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要是當初不出國(2)

(2023-04-27 13:23:18) 下一個

我在畢業前一個月就到飯店上班了。第一天站前台, 覺得臉上掛不住。我另兩位同學也一樣。以前都在念書, 從沒接觸過社會, 更沒幹過服務員, 都覺得跌份。按這幾天的流行語是孔乙己的長衫脫不下來。幾天後就好了, 一年半後那兩位樂開了花。進銀行的年終獎過萬, 進商場的年終發了輛夏利。我的工作單位雖然沒這麽好, 但我挺受領導賞識的, 在前台一個月就把我叫進辦公室了, 先是寫各種發言稿, ‘認真學習某某同誌的講話精神, 深入貫徹, 真抓實幹, 靈活運用, 達到了借雞下蛋的目的…’其實就寫了兩個月, 但我直到今天都記得。

然後就讓我給客房預訂設計小程序, 算是學以致用了, 雖然用到的隻是皮毛。領導特喜歡我, 因為我是那裏屈指可數的幾個大學畢業生, 覺得是個人才,應當重用。同事們對我也很好, 大多和我同齡或比我小幾歲, 職業高中一畢業就來了。和他們在一起時感覺是眾星捧月。他們景仰我這個學曆, 自嘲不是讀書的料, 可是從心底裏向往知識文化。這些人真挺樸實的, 也開朗健談, 全是北京人, 一個比一個能侃。那時候不像現在, 北京的賓館服務員還有工廠工人都是北京人自己在做。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和我出身不一樣的人群, 世代生長於北京南城胡同的群體。熱情, 與人交往幾乎沒有保留, 能侃, 全是段子手, 跟說相聲似的, 我們經理就是一劉寶瑞的翻版。那份工作我幹了一年, 現在回憶起來就是在各種顏色的段子裏過了一年, 整天被逗的開懷大笑。吃的也好。一天四頓飯, 都特好吃, 夜宵那頓尤其香。

我做的預訂表在我看來很低級, 在他們看來簡直不得了了, 演示的時候經理都看傻了, 其實就是個lotus123, 是我從同學的同事那裏拷來的盜版, 前麵再加幾句把可執行程序自動調起來。做之前經理給我找來一台不知道哪裏淘汰下來的計算機, 286, 滿懷期待的眼神注視著我, 我到處打聽誰有盜版軟件。同學都工作了事就好辦了, 很快給我介紹個在中關村某電子研究所的三產裏幹活的朋友, 讓我晚上去她家裏拷。那又是與我生長環境迥然不同的去處。狹窄逼仄的簡易樓, 公用水房廁所, 汙水橫流, 樓道裏墊著破磚頭否則隻能淌著臭水過去。沒有廚房, 也沒暖氣, 本來就昏暗狹窄的樓道塞了煤爐子, 熏的牆壁又髒又黑。每戶的麵積不超過15平方米, 就這麽小竟然還有兩家合住的。同學的同事比我大幾歲, 給我拷軟件, 丈夫在旁邊用一個小電磁爐煮麵條, 切點白菜絲放裏麵, 就是倆人的晚飯。 這就是最高學府裏的精英的生活狀況啊, 我的天, 難怪這群人在當時是出國的主體。妻子給我拷東西的同時就在跟國外的大學聯係, 那是我第一次聽說email, 94年的深秋。兩夫婦都是外地的, 典型的知識分子做派, 斯文, 寡語, 微笑, 麵色蒼白。在中關村, 這樣的高學曆年輕人大把, 畢業於理工科高等院校, 進電子所科研所, 老家外地, 所裏分配半間宿舍, 清貧, 無前途, 整天琢磨出國。今天奮鬥在美國各條戰線上的老中技術大牛們, 就是這批人吧。10年後網上陸續出現替他們惋惜的聲音, "當初要是不走, 現在也是馬雲第二張朝陽第三了。就算沒成功, 忍耐幾年所裏也分新房了, 象征性的交點錢買下來, 現在的房價翻了多少倍了…祖國經濟騰飛, 多少好時機都錯過了…" 當初要是不走, 那破筒子樓你住去啊? 的確, 祖國經濟是騰飛了, 可也是10年以後的事了, 10年不是年麽? 而且那是人生中最黃金的10年, 就在散發著下水道陰溝的臭味中度過, 以後房子升值多少倍才補償的過來?

