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維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平庸沒有那麽可怕:投資大師給我的啟示

(2019-02-05 09:12:41) 下一個

華爾街投資大師傑克·博格(Jack Bogle)不久前去世了。有人說博格是資本主義曆史上最重要的創新者之一,這個說法或有誇張之嫌,畢竟致悼詞的時候完全可以也應該使用一些溢美之詞,但博格確實單槍匹馬讓財富管理行業變了個樣。

博格的天才創舉,是在1976年建立了複製和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先鋒500指數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讓指數型被動投資進入華爾街主流,博格因此被稱為指數投資教父。

在博格創立先鋒500指數基金之前,華爾街不是這樣的玩法。投資是強者的遊戲,追求的是站在世界巔峰俯瞰群雄的刺激。想在華爾街耀武揚威,就要有舍我其誰的氣概,誌在必得的信心。如果基金經理是金融天才,一定可以、也必須得到遠高於市場平均的回報。

但博格意識到,主動投資——即活躍地選擇股票並決定進出市場的時機——基金的平均回報,不會高於被動投資——即簡單地複製和跟蹤市場指數——基金,因為被動投資者複製的市場指數,反映的就是整個市場的平均表現。加上主動投資要雇用據說聰明絕頂的基金經理,盈利中必須扣除他們的天價薪水,跟蹤指數的被動基金幾乎一定會有比大多數主動投資基金更好的表現。

當年博格建立先鋒500時,投資者是不屑一顧的:平均回報?沒本事不要出來混!我還是找更厲害的人管錢吧。但1990年代之後,投資者發現,僅靠搭乘反彈牛市的順風車,先鋒500就經常以大幅利潤擊敗大多數基金經理,態度才有了180度的轉變。

現在博格創立的先鋒公司(The Vanguard Group)擁有超過五萬億美元的資產,是全球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雖然先鋒公司有各式各樣的基金,“指數投資的倡導者”和“低廉的管理費用”仍然是招牌門麵。

博格的成功當然有運氣的成分。從1980年到1999年的20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增長率為17.7%。 而從1999年至2018年的20年間,標準普爾指數僅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長。市場整體回報率降低後,投資人付給主動投資經理的1%到2%的報酬便蠶食了更大比例的投資回報,無形中助了低成本的指數型被動基金一臂之力。

正常的市場也不能容許每個人都像博格一樣投資。指數之所以有意義,正是因為市場上有各種投資者買進賣出地為股票定價。如果有一天市場上隻存在被動的指數基金,所有主動管理的基金都銷聲匿跡,很難想象市場會變成什麽怪物。換句話說,持有市場指數,等於免費利用了不遵循這種策略的投資人的智慧。

但博格的成就還是驚人的。他的賭博是,跟玩的就是心跳的投資遊戲相比,心平氣和地接受指數的平均回報是更好的策略。他賭贏了,幫無數人賺了錢,自己也變成了傳奇人物。

但談錢太多有點俗,博格去世後,更多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違反直覺的投資理念對美國主流文化的顛覆。在美國這個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國家,人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痛苦,就沒有盈利。堅持不懈地追求卓越,沿著社會階層的樓梯不知疲倦地往上爬,是出人頭地、走向成功的唯一正確方式。

博格卻說,不必刻意追求卓越,平庸就很好。平庸的目標堅持下來,有一天也可能華麗轉身,變成卓越。

必須承認,我對博格的理念心馳神往,也暗中希望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世界上總會有人相信自己比別人聰明,相信自己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在無為而治和積極進取之間,一定會有一批人毫不猶豫地選擇積極進取,因此大膽追求卓越的傳統的主動投資的方法永遠不會從地球表麵消失。巴菲特對博格讚不絕口,但他之所以成為股神,不也是因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擊敗市場嗎?

在投資之外的其他事情上,發奮圖強也是社會主流。我比別人更聰明,更努力,比別人做得更好,也應該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回報。

即使沒有這樣的自信,也難免被諸如此類的聲音團團包圍著: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我和身邊的很多人都在這樣的聲音中長大,也都練就了一副刀槍不入的好強性格。雖然大家天性各有不同,人生追求可能漸漸從事業擴大到更大的範圍,或者在時間磨礪下變得比年輕時溫和敦厚,但骨子裏那股爭強好勝之心,還是時不時冒出頭來,就像院子裏除也除不盡的野草一樣。

小時候成績要比別人好;從學校出來後薪水要比別人多,職位要比別人高,房子要比別人大,車要比別人新;再後來孩子要上更有名的大學,包包要比別人貴,欣賞的藝術要比別人高深,旅遊度假的目的地要比別人更有異國情調。

雖然在人家眼裏掙到了麵子,其實活得很累。

有一次和女兒高中足球隊的日本裔隊友赫利的媽媽聊天。赫利媽媽告訴我,赫利喜歡運動,高中生活很開心,但學習不是太好。“我的女兒嘛,能聰明到哪兒去呢,” 赫利媽媽和和氣氣地說。這句話讓我一楞,不知如何作答,但又耳目一新,像一床舒服的舊棉被。

當然不是說信心滿滿、爭強好勝、熠熠生輝不好,這是一種進取精神,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但中年以後,環顧四周,發現最重要的不是人仰馬翻的折騰和璀璨炫目的光芒,而是一直穩穩當當地進步。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可持續的發展”。如果拔苗助長,如果因為不甘平庸、光彩照人而用力過猛,短時間耗盡了能量和激情,不如不要發光的好。相反,如果不怕平庸,不在乎一時的輸贏,堅持了遙遠的距離後,反而有可能顯出驚人的實力。

更何況,我們不過是宇宙當中一粒塵埃,很多事情並不在我們控製之下。

世界上能登上高峰的永遠是極少數人。懸梁刺股也好,甘於平庸也好,沒有那種方法可以保證輝煌的成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博格一樣幸運。

當然,如果能放下功名利祿,風輕雲淡,是更高的境界。博格是不是這種人,無從知道,但我猜想他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有這樣的修煉,否則也不會構想出“平庸就是卓越”的策略。

所以,媒體熱衷於博格反其道而行之的投資理念是有道理的。他的做法,好像是給一個令人窒息的房間注入了一股新鮮空氣。當我們為孩子的前途焦慮、為自己的平庸苦惱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博格,然後深深地吸一口氣,默默地對自己說:沒關係,別著急,平庸或許不是想象的那麽可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swmpsp 回複 悄悄話 巴菲特夠卓越了吧,他現在也推崇指數型基金,認為超過絕大多數進取型基金。他的底氣就是美國經濟未來會繼續發展。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已經寫了,1月14號就貼了。《名利的陷阱:一個矽穀神話的破滅》。

回複 'michellehey' 的評論 :
michellehey 回複 悄悄話 不要忘了《壞血》(Bad Blood: 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的書評哦?
我這倆天,天天涮你的網,就怕錯過了:(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道理是有點繞,但他的投資方法確實是counter intuitive的。隻追求平均,並不追求更多,最後卻反而比那些更有追求的投資者成績要好。

回複 'lin13590' 的評論 :
lin13590 回複 悄悄話 道理是,平庸就是平庸,它不可能是卓越,平庸是卓越了,那就不叫平庸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