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集是男主少有的高光時刻,可惜還給刪了。舅舅戰死沙場以後的情節也是男主連續的高光階段,與16集的命運一樣,全給刪幹淨了。這些被刪的劇情突出表現了男主角的品質和為人。這個人物實際上寄托了作者的價值觀,她通過男主角在遇到這些特定突發事件時的反應,向讀者傳遞她理想中的政治人物應該是什麽樣的。結果慘遭腰斬,於是自始至終呈現給觀眾的就是個遇事膽小,哭哭啼啼沒本事連人都不敢殺的懦夫。
這一集的戲劇衝突達到本劇前期第一個高潮,所有主配角龍套都登場了。皇帝在離開行宮前,終於搞清楚了那份轉載了機密信息的報紙不是太子授意幹的,二人好不容易冰釋前嫌。在皇城正門丹鳳門的城樓上還有說有笑,皇帝表示可以接受太子與陸英聯姻,這時候白粥大人出現,向皇帝稟報陸英帶領一大幫禦史衝撞廷試大典。
廷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明清兩代通常在保和殿舉行,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所以每次都搞的如同祭祀典禮。古代統治者為了表現為國家求棟梁、求賢若渴的心意,對於科考的形式、對考生的待遇,都是很重視的。尤其最後這一考,在神聖的三大殿舉行,皇帝親自出題,從頭到尾坐你前麵,每份交上來的考卷他都當場過目,打分,最後由皇帝本人當場點出前三名,這套形式是古代讀書人的終級向往。有資格進入廷試級別的考生,不管考成什麽樣都注定有官做了,就是官大還是官小、京官還是地方官的區別。這點劇裏也有體現。皇帝在丹鳳樓上和太子說到顧逢恩,等考完了一起吃個家常飯,然後說道,甭管考成什麽樣,大小是入仕了。
劇裏不符合曆史的是,廷試是要由皇帝主持的。他要在考場裏。而劇中他隻說了句"考試時間還沒到,咱們先上城樓上看看",沒一會兒白粥就來報告禦史衝撞了廷試,說明考試在皇帝不到場的情況下,已經開始了。這個設定是錯的,很明顯是為了劇情需要而改動了真實曆史。
白粥大人在禦史台裏安插了自己人,這應是好幾年前的部署。在皇帝逾禮賞賜齊王的消息傳來時,禦史台就跟炸鍋一樣想去告皇帝的狀,這個倒是符合明代曆史上那些'剛直不阿''的禦史特征。首領陸英猶豫不決。因為這種禦史台全體進諫並不多見,學名叫'伏闋',字麵上理解就是趴在宮門下的意思。唐宋明清都出現過很多次大規模伏闋的,隻有明代中期有兩次下場比較慘。因為那時起皇帝和文官關係開始破裂,彼此劍拔弩張。雖然禦史和各部言官的工作就是給皇帝提意見,但你其實最好單打獨鬥。你要一本一本的進諫,皇帝還能以為你是在給他提意見。你全體出動整齊劃一,馬蜂窩一樣撲到宮門口,又哭又喊非要皇帝聽你的,不聽就不行就不行,一整天不吃不喝的嚎,那就不是進諫而是要挾君主了。明代兩次最大規模的廷杖都是這麽來的。正德那次是台諫官阻止他出京打仗,140多名官員在左順門外'伏闋',跪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沒暈倒的領取驚喜紀念廷杖。王守仁就在這群言官裏,挨了30杖,那時他還很年輕;嘉靖那次是114名言官'伏闋',也是全部廷杖,當場打死17個,抬回家去過兩天死了十幾個,嘉靖還沒解氣,對帶頭鬧事的幾個又打了第二掄,當場又打死幾個。
