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集很順暢,連著好幾個權謀,幾乎沒有bug。齊王的外祖父安平伯被皇帝派到富庶之地出了趟差,回到京城後被剛提拔上任的禦史中丞陸英給告了。禦史中丞相當於現在的監察部部長,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在他的監督範圍內,本職工作就是告狀。誰都可以告,並且可以誣告,不需要證據。這個部門俗稱禦史台,漢代時別名烏台,因為當時他們的署衙裏有很多柏樹,樹上很多烏鴉,所以從漢代起人們就稱禦史台為烏台,也戲指禦史們都是烏鴉嘴,就知道告狀。
陸英狀告安平伯收購的茶葉以次充好,質量好的茶都讓他走私了,私下買賣牟取暴利,而朝廷隻能用質量差的茶去和外國交易番馬,引得番國抱怨,連茶馬交易都不想跟你做了。但這並沒有引起皇帝的憤怒,直到武德侯從戰場上傳來加急軍報,說前線缺戰馬,仗要打輸了。這時候皇帝才憤怒。實際上這一切都是皇帝在演戲,和第一集要武德侯出山一樣,心裏早就惦記上你了,可非要別人提供一個契機才好行動,不能讓眾人看出來是自己的意圖,如此才能在法理上占據優勢。皇帝早就知道安平伯的不法行為了,但他隱而不發,單等著陸英揭發,才能名正言順地把他貪汙的錢收到自己兜裏,否則師出無名,讓人說你這皇帝太貪財,連親戚都搜刮,無情。別說師出無名,就算有名了,有了舉報,你馬上就動手收徼親戚的財產,都會讓輿論說你刻薄,所以還要等前線戰報,要讓所有人都看到,並非我這個皇帝為人刻薄啊,我已很寬厚了。可你損害的可是國家的軍事和版圖,那我收徼你多少錢都占理,都能贏得廣泛的支持,我為的是家國大義。皇帝不僅是要趙家出血,還要他們父女雙手奉上哭著求著他收下。所以隻能演戲。實際上安平伯幾年來以次充好牟取的利,連馬尾巴都買不到,也就是說沒幾個錢,可皇帝這麽一演,為國為民為前線將士為保衛疆土,這樣的理由你有多少家產都得吐出來。皇帝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別人的私有財產劃了過來,得到的錢財遠超過戰場所需的,剩下的歸他所有。
上邊這段劇情,編劇看起來揉進了兩起明朝發生的真實案件。和劇裏的安平伯一樣,兩件的主角都是皇親國戚。一個是明初朱元璋時期,他的女婿歐陽倫走私茶葉,觸犯了茶馬貿易製度被處死;另一個是明末萬曆皇帝的外祖父,武清伯李偉以次充好貪汙了質量好的棉布,把次品充為後勤補給,結果做成的軍服質量太差引起官兵指責,此事也是由禦史發起,告到了萬曆那裏,然後萬曆也象劇中太子那樣,直接把質量差的呈現到最高領導麵前。當時的萬曆還是小孩,實權掌握在他母親李太後和張居正手裏。萬曆在給母親請安時拿了一匹劣質棉布,說這是你父親幹的勾當。李太後既愧且怒,表示要按國法處置。然後張居正出麵調解,保全了太後一家麵子。不追究武清伯的法律責任,隻需將他召喚到宮門外申飭一頓,這和劇裏安平伯的遭遇也類似。看起來編劇是把駙馬歐陽倫和武清伯李偉的下場給中和了。既沒讓安平伯被處死,也不象武清伯那樣隻挨了頓罵,而是沒收了他大部分財產。歐陽倫和虛構的安平伯都是觸犯了茶馬政策,假如明代的話最高量刑是淩遲。
茶馬貿易是宋神宗時期正式定下來的國策,王安石新政就包括茶馬政。此前在中唐時期,政府就出台過茶葉專賣製度,叫榷茶製,茶這一行由此成為國營企業。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國企是漢武帝創辦的,業務是鹽。國企壟斷的一定是民生必需品,古代就是鹽、茶、鐵,現在就是中石油、電信之類的,本質都一樣。生活必需品,再被國家一壟斷經營,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裏的速度比火箭還快。漢武帝當初就是為了打仗,需要海量的錢財,於是想出了這麽一個快速斂財的好辦法,後人紛紛效仿至今。一看國庫快沒錢了就琢磨著壟斷點啥好,唐代時盯上了茶。從那時起任何沒有政府許可證的茶葉種植、收購、買賣都屬違法犯罪。