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藝術家是為自己創作的。他們對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存在有獨特而又強烈的體驗,把這種體驗表達出來是一種不可遏製的欲望。但藝術家也要吃飯,也不能免俗。藝術品創造出來,也希望有人喜歡和關注。在今天的商業社會,若嘔心瀝血的作品能暢銷賣個高價,則既滿足了創作的欲望,又名利雙收,是成功藝術家的最高境界。
但為自己創作和為公眾創作,兩者並不協調。眾星捧月、洛陽紙貴的不一定是藝術家自認為高明的作品。公眾對一件藝術品如何反應,有諸多與藝術無關的因素。比如梵高,感覺那麽敏銳,衝動那麽強烈,追求藝術那麽執著狂野,最後住進精神病院,耳朵都割掉一隻,當時的人卻不賣他的帳。
梵高還不是最倒黴的,畢竟死後鹹魚翻身,成了販夫走卒都聽說過的大畫家。我敢肯定,一定還有人比梵高更激情迸發,也更窮愁潦倒。他們也才華橫溢,也創作了堪與梵高媲美的作品。但他們的悲慘我們今天不談,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
不單是畫家,用文字創作的藝術家也是如此。也就是為了自己,才能“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至於世人是不是願意垂青多看一眼,不想也罷。
在文字的藝術中,非虛構作品不登大雅之堂,小說才是皇冠上的明珠。但對作者來說,不管寫的是哪個類別,揮霍的都是生命的玉液瓊漿,產出的都是舉世無雙的人間精品。而且這種敝帚自珍的想法老實說也不過分。作為藝術家的作者,當然知道讀者是反複無常、捉摸不定的,也勇敢地做好了最壞的思想準備。但他們中的幾個,還是在現實麵前栽了跟頭。隻不過他們的問題跟梵高恰恰相反:讀者的狂熱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料。
比如前幾年有一本書,叫Eat, Pray, Love,寫的是一個女子周遊世界尋找自己的故事。不是說這本書有什麽不好,事實上這是一本很可愛的小書。但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榜大半年,好評如潮,賣了1千萬冊,好萊塢還把它拍成電影:真的嗎?我是眼光不行,還是漏看了幾頁?
不知道這是為什麽,隻能說Elizabeth Gilbert幸運。Gilbert是個嚴肅的藝術家。我聽過她演講,她的演講很迷人。溫暖的笑容,磁性的聲音,潔白的牙齒之間吐出珠玉般的語言。一小時轉瞬即逝,而我並不介意她一直講下去。Gilbert的下一本書沒有Eat, Pray, Love那麽幸運,這讓她思考藝術家的創作力怎樣才能永不枯竭。我覺得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也許是下一本書的失敗,讓她變成了更有趣的人,但我還是不能解釋Eat, Pray, Love的運氣。
然後出現了Hillbilly Elegy(《鄉巴佬的挽歌》)。Hillbilly Elegy是J D Vance寫的,講的是一個在酗酒吸毒、沒有父親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抗拒命運,走出逆境,成為社會精英的故事。我佩服Vance。在他周圍的人中,高中畢業都了不起,更不用說上大學。Vance不僅從法學院畢業,上的還是耶魯。在家鄉的Hillbilly中,他是個異數。
但雞窩裏飛出金鳳凰,故事是好故事,卻了無新意。Vance文筆還算流暢,卻也沒有展現驚人的才華。他還年輕,不過三十出頭而已,人生閱曆尚淺,智慧也不深。換句話說,他不是羅素。
但讀者蜂擁而上,紛至遝來。Hillbilly Elegy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好評如潮,銷量直逼千萬。
不過這一回至少我知道是為什麽。因為一個特別的事件,一群平時不會對他的書感興趣的人迫不及待、心急火燎地翻開了這本書。這個事件就是,一個叫川普的人當上了總統。
Hillbilly Elegy的副標題是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出版商是這麽推薦這本書的:
Hillbilly Elegy is a passionate and personal analysis of a culture in crisis—that of poor, white Americans.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is group, a process that has been slowly occurring now for over forty years, has been reported with growing frequency and alarm, but has never before been written about as searingly from the inside. In Hillbilly Elegy, J.D. Vance tells the true story of what a social, regional, and class decline feels like when you were born with it hanging around your neck.
精英們不是瞧不起川普這個土豪嗎?主流媒體不是預言希拉裏會大獲全勝嗎?為什麽川普還是當上了總統呢?因為沉默的大多數,下層美國白人的憤怒。如果你不是下層美國白人,如果你生活在曼哈頓、矽穀這些世外桃源,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為什麽angry white working class要把一個粗鄙、無知的狂人送進白宮,這本書會告訴你,or so you are told。
Vance的家鄉遍地都是這樣的angry white working class。他們沒有像樣的工作,生活窮苦,精神空虛,用福利券養活自己,靠酗酒和吸毒消磨時光,年紀輕輕就死於毒品的不在少數。好好的工作要辭掉,因為“不想每天早起”;偶爾做一份工,也三天打魚,兩天篩網,遲到曠工,一轉眼就不見蹤影。被開除還義正詞嚴地質問老板:你為什麽開除我?你知不知道我女朋友已經懷孕?
