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維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家和回家的雜感

(2017-07-23 12:23:07) 下一個

昨天晚上媽媽打來電話,告訴我她在商店看到一套好看的睡衣,順手就給我買了下來。“前幾天有人送來些新茶,很不錯,我也給你留著吧。我還給你準備了幾條漂亮的小毛巾。你還要什麽嗎?我給你買,等你回家一起給你。”

我在電話這頭,聽著媽媽絮絮叨叨,享受著媽媽的寵愛,心裏像抱著一隻小貓一樣又柔軟又溫暖。又想到媽媽喜滋滋地在商店東看西看,為心愛的小女兒買衣服,天天掐著手指,盼著和女兒見麵,更是為她高興。

但在決定行程時,對哪天走又有些猶豫。之所以決定十月回國,是因為先生屆時要去印度出差,打算辦完公事從印度去中國,我則直接從美國飛到中國去。本想兩人同時從美國出發,但想到他在印度的日子,我要獨自呆在中國,又怕無事可幹,日子過於沉悶。我跟中小學同學沒什麽聯係,在家鄉沒朋友。每次回國,高興固然高興,多住幾日之後卻也有些無聊。父母家畢竟不是自己家,四周沒有那麽多熟悉的地方,也不能走進出庫,拉開車門坐上駕駛座,發動引擎就出門,有點像個眼耳不好使、腿腳也不靈便的人,又像一盆搬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適應不良的植物。

但這個比喻讓我有些吃驚。這是父母的家,我的家鄉,我出生長大的地方。雖然出國後父母搬過幾次家,住的房子不再是小時候那套,但畢竟是同一座城市,同一個社區。是我回國的次數太少嗎?其他人回國時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

星期天和兩個朋友一起爬山。我們三人相識,是因為我們的女兒曾經是同學,有好幾年的時間我們都一起拚車送孩子上學。今年我們的女兒都大學畢業了。我女兒畢業後回家呆了兩周,現在已經在紐約上班;欣的女兒申請到一筆環遊世界一年的基金,不久前去了非洲;佩的女兒要念醫學院,但現在正在外麵旅行。“她下周回家,在家呆三周就去醫學院報到,” 佩告訴我們。“但她已經說了,這三周的時間她怕會無聊,估計還會再安排一個別的trip。”

“孩子們回家,在家裏都是呆不長的,”三個媽媽都感歎說。但這個感歎卻不是抱怨,隻是心平氣和地陳述一個事實。我們也都是做女兒的人,她們的感覺我們理解。我們自己和她們也沒什麽不一樣。

中國古代有狡兔三窟的說法,但那是因為生存環境凶險,不然就是有受迫害妄想症。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有一個家,一個安全、舒適、方便、各方麵需要都得到滿足的家,其實是理想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說不可以有幾個家,但資質平平的人消受不起,用現在時髦的說法,叫hold不住。一個家並不是一棟房子,幾樣家具,甚至不僅是裏麵住著自己愛的人。一個家需要用愛心一點一點建立起來,每一件家具,每一幅畫,每一塊地毯,每一盆植物,都是許多周末,無數小時的精心選擇;附近的城市、社區、飯店、咖啡館、購物街、圖書館、公園、音樂廳,都要經年累月的熟悉、了解,才知道哪些最合自己口味。這樣的家,凡夫俗子建立一個已經不容易,狡兔三窟自然不敢奢望。當然這歸根結底是一個實力問題,如果有足夠的財力和時間,三五個家還不是手到擒來,但鳳毛麟角的特例,畢竟沒有普遍意義。有時候也厭倦身邊的熟悉,想法設法要顛覆它,於是去旅行,獵奇,探索,尋找新鮮感。但旅行的魅力再大,過不了多久還是會乖乖回來,像孫悟空翻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又像枝頭的蘋果最終還是會落在地上。

這就是為什麽,雖然父母家溫馨舒適,又有自己最愛的人,離開的日子久了,還是會有無所適從的疏離感;在這個環境裏舒展自如的程度,跟在自己家還是有差距。或許花些時間能慢慢熟悉起來,但每次回去的時間短,從來沒有機會完成這項試驗。剛上大學時,回家的感覺是真實的;後來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就慢慢產生了陌生感;等到有了自己的家,更是完成了從父母家斷奶的轉變。

