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伯爾尼坐火車到達瑞士世界名城日內瓦。日內瓦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從小就向望的地方。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很多國際組織都在日內瓦設有總部或分部,就很能說明這座城市的魅力。一到日內瓦,居住的旅店就火車站對麵。放下行李坐上無軌電車就直奔聯合國宮。圖為日內瓦的羅納河(Rhône) 流入日內瓦湖處的景色。
從伯爾尼坐火車到達瑞士世界名城日內瓦。日內瓦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從小就向望的地方。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很多國際組織都在日內瓦設有總部或分部,就很能說明這座城市的魅力。一到日內瓦,居住的旅店就火車站對麵。放下行李坐上無軌電車就直奔聯合國宮。圖為日內瓦的羅納河(Rhône) 流入日內瓦湖處的景色。

來到了聯合國宮廣場。可惜聯合國宮大院鐵門緊鎖,開放時間已過。鐵門裏通往聯合國歐洲總部的那條大道上插滿了一百多個成員國的國旗。五彩繽紛的各國國旗在藍天白雲下飄揚,真是一幅世界太平的美麗圖案,雖然這個世界沒有一天真正太平過。
 聯合國歐洲總部的牆上刻有聯合國的標記。標記的中心是一個世界地圖。是從北極上空向下看的方位等距投影(Azimuthal equidistant projection)。這是否與世界上的重要國家大多位於北半球有關呢?世界地圖周圍以橄欖葉包圍。橄欖葉象征和平,世界地圖則代表全世界的人類與國家。
聯合國歐洲總部的牆上刻有聯合國的標記。標記的中心是一個世界地圖。是從北極上空向下看的方位等距投影(Azimuthal equidistant projection)。這是否與世界上的重要國家大多位於北半球有關呢?世界地圖周圍以橄欖葉包圍。橄欖葉象征和平,世界地圖則代表全世界的人類與國家。

聯合國宮的廣場很大。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高達12米的紅色的木頭雕刻“破殘的椅子”。這件作品旨在抵製針對平民的武裝暴力行為。它象征著武力與脆弱並存,穩固與失衡共現,野蠻與尊嚴同在。作品的創作初衷原為促成各國締結《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1997年)。這件作品再現了飽經戰亂的廣大平民內心深處的絕望呐喊。呼籲各國履行保護救助平民的國際責任。這把椅子三條腿健全,第四條殘腿懸在空中,以令人震撼的方式提醒著地雷受害者的命運,是對反人道主義的強烈鞭撻!
 在偌大的廣場上,有84道噴泉以對應坐落於這個街區的國際性組織。廣場兩側整齊地立著一長排水泥板,都畫著同一個地球的圖案,凸顯我們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需要更好地團結起來,保護好地球。
在偌大的廣場上,有84道噴泉以對應坐落於這個街區的國際性組織。廣場兩側整齊地立著一長排水泥板,都畫著同一個地球的圖案,凸顯我們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需要更好地團結起來,保護好地球。

這是聯合國宮另一側的照片。

在聯合國宮對麵山坡上有一棟宏偉的建築,是國際紅十字和紅新月博物館。該館建立於1988年10月是以人道主義為主線的博物館。三個展區,分別為維護人類尊嚴,重建家庭有紐帶和減輕自然風險。
 這棟高聳的鋼化玻璃大樓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所在地。
這棟高聳的鋼化玻璃大樓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所在地。