到了宋代又出現新花樣。由於在此之前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所以中原王朝等於家沒有大門,隨時都處於被搶的狀態,宋人接連被周邊少數民族搶走了所有產馬的疆土,而為了與他們打仗還需要更多的馬。中原自己培育出的馬種不夠優良,沒法打仗用。所以在四川和藏民接壤的邊境,漸漸發展出了以茶換番馬的貿易。神宗時下達了茶馬令,由朝廷獨家經營四川的茶葉種植,反正就照著唐代榷茶製度辦這個國企就行了,然後把收上來的川茶由專門的商人持許可證與藏人交換番馬。這種馬是能當戰馬的,是很寶貴的軍用物資,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無論走私茶還是馬,都將被重處。朝廷因此設立了專門經營這個交易的機構茶馬司,還要往邊境市場上長期派駐茶馬禦史,監督茶馬司的運作。
後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大臣發現了茶馬交易的更多妙處,於是寫成了一份奏疏送交朱元璋。劇裏多次出現一本大臣陸英寫的書《茶馬論》,這名字起的好洋化,讓我一下想到《財富論》《君主論》,古代的老外寫給國王的策論,咱中國這邊就不叫什麽論而叫什麽疏了。劇中這個《茶馬論》相對應的應該是明初的那個《議茶馬事宜疏》。疏中詳細說明了茶馬貿易的大利好,不僅是獲得良種馬,更重要的是能讓諸番對茶葉產生倚賴,象後來的鴉片一樣,你戒不掉就隻能任由我漲價,所以後來明政府跟藏番交易時定的價格非常高,藏人由於已經培養出了對中原茶的依賴,隻得繼續以高價換。一匹最上等的良種番馬,隻換來中原茶40斤。番邦不接受也沒辦法,因為明政府壟斷了茶葉,想要從走私渠道獲取的可能性很小,也因此政府對走私打擊力度很大,定性為“通番”,就是叛國。所以後來太子小舅子張監生被人陷害成私賣戰馬的,女主說你這是叛國罪。朱元璋就是這樣判決走私茶葉的歐陽倫死刑的。
不過實際上歐陽倫挺倒黴的,假如不是碰上朱元璋而是別的皇帝,很可能不會死。因為貪汙牟取暴利等行徑,如果是皇親國戚,在古代是不會成為死罪的。古代的貪汙和現在的貪汙不一樣,古代沒有財產向國外轉移這一說,所以官員貴族再怎麽貪,他其實都是在替皇帝辛苦聚財。所以為什麽好多皇帝對此睜隻眼閉隻眼呢,你貪去吧,不過是暫時把屬於我的錢存放在你家裏而已,我何時想收回,何時抄你的家。甚至有些皇帝還盼望著官員貪,因為他要是自己出麵從老百姓那裏榨取錢財,那多不得人心啊。有這麽個愛財如命的官,故意把他派到能撈油水的職位上,那還不是替他斂財的利器麽,還承擔了本應皇帝承擔的惡名。所以我覺得這劇裏的安平伯去富春出差,肯定是皇帝故意的。
皇帝沒收了安平伯大半家產,為了安撫趙家和李白粥,表示可以答應趙貴妃給兒子娶側妃的請求,這個皇帝還是很會當領導的。趙貴妃在兒子點茶的時候提的親,開場白是"說起吃茶,便想到聘婦…"這個典故出自宋人《品茶錄》:“種茶必下子,若移植則不複生子,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故有取。“ 然後因為她想娶的側妃是太子的心上人,這婚事讓太子略施小計給攪黃了。
這個小計有點象《資治通鑒》 裏名將吳起被施的那個小計。有些觀眾總嘲笑這個劇的權謀是幼兒園水平的,我不知道他們倒底有多牛,反正對我來說,劇裏這兩集的權謀已經向《資治通鑒》看齊了。《資治通鑒》上下千年曆史,主席他老人家翻了17遍成就大業。可以說中國人玩的權謀都能在裏麵找到模版。比如這個發生在公元前387年的小事,看起來不值一提,仔細想想囊括了權謀該有的要素。
