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學習文明的路依然漫長 zt

(2016-07-16 11:36:01) 下一個

施化

前幾天寫了一篇思考心得,《中國經濟增長主要借助了西方文明》,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主要得益於西方的文明。其中有硬實力也有軟實力,但是中國主要學硬的,正如遠方的孤獨博所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有時候硬軟是結合的,很難分,所以不由自主,軟的多少也學了一點。比如商業規則。作為老板,對顧客要有最大的誠意,不能老想著如何占消費者便宜。這一點淘寶的馬雲學得很到家。他的企業準則完全是西方的,以實現顧客利益為首要宗旨。發財發得快不是由於腦子裏老想著賺錢,而是老想著顧客。前些年中國的出口量快速遞升,也因為國家補貼了國外消費者,想著美國顧客,讓老美的窮人皆大歡喜。但因隻顧了一頭,把本國廣大勞工的利益放棄了,這才造成現在的兩難,一來太低的生產成本難以為繼,二來工資總量增長失去國際競爭力。我看要解決沒有別的藥方,還是繼續向西方學習,看看他們是怎麽度過這個關的。

感謝所有參與閱讀和討論這個話題的網友。從討論中我又產生了一些新的認識,與其寫在回帖裏,不如另起一篇,談得透一點。

討論裏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對於近幾十年來中國的學習西方文明,大多數人心中是承認和肯定的。雖然到底學了什麽意見還不一致,但至少沒有把學習者當成“漢奸”。這相對於一百年和五十年前,是一個進步。我本人條件顯然也夠不上漢奸,因為已經不是漢人的主流,漂泊在海外,邊緣的邊緣,再奸也害不了誰。再說,依舊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漢人主流,還應該記得馬克思“工人沒有祖國”和“世界公民”的教誨,不要把黃皮膚當成身份的唯一標記,把維護漢人利益當作最高的人間準則。作為世界公民,我自己祝祖國有朝一日進入世界的民族之林,成為世界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和平共處。而不是如現在這樣,在韜晦和稱雄之間左右為難。

如果尊重科學,尊重曆史記載,人們都必須承認一個事實,也就是,從中世紀以後的一千年裏,世界隻被西方文明這一種力量整合。這是迄今人類曆史上最完整的一個文明,從宏大的思想觀念到細小的螺絲釘,無它可以替代。僅僅從硬件上考察,一個生活在2014年的普通中國人,一天24小時裏,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都在接觸與西方有關的物品。日本人還有和服是自己的,中國人連這也沒有。屬於自己的中國食品,從生產運輸到包裝加工,也都用了人家的技術和材料。隻有精神成問題的人,才會堅持與世隔絕,發誓回到刀耕火種的祖先去,自己從頭來過。

這裏沒有任何屈辱或自卑的問題。最先發明這個技術和材料的西方人,當初做這一切也不僅僅是為自己的同胞。科學成果是全人類的。花錢買來專利,就是自己的。萬一心裏有什麽不平衡,麵子上覺得不好看,自己發明更先進的不就得了。發明了免費給西方人用,比他們還大氣!

為什麽同樣是人,我們的祖先可以比他們追溯的更久,而他們搞出了一套超出我們的文明,我們自己卻拿不出來呢?這個問題令人沮喪,一時很難回答。不過要追究責任也隻能追究到祖先去,這一代和下一代不能為此負責。我們隻能努力做出更好的,來告慰祖先。

為了做得更好,就不能不問當初的差距是怎麽拉開的,也就是說,人家發明了什麽我們所沒有的東西,才得以一路超越。其實這個問題中國人已經問了幾百年。最早在鴉片戰爭以後就開始問,甲午失敗以後問得更急切。當時的洋務運動,甚至比現在的改革開放還更接近西方,可惜什麽都沒有問出來。由於學生不斷被老師打,於是幹脆反叛了。這就是幾十年前打倒帝國主義後中國又走的彎路。在打倒帝國主義以後,我們的打倒運動一直停不下來,不斷持續地打,打倒對象一個接著一個。國民黨被打倒了有反革命,反革命被打倒了有黨內走資派,黨內走資派被打倒了有資產階級自由化,資產階級自由化被打倒了有顛覆國家罪,總之敵人是打不完的。下一個要打誰現在還難說,不過保準有一個在哪兒等著。打完了下一個還有下一個,永無休止。