這是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的所在地。
 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unication Union) 的大樓也在附近。
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unication Union) 的大樓也在附近。
 緊挨著聯合國宮的是阿利安娜博物館(Ariana Museum)。是一棟具有新經典主義和新巴洛克主義風格的樓房,很有氣派。
緊挨著聯合國宮的是阿利安娜博物館(Ariana Museum)。是一棟具有新經典主義和新巴洛克主義風格的樓房,很有氣派。
 這個博物館裏麵收集有兩萬多件陶瓷和玻璃的製品。是瑞士收藏家Gustavo-Philippe Revilliod 建立,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的。後來他將該樓送給了日內瓦市。
這個博物館裏麵收集有兩萬多件陶瓷和玻璃的製品。是瑞士收藏家Gustavo-Philippe Revilliod 建立,並以其母親的名字命名的。後來他將該樓送給了日內瓦市。
 博物館有一個非常安靜的大花園。
博物館有一個非常安靜的大花園。
 這裏有不少的雕塑。
這裏有不少的雕塑。
 還有日本人送的大鍾。
還有日本人送的大鍾。
 我們在日內瓦一共有兩天半的時間,第一個半天逛了聯合國宮風景圈。第二天坐火車去洛桑(將另行撰文)。第三天主要逛日內瓦市中心,老城和日內瓦湖畔的景點。雖然時間緊湊,卻十分豐富。既領略了日內瓦的文化,又欣賞了美麗的風光。令人留連忘返。圖為街頭一景。
我們在日內瓦一共有兩天半的時間,第一個半天逛了聯合國宮風景圈。第二天坐火車去洛桑(將另行撰文)。第三天主要逛日內瓦市中心,老城和日內瓦湖畔的景點。雖然時間緊湊,卻十分豐富。既領略了日內瓦的文化,又欣賞了美麗的風光。令人留連忘返。圖為街頭一景。
 在日內瓦的第三天清早,我們先到了日內瓦大學。該大學分散在日內瓦市裏好幾處地方,圖中所攝的是位於Uni Mail 的一棟用於文科教學的大樓。大樓背後是一片校園,本來很美麗的校園中,卻有好幾個厄立特裏亞人如影子似地在那遊蕩。這是我們來到瑞士這個國家後第一次有點感到不安全,於是我們就趕緊離開這裏。
在日內瓦的第三天清早,我們先到了日內瓦大學。該大學分散在日內瓦市裏好幾處地方,圖中所攝的是位於Uni Mail 的一棟用於文科教學的大樓。大樓背後是一片校園,本來很美麗的校園中,卻有好幾個厄立特裏亞人如影子似地在那遊蕩。這是我們來到瑞士這個國家後第一次有點感到不安全,於是我們就趕緊離開這裏。
 不遠處就是一個叫 Plainpalais 的大廣場。
不遠處就是一個叫 Plainpalais 的大廣場。
 著名的百達翡麗博物館(Patel Philippe Museum) 就位於附近。
著名的百達翡麗博物館(Patel Philippe Museum) 就位於附近。

在廣場的一角有一個人形怪物的黑色銅塑像。銅像雕的是一位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博士創造出的怪物弗蘭基。原來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在瑞士日內瓦附近逗留了一個夏天。她構思了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弗蘭基是該書的角色,小說中所有的場景都是發生在這個廣場附近。讀過這部作品的遊客看到這個銅像一定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廣場北部有一個三角形的綠地小公園,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小噴泉中間是瑞士19世紀雕刻家James Pradier 雕塑的一個半臥的寧英(Nymphe),也就是仙女的像。環境十分優雅。
廣場北部有一個三角形的綠地小公園,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小噴泉中間是瑞士19世紀雕刻家James Pradier 雕塑的一個半臥的寧英(Nymphe),也就是仙女的像。環境十分優雅。
 在噴泉旁有一個半身塑像。這是紀念一位出生在這一區域的19世紀末的瑞士政治家George Favon。
在噴泉旁有一個半身塑像。這是紀念一位出生在這一區域的19世紀末的瑞士政治家George Favon。

隨後,我們發現離Plainpalais 廣場不遠處就是日內瓦著名的 Bastions 公園。按圖索驥走了十來分鍾就來到了Bastions 公園門口的新廣場 (Place de Neuve)。這廣場很美,廣場中間的噴泉,再加上一個將軍的坐騎雕像非常的吸引人。
 雕塑中的這位將軍名叫紀堯姆·亨利·杜福爾(Henri Dufour)。他是瑞士19世紀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軍事家政治家,同時也是製圖學家和工程師。1847年受自由派為主的瑞士邦聯的委托,他統領軍隊以迅速而”禮貌”的方式戰勝了保守派的獨立聯盟,取得瑞士內戰的勝利,從而奠定了瑞士聯邦次年建國的基礎。阿爾卑斯山脈的第二高峰杜福爾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雕塑中的這位將軍名叫紀堯姆·亨利·杜福爾(Henri Dufour)。他是瑞士19世紀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軍事家政治家,同時也是製圖學家和工程師。1847年受自由派為主的瑞士邦聯的委托,他統領軍隊以迅速而”禮貌”的方式戰勝了保守派的獨立聯盟,取得瑞士內戰的勝利,從而奠定了瑞士聯邦次年建國的基礎。阿爾卑斯山脈的第二高峰杜福爾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這個廣場周圍都是劇場和博物館,有一側就對著Bastions 公園的大門。
這個廣場周圍都是劇場和博物館,有一側就對著Bastions 公園的大門。
 這個公園是在拆了古城牆後建立起來的公園。左側有很多大型的國際象棋供人下棋玩。
這個公園是在拆了古城牆後建立起來的公園。左側有很多大型的國際象棋供人下棋玩。
 公園中央是一條大的林蔭道,兩側草坪連片,綠樹成蔭。各具風格的雕像點綴其中,是我們非常喜歡的環境。
公園中央是一條大的林蔭道,兩側草坪連片,綠樹成蔭。各具風格的雕像點綴其中,是我們非常喜歡的環境。
 圖中這具栩栩如生的雕像是聖經人物大衛,他腳踩著歌利亞的頭顱正在歸榮耀於上帝!
圖中這具栩栩如生的雕像是聖經人物大衛,他腳踩著歌利亞的頭顱正在歸榮耀於上帝!
 這裏每隔幾步就有一個瑞士曆史上知名人士的雕像。圖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 (Jean Piaget 1896-1980)。
這裏每隔幾步就有一個瑞士曆史上知名人士的雕像。圖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 (Jean Piaget 1896-1980)。
 植物學家,探險家,數學家 Edmond Boissier (1810-1885)。
植物學家,探險家,數學家 Edmond Boissier (1810-1885)。