吳起是曆史上數一數二的戰神,平生帶兵與諸侯大戰76場,全勝64場,其餘皆戰平或和解,這一生沒有一個敗績。他被魏國重用多年,魏國的丞相公叔痤因此害怕被吳起取而代之,自己位子不保,想讓吳起離開魏國。公叔痤的一個親信就對他說,這很容易。吳起性格剛勁,自尊心強(權謀成功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精確把握住你要算計的每個人的性格,也就是洞悉人心),所以你可以建議國君把小公主嫁給吳起,用這個做試探。如果吳起不打算死心踏地留在魏國,那他一定會辭掉這門親。在建議國君之前,你先把吳起請到你家中作客,其間讓你的妻子也就是魏國的大公主故意輕賤你,如此一來你想讓吳起離開魏國的打算就實現了。公叔痤按照這個親信的話去做。果然在宴席上,吳起看到大公主母老虎一般對丈夫吆三喝六,感覺很不舒服。沒幾天魏國國君就提親了,說要把小公主嫁給他,吳起想起大公主奴役丈夫的悍婦模樣,竭力請辭。國君倒也沒說什麽,可吳起自己坐不住了。他覺得自己如此駁國君麵子他一定會懷疑自己的忠心,被國君懷疑的下場誰都知道,於是連夜逃到楚國去了。公叔痤讓吳起離開魏國的願望得以實現。其實國君魏武侯的確早已懷疑吳起對魏國的忠誠度了,隻是自己都沒意識到。這回吳起主動先棄他而去,坐實了魏武侯的猜測。
這個計能成功的關鍵是吳起力拒聯姻。可是他怎麽就一定會如人所願力拒婚事呢?因為公叔痤這邊算對了吳起的性格。假如吳起是象劇中齊王那種可以當女人舔狗的,他一定不會冒著被猜疑的危險拒絕這門婚事,那樣的話公叔痤簡直是雞飛蛋打,因為他不僅沒讓吳起離開,還促成了他與國君聯姻,更加鞏固了吳起在魏國的地位和在國君那裏的信任度。從這個角度看,任何計謀其實都是險計,你隻要一個看不準就會算計到自己頭上。所以你的計策裏入局的人越多,這個計的風險越大。因為需要你精準把握的人心越多,你越容易失誤。象這個計,公叔痤不僅要算準吳起的性格,還要算到國君的性格,更要算到在吳起心裏,國君是什麽性格。對於所有你要用的棋子,你都要算到,不僅要算到他們的性格,還要看出下一步下兩步怎麽走,也就是這些人在遇到這種突發事件時,他們會怎麽想,怎麽做。如何能算到別人下N步的行動?根據他的性格。
看透棋局裏所有人的性格,然後為他們每人量身定做一個大坑等著他們往裏跳。劇裏太子攪黃了齊王婚事,還有後麵李百舟算計他的邸報計策,都是這麽成功的。
齊王側妃沒討到,關鍵是太子把握住了齊王正妃的性格。她真能為捍衛一夫一妻拚上性命。而齊王是絕對不想失去老婆的,不是他害怕老婆上吊,而是他絕不能失去老婆所帶來的巨大政治利益。他不能沒有嶽父李白粥的支持,李也不能失去齊王這個代理人。所以王妃真以死相拚的話,齊王和她爹都隻能妥協。她要死了或者離婚了,齊王和李白粥就斷關係了,這對雙方都是大損失。所以當趙貴妃向皇帝抱怨兒婦悍妒時,皇帝說那還不簡單,我下旨讓他們離婚,趙妃立馬不說話了。這點被太子算計到了,所以他挑動齊王妃鬧,一點都不害怕事態會朝著他不願意看到的局麵發展,因為他知道對方自己就會偃旗息鼓的。並且太子還猜對了皇帝的心思。他看準了皇帝不會真的讓齊王與陸英結親家的。皇帝拒絕太子的理由是不希望太子獲得另一股軍事力量的支持,這理由同樣對齊王適用,他同樣不希望齊王獲得這股軍事力量。所以齊王妃這麽一鬧,剛好給皇帝送上完美的借口,不是我不想成人之美的啊你老婆這麽不願意,我也不能太不care她的情緒。這裏的太子和公叔痤一樣,都是算準了各方對'女人凶悍'的後續反應。
提一下劇裏的禮部尚書背地裏說齊王妃'胭脂虎嘯,名不虛傳…' 胭脂虎出自宋代陶穀的《清異錄》:“ 朱氏女沉慘狡妬,嫁陸慎言為妻。 慎言宰尉氏,政不在己,吏民語曰胭脂虎。” ,後人比喻美貌的悍婦。
接下來白粥出手的邸報案,也是和公叔痤算計吳起同樣的路數:判斷出領導心裏對某個人有看法(領導自己很可能都沒意識到),設計一個推理讓領導驗證這個看法,同一時間裏,誘導那個人做出特定的行為來迎合那個推理,於是領導對他的看法被坐實,毀譖工作宣告成功。這個下回再詳細寫。
這幾集出現的道具,仿製的極其逼真:
女主的鏡子,仿製的是唐代文物,仿漢草葉紋八葵鏡。
這劇裏出現的銅鏡基本上都有出處。前麵太子用的那麵,好象是唐代的海獸葡萄鏡。
鏡頭掠過女主的妝奩,裏麵放的粉盒上麵有個類似壁虎的,摹仿的是塑貼廣鈞窯,現藏故宮博物院的明代廣窯塑貼螭虎紋方瓶(左邊那個)。塑貼亦稱“堆塑”、“堆貼” 。印出或塑出立體狀的紋飾貼於器物坯體上的一種裝飾技法。
