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一下著名的科舉
(2017-06-21 19:38:46)
下一個
科舉製選拔人材,隋文帝的創舉,發展於武則天,盛行於宋,鼎盛於明,清末衰敗終止,共一千三百年。對比以前的門蔭製,即老子英雄兒好漢的世襲當官製度,科舉明顯的公平。從隋朝至明清,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統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不管你什麽出身,隻要你有學問就能當官。這是為什麽武則天極其推崇科舉選仕。她對高門大姓士族一直十分的排斥,她自己就是小姓庶族出身,她當然希望更多的寒門子弟能晉升為官,尤其是被她親自選上來當官,那麽這批人自然為她所用。早上還是地裏的農民,晚上就穿金帶銀進了皇宮,滿門顯貴,這個誘惑力太大了。大力發展科舉,是武則天鞏固自身統治的需要。可後果卻巨大,到現在對中國人都有影響。讀書能改變命運,學而優則仕一直是中國人普遍認可的常識。
每個朝代考試內容和怎麽考都是不同的。唐代科舉分為常科和製科。常科包括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科。用現代人熟悉的高考來比喻,就是分專業考試。你可以隨便報專業,考上後就幹那個專業。比如明算科,就是數學。你要想當朝廷會計方麵的公務員,就去投考這一科。這六科裏,秀才科最難,幾乎沒人投考。明法、明書、明算,考上了幹的活不好,沒什麽人願意幹。於是唐代明經和進士兩科十分熱門。這兩科容易當大官。相當於現在醫生律師精算什麽的,熱門專業。
明經就是考幾部儒家經典。《禮記》《左傳》《毛詩》什麽的。唐初,明經隻考對策。就是聖人遇到某個難題,他是怎麽解決的。於是考生變的不愛去讀正經本身,隻去背聖人的對策那部分。和我們當初隻背老師的課堂筆記一個道理,因為書的內容不是重點。結果唐高宗很不滿意,就在明經這科裏調整考試內容,加了一項帖經,就是填空。三四十道,你不得不去背整部書,因為你不知道它考哪裏。這項及格了才能去做對策那部分。可是,馬上舉子們就變的死記硬背經典,而不去深入理解,於是,玄宗時又改了,改為降低帖經的及格標準,你背背就行了,不必逐字。又把聖人的對策改為筆試和口試,等於提高了對策的要求。可是,舉子們大多達不到那個高度,太難。於是又改回來,又提高了填空題的比重,結果這一科一直是以死記硬背著稱。
進士科,考的是時務策。就是命題議論文。是當前國家遇到的真正的難題。皇帝偷懶,不自己想對策而讓高考應試者給他出主意,一舉兩得。比如中國足球為什麽屢戰屢敗?針對這個問題,讓你寫篇對策,你要是某某某,你將如何改善。武則天打了敗仗,就曾發過策問天下舉子,為什麽我打不贏蠻夷?舉子們寫你任人唯親,荒廢屯田製什麽的,她一點轍沒有。和明經一樣,改來改去好幾回。剛開始就是時務策,於是舉子們連儒家思想都不去讀,皇帝隻好在這科裏也加了填空題。這樣一來舉子們又隻專著於背誦和自我發揮議論,寫的東西沒什麽文采。於是皇帝又加了一項,寫雜文。要求文采。這本來隻是個小項目,可是後來逐漸變成衡量此人文采的標誌,在玄宗時代,這項被規定為做幾首詩。以前是文體不限,任選,銘,賦,表,詩都可以。進士科考上了,叫進士及第。沒考上就落第。這些詞一直流傳下來了。
明代進入鼎盛,所有當官的全部出自科考。進士這詞不再是一個專項科目,而是最後一關考試的出爐者。這關由皇帝親自主持,稱為殿試。(武則天發明的。她還發明了糊名,就是考卷上考生名字被糊住,防止作弊。)一甲三名,就是現代人熟悉的狀元傍眼探花,這三人稱為進士及第。二甲十幾到三十幾人,稱為進士出身;三甲一百多人,叫同進士出身。一甲三名連同二甲前幾名,也就是高考全國第一到第五,六,直接進入翰林院,當抄寫員,然後的歲月裏,隻要你沒被禦史台罵死,也沒被錦衣衛杖死,還沒被同僚鬥死,就能進入內閣,成為明帝國真正的治理者。No wonder why 賈寶玉如此反感仕途經濟。網上以前有篇文,叫血腥的仕途之路,好象是這名字,詳細描述過這些當官的有多悲慘,人格到最後有多扭曲。而清朝當官的地位還遠比不上明朝。明朝的官能和皇帝對罵,他們擁有中宣部,有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儒家思想)的解釋權發言權控製權。皇帝有什麽做的令他們看不上眼了,他們馬上能拍你:聖人說你這項做的不對!清朝從根本上奪了官員的解釋權,官完全成了皇帝的奴才,完全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很奇怪現代很多人,不去了解古代社會文化,張口就是賈寶玉多麽沒有事業心上進心。現代任何一個人回到他那年代,路跑的比他還快。
明代考試內容變為八股文。從最低一級考童生,直到進士,都是讓你作篇八股文。最初的用意是為了公平。象唐代那樣不限體裁,又的作詩又的寫賦又個發議論,不好評判。你憑什麽說我的詩詞不如他的議論文?於是明初把文體限製住,隻能寫文章,格式為第一段破題,承題,後麵什麽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格式給你限定死了。內容隻能是聖賢的話,聖賢已經不是孔孟,而是朱曦如何解釋孔孟的話。
科舉製連同內閣製,明代流傳到歐洲,西方現代的文官選拔製度效仿的對象。
(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