說實話房子是我出國的第一原因。我覺得太不值。北京的居住條件太差。直到今天, 我也覺得沒法和國外比。每平米10萬的房, 塔樓, 30年房齡, 牆壁舊的往下掉渣, 樓道本來就窄, 家家戶戶還把閑置的家什推在門邊, 上麵蒙塊破塑料, 風一刮好幾層黃土, 人在樓道裏穿行都得側著身。每戶一個防盜鐵柵欄門, 門外的電纜盒電表盒髒的看不見本來麵目, 沾著黑泥的蜘蛛絲在風沙中亂舞。門上地上樓道牆壁上, 隔幾天就被貼一堆小廣告。再看外麵, 家家窗外掛一個髒兮兮的空調, 外牆也是斑駁不堪牆皮脫落。不知道為什麽北京的住宅樓老舊的速度特別快。剛建成時還好, 過幾年就不能看了, 大概是因為風沙太大, 什麽東西長期暴露在沙塵裏都老的快, 不好維護。就這房你想買的話按建築麵積交錢, 公攤麵積就算5平米也要多付50萬, 你愛買不買, 晚了搶不著。

98年時我第一次走入商品房售樓處, 位於西三環以裏的一個盤, 馬上要封頂了, 三座高層樓, 我還記得叫半月園, 問詢時就剩戶型及朝向最差的一套了, 其餘兩百多套在還是圖紙時就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包了, 分給內部職工。這套唯一的商品房6000一平米, 我當時的月工資5000。六千的價在當時算貴的, 因為那地段好, 附近有燕京八景'薊門煙樹', 還有元大都遺址(一個小土堆), 還有條水溝(味道很感人)。那年還去過另一樓盤在東三環的, 呼家樓原國棉三廠對麵, 4400一平米。在北京買新房, 無論哪個都是土坯房, 至今如此。買了不能住, 牆都是灰水泥, 你還要再花幾萬到幾十萬裝修。對於沒房子分的人, 象我, 這個價格已經是天價了, 即使我在當時算高收入工薪族。最大的的指望是等拆遷, 如果你祖上有破平房的話。不破的平房拆不了, 屬於舊胡同保護, 你要是有那個的話至今也會住在裏麵, 居住條件更差, 公共廁所, 不是從小習慣了的上不了那個, 見了就吐。你還別看不上, 這種平房更貴, 多少年前就超過十萬一平米了。

現在看來我們70後算是趕上好時代了。99年之前的北京, 三環外已是城鄉結合處, 那裏新房價格也就3500到4500, 一套小戶型30萬能拿下。銀行要求首付至少35%, 像我這樣工作沒幾年的自然是找父母, 榨幹他們的存款然後自己月供, 還是有可能實現有房夢想的。80後就沒這麽幸運了。收入和房價差距太大, 反而讓他們斷了靠自己的雄心。我所有80後的親戚都全部靠家裏。女孩嫁個公婆給備好婚房的, 婆家窮的話日子就很慘, 租的房都很遠, 單程兩小時, 下班到家累的說不出話, 還經常突然被房東通知搬家。 也有不租房和父母同住的, 兩代人相處很難融洽, 老是爆發口角。男孩更慘,有的至今娶不上媳婦, 因為沒房。80後的父母有本事給兒子弄套婚房的其實並不多, 絕大部分是靠拆遷, 但拆遷是要等的, 不知何時拆到你頭上, 等那時你媳婦可能早受不了跑了。從80後這一代起, 北京的年輕人幾乎沒有單純靠自己實力供房的了。想結婚家裏先要給你準備好房, 是全社會的共識, 根本不覺得這算啃老。而70後在步入結婚期時, 很多還是挺有雄心壯誌的。我一個閨蜜結婚前, 公公就給他們小兩口全額買了套新房, 28萬,靠近北四環。閨蜜雙方都出自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我97年找她玩的時候她正在準備GRE, 新婚丈夫已經走了。兩人還都是在讀研究生。問她為何要出國, 她說美國好混, 先留學, 工作後辦綠卡,很快就能有車有房, 我說你現在也有車有房, 她說不是自己奮鬥來的。這個想法在當時那代年輕人中很普遍, 就是到老了回頭看, 自己那點家底, 每一分都是自己掙來的, 有成就感。所以那時出國人特別多, 國外房價和收入還成比例, 實現有車有房的夢想比國內容易得多。閨蜜還說出國的路有很多條, 像她這樣考托考G是最笨的一條。她所指的其他路, 就是從95年逐漸火起來的獨立移民, 目的地是澳洲或加拿大, 俗稱技術移民, 對於工作了幾年的普通人, GRE考不了高分又想出國的, 這是條吸引人的路。那時這類技術移民的條件簡直太寬了。隻要大專及以上畢業, 電大夜大函授都算, 工作一年以上, 不懂英語也行, 與我同時期去香港領事館麵試的, 好幾個竟然都是全程說中文就通過了的。有的移民官在和申請人用中文聊過以後, 給你一張紙上麵是段英文, 讓你說裏麵寫的什麽, 有的連這個都省了。後來證明這麽寬鬆的接納條件是害人, 而閨蜜所說的走最笨的那條路的人, 反而是出國後悔指數最小的群體。