伏闋,說白了就是抗議示威,一直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優良傳統(好象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因為讀書人被教導著先天下知憂而憂,以天下為己任,所以他們自動具備責任感。宋代就有幾次大規模的太學生伏闋,幾百上千的學生聚集在皇宮門口,表達他們的政治主張,要求皇帝采納。直到清末引發社會變革的公車上書,都是這一傳統的體現,伏闋的主體有時候是學生,有時是政府專門從事輿論導向的言官和風憲官。絕大部分時候,抗議者所表達的主張都是會被和平安撫的,就是皇帝要出來溫言勸說,表示民意不可違背,自己要怎麽怎麽改革。暴力鎮壓是很少見的情況。嘉靖在廷杖百官之前,也出麵溫言勸大家離去了三回,每回都被頂了回來,百官哭嚎的還都更厲害,讓嘉靖恍惚覺得自己做了鬼。本劇裏陸英猶豫的理由是"伏闋涉嫌要君",說明他意識到了這樣做的危險性,所以他要等被他派去望風的人回來告訴他皇帝和太子這對cp倒底和好了沒有,如果皇帝繼續動搖儲君地位,他再帶人伏闋。可是他派去望風的人眼神不好,沒看到皇帝和太子已經其樂融融地一起乘車回來了,於是決定行動。可即使這樣,行動之前陸英的頭腦也很清醒,要求抗議的人保持抗議宗旨,是'諫議齊王之藩',絕不能提任何關於太子的話。陸英定的這個宗旨特別得體,因為那就是禦史該做該說的。齊王不去之藩本身就違反了國家製度,禦史就此怎樣發表反對聲音都是應該的。並且雖然沒提到太子,但隻要對齊王之藩這件事進行猛烈攻擊,就是幫了太子的忙。
在此之前白粥安在禦史台的親信陳九思已經把他要伏闋的意圖報告給了白粥,白粥授意禮部的小辦事員上報禮部首長,說試卷被老鼠咬壞了,讓皇帝從新出一份考題,如此成功地拖延了考試時間,使得陸英他們的伏闋和廷試在同一時間發生了。
但即使是這樣,伏闋的人依然伏闋,考試的學生依然考試,還是不能匯集到一起去。根據流出的劇本和拍攝花絮,這裏的情節是禦史台的官們來到宮門下,才發現考試還沒有開始,可是陳九思突然帶頭猛喊”齊王要動搖東宮,太子冤枉”,陸英反應過來中計了,想堵住陳九思的口,已經來不及,整個禦史台的官員都被帶了節奏,群情激憤地跟著一起抗議呐喊。宋明兩代的文官們特別愛幹這種事。嘉靖大禮議那次就特別明顯。百官在左順門嚎哭,最後都知道嘉靖火了派太監記他們的名字以備秋後算帳,竟然在太監記名時踴躍報名,不僅報自己的名,還把沒來抗議的同僚名字也給報上了,就為了挨這頓廷杖。打的越慘越好,越慘越說明自己的大忠大勇,家國大義無上榮耀。說好聽點這是有氣節,為心中信仰不畏帝王強權,名垂青史;說不好聽那就是200年前賈寶玉總結的國賊祿蠹,"人誰不死,隻要死的好。那些個須眉濁物,隻知道文死諫,武死戰,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節。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諫,他隻顧邀名,猛拚一死,將來棄君於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戰,猛拚一死,他隻顧圖汗馬之名,將來棄國於何地!所以這皆非正死。那武將不過仗血氣之勇,疏謀少略,他自己無能,送了性命,這難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兩句書汙在心裏,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談亂勸,隻顧他邀忠烈之名,濁氣一湧,即時拚死,這難道也是不得已!還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於天,他不聖不仁,那天地斷不把這萬幾重任與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並不知大義。"
