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轉:索達吉堪布的學佛因緣

(2015-08-04 18:45:02) 下一個
剛看到這位我最敬仰的法師之一的學佛因緣,欣喜之餘,轉。


http://www.fodizi.net/qt/qita/4646.html

 
索達吉堪布的學佛因緣
作者:索達吉堪布 發布時間:2011-7-18 23:07:07

 
我出生於一個比較優越的幹部家庭,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嗬護與慈愛,他們用自己的全部身心為我和妹妹構築起一個非常溫馨幸福的成長環境。在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下,我無憂無慮地長大了。記得從小學到高中,我的學習成績便一直十分優異,幾乎回回都是年級第一名。那時的我十分爭強好勝,為了門門功課都拿第一,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異常灰色、壓抑與病態。每天除了上課看書以外,便是抓緊一切時間做各種習題,基本上犧牲了所有的娛樂活動。生活目的隻有一個:考上重點大學,在這種境況下,當然也就很少對人生做什麽思考,也沒有興趣注重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

 
後來總算如願以償地考進了一所名牌大學學習熱門的計算機專業,但自己為之付出了巨大代價的理想之實現,卻讓我感到無以言表的失落:學習任務繁重,而我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卻無絲毫興趣,那種選擇純粹是受當時流行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說法的影響所致。故而在隨後的大學生活中,我逐漸在找不到明確生活目標的迷茫中,慢慢演變成一個愚癡且沒有責任心的人。生活上我很任性且散漫,對物質享受充滿貪求,而在學習上卻根本不用功努力,總是得過且過,為此常常讓父母操心和失望。

 
不過可能是本性使然吧,我在貪求物質享受的同時,也並未完全丟掉對精神世界的探求,我很想找到一種身心的和諧與純淨感。在計算機的軟硬件當中,自然無法得到這種滿足,於是我便想在文學藝術方麵去尋找答案。不過現在想來最可笑的是,當時盡管我接觸了很多現代派的文學及哲學作品,但出發點卻是基於一種趕新潮的時髦追求。因而在表麵的蜻蜓點水之後,我整個人迅速地滑向叛逆和虛浮,還傻乎乎地以反傳統麵目自居於潮頭浪尖:我不願再接受任何約束了。

 
回顧這一段日子,現在的我倒是可以清晰地發現,很多現代派作品對現代人身心世界的孤獨與迷惘、矛盾與痛苦、失落與壓抑、焦慮與恐懼之類的人性瘡疤的揭示,都非常形象、貼切,但它們最大的問題便是僅僅停留在生活表象的展示上。而我們最需要的恰恰是超越這些表描述之外的、對通達幸福快樂之人生境遇的途徑提供,一個真正的思想家絕不應該隻成為生活的同流者與旁觀者。現代派在讓我們感同身受於痛苦、煩亂的人生處境外,又從文字上再一次複印了這種真實的生活感受。但僅有感受是遠遠不夠的。

 
怎麽辦?文學作品提供不了我對人生答案的探究,那就讓我還是再回到現實生活當中去尋覓吧。那時我又不知從哪接受來這麽一套理論:愛情是人生最美好和最值得追求的東西,能擁有一份真正的愛情,生命之花才能綻放得最豔麗,特別是對女性而言。受此影響,我又開始愚癡地把追尋所謂“真正的愛情”當作人生意義與價值所在。然而在實際的為愛而生活中,我卻不得不悲哀地得出這麽一個結論:戀愛中的人其實真正愛的是戀愛中的自己。故而情侶反目、真誠被愚弄和欺騙、為了愛情飽受創傷、甚至痛苦得難以自拔等現象可謂比比皆是。愛情的確很無常而且殘酷,它帶給人的痛苦往往遠大於幸福。

 
經曆了愛情的創傷,也越來越多地了解了人性及社會的陰暗麵後,我的內心真的開始漸趨迷亂、孤獨與無助。

 
應該說我還算是個佛緣很深厚的人吧,在一片迷茫之中,雖然我還尚未涉足佛教領域,但已多少接觸到一些讚美佛陀的慈悲與安詳、出家人的純潔與莊嚴、普通人對佛法的虔誠與禮讚之類的詩歌,而且每次讀罷都感慨不已。就這樣,在希望與失望、痛苦與等待的輪番交織中,大三時,時節因緣所至,我終於認識了一些信佛虔誠且樂於弘揚佛法的人們。

