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可堪回首(七十四)

(2017-09-27 14:18:07) 下一個

公孫質的請辭令拓跋燾大感意外。

"丁母憂?"拓跋燾放下酒樽,驚訝地上下打量公孫質:"朕為何從未聽說過卿尚有高堂?"

公孫質依舊跪地,再叩首道:"臣鄉裏在上穀郡,幼年失怙,母憐苦守。母子煢煢,相依為命。臣十二歲入嵩山修道,便再無機會返鄉侍母。臣入仕朝廷後數接家信,雲臣母自臣遠離膝下,哀痛彌侵,雙目昏眊,垂至失明。臣仰圖報君,俯迫諗母,進退維穀。臣身為獨子,自叨貴得俸祿,荏苒歲時,貪寵忘親,無人子之責,每嚐夙夜彷徨,不能自止。臣乞陛下憫臣少孤,察臣懇迫,許臣歸鄉…見老母最後一麵…"他的音色已近似悲鳴,眼中淚光閃爍:"先父墳塋遠在幽州,老母亡故後臣還需扶柩歸葬。荒迷之中,庶事未備。故懇請陛下準臣回鄉丁憂持服。"

拓跋燾啞然看著公孫質,眼中的驚訝之色慢慢被哀傷代替。沉默半晌,再次看向公孫質的眼裏隱約閃爍著同病相憐。

"卿再三瀝懇,朕憫鑒之。聖母恩慈,人子銜環鏤骨無以為報。"他長歎一聲,沉默片刻,帶著不舍的神情勉強笑道:"卿一心要盡孝,朕自然不做寡恩之君。隻是,卿一丁憂便是三年,朕再到哪裏去尋找如愛卿這般精通天道的人物?"

公孫質沉默了一會兒,向皇帝推薦了兩三個名字,又為他們各自美言了幾句。這不過是官員辭職必須的套路禮儀,皇帝知他去意已定,無奈地歎口氣。

幾日後公孫質正式上懇辭表,皇帝準其請,賜禦書以榮之。公孫質回到中書省收拾書籍物品,做回鄉準備。黃昏時分,秘書丞劉潔前來拜會辭別。

早在公孫質還是太學生時,劉潔就與他相識。這位年輕的後生迅速獲得了他的信任和好感。既是同僚又有共同的興趣,他們常聚於衙署談經緯論陰陽,有點閑暇時光便在一起鑽研占授星象。劉潔保舉了公孫質為皇帝的幕僚之一,公孫質那日向皇帝辭行時亦報李投桃提了劉潔的名字。幾年相識相助,情誼深厚,劉潔甚為不舍公孫質的離去。尤其一想到參天象解讖語,拿不準的時候少了一個得力的商討夥伴,今後一切都隻能靠他自己,劉潔在與公孫質敘舊話別時,頗為傷感憂慮。

"先生不必過於彷徨,"公孫質麵帶同情寬慰了劉潔幾句,之後忽然起身將閣門緊緊關閉。閣中隻他二人,公孫質從已收好的行李中翻出一部書,壓低聲量對劉潔道:"這部《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三十卷,是早年我於嵩山修道時,太上老君降臨嵩山,賜與我師父南華天師的。師父後來留給了我。如今我丁憂守製,一去數載,這部書卷暫時用不上,就留給先生吧。"

劉潔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部記載著太上老君預言的書被易占家們稱為寶典,江湖上普遍流傳著誰得到這部寶典,誰將掌握預知未來的神通。劉潔萬沒想到自己今日竟有如此驚人的好運,他對著公孫質長時間地頂禮膜拜,千恩萬謝後接過書,他虔誠翻開,仔細讀了幾頁,忽然想起什麽,從懷裏拿出崔浩的那本占星書對照著看了幾眼,低聲驚呼道:"原來如此!"

此前無論是杜至柔還是他自己都從這本占星書中準確推算過時事,他因此對崔浩的這本圖讖信服不已。然而那書裏仍有零星幾幅天體圖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今日他將那圖讖與太上老君的真言相對應,突然參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公孫兄…你看這裏…"他的嘴角在抽搐:"老君音裏預言,劉舉握卯金刀,五世之孫佐治天下。再看這個,"他又指到占星書:"‘太白經天晝見,訪軒轅之裏,卜金刀之讖!這…這是不是說,劉氏應王?!"