Vance的外婆13歲懷孕,和男友私奔,離家出走。Vance的媽媽倒是上完了高中,也因懷孕放棄了升學的打算。她離過五次婚,有過十幾個同居男友。媽媽和“繼父”永遠在酗酒,吸毒,吵架,動不動就摔盤子,撂狠話,哭天喊地,尋死覓活,大打出手。幸虧外婆家就在幾條巷子之外,還算平靜安穩,Vance暴風驟雨中有個避難之所,才沒有沉淪,取得今天的成就。
這不是什麽新鮮事,以前也聽說過。故事的主角是黑人,地點在城市貧民區,情節卻一模一樣,都是生很多孩子,吃福利,不求上進,遊手好閑,不勞而獲,朋友們每次聽到這種故事都義憤填膺,同仇敵愾。這一回的不同之處是,這個命運降臨到了白人身上。
城市黑人和郊區的hillbilly都憤怒,怪社會遺忘了他們。在這一點上,hillbilly們似乎更有抱怨的資格,因為他們還沒有忘記父輩的中產階級生活,又從電視上看到了華爾街好萊塢的精英們越來越堆積如山的財富。
我對福利製度沒有某些朋友那麽深惡痛絕。不是說福利製度沒有問題,也不是說可憐之人沒有可恨之處,但有些朋友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把好吃懶做吃福利想象成了國王的神仙日子,吃福利者簡直成了他們景仰的成功人士。其實吃福利哪有那麽春風得意,若果真如此,精明的朋友們也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捷足先登,搶先上位。社會的仁慈是必要的,生老病死,旦夕禍福,天生的才能,後來的運氣,並不都是自己可以控製的。每個人都有脆弱不堪一擊的時候。
但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公共教育這些政客們常常兜售的辦法,在“鄉巴佬”的絕望麵前是隔靴搔癢,還是不如豎一張靶子萬箭齊發,像打開一隻垃圾袋把所有失意通通裝起來,來得快意恩仇,幹淨利落。怪不得有些黑人最喜歡談論白人把他們從非洲拐賣過來和種族歧視的原罪,“鄉巴佬”們則把手朝外國人和移民一指:都是他們,搶走了本該歸我的工作。
雖說袍子下麵那點小暴露無遺,雖說把寶壓在川普身上是竹籃打水,人家的境遇真是捉襟見肘。跟最大訴求是上藤校和省稅錢的人比,人家有資格玩心跳。
一個社區的文化怎樣生根發芽,又怎樣枝繁葉茂,這個話題太大,我自然說不清楚。但讀到Hillbilly們的生活細節,看到他們做出的種種決定,免不了要跟我們模範少數民族的同胞們比較。雖然我經常拿我們的節儉、攀比、名校情結開玩笑,雖然這些特點讓我們謹小慎微,拘謹畏縮,格局不大,活得沒氣派,我們卻也因此生活小康,衣食無憂,Vance筆下的Hillbilly的命運不會輕易落到我們身上。
但政客們是不會這麽說的。沒人愛聽逆耳的忠言,吞下苦口的良藥。這是人性的弱點。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抓住人性弱點的政客才是好政客。
Vance還剛剛從這個社區走出來。麵對家鄉、鄰居和親人,他的處境有點難,既要說真話,又不能數典忘祖,既要怒其不爭,又要哀其不幸。到頭來,他小心翼翼地批評了自己的文化和社區,“I don’t know what the answer is, precisely, but I know it starts when we stop blaming Obama or Bush or faceless companies and ask ourselves what we can do to make things better. We hillbillies need to wake the hell up.” 他及格了。他的語氣既顯得坦率,又沒有太苛刻。
有人拿他和Ta-Nehisi Coates相比。Coates是在社會邊緣掙紮的黑人社區的代言人,Vance則讓人聽到了hillbilly的聲音。但他其實比Coates更願意自省。Hillbilly的苦難時間還不長,還要幾代人的苦才能醞釀出Coates的憤怒。
但這本書到底是否有價值,最終還是取決於誰讀了它。出版商想多賣幾本書的願望無可厚非,但他們的廣告其實都打錯了。那些生活在紐約和矽穀的bubble裏,對川普的勝利百思不得其解的人,讀了一個hillbilly的故事,即便能解開心中疑團,明白了川普為何當選,頂多也就是學會同情,喊一聲理解萬歲。真能得益於此書的,其實是hillbilly自己。哪怕其中的幾個,讀了這本書,從Vance的成功中得到靈感,也像他一樣認真寫幾次功課,參加海軍陸戰隊,上大學,做一些正確的選擇,有更好的生活,也算沒有浪費這本書歪打正著、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幸運。
但這是很難的。過去八年裏,奧巴馬已經刺激了一些人的神經。Hillbilly本來願意相信,造成自己困境的是經濟環境,而不是社區的文化。但奧巴馬這個出生低微的黑人居然敢脫穎而出,成為精英的代表人物,還當上了美國總統,簡直就是當眾扇了自己一巴掌。是可忍,孰不可忍。相比之下,還是一個不會擾亂心境、顛覆存在感的富二代比較可愛。
現在又冒出來一個白皮膚的小奧巴馬,用自己賣了將近1千萬冊的書告訴他們,是文化,而不是環境,讓他們深陷泥坑不能自拔;如果努力,你也可以擁有我今天的一切,yes you can!誰要聽這種話呢?傳遞這種信息本就不合時宜,何況旁邊還有一張大嘴一直在聒噪“這都是別人的錯”呢?人的本性就是如此。這很悲哀,卻是事實的真相。
————
留言cng一並貼過來
謝謝介紹。很佩服蔡美兒的不加修飾的剖析,一直挺認同她的很多觀點。因為她的華人麵孔出現公眾媒體裏,起碼代表了一部分華裔/亞裔,人們聽到華裔/亞裔的聲音。也去追看了博主維立對“鄉下人的悲歌”評論。追看了書評和作者訪談。謝謝。
回複 '白手套' 的評論 :
拿這麽一個瘋子加無知總統和奧馬巴閉, 太侮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