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何求

人生就是長途的單行道旅行,從起點開始行走,一路收獲放棄,妥協苦鬥,並理解途中的啟示,享受上天的饋贈與挑戰。
正文

命運安排和人力創造

(2016-06-30 12:45:16) 下一個

信命運的安排還是相信自己可以創造不同的命運?

我在美國和孩子們一起看過很多的動畫片,都有一個很明顯趨勢和主題。動畫裏的小主人公基本都是在追求超出自己階層所能到達的目的,然後裏麵的口號也是:You can be anyone you want. 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 這裏反映了美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曆盡多少艱辛,都應該堅持和創造自己的命運。這種思想是從小開始灌輸和培養的。而另一方麵,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卻都是在既定的命運中徘徊。能走多遠,不僅僅是自身的努力即可,還融合著很多周遭環境,家庭背景,文化基礎等等。

人為案例中最典型的一個,我推薦馬雲。這個各表麵條件都相當平平的人最終登上中國的首富,不管多少機遇多少運氣,他個人在拓展與更新自己既定命運上的努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上天之前給他關上了無數的門和窗,但馬雲硬是自己找了個洞,確切的說是自己挖掘了個洞,通向了成功。還有一個典型虛擬例子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人公,堅持十年在牢裏挖出一條通往自由的路,其間受盡淩辱欺負,但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越獄計劃。所以,我這裏想說的就是。人力改變超越既定的命運,可以,但需要超出凡人的毅力,時間和信念。超越階層和環境的改變,需要付出的艱辛與之成正比。上麵的案例在工程學裏的說法就是RE- Engineering ,也就完全的革新,換裝備,換設計,換材料,然後整體改變產品項目的輸出。脫胎換骨的改變,類似琅玡榜裏梅長蘇的削骨換皮的動作,達到全新的境界。這種苦,這種累,這種信念和堅持,絕大多數人遠在過程結束前就已經放棄或者退出,不得不接受既定命運的安排。

命運安排的案例指的是我們大多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也不是坐等安排,而是盡自己所力在進行改變。這種在工程學裏稱為 Continuous Improvement ,持續改進。每一步的努力都不會付之東流,而是進行積累。在既定的命運中慢慢上升。比如通過高考或者出國讀書而改變自己命運的農村孩子們,通過打工從農村而來到城市生活的民工們,還有因名校畢業職場成功而晉升富有階層的老中老印們。命運所安排的不是一個確定點,而是一個大致的上下限。那麽人力所需要努力的地方,就是盡量在這個區間裏接近上限。即使這樣的過程,也承載很多艱辛和磨練,毫不輕鬆,值得為之自豪點讚。

命運安排中,與人對自身定義相關。願意付出多少,自己衡量能夠付出多少,往往是權衡之後的決定。而人力的改變,特別是上麵提到的極端的成功案例,堅持基本是唯一的選擇,結果則是背水一戰的輸出。

很多人的信命論,是有道理的,我們沒有辦法去選擇這個設定的環境和所提供的資源。但這裏我要加一句,這個設定的環境也是前代祖先努力而營造出來的,也與祖先們的人力努力結果息息相關,並不完全是上天憑空設定。

所以,最終的觀念就是,命運和人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才能達到所期待的人生目標。命運將帶領人來到一個設定的環境,而之後就是靠人力的努力來開墾,拓荒和建立。而且人生目標因人而異,不是僅僅以財富,資源,地位來判斷。一生能領略親情,愛情,能有家人知己相伴,能沐浴生命中的多彩多姿,能享受充實飽滿精神世界的內容,才真是不枉世間一趟的終極追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