公孫質的臉色也變了,反複將兩處對照著看了很久,對劉潔高深莫測地點點頭。"金刀之讖,名曰一萬日。劉氏應王,為萬日天子。"

劉潔當即追問道:"若劉氏應王,繼國家後,我審有名姓否?"公孫質又看了看書,微微搖頭道:"有姓無名。"

劉潔石塑般呆坐半晌,失血的雙唇終於微微一動,牽出一個不易察覺的微笑。

公孫質辭官歸故裏,走之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是上疏在京師建道壇,崇奉天師顯揚道業,請皇帝親自到道壇受籙。皇帝欣然接納,並改年號太平真君,以顯示自己尊崇道家,是被太上老君輔佐的北方太平真君也。受籙那日皇帝頭戴蓮花白玉冠,身上大紅九宮八卦道袍,率領文武百官笠臨靈台,接受道士作法後授予的畫符。盡管那身打扮將他襯托得麵如冠玉,左右仙童玉女周身雲霞煙霧,眾人抬頭仰望之際,仍不免心生惶惑:這位天平真君濃眉大眼,孔武威猛,一臉的小黑胡子,實在與傳說中的真人道骨仙風的形象相去甚遠。然而顯然皇帝自我的感覺十分良好,接著下敕將道教尊為國教,魏國以後的皇帝登基,都要到道壇受籙,以此表明鮮卑人統治中原合乎理法天意。國內一批方士易占家亦被啟用,其中佼佼者比如劉潔,雖職位不變,卻也令其再次參知軍事。皇帝已下了決心,就在這年的夏秋, 他這個太平真君要揮師北上,對柔然進行一次毀滅性地軍事打擊,徹底消滅柔然的有生力量。吳提乘魏軍伐涼國內空虛,大舉進犯的往事使魏國蒙羞,也使拓跋燾恨之入骨,屢次發誓要嚴懲柔然,不滅掉這群蟲子死不罷休。

杜至柔在後宮的日子依然平淡,無甚新意。若說變化,也僅僅是公孫質辭官不久,她的父親杜景言也上疏致仕,告老還鄉了。杜氏並其宗族眷屬二十餘口舉家遷回河北逐郡,唯一在仕的杜源三年前督察黃河水利有功,才幹魄力均為皇帝賞識,因此外放壽陽太守,治理地方去了。壽陽為淮河北岸重鎮,地處劉宋與大魏的邊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委派到那裏去鎮守,皇帝對杜源的信賴可見一斑。隻是如此一來致仕的致仕,外放的外放,杜至柔在京城裏便再無娘家可依。雖然她自入宮後見到他們的機會屈指可數,連女眷也隻在宮中慶典朝賀時遠遠地望上一望,可總歸心裏有個依靠。如今全走光了,她偶爾想起,臉上不免出現鬱鬱寡歡的愁容,讓皇帝見了心疼不已。