這是18世紀的植物學家奧古斯丁·比拉姆斯·德堪多。據說他提出的“自然戰爭”的概念啟發了達爾文的進化論。
 十九世紀物理學家 Jean Daniel Colladon (1802-1893)。
十九世紀物理學家 Jean Daniel Colladon (1802-1893)。
 在公園中的重頭戲是那個巨大的改革紀念碑。這一紀念碑與其說是一個碑還不如說是一堵牆,也有稱其為改革牆的。這堵白牆長約100米,在紀念碑的中間雕刻的是四個5米高的巨大人像,分別為約翰·開爾文(John Calvin), Theodore Beza, William Farrell 和John Knox。這幾個人都是在宗教改革中起著巨大作用的,特別是開爾文是與馬丁?路德是一樣的領軍人物。
在公園中的重頭戲是那個巨大的改革紀念碑。這一紀念碑與其說是一個碑還不如說是一堵牆,也有稱其為改革牆的。這堵白牆長約100米,在紀念碑的中間雕刻的是四個5米高的巨大人像,分別為約翰·開爾文(John Calvin), Theodore Beza, William Farrell 和John Knox。這幾個人都是在宗教改革中起著巨大作用的,特別是開爾文是與馬丁?路德是一樣的領軍人物。

這堵牆的位置的選擇也很有意義,因為這裏就是日內瓦大學的Bastions校園。是開爾文創立了日內瓦大學,並且一直以日內瓦為其大本營進行宗教改革。影響深遠,也對日內瓦日後的繁榮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牆上還有拉丁文刻的一句名言:“POST TENEBRAS LUX” , 意為黑暗之後,即使光明。這句名言至今還是宗教改革的座右銘,也是日內瓦市的座右銘。

紀念碑對麵是日內瓦大學的圖書館,也是該大學的主要地標。

在公園裏遊逛就象是在讀曆史。所有的一切都已成為過去,但是在曆史的傳承中,也就使人悟出很多的道理,增進很多知識。要是不來旅遊,還真不知道日內瓦是“基督教新教的羅馬”,在新教改革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遊完了Bastions 公園之後,坐公共汽車來到日內瓦湖畔的英格蘭公園。這個公園建於1854年,是美化日內瓦湖畔的一部分。公園中最醒目的,是那個大花鍾。花鍾位於略帶斜坡的草坪上,用各種不同的花卉拚出鍾的圖案。鍾的直徑達5米。鍾麵圖案隨季節變化,據說一年中所用的不同花卉多達6000多種。
遊完了Bastions 公園之後,坐公共汽車來到日內瓦湖畔的英格蘭公園。這個公園建於1854年,是美化日內瓦湖畔的一部分。公園中最醒目的,是那個大花鍾。花鍾位於略帶斜坡的草坪上,用各種不同的花卉拚出鍾的圖案。鍾的直徑達5米。鍾麵圖案隨季節變化,據說一年中所用的不同花卉多達6000多種。
 穿過大花鍾就來到了日內瓦湖邊開闊的湖麵。湖中遠處有一個大噴泉,噴水柱高達145米。遠處的阿爾卑斯山脈隱約可見,近處川流不息的橋梁和湖兩岸各式各樣的大樓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圖案。
穿過大花鍾就來到了日內瓦湖邊開闊的湖麵。湖中遠處有一個大噴泉,噴水柱高達145米。遠處的阿爾卑斯山脈隱約可見,近處川流不息的橋梁和湖兩岸各式各樣的大樓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圖案。
 特別是在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湖畔的欄杆上,擺上幾盆五彩繽紛的花,再襯上紅底白十字的瑞士國旗,真別提這畫麵有多美了。
特別是在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湖畔的欄杆上,擺上幾盆五彩繽紛的花,再襯上紅底白十字的瑞士國旗,真別提這畫麵有多美了。
 在公園的一側立著高大的兩個持劍女神的雕像,緊緊靠立在一起,並凝視著北方。兩位女神為赫爾維蒂婭(Helvetia) 和日內娃 (Geneva)。分別為瑞士和日內瓦的女性化身。這一雕像紀念的是1814年日內瓦正式加入瑞士聯邦的這一重大事件。
在公園的一側立著高大的兩個持劍女神的雕像,緊緊靠立在一起,並凝視著北方。兩位女神為赫爾維蒂婭(Helvetia) 和日內娃 (Geneva)。分別為瑞士和日內瓦的女性化身。這一雕像紀念的是1814年日內瓦正式加入瑞士聯邦的這一重大事件。

