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son Bechdel的《歡樂之家:一場家庭悲喜劇》(Fun Home: A Family Tragicomic)是一本漫畫回憶錄。這本兩百多頁的漫畫書從父親講起,開篇第一句是“Like many fathers”。但如果你以為作者的父親真的跟鄰家父親沒什麽不同,你就錯了。Alison的父親相當特別。在下麵幾章裏,Alison把父親的秘密一點一點地翻開來給你看。
Alison畫筆下的父親不像一個快樂的人。他戴副黑邊眼鏡,臉頰邊有兩道深深的皺紋,在每一個畫框裏都不苟言笑,愁容滿麵。Alison家在賓夕法尼亞一個保守的小城。小城有過繁華的過去,Alison家的房子就是當時修建,但如今已破敗失修,隻剩老舊的空殼。
父親最大的嗜好是修飾這棟房子,但他不是一般的handyman。一般的handyman把裏裏外外修繕一新,讓全家上下過溫馨的生活,是妻子夢中的模範丈夫。但Alison的父親把分分秒秒的時間和點點滴滴的精力全部投入這棟房子的狂熱,不要說家裏人,就連我們外人看了,也毛骨悚然地有點害怕。Alison家並不富有,但父親用天才的巧思彌補了這個不足。他可以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從閣樓的破爛裏淘出寶貝;他研究建築史,對房間每一個細節都精心推敲,每一盞燈,每一幅畫,每一把椅子,每一片窗簾,都精挑細選,每件家具擺放的角度都恰到好處。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家裏每一個房間都變成了某個曆史時代的博物館,擺放著相配的歐式風格的家具,裝飾著精美的古董收藏品,一個普通人家變成了一座美輪美奐的仿佛肩負著某種曆史使命的宮殿。
自然地,全副心力花在房子上的父親對其他事情不怎麽關心。拿Alison自己的話來說,“我們並不喜歡他把家具當成孩子嗬護,卻把我們幾個孩子當成家具看待。”
這還隻是開始。Alison在第二章繼續披露這個家庭的奇情故事。父親44歲那年被一輛卡車撞死,但Alison懷疑這不是事故,而是父親有意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然後Alison告訴我們,父親家原是做殯儀館生意的,書名中的Fun Home不是“歡樂之家”的意思,而是Funeral Home殯儀館的縮寫。Alison和兄弟姐妹們在殯儀館裏度過了很多童年時光。他們在殯儀館樓上樓下地跑,搬棺材,看父親給死人修屍體化妝,給忙碌的大人打下手。旁人人生最大的悲劇,成了Alison們周末過家家般的遊戲。但這一年,上大學的Alison接到父親車禍身亡的電話回到家鄉,卻看到父親西裝筆挺停靈在自家殯儀館中,當時的感覺真是說不出的荒謬。
但Alison的荒謬故事還沒說完。第三章裏,她又回到父親去世前,回到剛上大學的日子。在大學校園的Alison讀了很多書。有一天,像一隻燈泡突然變亮,又像一條項鏈將過去很多不相幹的奇特想法都連成一串,她明白了自己是同性戀。她寫信告訴了父母這個消息。當她和母親在電話上討論這件事時,母親卻透露了一個更驚人的消息,“你父親也和其他男人有過婚外戀。”
讀到這裏,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對我來說是過於荒誕了一點。但因為是漫畫書的緣故,我倒也不是十分介意。這個不同尋常的家庭還有更多秘密會在餘下四章裏暴露出來嗎?我不知道,卻有些好奇。漫畫書裏滿滿都是黑色幽默;即使是悲劇,也因為漫畫這種形式變成了悲喜劇。
跟我年齡差不多的人,小時候都愛看圖畫書。在我們的童年快樂中,圖畫書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十來歲以後就不屑於看圖畫書,隻願意啃全是文字的小說,而且越厚越好。久而久之,圖畫書成了遙遠的記憶。
但去年卻讀了幾十年來第一本圖畫書,也是一本漫畫回憶錄,Roz Chast的Can’t We Talk About Something More Pleasant?翻開這本書時,以為這是本輕鬆愉快的小書,像以前在報紙上看到的Dilbert的風格,雖然牢騷滿腹,卻沒有什麽在感情上難以消化處理的內容。看了一半,才發現這本書的話題很沉重,是關於作者如何陪年老的父母走完生命最後一程的故事。
但漫畫的形式還是幫了一點忙。Roz Chast是《紐約客》的漫畫家,畫漫畫是她的專業,怪不得寫回憶錄也用這種圖文並茂的方式。漫畫的幽默起了一個助消化的作用。雖然嚴酷的現實無法回避,卻像一劑苦藥加了少許蜂蜜。
看起來Fun Home又是同樣的風格,一個家庭的黑色秘密,用漫畫的形式來昭示。
突然意識到這或許是很多漫畫書的特點。正因為話題沉重,才尤其需要漫畫這個媒介。再難聽的話,再醜陋的事實,通過漫畫也可以軟化一點,像堅硬的石頭穿上柔軟的外衣。我學到了一個教訓:以後看到漫畫書,不要隨便拿起來就讀,以為一定輕鬆愉快。恰恰相反,它的話題可能更加陰鬱。
其實,隻要是讀普通人的回憶錄,都要做好麵對醜陋和嚴酷現實的思想準備。名人寫回憶錄是不用擔心沒有讀者的。奧巴馬從總統位置上退下來,傳記的出版權賣了6500萬美元的天價。但普通人寫回憶錄,要想讓人來看,就要有自己的特點。但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什麽是特點?特點就是不同。所以,“特點”是什麽意思,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說破。
當然這本來也是讀書的目的之一。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讀書可以窺見別人不同尋常的生活。在過自己的日子之外,也算打開了眼界。
但我對獵奇並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反感。尤其是年紀大了以後,反而喜歡讓自己接觸的東西純粹一點,幹淨一點,愉快一點,就像小時候不介意看悲劇,現在卻隻愛看喜劇一樣,因為不想為難自己。過日子也開始信奉極簡主義,剔除雜物,隻保留最好的一部分。生活不是要比誰活得多,活得好才重要。
但漫畫書提高了關於某些話題的書的吸引力,至少也因為看得少的緣故尚有新鮮感吧。和Roz Chast一樣,Alison Bechdel也是個漫畫家,她的漫畫Dykes to Watch Out For是最早表現同性戀生活的漫畫,被認為是裏程碑似的同性戀文學作品。她還在2014年得了天才獎。
至於Fun Home,這是Alison最出名的書,登上過紐約時報暢銷榜,廣受好評,還被改編成音樂劇。雖然才讀了不到三章,從前麵幾章來看,我猜每一章都會有新發現,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已經埋在土中;又像阿甘說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每打開一顆都會不一樣。
而且,既然是那麽成功的一本書,就不應該僅僅是離奇故事的組合,讀完後應該會給人某種啟發。就像人家說的,整體比各部分的總和要大。我對它是有這種期待的。即使它本身沒有寫出什麽特別的東西,我自己也會受到某種啟示,因為讀書時腦子裏往往會跳出某種以前沒有過的想法。等待這種想法的出現,也是讀書的樂趣。
所以,我坐在廚房的桌子邊,陽光透過窗邊的樹葉照進來,在書頁上,桌麵上,地板上,身邊的空氣裏,隨著微風斑斑點點地跳著。我一頁一頁地翻著書,等待著這本書帶給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