 
在他們的指點及幫助下,我開始閱讀一些《向知識分子介紹佛教》之類的淺顯讀物,並發覺書中所述很有意思。接下來我又開始看《無量壽經》、《地藏經》等經文,起先是從文學角度來看,覺得佛經真是“信、達、雅”的典範。佛經的文字精練樸實卻又優雅動人,章法結構也嚴謹合理。再深入下去,我便不得不驚歎於佛經中所蘊含的深廣智慧與慈悲了。看《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時,一方麵感動於佛陀勸人感念、報答父母深恩的婆心切切,一方麵震驚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居然把胎兒在母腹中從第一個月到第十個月的種種變化說得如此清楚明白。

 
從此我下定決心要深入佛法、深入經藏了。

 
入得佛門沒過多久,受清定上師德行的感召,我便千裏迢迢地來到成都昭覺寺拜見並皈依了他老人家,還蒙賜法名智妙。這是我人生道路當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從此我就成為了一名正式的三寶弟子。

 
如果說剛開始時的進入佛門,主要憑借的是對佛經文字意義的迷戀,及對佛陀不可思議之神通智慧的向往的話,受了三皈五戒後的正規學佛經曆,則讓我的生命從內到外都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我終於認識到,有了佛法指引的人生航船才可以最終駛離心性的無明港灣,奔向遼闊、 自由的蔚藍色家園。

 
我開始吃素並打坐念佛、禮拜誦經,還經常參與放生及慈善事業等活動。在一種重新打造自我的過程中,我的心境與身體狀況都在慢慢地趨向好轉,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的責任心也在逐步增強與日益自覺。特別是在大學畢業後分配於一家計算機公司從事商業部門的工作後,因工作環境中免不了的一些爾虞我詐和弄虛作假之類的事情,讓已從佛法中重獲生命支撐與價值坐標的我,深感這大染缸絕非久留之地。於是在工作幾年之後,我終於考入了現在攻讀的這所大學的宗教研究所,並從碩士一直讀到了博士,因為我發覺自己此生已不可能再從事佛教之外的其它工作了,這裏才是我的生命價值維係所在!

 
父母親朋剛開始時對我信佛吃長素、並放棄原來的專業去從事佛教研究很不理解,也不支持,但我相信上師三寶不可思議的加持一定會讓他們最終理解我的選擇。一方麵我努力爭取在各方麵表現出眾,一方麵又不斷地祈求佛菩薩加持我父母能盡快信佛。在看到我的身體狀況一天天好轉起采,智慧也大為提升,且多次榮獲優秀研究生獎學金,並積極致力於社會慈善事業之後,他們對佛教的態度真的在幾年之內就有了巨大改變:爸爸媽媽也開始供佛並燒香禮拜,正在美國讀博士的妹妹還多次買動物放生。家人及親戚都已普遍地認為,佛菩薩是值得尊敬、且有慈悲心腸與能力去關注、救度、保佑一個誠心信佛之善人平安吉祥的。

 
毫不誇張地說,是上師三寶給了我全新的生命。一個虔誠信仰佛法的人,實在是太有福氣了,就像一個很貧窮的人得到了無盡的寶藏一樣,佛法可以讓他受用終生。十方諸佛菩薩都擁有無法言喻的大智與大悲,他們會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消除我們的困惱恐怖,隻要我們能真正依教奉行。一個人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親情、友情、地位、財富,隻要有佛法存心,他也絕不會悲觀與孤獨,因為上師三寶時時刻刻都會慈悲護念著我們,如同慈母憶念著自己唯一的子女。

 
我現在總算明白了一個人的命運其實是自己造作的,並沒有什麽外在的力量在起主宰。我們要想過幸福美滿的生活,就必須學會自尊、尊他,踏踏實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們應該明白,利益眾生就是真正地利益自己,損惱眾生,痛苦將來一定會返回到自己身上。信佛之前,我並不懂得孝順父母、回報社會,也談不上對人生、宇宙有什麽深刻、正確的了解。信佛之後,我才明白了對他人的索取並非生命的本真意義,無私地體諒關愛、幫助每一個眾生,才能讓生命煥發出最恒久的光彩。

 
眼下我正努力修加行,以為將來往生極樂世界積累福德資糧。“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好不容易這輩子投生作人且值遇上師三寶,我真應該好好珍惜此生,精進修持佛法,老實念佛、求生極樂,以永遠了斷生死輪回。

 
有了佛法的人生,才是賦予生命以最終目標與歸宿的永恒解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