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同學50歲左右的哥哥過世,心肌梗塞突發而去。據同學所說他哥哥是累的,生活和工作雙重壓力所致。在文學城看到一個新聞,是一位在讀PHD 9年的女生失蹤,估計已經選擇自殺,原因應該是長期無法畢業處於人生極度迷茫與困惑下的選擇。而去年的此時,相鄰城市的一位華裔死於車禍。他是自謀職業者,做生意返回家裏,淩晨2點開車在高速上與一個大貨車相撞,完全是太累太困的原因。
每當聽說讀到類似的事情,我都會相信這些同胞們在生活中積累了長期過多的難處和過多節點無法排除清理,終於體力精力無法再承擔下而爆發的結果。這裏會有很多外界苛刻的環境,世事造化變更等等,但如何應對和處理是每個人需要思索和具備的生存能力。
我曾看到過一個帖子,說如何度過人生難關,Endurance(耐力)是關鍵。這種耐力,更確切的說是在沒有選擇的事情下,接受並堅持。用更通俗的話來說,是熬到雲開霧散的時候。但是能熬也是要有條件的。需要具備相應的體力,財力和精力。
我的人生中有過幾次非常難熬的時候,而常態的困境和困難基本就像陰雨天來來往往不計其數。同樣一個問題,還記得年輕的時候覺得如臨大敵,困惑糾結心痛;而到了中年時候,同樣的問題卻顯示出不一樣的場景。我想這就是經曆過,並對再次經曆有了準備後的結果。我最艱難的人生時期之一是第一個孩子出生後,我和先生都需要工作來保持工作簽證。孩子還是個繈褓中的BABY。我們試過送daycare和請私人保姆,不是小BABY不停的被傳染上各種病就是不可靠的保姆讓孩子受委屈。每天我上班送完孩子後,就會邊開車邊流淚,自責自己是個多麽狠心和不負責的媽媽;而接孩子的時候看到孩子渴望的目光和急切伸出來的小手,內疚與自責又會油然而生。後來老公被裁員,雖然經濟上少了一份check,但馬上感到全家的生活壓力減輕了,忙亂的生活趨於有序,精神上的負疚和緊張放鬆下來了。那段錢不多的時間卻是精神體力上最和諧放鬆的日子。這段經曆讓我學會的一個道理:你不可能什麽都想擁有又什麽都不想放棄。一物換一物,失去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就是得到。有了這個概念,對於後期的困難就會看得更開了。隻要想想,如果對於現狀不滿意,那我有什麽是可以放棄來改變現狀的呢?
還有一段時間是我剛換工作。因為在原公司已經觸及天花板,事業上不會再有進展了,經過選擇,我來到目前的公司,但剛開始,除了支票上的數字增加一些,其它產品,人脈,能力等信用都需要重新建立。剛到團隊就受到先來的同事的排擠,經理也更信任老的同事,對我的工作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而給我分配的產品和項目也都是不受重視的副科。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決定相當懷疑甚至非常的痛苦。我也想過放棄,跳到別的或者回到之前的公司。那種糾結相當強烈。但真正支持我做下去的一是我確實很喜歡我做的工作,即使是小項目我也很享受與客戶和團隊一起完成任務後的那份成就感;二是我對自己的能力是還是有信心的。我努力了這麽多年,學曆經驗,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外在內在都對自己要求甚嚴,沒有理由錯過下一個機會。那段時間的沉澱長達3年,後來支持我做到公司管理層的正是得益於這3年基層的曆練。退一步而言,即使我沒有這個機會,我仍然享受了這個過程,而我得到的經驗經曆對後期的職場也一定會有益的。我談不上成功,但能感知低穀的黑暗,而能幫助我們在低穀徘徊但不至於沉淪的是對自己的信心和對自己的選擇的堅持和愛。
我們都會身處困境,但從困境到絕境是有相當的距離的。對於困境的處理決定了後麵是從困境突破回到順境,還是繼續下滑到絕境。我們也都會有晴空萬裏的順利日子,而對待順境的心態更是決定順境的繼續發展還是轉向困境。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是一個成熟有內涵素養的人行事背後的警句。
以我自己的體會,在順境下人需要進行各方麵(體力/財力/精力)的儲備,低調行事。福兮禍所依,為何?就因為很多人因此忘乎所以,失去戒備,與人把柄或者自行揮霍把順境引導到困境。而在困境的時候,需要分析清楚自己可以進行的選擇和承受能力,同時需要準備迎接相應的適應時期和自身的變更。
我一直就認為人生如同有限時間內逆水行舟奔赴目的地。前行需要體力判斷力效率和集中力,決不是一個輕鬆穩妥的旅程,倒行則隻需要放棄2字。而在激流的水中就連想停滯不前都需要用力用心掌控絕非易事。當然這種前行的艱辛是有回報的,就是兩岸的風土人情,一路上收獲,以及與你同船一路的知己與家人。
回到文章的開始,所有的失去都讓人痛心遺憾。隻是希望前行者能愛護自己,寬待自己,堅定自己的選擇而非一味為了滿足他人的要求。人生的不易和美妙如同硬幣的兩麵不可分割,無論哪一麵落地都是情理之中並需要我們坦然麵對之。
人在五十歲進入低穀,是一種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