90年代末出國的, 不再象前輩那樣懷揣幾十美元闖天下了。下飛機第二天就跑餐館裏洗碗, 這種故事到我們出國時已經不多了。去美國留學的很多都象閨蜜那樣,在國內時物質上並不匱乏, 父母條件都還行, 出國也舍棄了相對優越的生活, 但他們很少後悔, 因為他們在國內幾乎沒工作過, 所以無從比較, 對美國的認同感較高。獨立移民可不一樣了。移民時幾乎都是單位的骨幹, 事業剛起步, 工作已能帶來一定的成就感, 同時也帶來了交往圈和人脈。舍棄掉這些, 這批人出國後適應能力遠不如去美國的自費留學生, 要是年齡30+, 英語再差點, 更是苦不堪言。這種苦主要是精神上的。這個群體是出國後最容易後悔的, 而其中來自於體製內或者國字頭企業的, 就更後悔, 你要再是個男的, 就更是悔上加悔。

不知道移民澳洲的, 那些年到加拿大的有太多人成了'怨婦', 整日怨這個怨那個, 怨移民中介是人販子把加拿大描述的太好,自己是無辜小白兔上當受騙, 怨老婆沒腦子又虛榮非要和人攀比出國, 怨加拿大太落後比不上國內處處不順眼, 怨著怨著就變成了恨,恨著恨著就把整個西方都恨上了。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難道還能承認是自己沒本事麽? 這些怨恨在我看來大多無理, 隻有一條說對了, 就是恨加拿大的移民條件太鬆了, 來了以後適應不了, 簡直是不負責任。加拿大在做了多年冤大頭後, 終於意識到移民政策出問題了, 2010年左右聯邦修改了移民法, 直接發移民紙的被大幅縮減。 沒在加拿大生活過一天就空降移民的, 從此很少見了。我就是這種。大幅增加非移民簽證。旅遊簽, 學簽, 工簽還是陪讀簽, 反正不讓你一步到位, 你得先在加拿大過上幾年再說。幾年後你再提交的移民申請, 才說明是你考慮成熟的結果。實際上這就是效仿美國的做法了。尤其是以留學身份來的, 畢業後進入快速通道移民很容易。在這裏接受的高等教育, 你無論語言技能還是對加拿大的認知都已達標, 這麽做對雙方都好。加拿大賺了高昂的學費, 還省了一大筆對新移民的英語培訓開支, 你也省點抱怨的口水。至於你留學期間開著蘭博基尼草NMB 這裏的自由民主, who cares. 隻要你該交的銀子一分不少。 最好喊破了喉嚨, 那樣你還要奉上高額醫藥費, 非移民沒有公費醫療。更歡迎高消費, 又賺你一大筆高檔消費品稅。

