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家郵報》大哲學家係列之一:柏拉圖

(2015-06-16 10:59:48) 下一個
 

《哲學家郵報》大哲學家係列之一:柏拉圖

柏拉圖的思想引人入勝,閃耀著他的抱負和理想。他想把哲學作為我們改變世界的工具。我們應該繼續以他為榜樣鼓舞前行。


譯者:cyal8er原文作者:Philosophers Mail 
 

1024px-Akropolis_by_Leo_von_Klenze

雅典,2400年前。這裏眾生雲集:約有25萬人居住在此。各類精致的浴場、劇院、神廟、集市、運動場遍布其中。藝術與科學欣欣向榮。你可以南下比雷埃夫斯港買來新鮮海魚。一年中半數以上時間都溫暖舒適。

這裏還是世上第一位真正的——也許是最偉大的哲學家的故鄉,他就是柏拉圖。

柏拉圖出生在雅典一個顯赫富庶的家庭,他畢生都在努力幫助人們達到一種狀態,他稱之為

  ε?δαιμον?α

Eudaimonia:這個怪有趣的希臘單詞有點難翻譯:它的意思大約是“幸福”,其實卻更接近“滿足感”,因為“幸福”指持續的歡樂,而“滿足感”與其過程中的巨大苦難更相容,就算是好的生活,苦難也是其中不可避免的組成部分。

柏拉圖提出怎樣的觀點讓人們更有滿足感呢?他的作品中提出四個中心思想:

1. 更努力地思考

柏拉圖認為我們生活出錯了很大原因是我們幾乎從不給自己時間認真而有邏輯地思考我們的計劃,這樣導致我們的價值觀、職業生涯和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柏拉圖希望我們的思想建立起秩序和條理。

他觀察到我們的想法裏麵有多少是源於大眾的想法,希臘人稱作“doxa”,我們稱作常識。在他的36部著作裏,柏拉圖不厭其煩地說明這些常識其實是以訛傳訛、偏見和迷信。關於愛、名譽、金錢和善的通常說法都站不住腳。

柏拉圖也注意到那些自大的人是如何被直覺和激情帶領去下結論的,而根據無非是“他們的感覺”,他把這比喻成被蒙住眼睛的野馬拉著跑。

弗洛伊德樂於承認,柏拉圖是心理治療的始祖,他堅持讓我們把想法和情緒訴諸理性。柏拉圖不斷寫道,哲學的精髓是:

γν?θι σεαυτ?ν

“認識你自己。”

2.更聰明地愛

柏拉圖是關於親密關係的理論大師。他的著作《會飲篇》試著解釋愛是什麽。故事講的是一位英俊的詩人Agathon邀請了朋友參加酒宴,討論愛的本質。

symposium

賓客們對愛是什麽各執己見。柏拉圖給了他的老朋友蘇格拉底—他在這部和所有著作中的主要角色—最有用也最有趣的理論。是這麽說的:當你墜入愛河,其實是你眼中看到了對方身上你不具備的好的特質。可能他們冷靜,你易怒;他們非常自律,你自由散漫;他們口若懸河,你嘴笨木訥。

對愛情真正的幻想是通過親近這個人,你可以變得更像他們一點。他們可以幫助你成長,發揮你最大的潛力。

在柏拉圖的眼中,愛本質上是一種教育:如果你不想通過一個人提升自己,你不可能真正愛他。愛應該是兩個人想共同成長,並相互幫助對方成長。這意味著你交往的那個人擁有你成長過程中缺失的關鍵部分:你沒有的美德。

這些今天聽起來很怪,我們喜歡把愛解釋為尋找一個完美的人。情侶們在激烈的爭辯中有時候對對方說:“如果你愛過我,你就不應該試著改變我。”

柏拉圖的觀點完全相反。他希望我們進入一段完全沒有那麽對抗和自以為是的親密關係。我們應該接受我們不完美,允許愛人教我們東西。一段好的親密關係意味著我們不是愛對方本來的樣子,意味著承諾幫助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並且忍受不可避免的苦痛—也不阻止對方同樣來提升我們。

beauty

3. 美的重要性

幾乎每個人都愛美,不過我們總覺得美的事物對我們的作用有點神秘,從更大的格局上說,美也沒那麽重要。

但柏拉圖認為我們住什麽樣的房子、去什麽樣的神廟、欣賞什麽樣的雕像非常重要。

柏拉圖之前沒人問過這個關鍵問題:為什麽我們喜愛美的事物?他發現了一個很吸引人的原因:我們認為它們是“善”的組成部分。

我們渴求的善有很多種:和藹、溫柔、和諧、有條理、平和、強壯、莊嚴。這些是人的特質,而物品也有特質。當我們在物品中發現我們的生活中需要但缺失的特質,我們會激動,會被感動。

