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晚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夏族傳統服飾簡介(六)唐人頭上的風情

(2016-05-11 13:56:38) 下一個

唐朝這一季的流行FASHION,打算采取影視劇八卦的方式。蓋因唐代是描述起來難度最大的一個朝代。奇特造型滿天飛。並非是現代人太惡搞,實在是唐人太有創意。穿越到唐朝,不論你穿成什麽樣,都不用擔心雷到古人。你隻有被古人雷的份。就比如前幾年劉德華的那部《通天帝國》,很多人吐槽裏麵的人物造型。其實人家複原的還是很有章法的,唐人的確喜歡搞怪。

先說男人的首服,就是帽子。和以前一樣,冠隻屬於高富帥,平民百姓不能戴冠,隻有襆頭。也就是以前的幘,裹在額頭上的布。到了隋唐,人們開始頗有創新,在那塊布的四個角上想出許多花樣,出現了多種多樣的係法,頭巾也改名叫襆頭了。

唐代最常見的兩種,軟角襆頭和團狀襆頭。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潤墓壁畫裏的文官公服形象。左右一二都是團狀襆頭。右三是軟腳襆頭。

這七位老兄,兩個穿深紅色的,是四品官,後麵兩個紅色的,是五品官,剩下那三位不是白色而是淡黃色。是不入流的吏穿的。那時候黃色可不是皇帝專用的製服顏色,而是正相反,流外官及庶人使用的。唐太宗貞觀四年定三品以上紫色,四品深緋,五品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黃色。唐中期又有些細節上的變化不過大致依然如此。紫色從此成為最高貴的顏色。“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不過下半句在唐朝時還不成立。那時候科舉還沒那麽發達。宋朝才開始崇尚讀書人的。

襆頭,亦名“折上巾”。起源於北周。到隋代,出現黑色紗羅製成的一種頭巾,上部小小突起,微向前傾,用二條細帶結住,帶子後麵自然垂下,這種式樣到唐初定型。襆頭為貴賤通用,宮中女官及女樂亦用之,一般都是用黑紗羅製成,早期以軟胎微向前傾為常見。也有用桐木作骨胎的。人們在巾角上大作文章,自然垂下的叫軟腳襆頭,裏麵用翅支撐的叫硬腳襆頭,折起來的叫卷腳襆頭,還有沒腳的,小腳的。其實把襆頭發展到及至的是宋,宋代的襆頭,以藤織的草巾子作裏,用紗作表,再塗上漆,叫做“襆頭帽子”,式樣有幾十種。

硬腳襆頭: 中間是李世民,右邊據說是李白

李冰冰和提鳥籠那位的結式襆頭:

唐代網巾: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前麵提到的日本聖德太子,標準官方照戴的是卷腳網巾

聖德太子是日本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的侄子,被她立為接班人,同時也是她的輔政大臣,及其仰慕中國文化,信奉佛教,多次派使者遣隋學習中國製度,回來後在日本仿造。推古天皇在他的影響下也積極主張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不過學歸學,對中國的態度可一點不軟。有一次派了個叫小野妹子(性別:男)的遣隋使,向隋煬帝提交了一份國書,強調日本是獨立國,自己和中國皇帝一樣是“天子”(其實是天女),不肯向中國稱臣,把隋煬帝鼻子都給氣歪了,也派了個使節帶著國書去日本,第一句就是“皇帝問倭王”,按照天子賜諸侯的式樣書寫,女天皇理都不理。過幾年隋煬帝快垮台了,女天皇又派小野妹子帶了一大票人,留學生留學僧,跑中國呆了好幾年,輸回大量的漢文化,日本由此迎來了曆史上第一個文化繁榮時代。

到了唐代中國與各國的官方往來更加頻繁,“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初唐的王維描寫當時早朝大明宮的景象,可以想像出大唐聲威遠播萬邦來朝的盛況。

這幅禮賓圖是武則天二兒子章懷太子李賢墓裏的壁畫。一般來說墓壁畫會有一些墓主生前幹過哪些事的題材。李賢是他父親高宗李治最喜愛的兒子,智商超人的大帥哥,(因此下場也最慘),李治曾三次讓他監國,就是代理皇帝,所以他曾多次接見過外國使臣。這幅畫描繪的就是使臣由唐外交部(鴻臚寺)官員引導,在殿外等著接見的情形。左邊三位是穿武弁朝服的大唐官員,裝束上看應是六到七品,在古代已是不小的官了。左四半禿穿翻領胡服的是東羅馬帝國(拂林國)使者,左五是高句麗(現在的朝鮮)使者。最右邊畫的跟豬八戒似的,是東北靺鞨國使者。可能得罪畫師了,沒給紅包。