皇帝自從決心征討柔然後又忙碌起來,每日散朝後又與眾將領研討戰事攻略,典軍練兵,總要到黃昏時分才回燕居的後殿,此時才是杜至柔聽命效力的時候。實際上皇帝大部分誥,敕,詔,命,都不是杜至柔寫的。白天無論在朝堂還是在與大臣議事的勤政殿,出納王命都有專人執掌,通常是秘書監丞。她隻在皇帝回來後才會被他當秘書使喚:那時刻宮門都已關閉,外官不得滯留內宮,禁中再無一個男性蹤影,除了皇帝。杜至柔每日白天要在皇後跟前侍奉,傍晚酉時再來武英殿伴駕,幫他整理奏章撰寫文移,經常是忙到寅時皇帝回寢宮歇息了,她還在武英殿裏謄錄各種聖旨副本。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仍無以打發她的憂思,拓跋燾在與她說話時常會發現她在走神,他認定那是她在思念遠在河北的父母家人。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放下手中事逗她開心說笑一番,言語關慰甚是體貼。忽一日又想起端午節隨口提到要教她騎馬,遂興致勃勃拉她到校場訓練起來。他原本隻想解悶,並未上心教,卻不想杜至柔練的頗為刻苦,腿上的皮膚都磨破了也咬牙堅持著,每日無論多忙,有沒有他來教,都會去馬場練習。在拓跋燾眼裏她一直是個文靜優雅的女孩,對於騎馬射獵這些胡女才有的喜好一向敬而遠之。他有一次在教她騎馬的時候好奇地問她為何忽然轉了性情,她翹起嘴唇,紅撲撲的臉蛋上嬌嗔盡顯。"才不叫她們專美。"拓跋燾這才想起那日他無意間誇獎皇後的話,原來這小妮子竟然就吃了醋,耿耿於懷到今日仍不憤。他放聲大笑,心中受用極了。自從她再次回到他身旁,他就再沒見過她為自己爭風吃醋,撚酸拿喬的可愛模樣。她挨了那一番嚴厲懲治以後真的是變乖了,太乖了,低眉順眼地在他麵前奉迎,常令他懊悔不已。他以為他再也得不到杜至柔為他而生的妒嫉心了。事隔多年又見到那令他心癢的神態,他滿心歡喜地伸出手,在她一側的腮上輕輕掐了幾下,情不自禁地笑道:"真好看!你現在這個臉色才是我最愛看的。不錯,再練些日子,把體格練得再健壯一點,便可與我一同出征蠕蠕了。"

杜至柔道:"陛下又說笑了。從古至今哪裏有男子打仗,身邊還帶個女人的。"

"怎麽沒有?"拓跋燾揚眉反駁:"那楚霸王項羽,不就是走到哪裏都帶著他心愛的虞姬麽?既然他能,我為何不能?據說無論項羽打了多少敗仗,那虞姬一直陪著他,當真稱的上是生死相隨。此生能得如此一位紅顏知己,隻這一點,項羽雖然敗了也是真英雄。那劉邦盡管得了天下,卻始終沒有一位象虞姬那樣的女子真心愛他。不知為什麽。"

"因為劉邦從來不對他的女人付出真心。"杜至柔淡淡接口道:"他可以把自己的女人抵押給敵人做人質,還可以任意將他年幼的兒女揣下車以保他自己的性命,他的父親落入項羽之手,項羽威脅他若不投降,便將他父親殺掉做成肉羹,而劉邦竟能笑著回答說等做熟了,別忘了分我一口。項羽連聲感歎劉邦不是人養的。不幸的是如項羽這般蓋世的英雄,卻鬥不過不是人養的劉邦。項羽品格高尚,劉邦手段卑劣,為了贏無所不用其極。項羽仁愛不忍、兒女情長,劉邦心狠手辣,六親不認。項羽出身高貴,保留著先秦以來的貴族精神,劉邦出身市井,為人毫無信仰,做事沒有底線。然而最終的贏者,卻正是最沒有底線的流氓。幸好還有虞姬能讓男人們知道,這天地間的確有這樣的女子可以為了愛情去死,可以不以成敗論英雄。"

"你既如此景仰虞姬,為何隻給西施寫歌,卻不給虞姬做幾首?"

杜至柔搖頭笑道:"虞姬就不用妾來做歌傳唱了。那楚霸王在垓下四麵楚歌時,自己便唱過一首,邊唱邊流淚,太史公以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記之。"

"我知道那首歌,我給你唱,"拓跋燾醞釀了一下,清清嗓子,抬頭衝著空曠的練兵場放開喉嚨吼了起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咳咳,這什麽破歌!不壓韻,難怪項羽輸了天下。連首歌都做不好!"尾隨他們的侍衛憋的笑快要撐破肚皮。杜至柔以袖掩口在馬上笑得花枝亂顫,好不容易停下來,喘息著擦掉笑出的眼淚,拓跋燾看著她緋紅的臉頰,不好意思地笑道:"看,我很會逗你開心吧。"杜至柔一愣,眼中漸漸升起一片霧水,剛要開口,拓跋燾又道:"恭維我的話就不必多說了,我知道我唱得很不錯。作為回報,你也要為我唱一首,上回你的那個什麽西施的歌就很好聽。這次再作一首虞姬的,等上了戰場,你唱給我聽。"

杜至柔睜大眼睛:"陛下當真要帶妾出征麽?"