這時候齊王在白粥的安排下,跑到考場裏煽動造反,說禦史在陸英的帶領下謀大逆,陸文普坐不住了,扔下筆衝出去救父親,齊王繼續煽動學生情緒,直接罵眾人的老師兼精神領袖盧世瑜乃大奸大惡(不知道有沒有用上經典術語'一小撮'),然後攻擊學生們都被盧世瑜教壞了,全站在太子一方行謀逆之事。正考試的顧逢恩把硯台砸在齊王臉上,眾考生被齊王的傲慢激怒,考場亂做一團,鬧事開始,滋事成功。李白粥登上城樓,向皇帝匯報陸英帶領禦史抗議示威,為太子討說法,還衝了廷試(這段演了),皇帝大怒,立即懷疑是盧世瑜在背後指使,禦史台言官和學生們鬧事。太子替他老師爭辯,要求去現場同學生對話,可是皇帝已經認定了他們沆韰一氣,下令控鶴衛將罷考的學生逐一記下名字,施行抓捕,武力清場(想起什麽了麽?)。一旦大規模流血衝突發生,事態就不可挽回,白粥大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他設計的這個衝突升級的過程很巧妙。宗旨是越亂越好,性質越惡劣越好,皇帝的危機感越強烈越好。本來禦史台的抗議訴求僅僅隻是齊王之藩,學生們都在考試連抗議的影都沒有,中書令神機妙算一抄作,兩股不相幹的力量竟然匯集到了一起,事態急速升級,性質也有了根本轉變:學生和禦史(公知)合在一起抗議第一把手的統治,聲援他的接班人,發生的地點還是首都的心髒,某城樓前的廣場(象不象?)。專製是沒有安全感的體製,任何一個最高專製者都不會容忍挑戰他位子的抗議者出現,因為在他眼裏,不管你的政治訴求是什麽,他都會在一瞬間聯想到你是要趕他下台。一旦這個恐懼出現,不惜代價的維穩就成了必然選擇。穩定壓倒一切的口號,聽起來高大上,維護國家安定團結是皇帝的職責,實則減輕他個人的一點焦慮。因為抗議者都是文弱讀書人,手無寸鐵,而皇帝這邊擁有碾壓式的暴力機器,所以你要指責是抗議者那方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實在沒說服力。所以古代統治者遇到民眾的和平抗議,就是伏闋,沒有一個是派軍隊鎮壓的,基本都是和平安撫,哪怕這個抗議讓他有下台的恐懼,可他更恐懼被寫進史書裏,留下百世罵名。僅有的兩個最終動用暴力(廷杖)的皇帝,就是這個下場。
劇中的這個皇帝命令禁衛軍大規模抓捕鬧事的學生和公知,已經到了流血衝突的邊緣,真要執行起來,稍微一個擦槍走火,抗議者的血就要灑在宮門廣場上,給這個國家留下永久的瘡疤。太子此時已被暴怒的皇帝捆了起來,聽到皇帝發布清場命令後,不顧一切掙脫束縛,在城樓上出麵對學生喊話(想想當初是誰出麵對學生喊話的,隻不過是在城樓前不是在城樓上),太子對學生喊,皇帝體察你們的愛國心,保證不秋後算帳,然後把腰上的魚符扔給顧逢恩,讓他帶領學生們從東華門退出廣場(東華門!),但其實他是假傳聖旨,而且還是當著皇帝的麵,等於公然挑戰皇權。結果當然就是被嚴肅處理嘍,解下玉帶,冠冕和外衣,裝入囚車去守靈(這點演了),不出意外的話就是軟禁終生,和那位的下場一樣。
太子的囚車往外走時遇到了來死諫的盧尚書,後麵這些就都演了。盧世瑜發表了一段長達四分鍾的演說(其實也給刪了幾句),中心思想是學生們都是無辜的,一切都是他主使。學生們不僅無辜,而且幹淨,是這個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更是普通老百姓效仿的榜樣(君子德風,小人德草。聖天子今日保護者,天下讀書人,代天子布王風德化於海內),你做統治者的,殺他們很容易,容忍他們發出逆耳的聲音才是不容易的,是需要肚量胸襟的(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不易,有不為亦難);善待知識精英,才能真正做到長治久安(誓使宇內澄清,天下太平,使老有養,幼有恃,父母慈,子女孝,君王檢,臣子恭,使我朝恩澤傳承百世,使我朝臣民萬代感恩)。