西方文明也走彎路,從十五世紀以後,也是一路打打殺殺。不過好在打完一次以後,人家就學乖一點。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得最慘,但是戰勝的同盟國吸取了前人的教訓,不把被打敗的敵人逼上狗急跳牆的絕路,馬歇爾計劃把敵人化為盟友,下一次再打就不那麽容易了。美國流血最多的南北戰爭,打完以後的任務也是化敵為友,哪怕總統被對方謀殺,也不報複。

正由於這個西方文明讓妥協優先於打倒,在幾個世紀的時間裏,和平時期超過戰爭,才漸漸積累了幾代人才,建立了穩定的市場機製和商業準則,這些都在促進而不是促退科學技術的發展。長期和平發展的西方就由於這樣,才一路超越了不斷內鬥的中國和其他的那些文明。不承認這個不行,看看中央的內鬥和香港的政改僵局,不能不讓人擔憂。

繼續問下去,為什麽有的文化要妥協,而另一些文化卻要內鬥呢?這可能要問到最終極的理念上去。比如上帝認為人類都是平等的兄弟姊妹,誰都不能吃掉誰。而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弱肉強食,你不吃別人,別人就要吃掉你。

兩種理念爭起來,雙方都找得到例證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但幾百年下來,不論對錯,在終極理念上的這一關鍵不同,決定了各國的不同命運。中國人假如不明白這個,學習文明的路還依然漫長。

ZT:西方文化的勝利不是偶然的


世界文化的主脈其實多數是在西方,西方和中東。東方文化或東亞文化基本上是次脈。第三脈是南亞印度文化。然後是黑非洲文化和印第安人文化。印第文化基本滅絕。黑非洲文化非常弱勢。和西方文化能有所抵觸的就是中國文化為首的東亞文化,和印度文化為首的南亞文化。但是也基本上是不斷被打敗蠶食。

有史以來,世界文化的第一階段是巴比倫文化和古埃及文化。它們牛皮的時候,中國還是半荒蠻狀態。它們走向衰落的時候,周邊輻射出了三大文化分支,古希臘,古羅馬,和古波斯文化,加上中東本地的雖然衰落的本脈,實際是一分為四。巴比倫文化甚至對古印度文化(雅利安入侵)有間接影響。而古埃及文化對黑非洲文化有一定影響。當時隻有古中國文化和印第文化是基本獨立發展的。但可以說是次角。

世界文化的第二階段在歐亞文化區,四分支又相互交融組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占上風。尤其古羅馬成為一時無兩的霸主。兼並了古希臘文化,壓製了中東文化,消弱了波斯文化。同期,中國文化進入它自己的第一階段,先秦文化。先秦文化是中國文化曆史上最好的時期,有很多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共同優點。但是規模程度上還是不如的。而且單一文化區域,碰撞交流不足,是後來發展不利的根源之一。順便提一下,批評中世紀黑暗來否定歐洲文化是很狹隘的。比如洗澡,故羅馬古希臘的水平是非常高的,高過中國二十年前的水平。

世界文化的第三階段,羅馬走向衰敗後,歐亞文化重新分為四支。西羅馬帝國的羅馬文化,東羅馬帝國的羅馬化希臘文化(拜占庭文化),重新抬頭的中東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安息文化。同時期,中國文化進入第二階段,秦漢三國文化。吃先秦文化的本,漢文化進入高峰,但也從活力走向保守。

世界文化的第四階段,神聖羅馬帝國等的基督教文化繼承了西羅馬衣缽,但在初期還是有很多倒退,被稱為中世紀黑暗時期。拜占庭文化也逐步衰退。前者的衰退更劇烈但同樣孕育了新的契機。後者的衰退更緩慢但更根本。而中東文化從第三階段的衰退中複興出伊斯蘭文化,侵蝕拜占庭,兼並波斯。同時期,中國文化進入南北朝隋唐的高峰。這個階段其實是中國文化唯一一次有領先世界意思的時期。嚴格的說是領先西歐文化的時期。當時是歐洲文化的最衰期。而成長中的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坦白地說,我覺得唐文化還是略差點給伊斯蘭文化的。還有一點,唐文化之所以發達,大規模引進不問什麽適合國情之類的皮話很重要。唐能做到這一點,其實是有點被動殖民地的結果。五胡亂華,幾乎滅絕了漢人漢文化。所以所謂今天的中國文化對先秦,漢的繼承是有很大缺陷的。五胡能亂華,也是漢文化自己走向衰落的結果。但另一方麵,有這麽一劫,唐才好涅磐重生。