英格蘭公園真是人們休憩,散步的好地方,除了綠地大樹,還有眾多大小噴泉和眾多人物雕塑和其他公眾藝術品。
 有趣的樹雕。
有趣的樹雕。

這一定是環保主題的藝術品吧!
 政治家與前總統Gustavo Ador (1845-1928)。
政治家與前總統Gustavo Ador (1845-1928)。
 坐在Ferry小遊艇中在日內瓦湖裏逛一逛真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們就從英格蘭花園這兒坐船到對岸的Quai du Mont-Blane。
坐在Ferry小遊艇中在日內瓦湖裏逛一逛真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們就從英格蘭花園這兒坐船到對岸的Quai du Mont-Blane。
 這裏湖邊都是高檔旅館,其中旅館 Beau Rivage 的大門口是1898年奧地利女皇 Elisabeth (即茜茜公主)被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盧切尼刺殺的地方。這個旅館至今還以茜茜公主在該店居住來招徠顧客。
這裏湖邊都是高檔旅館,其中旅館 Beau Rivage 的大門口是1898年奧地利女皇 Elisabeth (即茜茜公主)被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盧切尼刺殺的地方。這個旅館至今還以茜茜公主在該店居住來招徠顧客。
 我們在這裏的湖濱大道上漫步,眺望著日內瓦湖的景色,非常心曠神怡。
我們在這裏的湖濱大道上漫步,眺望著日內瓦湖的景色,非常心曠神怡。
 我們的下一站是去日內瓦老城。老城就在羅納河(Rhône)匯入日內瓦湖交口處西南方的山坡上。老城高於日內瓦湖25米的山坡上,因此一路走來都是上坡。老城市除了幾條主要幹道之外,大部分小路還是都由石頭鋪成。
我們的下一站是去日內瓦老城。老城就在羅納河(Rhône)匯入日內瓦湖交口處西南方的山坡上。老城高於日內瓦湖25米的山坡上,因此一路走來都是上坡。老城市除了幾條主要幹道之外,大部分小路還是都由石頭鋪成。
 一路攀登很快爬到了山頂,這裏有一棟相當有氣勢的建築,是日內瓦的藝術和曆史博物館。
一路攀登很快爬到了山頂,這裏有一棟相當有氣勢的建築,是日內瓦的藝術和曆史博物館。

對麵是可以居高臨下眺望四周的遠望公園。這裏可以看到下城區的馬路,也可以看到日內瓦湖中高噴的水柱。
 公園的中央有一個半抽象派的雕刻,是英國藝術家亨利·摩爾(Henri Moore) 的作品。這位藝術家喜歡雕刻這樣的 Reclining 的女性的人物。
公園的中央有一個半抽象派的雕刻,是英國藝術家亨利·摩爾(Henri Moore) 的作品。這位藝術家喜歡雕刻這樣的 Reclining 的女性的人物。
這裏環境優雅,又那麽安靜。既可以極目遠眺,心花怒放;又可以靜坐冥思,心馳神往!隻可惜,我們時間緊迫,就不得不又向山下走去。
 離開了這裏,我們就去尋找聖彼得大教堂。雖然很容易看到教堂的綠色尖頂,不過由於山路曲折盤旋,也不容易一下子找到。我們先到了一個叫 Place Du Bourgeois-de-Four 的小廣場,這裏有一個大理石的中世紀噴泉。噴泉除了有清泉水噴出之外,特殊之處是立柱上邊有一圈鮮花圍繞,很漂亮。這裏有很多的飯館和咖啡店,是老城的一個人氣很旺的地方。
離開了這裏,我們就去尋找聖彼得大教堂。雖然很容易看到教堂的綠色尖頂,不過由於山路曲折盤旋,也不容易一下子找到。我們先到了一個叫 Place Du Bourgeois-de-Four 的小廣場,這裏有一個大理石的中世紀噴泉。噴泉除了有清泉水噴出之外,特殊之處是立柱上邊有一圈鮮花圍繞,很漂亮。這裏有很多的飯館和咖啡店,是老城的一個人氣很旺的地方。