這段話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體現。突出所表達的就是秩序二字,是古代的統治基礎。盧世瑜就在眾人眼皮底下壯烈犧牲,皇帝才一下子冷靜下來,感覺到事態擴大了,小半個朝庭和天下讀書人的種子都在廣場上,也感覺出自己被當槍使了,收回了囚禁太子的命令,對於抗議者,保證不秋後算帳,隻抓了帶頭的陸英父子,顧逢恩關進宗正寺(很快釋放出來,但是取消了他的入仕前程)。
這裏很明顯能看出太子這個人物所寄托的作者理想。上位者之間殘酷的政治鬥爭,誰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誰都將下位者當成一個冰冷的數字,誰都拿百姓當鬥爭的工具。而作者的希望或者企盼很簡單,就是在你們鬥的死去活來時,能有那麽一位稍微珍惜一點民眾生命的,稍微殘存一點悲憫之心的,替老百姓爭取點活著的權利,少流點血而已。因為上位者一個意念,一個選擇,就是成千上萬的民眾的生死。還是那句話,對金字塔頂上的人來說,下麵都隻是個數字。死一百和死一萬,都隻是數字;對下麵每個個體來說,那絕不是個數字,而是你的血,你的命。作者是希望在體製內出現這麽一個上位者,哪怕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也真切的為老百姓做點事,為這個國家能走上好的前途出一份力。這在她編的劇和寫的小說裏實現了。在現實裏…其實也有,再過一兩百年,再看曆史對他們的評價吧。因為目前來看,他們還都被認定為loser,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思想支配下的賊。他們自己選擇了失敗,至於他的這個選擇是不是救了幾個普通民眾,沒人知道。所以他的失敗自然就被認定為是他自己能力不行的結果,遭到被他救下的民眾的譏諷嘲笑,是必然。
這個黑色幽默竟然也鮮活地呈現在觀眾身上。這劇拍攝是在兩年前,那時哪裏有什麽'深圳以南事件',即便是31年前,那時的作者還在穿開襠褲。上麵此地無銀三百兩過度反應,非要把這段戲刪了,生怕別人不往那處想,底下看戲的是受害者,不怨剪刀手剝奪你的權利,反而怨'深圳以南'害他看不了完整的戲。思想混亂到這種地步,令人歎息。所謂瑞典首都症狀,罵你敢罵的,恨你敢恨的,愛上你不敢恨的不敢怨的,愛戴擁護那個對你最狠毒的。這個劇的觀眾裏真不乏這樣的人。一邊覺得劇好,替他們這樣的下位者說出心聲,一邊自動站在成王敗寇理論裏那個王者勝者的角度罵下位者。他讚美的這個劇,不正是批判這個混帳理論的麽。看劇的時候把自己自動帶入為顧陸那樣的學生,看完劇立即罵正在抗議的學生蟑螂,一點不覺得這有什麽不對勁的。就真以為隻要緊跟上位者保持一致,自己就永不會成為別人口中輕蔑的蟑螂或者瘟疫麽?
這劇後麵的未遂造反戲更是被刪的了無蹤影。心魔至於這麽大麽。那十幾集戲據說是在敦煌實地拍攝的,劇組給凍成狗,顧逢恩自殺前那場戲演員流出的淚都給凍住了。不過這兩年慘遭剪刀手的劇何止一二,18年那個如懿傳,我瞄了兩眼香妃的戲,我喜歡那演員。結果是穿著某西北民族服裝的香香公主的隨從侍女們的對話情節都給剪了,搞的出場人物特別禿勿,劇情莫名其妙的很。這麽做不是適得其反麽,哪個觀眾看到刪剪痕跡這麽重的時候不會產生疑問呢,生怕觀眾不往那處想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