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最主要的目的是娛樂,其次是尋找一種日常生活中不常有的新奇經曆。至於從電影中學習人生,得到收獲和啟發,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一般不會奢望。外國電影講述的故事通常發生在遙遠的、從來沒有涉足的地方,體現的是新奇的、從來沒有經曆的文化,比一般好萊塢電影更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因為這個原因,我最近忽然有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看遍所有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的打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項是1947年設立的,每年有五部電影獲得提名,這麽多年下來,洋洋灑灑積累了300多部片子。但我一向認為,藝術是不斷進步的;不管是書還是電影,基本上都是新的比舊的強。於是跳到名單最後一頁,一眼就挑中了2012年的丹麥影片A Royal Affair。
既然是affair,就必然以一段倒黴的婚姻為背景。在這部電影中,這個背景就是英國公主Caroline和丹麥國王Christian的婚事。嫁到丹麥前,Caroline聽說新丈夫熱愛藝術,對戲劇情有獨鍾,因此對婚姻生活充滿了期待。到丹麥後她才發現,Christian行為古怪、喜怒無常,像個被寵壞的弱智兒童,完全不是她想像中的白馬王子。他們很快就有了一個兒子,但她非常孤獨,在皇宮中鬱鬱寡歡地度日。
跟Caroline一樣,Christian對這段婚姻也很厭倦。為了逃避宮中無聊的生活,他去國外旅行,回來時隨行人員中多了德國醫生Johann Friedrich Struensee。Struensee是當時的啟蒙派知識分子,思想開明,有很多激進的觀點。但Christian跟他很投緣,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隨著他們友誼的加深,Christian漸漸在Struensee的鼓勵下向皇室中的保守勢力挑戰,推動了很多改革,帶領丹麥走上了一條更開明、更現代的路。
因為讚同Struensee的自由派觀點,Caroline也跟他成了好朋友。然後不出所料,他們之間有了私情,並生下了一個女兒。但他們的戀情被以皇太後為首的保守派勢力覺察。保守派們以這件事為契機,唆使Christian放逐Caroline和Struensee,並一氣之下判了Struensee死刑。但Christian雖然糊塗,耳根子又軟,還是有自己的底線的。他想來想去,顧及與Struensee的友誼,又赦免了他。但執行死刑的保守派們故意不讓他的赦免令及時到達,結果Struensee還是死在了斷頭台上。
然後,影片結尾的字幕告訴我們,Caroline的(與Christian生的)兒子和(與Struensee生的)女兒得知了他們的母親生活的真相。兒子繼位後,又將丹麥帶上了他父親和Struensee曾經嚐試過的改革之路。
因為這是一部關於宮廷皇家的電影,整部電影的場景都很美,女主角更是優雅動人。故事情節雖然基本上被片名泄露了,也還算曲折緊湊。唯一讓我不滿的,是Struensee在斷頭台上的一幕相當恐怖,對神經脆弱的人是很大的挑戰。即使是最有勇氣的人,麵對自己的死亡時也是會害怕的。那種強烈的恐懼和絕望,不是我們這些把電影當消遣的人願意麵對的,所以我以為還是處理得寫意一點,給觀眾留點想像空間更合適。雖然電影最後的字幕告訴我們,Struensee的血沒有白流,曆史為他平反昭雪,丹麥成了自由富裕的現代國家,一切都花好月圓,皆大歡喜,還是沒能把那個血淋淋的場麵從我腦子裏抹去。
最近看的第二部外國電影是2006年的印度電影Water。印度某些地方有個古老的習俗:一個女人在丈夫死後,要到一個“寡婦院”中度過餘生,以免在家人眼前晃來晃去惹人心煩,也為了給家人減輕負擔。Water的主人公,七歲的Chuyia,小小年紀就嫁給了一個老男人,隨後很快就失去了丈夫,於是也被送進了一家寡婦院。Chuyia剛開始時想念父母,討厭這個死氣沉沉的地方,動輒哭鬧著要回家,把寡婦院吵得天翻地覆。但她是一個天性陽光的茁壯孩子,很快就在寡婦院遇到了幾個喜歡的人,慢慢習慣了寡婦院中的生活。