皇帝常戴的那個蓮花玉冠,仿的是宋代文物。冠仿的很象,隻是劇中皇帝的簪是橫式的,橫式戴法叫"卯酉簪"。出土的那個文物是縱式的,學名叫"子午簪",簪頭自後向前插入,從前麵看隻看到簪尾。
"子午簪"劇中也出現了。顧逢恩常戴的。仿製的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蓮瓣玉冠,幾乎一模一樣 。
再說一下第九集齊王為父母做的茶。這是典型的宋代中期的做法。宋代前期茶道接近唐代,而唐與宋最大的區別在於唐代是煎茶,有點類似於現在熬粥的方法。在唐代陸羽的茶經裏有詳細描述。和宋代一樣,團茶從盒子裏取出來,都要經過烘烤,碾和篩,然後唐代是在篩的同時,在一旁的小火爐上架一口小鍋(學名叫鍑),裏麵裝上水,當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聲時,是第一沸。這時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鹽調味,接著煮。等到鍋邊緣的水如連珠時,是第二沸。此時用小勺舀出一瓢第二沸的開水,放在一旁待用。用竹夾在水中攪動成水渦,使水沸度均勻,把篩好了的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再加攪動。過一會兒,水麵波浪翻騰,濺出許多沫,這是三沸。將剛才第二沸的那瓢水倒回鍋裏,使開水停沸,生成沫餑。沫餑是精華,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輕的叫湯花。此時,要把沫餑上形成似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就可以分到杯子裏飲用了。分杯到入盞的步驟叫酌茶,要使各碗的沫餑均勻。
這是唐代喝茶的方法,我寫的很簡單,實際上步驟很複雜,講究也很多,水啊用具的都有特別的講究,某地的水某種鐵製成的鍑,煮出來的味道不一樣等等,要不怎麽寫了一本書呢。到了宋代中期就不這麽幹了。步驟和講究變的愈加繁瑣精致。茶末篩好後,可以直接衝開水進去,所以宋代形成了獨特的“點茶法”,主要為宋代鬥茶時用。劇中出現的就是這種方法。先將篩好的茶末置碗中待用。把水燒到微沸的狀態,衝點入碗。茶末與水需要互融一體,唐時的茶匙攪拌不力,所以宋人獨創了一種茶具,稱為“茶筅”,專門用來攪拌茶的工具,大部分使用竹製,文人美其名“攪茶公子”。我截的這張劇圖裏,齊王正在碾茶(這道具看起來複製的是那個著名的出土文物,唐僖宗的銀鎏金團花流雲紋茶碾),最右邊的那個小刷子,就是茶筅。
水衝入茶碗中,需立即以茶筅用力打擊,此時碗中會慢慢現出泡沫,這一步學名叫'擊拂'。而茶的優劣,就是以沫餑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是否慢來評定的。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沫餑不散,學名叫'咬盞'。宋人鬥茶鬥的就是這個,看誰的咬盞時間長。這需要此前所有步驟都準確無誤。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好像“冷粥麵”,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到了南宋,日本禪師榮西將點茶傳到了日本。日本現在的抹茶道接近於宋中期的茶文化。而這種技藝反而在中國失傳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下令“廢團改散”,他覺得這麽喝茶實在太麻煩了,等到喝上黃花菜都涼了。茶要先製成團餅狀,這個過程已經很繁瑣,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被朱元璋斥之謂“奢侈”,最好是茶葉是散的,放進杯子裏,熱水衝一下就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