世界文化的第五階段,當今階段,西歐複興階段。這個階段的所有世界發展都決定於西歐全麵複興和中國全麵衰敗。其實在西歐最黑暗的中世紀前中期,比中國最好的時期是不如,但比中國最壞的時期還是大大的好過的。中世紀更像春秋,南北朝,十國時期,比三國,五胡,唐末五代,南宋,元,明末,不知好多少。十字軍東征--宋挨打再挨打。大憲章--風波亭。文藝複興--元統治,亡國。大航海--明,燒寶船。工業化,議會化,國稅化,股票化,等等。三百年前,清朝搞文字獄的時候,正是第一部版權法建立的時候。想想是當渣渣渣奴才三百年好,還是當西方殖民地好?

如果自己能哺育出新文明當然好,但是一千年過去了,宋元明清,水越來越臭。是再丟幾塊肥皂呢,還是幹脆換水。換過幾百年後,也許能有新的自己的物種。好比馬車不如汽車。雖然那汽車也不完美,但是你要引進就的圈套。你不能說你汽車輪胎不如我馬車,我不引進。到時候把馬車輪子裝上就行了。結果是走不遠的。汽車好不好,都是磨合了很久才這樣的。你搞最好零件是拚不出好汽車的。隻有先全麵照搬,至少先運轉起來。多少年後能體會精髓了,才能改進。否則明明你自己很落後,還想改進人家先進的,不是自找沒趣嘛。

 

西方文化是文學、科學、音樂以及哲學原理的合集 zt

 (2012-01-18 15:13:50)下一個
 
 
 
西方社會的一大特色就是致力於科學與技術,並善於創造新加工、新材料,進而形成新產品。正是在西方,蒸汽機得到了發展,並被應用於工廠,以產生電力。四衝程循環和內燃機的發明和前期發展也都發生在西方。核電站則發明於芝加哥。 發電機、變壓器、馬達以及電燈,可以說幾乎所有熟悉的電器,都源自西方。新的通訊設備與係統,比如電報、電話、傳真、海底電纜、無線電以及電視、通訊與導航衛星、因特網、,這些都可以歸功於西方。一些司空見慣的材料,比如混凝土、鋁、明亮的玻璃、合成橡膠、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等,這些都是西方的發明。鋼鐵造的輪船、橋梁以及摩天大樓,首先出現在西方。疫苗接種、麻醉、MRI、口服避孕藥,以及所有純的抗生素都來自西方。晶體管、集成電路、存儲芯片、計算機、鼠標以及硬盤都在西方問世,還有鉛筆、圓珠筆、CRT、LCD、LED、攝影、靜電複印、激光打印機、等離子顯示器等。輪船的經度儀、引擎帶動的螺旋槳、火車頭、自行車、汽車以及飛機,都發明自西方。眼鏡、望遠鏡、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各種色譜法、蛋白質、DNA排序、CT、核磁共振、X射線,還有白光、紫外線、紅外線的光譜研究,都首先在西方的實驗室、醫院、工廠裏開發並應用。生化疾病、糖尿病、細菌病源論也是由西方人發現。根除古代被稱為天譴的天花,則是在西方人唐納德·漢德森領導下展開。
在數學中,微積分、統計、邏輯學、矢量、張量、複分析、群論以及拓撲學都發展自西方。生物學中,進化論、染色體、DNA、遺傳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用到的方法,都在西方首創。物理學中的力學、量子力學、相對論、熱力學、統計力學都由西方人創造。原子、原子核、電子、中子和質子都由西方人揭示。大部分的化學元素,包括其組成等,都在西方被發現。固氮和石化產品也是西方人的發明。化學正是在西方發展成為科學的一員。
西方國家也以對地球與太空的探險著稱。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是西方人,第一次踏足南極、第一次登陸月球的都是西方人。機器人登陸火星和小行星,對外層行星的旅行探索,這些都是西方人的科技發展。

中國對人類創新貢獻了多少? ZT

 (2012-11-01 19:01:28)下一個
 
 
 
 
董潔林


16世紀中期,歐洲文藝複興進入末期,而科學革命剛剛開始。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等開始來到中國,他們為中國帶來了西方宗教,也帶來了西方科技成就。這讓在宋代之後幾百年間日漸衰敗而仍自以為居世界之中心的中國振聾發聵,也激發了中國人重新學習科技的熱情,但西方前進的步伐越來越快了。