"當然。君無戲言。"

"大臣會反對的!"

拓跋燾冷淡一笑:"誰活膩歪了盡管反對去好了。再說他們憑什麽反對?他們誰有你的頭腦智慧謀略?朕需要的是運籌於帷幄之內決勝於千裏之外的謀士,不是他們那群隻會吃幹飯的狗頭軍師。原來還有個公孫質,如今連他也不剩,全是酒囊飯袋。他們既反對有才華的女子輔佐朕,自己又沒本事替朕分憂,難道要朕輸了這場戰爭才高興?何況我朝是有女子上戰場保家衛國的先例…"

"誰?"杜至柔驚喜叫道:"妾如何不知?"

拓跋燾嘿嘿笑:"木蘭啊!不是前幾日剛湧現出的麽?你的記性實在是差。"

"就知道陛下是開玩笑。"杜至柔悶悶不樂地怨道。

拓跋燾斜眼瞥她:"看你這情形,你是希望能跟隨朕上戰場的。"

杜至柔抿抿嘴唇,鄭重點了個頭。拓跋燾滿意笑道:"這就是了。朕會讓你如願以償的。不用擔心,北朝風氣開放,豪邁的女子見怪不怪,不會有太多人反對的。"

太平真君元年八月,拓跋燾親率大軍北伐柔然。前期戰略規劃時杜至柔主動獻上一策:蠕蠕風馳鳥赴,倏來忽往,夏則散眾放畜,秋肥乃聚,背寒向溫,南來寇抄,掠搶時吃一口就走,動作迅速詭秘,來去無蹤。針對具有蝗蟲特點的敵人,應趁夏季他們四散放牧不做準備之際,采取分進合擊的策略,大軍分兵五道並進,越過大漠後匯合,圍殲蠕蠕的可汗庭。拓跋燾深以為然。又與劉潔等幾位軍師幕僚商議了具體作戰方案,拓跋燾自率騎兵三萬為中路,兵出五原;樂平王拓跋丕督率十五個將領從朔方出兵,此為東路;樂安王拓跋範和建寧王拓拔崇督率十五個將領從西路出兵,再令中山王拓跋辰督十五位將領作為後援,隨後進發,各路大軍在鹿渾海會合,之後舍棄輜重,從鹿渾海飛馳浚稽山,再分為二道,一道由拓跋燾統率直搗可汗庭,另一道由拓跋崇西登白阜,刻石記行,直奔天山,圍殲西逃的蠕蠕殘部。

方案定下來以後,拓跋燾命秘書丞劉潔將其寫成詔命下達給各位拓跋氏親貴,好讓他們早做準備。之後拓跋燾選吉日登壇祭群神,占卜出征吉凶,皇後率六宮列於祭壇西側輔祭。

祭祀結束,夜幕已降臨,拓跋燾換下祭服前往儀鳳殿,與皇後話別。

這是出發前的最後一晚,二人相擁而臥,情意綿綿,赫連卿的目光久久纏繞在拓跋燾的臉上身上,戀戀不舍。拓跋燾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低頭撫摸著她的長發,訕然笑問道:"這是怎麽了?又不是第一次出征,為何…"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為他和她都知道原因。剛剛的吉凶占卜,推六爻的結果是'亢龍在天',卜筮的方士曰'大吉',眾將歡呼。然而隻有少數人知道《易》裏關於飛龍升騰到最高處的預測: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極則太過,龍飛過高,故曰'亢',以高致危,故'有悔'。飛龍孤高無輔,乃孤立無援之象。自從拓跋燾大力遵崇道教,赫連卿便在杜至柔的協助下苦讀易經,今日得了這個卦象,她心中不免七上八下。當著眾多出征將領的麵,帝後二人自然心照不宣地配合方士大吉大利的預言以定軍心,背後的疑慮隻能二人相互勉勵化解,不能讓其他人看見。拓跋燾對'有悔'的預測倒是沒多放在心上。為打仗而設置的占卜本來就是做給軍士們看的,他身經百戰,比誰都清楚軍人的實力才是決定戰爭走向的因素,而非老天的安排。他笑著寬慰了赫連卿幾句,二人纏纏綿綿進入夢鄉。第二日清早,赫連卿親自服侍他穿上戎裝,將一條鑲滿了鏤雕金片的華麗革帶係在他腰間。

