麵的空調設備及輔助設施卻很現代,甚至很超前。這是美國人講求“裏子”而不顧“麵子”的一個典型例證。很多美國人對於吃穿用等日常生活項目並不太講究,更不要說精雕細琢了。簡簡單單的飯菜,隨隨便便的著裝(這是說平時),這樣的生活格調,使人覺得他們很吝嗇很省錢。其實他們並非沒有錢去講排場去炫富,而純粹是一種生活理念的實踐。過樸素簡單的生活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就是小鎮文化對於普通美國人生活理念的深刻影響。這與崇尚貴族生活的歐洲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當然與中國人的“麵子”文化以及“溫飽思淫欲”的享樂人生觀也是背道而馳的。

那麽美國的小鎮文化有沒有其消極的一麵呢?當然有,很多文學作品對小鎮文化的古板、單調、不思進取,不求改變等等令人窒息的一麵,進行了無情的諷刺與抨擊。象我們熟悉的獲奧斯卡獎的影片《美國麗人》,還有《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夫》,等等。

雖然說美國的城鄉差別已經不是很大,但這僅僅是針對物質生活而言。實際上,生活在小鎮上的人們與奔波於大都市的人們,其觀念上的差距還是非常顯著的。一般來說,小鎮的人不喜歡變化,他們對於傳統的倫理道德表現出來的堅守,他們在喧囂塵世中對於自己生活方式的刻意執著,都會令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們大惑不解。小鎮文化給那裏生長著的人們打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烙印,對某些人可能是一生都難以磨滅的。

我認識的一位律師克瑞格,出生在中部的一座小城並在那裏長大,他從南方一所大學法學院畢業後,來到北方的一個大都市工作。可是沒過多久,他就感到特別地不適應,他不喜歡被逼得氣喘籲籲的工作壓力,他不喜歡你爭我奪的激烈的職場競爭,他尤其不喜歡大都市擁擠不堪的交通堵塞。這令他時常懷念起他的家鄉小鎮,人少事少,心境平和的氛圍。比起眼前的匆匆忙忙,分秒必爭的都市生活,那種如行雲流水,清淨淡泊的小鎮風格怎不令人懷念呢?在反複權衡了利弊得失之後,他還是回到了家鄉,回到了他熟悉的那個南方城市。沒過幾年,他在那個不大也不小的律師事務所裏也成為了合夥人,業餘時間還當上了兒子高爾夫球隊的教練,活得其樂融融。

克瑞格就是這樣一個隨遇而安的人,即便對於工作他也是這樣的態度,不象有些律師,能把人逼得發瘋,他的口頭禪就是“盡力而為”吧。你很難說他有什麽不對之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所謂“活出自己”也還是有兩重涵義。一是活得有成就有地位,那是社會要求你成為的“自己”,這多半是都市人的活法;還有就是活出你自己希望成為的“自己”,隨心所欲,自得其樂,這恐怕就是小鎮文化熏陶出來的人的活法。兩者各有取舍,你能說孰優孰劣嗎?

顯然,小鎮文化對於美國精神的塑造和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它所崇尚的樸素、勤儉、自律、誠實的精神,正是美國文化的精髓所在,這種精神才是真正的美國精神。美國人曾經依靠這種精神度過了艱苦的歲月,在美國麵臨重重困境的今天,重新審視這種美國精神,無疑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但是也不能否認,美國精神裏還包含著另一種內涵,那就是它的勇敢、冒險、開拓和創新精神,而這些精神隻有在大都市文化的包容、自由、開放的寬鬆環境下才能得以實現和弘揚。從這個角度來看,伴隨著工業革命而蓬勃成長起來的美國都市文化,曾經是使這個國家向前飛速發展的巨大的推動力,而且這種推動力一直到今天都還在發揮著作用。然而,過度的物質追求以及無節製的享樂主義,又往往使得都市文化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所謂物極必反,正如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會導致人性的異化一樣。

可見,美國的小鎮文化與都市文化是對峙於現代化社會中的一對矛盾體,一方是信仰與精神的依托,另一方則是現實與實用主義的必然產物。作為生活於這種“現代化”之中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種選擇上的尷尬,是緊追慢趕跟上快節奏的都市生活,還是徜徉於放任自我的小鎮文化之中?這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選擇,更是價值觀的取舍,兩者似乎很難找到妥協的餘地。而對於那些有話語權能夠左右國家命運的美國人而言,他們又在多大程度上,仍然堅守著美國精神中那些被視為精髓的東西,那些曾令其先人們引以為自豪的東西呢?這是否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初稿寫於2011 年 7 月 31日

完成於2011 年 8 月 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zuuyi 回複 悄悄話 Please don't use Princeton as example of "small" town. It is too "big" and a college town.
smeagolrocks 回複 悄悄話 經常去科州小鎮逛 很有趣 可以體驗許多西部風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