1543年,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的出版標誌歐洲科學革命的開始,在科學革命的帶動下,18世紀中葉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在英國啟動,隨之產生了人類經濟發展的量子躍遷:世界人均GDP從1750年的178元,到2000年的超過6500元,增長了幾乎37倍。圖1藍線顯示了從公元元年到公元2000年世界人均GDP的變化,可以看出,人類的經濟成長在最近的250年幾乎是垂直向上。圖1紅線顯示了同時間段的世界人口變化,一些影響人類發展的主要曆史事件列舉其中。經過簡單的計算可以發現,人類前250萬年所創造的財富,隻占人類總財富的3%,而工業革命以來250年所創造的財富,則達到97%。

為什麽人類經濟在最近兩百多年產生如此奇跡般的巨大跳躍?西方曆史學家通常會描述這樣一個故事:14世紀的文藝複興啟動了新思維的解放,15世紀的大航海拓展了人類文明的疆域,16世紀啟動的科學革命奠定了技術革命的基礎,17世紀初資本市場的出現延伸了社會金融活動的空間,同時期歐洲各國(特別是英國)政治改革解放了生產力、讓新勢力崛起,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從而推動了經濟的飛速增長……雖然目前的經濟學理論和其他學說很難完全解釋這個現象,但許多學者從這個曆史發展軌跡中發現了一個共同的元素──“創新”(Innovation)。

在這個工業和信息革命的精彩故事中,中國幾乎完全缺席了。交織著驕傲和自卑的中國一次又一次地問:作為文明古國,我們對世界創新史有什麽樣的貢獻?

最近一段時間,我帶著一些學生對世界科技發展史做了係統性整理和學習。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是從人類幾千年浩瀚的文明史中,選出1000項最重大的創新發明,同時選出200項最重要的科學成果,做成數據庫。這是一項很具有挑戰的工作。人類創新源遠流長,創新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創新(例如一項醫藥和一項信息技術)很難比較,即使是同一類東西,評判和比較其重要性也缺少客觀和定量的標準。在學習和研究了幾十種不同版本的科技史書籍和年譜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推出了人類重大曆史創新數據庫(第一版)。希望這個數據庫的建立,能夠回答一些與人類創新有關的問題,包括不少中國人感興趣的問題:作為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占人類20%人口的大民族,中國人為世界科技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 

我們選擇的創新項目分布在九個大類別:材料、能源、居家、醫藥、信息、交通、軍事、生產和測量,入選項目列舉的是首創地區和日期。圖2顯示的是所選擇的人類曆史上的1000項創新在各地區的分布情況,前三名是美國(36%)、英國(14%)和德國(6.8%),中國位居第四,占總數的6.1%。 

對於人類在科學方麵的成就,我們也小心選出了200項(與創新項目完全不重複),包括重大的科學發現、方法和理論。圖3顯示各地區曆史上的科學成就分布。科學貢獻排在前三名的是英國(23%)、美國(20%)和德國(10.5%)。而中國僅錄得兩項:墨子的小孔成像(約公元前400百年)和《九章算術》(約公元前150年)所使用的“負數”。 

雖然不同國家和時期的曆史學家對創新和科學項目的選擇采用的是主觀方法,結果也不盡相同,但綜合很多版本所得出的數據仍然會告訴我們很多有意思的信息。與中國相關的可小結為如下幾點:

1. 中國曆史上的創新項目占比為6.1%,比歐美相去甚遠,但與幾大文明古國希臘、埃及、印度、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等相比,在總數上略為優勝。如果考慮人口和時間基數(由於曆史上人口數據不準確,疆域也不確定,很難得到準確數字),中國的成績單不會這麽好看。

2. 中國曆史上的創新項目,主要在兩個時期:春秋戰國和唐宋時期,之後的中國創新引擎幾乎完全熄火。

3. 從創新類型來說,中國人的貢獻包括著名的四大發明,還有不少居家用品(絲綢、茶葉、陶瓷)、農用工具和天文觀察工具等。而在近幾百年的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這兩個人類創新的大項中,中國完全缺席。