我這樣空降兵移民的, 比現在這種要艱苦很多。一夕之間乾坤大轉移, 適應起來特別難。我算快的, 那也好長時間找不著北。快是因為移民前已在外企做了幾年, 語言不太差, 能說得出成句的話。我在飯店幹了一年就跳槽了, 走時領導挽留了許久。可我的誌向一直是外企, 因為收入高。那時北京的外企用人必須通過獵頭中介, 名叫外企服務總公司 FESCO招聘的。你先要通過它的英語考試, 然後等待, 他有合適的位置就把你塞進某外企裏。我第一次考差30分, 第二次差1.5分, 中介來電話說如果我交兩千塊錢的話, 就算我合格了, 反正差的不多。 我沒錢。第三次終於考過了。又等了兩個月, 把我推薦到一家美國公司, 是做IBM, 惠普和Oracle的代理, 包括售前售後服務和用戶培訓, 地點在建國門外的國貿大廈, 公司租了一個高層, 我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願望。那份工我幹了九個月。

北京國貿的雙子大廈是世貿在中國的分部, 總部就是紐約911失去的那個, 所以外觀是仿紐約建的, 在當時是中國最高檔的甲級寫字樓, 設施豪華, 每平方米的租金和香港中環比肩。開設在這裏的公司都是國際知名大企業在北京的分部, 老外特多, 所以裏麵為老外服務的店也多。我第一次的瑪奇朵, 第一次的巨臭藍紋奶酪, 第一次的Chanel Nº 5 , 都是在辦公室樓下的二層嚐試的。那是物欲橫流的所在。白領成群衣香鬢影, 一塊奶油蛋糕是普通工人半個月的工資。我當時和中介談妥的價錢是月收入1800, 年入14個月, 包每天的早餐和午餐, 每年置裝費3500, 年假五天, 幹滿兩年後漲到10天,其他什麽都沒有了。就這個收入, 我當時月月光, 還一分不交父母。從我工作起直到出國時每月五千, 都是月光, 不知道錢花哪去了。

那份工我做的極不開心。費了這麽大勁才擠進門, 本來是躊躇滿誌的。可是很快發現自己不受經理的待見。離開段子手營造的熱絡, 忽然掉入冷冰冰的辦公環境, 同事之間不會多說一句與工作無關的話, 感覺特別難受, 雖然那環境很豪華。這種反差可能就是許多加拿大新移民剛來時的感受。國內的工作環境就象我第一份工, 親親熱熱的大家庭, 上班隨便聊, 話題無禁忌, 隨便開玩笑, 還有工會人事部大姐大叔時不常的來關心一下你的生活, 調解調解你的家庭矛盾。國外的環境就象我第二份工, 人情冷漠, 凡是公事公辦, 感覺被拋棄。所以我很能理解與我同時期的新移民的怨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大氣,實在。
桃源凡人 回複 悄悄話 我是77級的。當年考托福26美元報名費花了我半年積蓄,而加拿大大學資助每月就一千多加幣,那是天上地下的差別。現在國內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也是多少年過去了,人生最寶貴的時期,所以從沒有過當初該不該出國的想法。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看名字像女士,文風豪爽有丈夫氣!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空降兵移民”,好像我也曾經被叫空降兵:)的確,沒有多少物質上的苦,更多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經曆。謝謝分享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大才女的“自傳”讓每一個海華想起了自己的當初。
我心依舊2008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很好的心理曆程。
我當年來北美,初衷是想到外麵的世界看一看,是否長久呆下來,並沒有明確的目標。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好久不見晚妝,非常好的分享。你一定出來的比我晚,我來澳洲的時候還沒有國貿和雙子座。我來澳洲的時候倒是沒有聽到很多抱怨,六四剛過,都想留下來呢。再晚兩年像你在國內拿高薪的,出來肯定會更不適應。等下文。
helen_xu111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80年代90年代,年輕夫婦等著分房 望眼欲穿,30歲+才會輪到。出國是一條出路。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我們研究生同學好幾個是從深圳廣州直接移民加拿大的,難說是好還是不好
心已遠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2000年左右移民的,但是對於工作氛圍這個事情,每個人看法不一樣。我就喜歡公事公辦,當然跟同事聊聊天還是有的,隻不過我喜歡邊界感很強的生活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是這樣的,我們比較幸運,先在學校呆兩三年再工作,過渡平緩多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