"這是什麽?"拓跋燾低頭,好奇地撫摸那亮閃閃的帶鉤。

"這是我命人為你打造的腰帶裝飾牌。上麵浮雕的是那隻神獸。"赫連卿蹲著身子,一邊整理他的袴褶一邊說道。

"哪隻神獸?"拓跋燾茫然發問。

赫連卿抿唇淺笑:"還是鮮卑人呢,怎麽連自己民族的守護神都不知道?傳說上古四海八荒之際,獻帝紇骨氏在大鮮卑山居住一百代之後,率領鮮卑先人向南遷徙。一路上山高穀深,險阻重重,獻帝迷失了方向。此時突現五彩祥雲,一隻神獸自天而降,這神獸長得像馬,發出的聲音像牛吼,在前麵引路,將獻帝與眾祖先帶出了荒原。此後這個似馬似牛的神靈,便被你們鮮卑人奉為族裔的保護神。"

拓跋燾聽後更加好奇,解下腰帶仔細觀察那鎏金神獸牌飾。隻見那牌上鑄著一隻飛馬一樣的神獸,吻部彎角上翹。那獸昂首揚尾,四蹄騰空,雙翼伸展,仿佛在奔騰飛翔。飾牌質地精良,光耀眩亮,金燦燦晃人眼瞳。拓跋燾不禁笑問道:"這鎏的是什麽金?如何這般光亮奪目?"赫連卿道:"據說是匠人新近研製出的工藝,在熔金時多加了一種原料,能使鎏金表麵更加眩幻多彩,具體怎樣妾也不甚清楚。隻說是白日頭下麵更耀眼呢。陛下乾日東君,合該佩此物以為飾,相得益彰。"

****************

1: 拓跋燾終生信奉道教,好在沒練丹,因為他父親和祖父也信方術,都為丹藥所誤,明元帝死於丹藥中毒。拓跋燾對服食仙丹一直不感興趣。除此之外他都接受。太平真君這個年號是他一生使用了最長的一個年號,差不多13年,直到他死。從他開始北魏皇帝即位時要到道壇接受符籙,表示皈依道教,並象征其代表道教神靈的意誌和借助道教神祇的護佑統治漢民族,並成為一種製度被確立起來。這個接受符籙的形式一直沿用到北周。胡人皇帝熱心於受道奉籙,雖不能從道教得到直接的佑助,然而這一行為本身已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漢文化的認同感,顯示了他們對漢族人民所信仰宗教的高度敬重,其實際功效是在宗教神靈的麵前,縮小了鮮卑族與漢族之間的差異,在宗教信仰上有了共同性和認同感,能緩解漢民族對“五胡亂華”的強烈反感,有助於鮮卑政權的鞏固和穩定,也加速了胡人漢化的進程。

2: 文中的這次對柔然作戰實際上是兩次,分別發生於公元438年(北魏太延四年;也是南朝宋元嘉十五年),和公元443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也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由於作戰方案(都是分兵出發然後匯合殲滅)和結局差不多,我合並成一次寫了。反正結果都挺慘。

文中出現的地名:
朔方:今內蒙古杭錦旗獨貴塔拉鎮。
鹿渾海: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南鄂爾渾河上遊杭愛山東麓。
浚稽山: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國境內戈壁阿爾泰山脈中段。
柔然可汗庭:即柔然汗國的首都。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西北。

3: 鎏金神獸牌飾:我在國博拍的。乍一看以為是隻兔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