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現在的孩子呀,真不知道心疼人..."

(2018-09-10 15:06:50) 下一個

作者:宮學萍 

這兩天空氣還算尚好,帶著小安在院子裏閑玩。

偶然聽見幾個老人湊在一起,義憤填膺地聊些什麽。

話題依舊還是很老套,又是一腔血淚地控訴自家的兒子媳婦/女兒女婿,有多麽、多麽懶惰,多麽、多麽糟糕,雲雲。

最大聲的要數樂樂老爺,據他自己講——就在剛剛的這個清晨,他望著小兩口房門緊閉的臥室,滿肚子的委屈被憤怒瞬間點燃,騰起一腳踢開臥室的房門,破口大罵:“ 你們平時不帶孩子也就算了啊,周末放個假也不知道讓我們老兩口休息休息!都睡到幾點了還不起床!你媽抱樂樂抱得肩膀天天疼你們知道嗎……”

眾老人紛紛附和,槍口一致地指責 “ 現在的孩子不懂事 ”。

一旁的我卻隻好選擇繞道而過,心裏十分無奈地想:為什麽不可以在還沒那麽辛苦的時候,就直接告訴孩子 “我和你媽媽需要休息,周末你們早點兒起來帶寶寶吧!”

我覺得,大多數的寶寶爸媽,都不至於厚著臉皮硬聲拒絕吧?

可是很明顯,樂樂的老爺就不是這樣認為的。

在他的頭腦中,樂樂的爸爸媽媽,也就是他的親生女兒和女婿,都是既懶又壞的;即便他直接向他們表達 “希望你們周末自己帶樂樂” 這樣的請求,也是一定會被拒絕的——所以,與其說他是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不如說他是在對著自己頭腦中“已經” 拒絕了他的女兒女婿表達憤怒。

願望還沒有表達,就感受到了莫須有的被拒絕。

感到被傷害,所以才會控製不住自己發那麽大的脾氣。

正好前兩天和《心理月刊》的玲玲聊一個關於兩性的話題,無意間我就感慨了一聲:“這真是一個被害妄想流行的年代啊!” 

玲玲不解,讓我多說兩句。

於是我舉例子說,比如,某天有個朋友找我們借了一100塊錢,說好了第二天就還,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都沒動靜,我們明明在乎卻也裝作無事,自己在心裏嘰歪 “以後可要多長個心眼,不能隨便再借給人錢了!”

“對啊,對啊,我就是不敢提醒別人還錢的那種人!” 玲玲附和說。

是啊,為什麽我們就不能簡簡單單地提醒一下,等到對方真正明確地拒絕還錢以後再去失望、傷心、鄙視他呢?很有可能,人家真的隻是忘記了。

“沒有,沒有啦,我隻是怕人家會嫌棄我小氣,不相信他。”

看,在你的眼裏,你的這個朋友有多壞——他不僅欠你的錢不還,讓你著急上火,同時還會批評你,嫌棄你,十分苛刻地評價你。

是,我在這裏用到 “被害妄想” 這樣的專業詞匯,多少是有點兒誇張。隻是類似的思考方式,在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很多家人朋友身上都幾乎天天看見。生活中,職場上,很多時候我們的怒氣和不滿,都並非來源於對方明確的拒絕和不合作,而隻是因為我們太早就預設了 “你個壞人”。

  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說,隻要我們把自己心裏的願望表達出來,就一定會取得相應對方的支持和幫助——有可能人家不能、不會、不適合、不願意,或者,你就是遇到了一個很壞很壞的人。

  但是至少,你不會每一次都那麽不幸運。

當我們都在忙著自我保護--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之間的情感生活,最大的威脅,不是彼此之間的衝突和矛盾,而是當誰都不可避免的傷害發生之後,是否隻會忙著條件反射一般自我保護,不願意看清事情是究竟怎樣一步一步變得無法彌補?

甚至還有很多人,剛剛感到丁點兒的風吹草動,便大張旗鼓地思考接下來應該如何報複?

這時代很多人心中的安全感都不夠,也就常常沒有心力去仔細區分——那個讓我們感到受傷的具體事件,究竟是對方為了“傷害我”有意為之?還原本隻是出於其他的目的,卻不幸連帶著對我們造成了傷害?也就自然更加不會注意到,那個給我們帶來傷害的對方,內心中是否對此已經滿懷不安,甚至原本是想要對我們抱歉和補償?

我們總是太快,就把對方定義為惡意傷害的壞蛋。

誰讓你我都是凡人,有著凡人不可克服的斤斤計較,而且太過習慣了匆匆忙忙地自我保護。所以也隻能重複著 “受傷害——報複——傷害對方——對方報複——再次收傷害” 的惡性循環。

直到有一天大家受不了,最終選擇在彼此之間,保存一個安全的距離。

生活中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比方說眼下就要中秋,說不定哪個先生給父母家多買了一份月餅,太太看到了覺得委屈,便偷偷在菜錢中扣出了一部分私藏,再等到哪天被先生不幸發現,反而越發覺得果然還是親生爹娘真正疼我……

再比如太太周末出去老同學聚會,先生一人在家中感到自己被忽視,隨手就打開電腦找個人網聊,起初可能真的隻是隨便找個人說話解悶,結果卻被回家的太太一番調侃嘲諷,反而覺得網線那邊的人兒的確有些可愛……

在這樣的故事情節中,每個人都感到異常委屈,每個人都忙著自我保護,然後都在自我保護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傷害著對方,並且傷的理直氣壯——還不是因為你之前那樣對我? 

最終隻好便宜了那些討人厭的心理醫生,掙了我們大把的痛苦錢不說,還一臉事不關己地在文章裏總結說:“嗯,就是這樣,在這家庭之中,常常是冤有頭,而債無主。

************

看完這篇文章後讀者的回複:

可能樂樂的老爺就是需要“壞人”吧,這樣自己才能做“好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非常不願意付出的人,舉例,如果別人‘提醒’我還錢,我必然會感覺受到歧視侮辱的!(尼瑪神馬意思,暗示我是那種死賴著借錢不還的人嗎?)根源就在於我自己就拒絕這樣的自己,這一直都是一個關於自己內心爭鬥然後外化的故事,如果我依然保持以前的邏輯,到我老了,就會跟上述老人一樣的狀態,我不會跟女兒女婿提要求說讓他們自己帶寶寶,那樣代表著我不夠裝逼偉大,不夠完美高高在上,提要求的背後,代表了我“失去”了對他們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權利,甚至提要求本身是很猥瑣、低聲下氣的。。。。。。行為上的奴才,心理上的主子,挺有趣的哈。。。。

想要有很好的家庭關係,一定要學會用合理的方式來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委曲求全隻可能積累更大的怨氣,這會讓對方感到很不舒服。很多和子女鬧別扭的老人就是這樣,非要讓孩子感到愧疚,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