4. 中國在科學方麵的成就十分黯淡(僅占1%),不僅與英、美、德以及歐洲諸國相差甚遠,較其他文明古國也相形遜色。

在對人類創新、科學成就以及中國所作的貢獻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後,不禁會生出更多的“為什麽”:為什麽中國人的科學成績單如此難堪?為什麽中國創新主要在春秋戰國和唐宋時期?為什麽工業革命在英國啟動、歐美發展而中國完全缺席?信息革命根自哪裏,又將走向何方?……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將沉入曆史文獻,穿越時空到世界各古代社會一探究竟,然後與您慢慢分享我的發現和感悟。


(本文作者董潔林博士是蘇州大學商學院特聘教授,蘇州大學企業創新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她於1988年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完成博士學位。文中所述僅代表她的個人觀點。)
 
臥虎 

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標準不一。其中有經濟指標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看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國民的精神狀態如何。

中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落後的,很多人將原因歸結於清,我覺得,有點簡單了。 

抗日戰爭結束後,李默庵將軍擔任中國戰區(國民黨戰區)日軍的受降工作。作為勝利者,他看到了這樣一幕:

被俘日軍回國途中始終以正規軍人隊列行走,毫無紊亂現象,也無事故發生。在繳械之時,日軍將所有武器包括重機槍、車輛及自佩武器都擦拭得幹幹淨淨,並將其人員、馬匹、武器、彈藥、被服、袋具、車輛等物資登記造冊,數字清楚,讓人感到與其說是繳械投降,還不如說是在辦移交手續。 

李默庵將軍當時的心情怎樣,不得而知,但肯定是複雜的。後來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對當時的這一切我至今印象深刻,並頗有感受。透過日軍交繳武器這個細節,可以看到日軍平素的軍隊管理和訓練是嚴格的,由此也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精神麵貌。當時我就想,他們的紀律如此嚴整,行動如此一致,將來如果領導正確,必是一個可以發揮無限潛力的國家。” 

為什麽我拿日本做比較,因為,中日同屬東方國家,而且,中國是日本精神文化的母國。 

讓我們平心靜氣地想一想,日本,這個曾經的中國的學生、曾經的侵略者身上,是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學習日本什麽?不是技術,更多的是日本民族身上那種執著、堅忍、忠貞的品質吧! w

日本人自稱自己是田橫五百壯士的後裔,這個當然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不必認真對待,但是,從中我們可以讀出,日本人的執著、堅忍、忠貞來自中國。 

兩千多年前的炎黃子孫也是一個執著、堅忍、忠貞的民族,那時社會的主旋律是高風亮節、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一諾千金。比如:程嬰、公子杵臼舍命救護趙氏孤兒,除韓相俠累的聶政和為他氣絕身亡的姐姐聶榮…… 

這些又比日本人差在哪裏?一點都不差,這是真正的俠義之士。後人在感慨之餘當自問,當年國人身上這種俠義精神今天還剩下幾分?這種俠義之氣是什麽時候丟失的? 

想起一句話: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1279年宋元會戰於崖山,是役,宋軍覆滅,宋朝滅亡,3月19日,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後宮諸臣,從死者眾”,“七日之後,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1644年3月19日,大順軍攻陷北京,大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劍斬長平、昭仁二公主,自縊於煤山,陪伴他的僅太監王承恩一人而已。時間僅僅過了300多年,兩個相隔並不遙遠的王朝的結局竟有如天地,真讓人唏噓不已。 

有幾千年曆史的中國,王朝更替本是平常,但為什麽唯獨宋朝的滅亡會讓後人發出“崖山之後,已無中國”這樣的感慨?看看《柳如是別傳》也許會找到答案。 

國人丟失俠義精神不是外族統治造成的,其實從春秋之後,國人身上的俠義之氣就在逐漸減少,這是事實,崖山之役不過是這種精神的最後一次回光返照而已。 

今天的日本早已脫亞入歐,成為世界上融合東西方文化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但縱觀甲午戰爭之後的日本,它還是沒有學會中華文化最重要的一環―――仁愛(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愛),它不懂“仁者無敵”這句話的最終含義。

日本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堅毅、忠貞、執著,卻走向了極端―――鐵血。中國丟失了堅毅、忠貞、執著,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懦弱。

中日在繼承發揚中華文化這個問題上,背道而馳。中國缺乏包容反省的胸懷、進取向上的精神、透視世界的眼光……日本則缺乏返璞歸真的勇氣、善良仁愛的心胸…… 

與日本相比,與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今天的中國,今天的國人,缺少的東西很多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