在廣場的一角立有一個纖弱的女子的銅像 “Clementine “。該作品是 Henri Schwarz (1920-1994) 於1974年的創作的。該作品描述的是一個受盡欺淩侮辱的少年妓女, 其臉上那茫然而無助的表情不能不打動每一個過路的人。

終於來到了聖彼得大教堂。該教堂建於1150年。其綠色的尖頂非常引人注目,高高聳立。教堂剛建造時采用的是羅馬式建築,等到幾百年後才結束建造,那時又采用了哥特式建築風格。到了18世紀,又加上了新古典主義的門麵。盡管如此,這些建築風格迥異的部位卻十分協調地組合在一起,十分雄偉。

1536年到1564年,開爾文在日內瓦進行宗教改革時就在這個教堂裏講經。他和他的隨從者將教堂的很多祭壇和壁畫的都除去了,從而使它更像一個新教的教堂。
 至今教堂裏還保留著開爾文當時坐的椅子。
至今教堂裏還保留著開爾文當時坐的椅子。
 離開大教堂後,我們又經過 Maison Tavel。這是日內瓦最古老的房子,建於13世紀。火災後,又重建於14世紀。
離開大教堂後,我們又經過 Maison Tavel。這是日內瓦最古老的房子,建於13世紀。火災後,又重建於14世紀。
 老城的市政廳大樓底部。
老城的市政廳大樓底部。
 這個古老的市政廳好像現在仍然在使用。四周是樓房,中間有一個大院子。
這個古老的市政廳好像現在仍然在使用。四周是樓房,中間有一個大院子。

上樓除了有樓梯之外,還有一個轉圈上升的斜坡式的通道。據說在古時候,這樣便於官員們直接騎馬到達辦公樓各層。

在日內瓦我們去看的最後一個景點是 CERN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這裏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室。整個建築是球形的,看上去是由木條拚成的。大球木條中間有縫隙,球形高達20米,直徑40米。用木條罩在這一建築的外麵是為了表明,這個建築吸收的碳遠多於其排出的碳。整個建築造型很美。

在球形建築邊上的草坪上,站立著一個11米高的巨大的鋼質雕塑,名為“Wandering the Immeasurable “ 。這個雕塑重達15噸,形狀像是一個巨大的卷曲的綢帶,全長約37米。在上麵用激光刻了全世界396項發明的名稱,年代,發明者名字及發明要點。都是用發明者的本國語言刻的。綢帶的另一麵則是用公式,圖像,符號來表達同樣的信息。
 隨著黃昏的降臨,我們在日內瓦的自由行也要結束了。這是一所浪漫又富於激情的城市。瑞士有德語區,法語區和意大利語區。日內瓦是典型的法語區,也因而有著濃厚的法國情調,與帶有嚴謹感的蘇黎世很不同。對講英語的旅遊者來說,在蘇黎世不會有語言障礙,可在這裏連很多年輕人都不會講英語。不過我們也 survive 了。很喜歡日內瓦!以後還會有機會來嗎?
隨著黃昏的降臨,我們在日內瓦的自由行也要結束了。這是一所浪漫又富於激情的城市。瑞士有德語區,法語區和意大利語區。日內瓦是典型的法語區,也因而有著濃厚的法國情調,與帶有嚴謹感的蘇黎世很不同。對講英語的旅遊者來說,在蘇黎世不會有語言障礙,可在這裏連很多年輕人都不會講英語。不過我們也 survive 了。很喜歡日內瓦!以後還會有機會來嗎?
以下是瑞士自由行係列的鏈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8505/201905/656.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8505/201907/31075.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8505/202101/35748.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8505/202103/2786.html
上次離開瑞士前,特地去了CERN,世界實驗室總部就位於其中的29號樓(記不太清了)。多年前,我的第一份獎學金來自這個組織,是以致敬的心情去的。世界實驗室主要發放物理類獎學金,我是一個特例,非常幸運, 至今感恩。
同感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裏,五彩繽紛的各國國旗在藍天白雲下飄揚,真是一幅世界太平的美麗圖案,雖然這個世界沒有一天真正太平過。
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瑞士像學長和學嫂這樣深度自由行, 耐心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