整個畫給人的感覺就是“尊華攘夷”。三位唐朝官員器宇軒昂自信滿滿,三位外國使者形容萎頓一個比一個瑟縮。武弁朝服到了唐代和以前沒什麽變化。籠冠裏麵依然套個小貓頭鷹,身穿絳紗單衣,曲領,白裙,腰係綬帶,手持笏板,腳踩黑舄。

唐代文官還有一套朝服,叫進賢冠朝服,後來延用到明朝。從左到右分別是唐,宋,明的進賢冠朝服。都帶著筆。

左邊是陝西博物館藏唐代彩繪文官俑。兩梁的進賢冠。右邊是通天帝國裏的進賢冠朝服官員。

各種進賢冠朝服跪拜俑。均為唐代。

這才是真正的跪拜禮,幾乎全身趴地上。現代人看起來很屈辱的姿勢,古代男人幾乎天天要這麽拜。《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特別麻煩,不能錯。禮儀之邦禮儀之邦,就這麽來的。整天就幹這個。順便提一句現代人熟悉的三跪九叩禮,不是華夏民族的禮,是滿族人的。一叩是磕三個頭,所以全套禮下來是跪三次磕27個頭。上麵那三位是標準的稽首禮。稽首,為宗廟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還有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新婚夫婦拜天地拜父母時新郎行的禮節。平輩同級之間,拜迎拜送,拜望,拜謁,行頓首禮。尊卑之間,比如皇帝對大臣,如果卑者對你行稽首禮,尊者要回禮,就是空首禮。行禮時雙手抱起與頭同高,低下頭對卑者下拜。所以皇帝讓哪個大臣當宰相,叫拜相,因為有這個儀式,皇帝要拜對方。

稍微令人欣慰的是女人不行稽首禮。可能是顧慮滿頭珠翠這麽一磕全掉了,也可能是這個姿態對女人來說實在太難看。即使是新婚拜天地,新娘也是站立的。這是敦煌莫高窟裏的婚禮。上麵是第12窟,下麵第33窟。婚禮場麵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男跪女不跪的習俗。

唐代武官除武弁朝服外,也另有一套朝服。叫鶡冠朝服。冠上有隻向下俯衝的鶡鳥。以前插兩根鶡毛的,現在整隻鳥都在腦袋上了。從出土的俑來看這隻鶡大小不一,不過姿勢都差不多。