Chuyia的好朋友之一是Kalyani。Kalyani長得很美,也很年輕,是寡婦院中與Chuyia年齡最接近的人。她們兩人很投緣,經常在一起聊天,玩遊戲,還一起出去逛街。但Chuyia模模糊糊有點知道又不完全明白的,是寡婦院的長老其實一直都在用Kalyani的美貌賺錢。夜幕降臨後,經常有人撐著小船,把Kalyani送到河對岸,去見有錢的客戶。有一次Chuyia和Kalyani在街上遇到了從外地回家來看望父母的年輕英俊的Narayan。Kalyani和Narayan一見鍾情,很快就談起了戀愛。雖然Narayan的母親反對他們的戀情,Narayan還是堅持要將Kalyani娶回家。但在他帶她渡河回家的路上,她意識到他父親也是她以前的客戶。她堅持讓小船掉頭,不再答應和Narayan結婚,回家後即投河自盡。而Narayan也在回家質問父親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與此同時,因為失去了搖錢樹,寡婦院的長老們又想用Chuyia來取代Kalyani。Chuyia在寡婦院的另一個朋友Shakuntala得知這個消息,跑去阻止她們。但她到達河邊時,長老們已經把Chuyia從客戶處接回來了。當天剛好甘地在火車站有一場演講,Shakuntala抱著昏迷不醒的Chuyia去了演講現場,並在聽演講時做出了決定:Chuyia應該跟隨甘地離開這個地方,不能再回寡婦院。演講結束後,她在月台上來回奔跑,請火車上的人把Chuyia帶給甘地。她在人群中看到了Narayan,Narayan從她手中接過了Chuyia。
也許普通而又貧窮的人的生活總是比皇家貴族的生活更容易觸及我們內心的柔軟之處,我覺得這部電影比A Royal Affair更感人,而Chuyia這個角色尤其是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一個天真、善良、茁壯的可愛孩子,居然要在寡婦院度過一生,沒有一個人看不到其中的愚蠢、殘忍和荒謬。比起Kalyani,比起Shakuntala,Chuyia更是反對這種愚昧落後的文化的海報人物。但這部電影最感人的一刻,還是在影片結束前,Shakuntala在火車站跑來跑去,要把Chuyia交給甘地的時候。這部電影中有很多惡,比如愚昧的製度,虛偽的長老;這部電影中也有很多美。但這部電影的精華還是其中的善。善良點點滴滴地散落在故事當中,有時並不起眼,但在車站一幕中卻終於占據了舞台中心,像涓涓細流匯成了大河一樣。或許火車站的場景確實拍得特別動人,或許善良永遠都比別的美德更能打動我,當我看到Shakuntala站在月台上,眼中含著淚水,目送載著Chuyia的火車徐徐離開時,我驚訝地發現,我也像Shakuntala一樣,眼裏噙滿了淚。
最近看的第三部外國電影是2010年的西班牙電影Biutiful,相當於英語的Beautiful。影片的主人公Uxbal是巴塞羅那的一名單親爸爸。他本來就生活在社會的灰色地帶,過著拮據的生活,在影片開始時又被診斷患了癌症。他沒有告訴朋友家人這個消息,還是假裝若無其事地過日子,但他的生活比過去更加支離破碎。他想與妻子和好,讓家庭完整和睦,孩子們以後有所依靠,但他的努力沒有成功;看到在他和朋友的商業計劃中打黑工的中國非法移民住在沒有暖氣的房屋裏,晚上凍得瑟瑟發抖,他給他們買了電熱器取暖,但劣質電熱器漏出的煤氣卻毒死了所有住戶;他的非洲朋友因犯法被驅逐出境,他讓朋友的妻子和孩子住進自己家中,並將自己的錢全部留給她,要她答應以後照顧他的孩子。她卻拿著錢回了非洲。
然後他死了,在躺在床上與女兒聊天,又把父母留給他的一個鑽石戒指送給女兒後。他來到了天堂,在白雪覆蓋的樹林裏,見到了從未見過麵的爸爸……
在這三部電影中,這一部大概是我最不喜歡的。它的藝術成就或許很高,但故事本身畢竟過於灰暗沉重。電影的結尾是潔淨美麗的,但與A Royal Affair中下一代人繼續上一代人的努力相比,與Water中的小女孩在大人的幫助下尋找更美好的未來相比,這個結尾連一點虛幻的希望都不肯給我們,剩下的隻有蒼白空洞。
也有人說,非洲朋友的妻子沒有離開,而是回到了他身邊;而且她以後也會信守諾言,幫他照顧孩子。但電影在這一點上處理得很模糊。我的理解是她沒回來。她在火車站猶豫過,但還是走了;她的回來,僅僅是他的幻覺。
所以,看完這部電影後,情緒是很低落的。再仔細一想,看完另外兩部電影時,我的心情也沒好到哪裏去。本來還雄心勃勃地想看遍所有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現在意識到這個計劃不怎麽樣。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以悲劇居多的。這些電影雖然都安了個光明的尾巴,但它們的陰影都不能被這條尾巴掃盡。
奇怪的是,看美國(或者與美國文化接近的英國等國家的)電影時不常遇到這個問題。大多數美國電影都很正麵;即使是比較沉重的電影,像最近的The Imitation Game,Still Alice,看完後心裏也遠不像看完Biutiful那麽難過。每一部電影都會給人留下一些想像空間。看某些外國電影時,我會以最悲觀的態度來填滿這些空間,而看美國電影時則會持一種比較樂觀的態度。可見不管藝術手法如何,不管導演的意圖如何,電影的基調和氛圍早就被電影所表現的時代與生活決定了。而因為美國人的幸運,美國電影無論如何也沒有某些外國電影那麽沉重。
所以,還是暫時把看外國電影的計劃擱下,做一個樂觀的、傻乎乎的、不知道世界上都在發生什麽的美國人吧。好萊塢電影俗是俗一點,但生活得快樂,遠比追求高雅的藝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