所以美的事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即邀請我們以它們的方式發展我們自己,去成為它們的樣子。美可以教育我們的靈魂。

同樣的,醜陋也是個嚴肅的事情,因為它展示給我們危險的、有害的特質。它鼓勵我們象它一樣:嚴厲、混亂、自以為是,也讓我們更難以變得明智、和藹和冷靜。

柏拉圖理解藝術的治愈作用:詩人和畫家(現今則是記者、電視製片人和設計師)有責任幫助我們過好生活。

柏拉圖讚成對藝術進行審查。這並不矛盾。如果藝術家可以幫我們活得好,他們同樣可以給那些不那麽好的態度觀點套上光環。藝術家身份本身並不能保證藝術的力量被善用。

這也是柏拉圖認為藝術家應該遵從哲學家工作的原因。哲學家給藝術家正確的觀念並讓他們使得這些觀念既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藝術是為了善而進行的宣傳,或者說廣而告之。

4. 改造社會

柏拉圖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政府和社會的理想形態。他是第一位烏托邦思想家。

這點上他是從雅典的競爭對手斯巴達汲取了靈感。斯巴達是盛產偉大戰士的城邦,斯巴達人所作所為,包括如何養育孩子,如何組織經濟,他們仰慕什麽,他們怎麽做愛,吃些什麽,都隻有這一個目標。從軍事的角度,斯巴達超級成功。

640px-Young_Spartans_National_Gallery_NG3860

但柏拉圖不關心這個,他想知道:一個社會如果不為了軍事霸權而是為了滿足感,怎樣才能變得更好?怎樣讓它可靠地幫人們實現成就感?

在他的著作《理想國》中,柏拉圖提出應該進行以下一些改變:

a) 我們需要新的英雄

雅典社會關注富人,像聲名狼藉的貴族阿爾西比亞德斯,和運動名人,像拳擊手米祿,柏拉圖對他們興致索然:我們讚賞誰非常重要,因為偶像會影響我們的視野、觀點和行為。而糟糕的偶像讓性格缺陷仿佛很有魅力。

所以柏拉圖希望給雅典引入些新的偶像,把現在的換成他稱作“衛士”的聰明人,為每個人的發展樹立榜樣。他們為民服務,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博大精深,理應成為社會中最受尊崇的人。

b) 我們需要審查製度

現今審查製度讓我們不安,但柏拉圖擔心的是那種錯誤的自由:雅典的一切都太自由,讓最壞的觀點也有市場。狂熱的宗教觀念和看似美好其實危險的觀點煽動起大眾的情緒,把雅典引向災難和戰爭(比如襲擊斯巴達)

Discurso_funebre_pericles

柏拉圖認為,始終置身於令人困惑的言論風暴中對我們有害,所以他希望限製公共演講和傳教士的活動。如果是現在,他會嚴重質疑大眾媒體是否應當有那麽大的影響力。

c) 更好的教育

柏拉圖深信教育,但希望重新組織課程的重點。我們主要學習的不是數學和拚寫,而是怎樣向善:我們應該學習勇敢、自控、理性、獨立和冷靜。

為了實踐,柏拉圖創辦了雅典學院,它持續繁榮了400多年。在那裏你可以學到如何生死得宜。

platoacademy

如今的學校教育沒了這抱負真是讓人傷心。如果今天牛津或哈佛大學的學生要學習如何生活,教授會叫警察來或者打電話給精神病院。

d) 更好的童年

家庭總是在教育上很盡力,有些孩子很幸運,他們的父母懂得平衡,擅長教導,成熟智慧,但父母經常會把他們的困惑和失敗傳遞給孩子。

EducationSparta

柏拉圖認為養育孩子成人是最難的(也是最需要)的技能之一。他非常同情在糟糕的家庭環境裏被耽誤的孩子。

所以他提出,很多孩子如果從那些智慧的衛士而不是父母那裏獲得人生觀會更好,而這些由城邦來承擔費用。他建議應該由比父母更勝任的人來養育相當比例的我們的下一代。

總結

柏拉圖的思想引人入勝,閃耀著他的抱負和理想。他想把哲學作為我們改變世界的工具。我們應該繼續以他為榜樣鼓舞前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非常想說 回複 悄悄話 好棒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引:“柏拉圖給了他的老朋友蘇格拉底—他在這部和所有著作中。。。”
===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

柏拉圖式很厭惡民主製度的,他認為的五種政治製度依次為:
仁君主政,軍人當政,財主政治,民主製度,暴政專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