這是越王李貞墓出土的武官鶡冠朝服俑。貼金彩繪。鶡鳥自冠前頂部作展翅衝的姿勢,頗為華貴生動,鶡的造型據說是仿的雀,(不過我覺得象烤熟了的雞),冠頂裝飾鷹。

三彩胡人武官。唐代的武官大部分是胡人,安碌山就是。右邊是電視劇《貞觀之治》裏的李靖。

《通天帝國》劉德華被笑場的高帽。擦了不少鞋油。

可這確是真實存在過的帽子。還不少。

下圖是吐魯番阿斯塔那224墓群出土的胡人俑。乍一看還以為是照著劉德華捏出的泥人。

唐代服裝男女胡漢雜穿。這個渾脫帽和翻領風衣都是胡服。右邊是演員羅晉在一雷劇《美人製造》裏演的唐代胡人侍衛。服裝複原的還行。劇情沒法看。

唐上層社會的“好胡”之風引導了整個社會的審美潮流。壁畫拓本中頭戴渾脫帽,身穿翻領窄袖袍,小口褲,腰間蹀躞帶的貴族女子。羅晉那個蹀躞帶仿的比劉德華的逼真。

這個一片瓦造型一出來更是笑翻全場。不過古人乘涼時的確帶過一片瓦的涼帽。唐代畫家孫位的《高逸圖》裏,竹林七賢的劉伶和山濤,均以一片瓦造型出場。

右上是山濤,下左是劉伶。這個月剛發行的郵票。劉天王的這個稍微誇張了一點。

有時不知怎麽回事,明明是照著真實的樣子複原的,可隻要稍微改動一點點,味道就全變了。

劉MM那極具英倫風情的大沿帽。

有人相信那是武則天麽?可唐代的確有這種帽。

彩繪陶戴幃帽女騎俑,1972年陝西禮泉張士貴墓出土,唐顯慶二年(公元657年)製造。此時武則天剛當上皇後。

還是出土文物更靠譜。劉則天的那個帽子形狀還挺本土的,隻不過加了一點點狐狸皮毛和幾朵裝飾花,就怎麽看怎麽象MADE IN ENGLAND的了。

這個雙環望仙髻,本來是隋唐時期最具女人味的發髻,可梳在武則天腦袋上,再配上這句台詞,總給我一種雄偉好鬥的公羊的感腳。“多麽雄偉啊!健壯的肢體、掀起的鼻孔、彎曲自如的犄角!哦公羊!淫蕩、好色,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我又邪惡了一把。

還是小姑娘梳合適。這個發式在初唐時期特別流行。

唐代女人的高發髻基本上都是假的,又叫義髻。有的全部都是假發,動物毛製作而成,有的幹脆就是木頭,象戴帽子一樣別在頭上,有的真假發混在一起。右邊是出土的假發髻,看形狀是半翻髻,左邊是《通天帝國》裏的半翻髻。很標準。

左邊是新疆阿斯塔納531號墓出土一件木質義髻。也是半翻髻。塗以黑漆,又繪白忍冬花。義髻底部鑿有數個小孔,殘留金屬鏽跡,應是供簪釵插戴之用。右邊是同一個墓裏出土的彩繪頭俑。美女戴上左邊那義髻就這個效果。

這個比較冏。新疆阿斯塔納188號墓出土。鳥落在美女的頭上孵蛋。

唐代女人的發髻開始是很低的,從太宗後期開始越來越高,武周中宗時期達到最高,有一尺多高,然後逐漸下降,晚唐還是比較高但不那麽聳立,變的比較圓。假的高發髻歐洲也流行過。當時衛生條件很差,有記載中世紀的貴婦人把豬油混合蜂蜜裝小瓶子裏捉頭發裏的虱子。不知什麽原理。

帷帽: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簷,簷下製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左邊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泥質彩繪,右邊是《貞觀之治》的冪蘺。

最後八卦兩個《通天帝國》出現的道具。

劉德華進入道觀時的生肖俑。

上篇出現那兩個生肖俑,一個雞首一個豬首,都很有喜感,其實生肖俑在北魏時期就已出現了。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墓葬中開始出現站姿獸首人身生肖俑。此後,在唐兩京地區逐漸盛行,並傳播到全國各地,至到宋代,仍在四川、福建等地流行。這一類型的生肖俑呈站姿,頭部為生肖動物,身體為人身,著交領或圓領,寬袖或窄袖袍服,雙手拱於胸前。十二生肖俑作為隨葬品是古代喪葬製度和禮儀的一種體現。在唐代,上至帝王下至庶民均可使用十二生肖俑隨葬。但因墓主身份等級的不同,隨葬的生肖俑有著嚴格的尺寸大小限定。這些是幾個唐墓出土的各類生肖俑。

繯首刀:

繯首、窄身、長刃、直背。誕生於我國西漢時期,是由鋼經過反複折疊鍛打和淬火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西漢開始普及使用,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唐代有了新的變化,除刀莖的構造成熟外,唐刀在漢刀基礎上更加注重裝飾。外形和使用場合更加細分。“刀之製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唐刀傳入日本,日本人開始仿製唐樣大刀,繼續摸索實踐,最終成為如今馳名天下的日本刀。太刀,打刀,忍者刀等等。

上邊是日本正倉院保存的唐大刀。下邊是出土的唐代繯首刀。三把長度不同,都是橫刀,這種單手使用的武器少有超過一米的。

左邊是上次出現的北周那個李賢墓肥腿褲武將所持繯首刀,中間是唐朝長樂公主墓裏持繯首刀的侍衛,右邊是韋貴妃墓壁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漁富 回複 悄悄話 太好了!謝謝你!!!
迪亞哥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我冇醉 回複 悄悄話 好介紹。
登錄後才可評論.