我們的女兒是不是也正在經曆這種轉變呢?女兒離家上大學已經是四年前,但她的書桌上仍然放著小時候用的鉛筆筒,扔著幾張足球賽的照片,桌子前方靠牆擺著嵌滿勵誌故事心靈雞湯的玻璃鏡框,牆上仍然貼著高中最後一個學期的課程表。我沒有挪動這些東西,因為不舍得跟女兒的少年時代道別,像考古學家要保留一座珍貴的古代城堡的原貌。但除了慰籍自己,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中,是不是也以為這種原貌可以延長她對這個家的認可,加深她對這個家的依戀?

現在女兒回家還是一副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樣子。穿著睡衣,披散著頭發,光腳在木板地上毫無顧忌地踩得咚咚直響;在沙發上倒頭就睡,冰箱洗劫一空,隻要是她出入的房間都可以發現荔枝核、木瓜皮、瓜子殼和巧克力糖紙;開著蓋的箱子大大咧咧地擺在房間中央,衣物書籍散了一地。

我悄悄地珍惜著、享受著這樣的日子,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日子不會永遠繼續下去。

畢業後那兩周,女兒都忙著布置紐約的公寓,在網上購買家具,訂貨,退貨,比較價錢、性能和美觀程度。我有一種預感,這個我小心保留的她孩童時代的家,在不久的將來,會被另一個家完全代替。這個新家窗明幾淨,每一個角落都印著年輕女孩的細致乖巧,從窗口可以看到帝國大廈和周圍的高樓形成的天際線,四周環繞著她喜歡的飯店、咖啡店、博物館,和一座朝氣蓬勃、熙熙攘攘的城市。

當年我父母送我來美國,會不會跟我有類似的感覺,因為我將要有嶄新的生活而為我高興,又因為他們為我建立的家將被取代而有幾分失落?但我送女兒去紐約,比父母送我來美國是容易太多了。幾小時的路程,熟悉的去過多次的地方,隻要願意,每天都可以視頻見麵。哪像我們當年來美國,萬裏之外,舉目無親,一封家書要走上幾星期的時間,一通電話要花掉幾個月的積蓄。

這些年常聽人說,出國或許是出錯了,平白丟掉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賺錢機會。我從來沒有這種想法。遇到留在國內的同學,或許他官運亨通,或許他腰纏萬貫,又或許他隻是普通白領,我從來不在意,也不會去浪費心思琢磨清楚。我不會因為自己生活在國外而試圖產生什麽優越感,但也從來沒有對留在國內的同學有過什麽羨慕。

隻在一件事上,我羨慕國內的同學,那就是他們很容易回家看父母。生活在國外,畢竟遠隔重洋,回家的次數很少。如果回去多一些,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多一些,和家鄉的疏離感也會少一些;每次離家的時候,也不會那麽慚愧?

其實這才是我不那麽熱衷回國的最主要原因,路途的遙遠,家鄉的異化,都隻是借口,最怕的是和父母道別。在國內的每一天,和父母道別的那一刻無時不像一把懸在頭上的劍。

這實在是很矛盾。恰恰因為跟父母感情深厚,不願意跟他們說再見,反而減少了和他們見麵的機會。

女兒不像我這麽多愁善感,或許是她沒讀過《紅樓夢》的緣故。她每一次離家都很雀躍,眉眼中都是掩不住的對新生活的向往。我暗暗地喜歡她這一點。她有些地方像我,我暗自慶幸在這件事情上她和我不像。

但我想幸運的人生,應該是有兩個家的,自己的家,和父母的家。固然自己的家才是真正的家,但父母的家也可以不時地回去,短短地住那麽幾天,撒一下嬌,被父母寵愛一下。

這兩個家,最好不要相隔太遠。雖說現在世界像個小村落,飛機,高鐵,一切都是那麽便利,但我還是希望世界越來越小。我願意長相守,不願意體會別離的滋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清風-細雨 回複 悄悄話 真實,細膩。有些感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